kjy07_20220403_s

身高只有1.7米的短跑運動員周朗逸,每次在比賽場上準備起跑時,面對著身旁總是比他高半個至一個頭的運動員,他並無壓力,因他有著良好的跑姿及爆發力令他往往取得佳績。在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的六年學習生涯中,初中的短跑排名榜尾,至現今在校內排行第一,他感謝學校給予良好的培訓,憑著努力與永不放棄的信念,最終發掘了他的跑步潛能。

去年11月,周朗逸在學校舉辦的田徑運動體驗日上,在短跑100米賽事以最佳時間11 秒09分打破學校33年來的紀錄,也在200米賽事中以22秒8打破學校41年來紀錄,他從沒想到自己有如此佳績,在賽前謹記著校長潘盛佳的鼓勵:要全神貫注專注在比賽上,將自己所學到的發揮出來。朗逸說:「既然難得可以比賽,我一定會好好把握,比賽時以只為打破自己紀錄的心態作跑,這次一連打破兩項紀錄是我沒想到的。」

「我很喜歡跑步,沒有想過因為自己跑得慢或者腳傷而放棄。」周朗逸由中一加入田徑隊,第一年便以正選身份代表學校參與學界比賽,可是卻在200米幾乎「包尾」。中二時被列入後備,「當時很不開心,教練曾形容我是有史以來最弱的田徑隊成員,每次比賽看著公布賽果的顯示屏,只要由尾數上,便很快會見到我的名字。」

中三時,周朗逸的大腿經常拉傷,莫說是跑步,連日常步行也感到痛楚,原來這個傷患自中一已出現,只是他不以為意,直至腳踭、腳腕均感到疼痛至無法跑步他才正視問題。後來教練發現他的跑姿錯誤而導致傷患,自此他開始從改善跑姿著手,「每次跑步時拍下短片,在片段中教練會逐項調整我的跑姿,才發現過去我跑步時腳步的後踢幅度太大,令我經常拉傷大髀前肌。」

即使傷患問題一直持續困擾他近四個月,他也從沒想過放棄,「我很喜愛田徑, 受傷後反而提醒我更加要著重心態的調整, 要時常保持正面態度。」腳痛時他多集中進行腹部訓練,讓雙腿休息,以保持狀態。田徑教練吳志偉老師一直幫助他改善跑姿,逐步令他回復狀態,後來他的傷患痊愈後,短跑速度亦有明顯的提升。

直到中四那年,他自行報名參與校外的短跑比賽,更在短跑200米及100米分別贏得冠軍及亞軍。他當時在100米比賽上以11秒92 完成,相比他中三時的12秒99成績快了1秒以上。長天教師兼田徑隊教練吳志偉說,一般短跑運動員能夠快0.2至0.3秒的速度差距,已是相差兩個等級,而朗逸更在一年間快了1 秒,這對運動員來說是一個大躍進,「他對跑步的專注,努力克服傷患的精神,全靠他不放棄的態度,努力追求進步才有顯著的成績。」

周朗逸中四開始投放更多時間去訓練,他一星期有四天在上學前提前一小時回校晨跑,午飯時間花半小時到健身室進行力量訓練鍛鍊體能,直到近兩年新冠疫情,沒有機會上學,運動場也關閉, 他平日會到街上練跑,至中五他獲選為田徑隊隊長,便與隊員各自在家中練習跑步, 「疫情下在家上堂後時間仍然充裕,每天約有15至30分鐘練習,也會請同學一起練習時拍短片,再一起切磋,有時我也會打電話或者透過短訊了解他們的訓練進度。」

他留意到這段時間暫停跑步的同學,反而專注在基礎的動作練習,每當校園適合開放時,他定會回校練跑,當他以為停跑多時難有進步,反而持續在家中的手腳訓練令他與隊友有所成長,「在疫情下更用心打好基本功。」

近月面對第五波嚴峻的疫情,原定本學年舉辦的教區中學聯校運動會及學界比賽等也告取消,這令朗逸在最後一年的中學生涯中感到遺憾。他說,疫情下更要提醒自己珍惜每一次跑步的機會,「每次跑步也是我成長的過程,我很享受每次與隊友練跑的時刻,也使大家一起成長。」成為隊長的經驗影響他立志要成為體育老師,期望將來能回饋母校, 以自身經歷去鼓勵師弟在運動上創下好成績。(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