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6_20220327_s

(本報專題)在天主教郭得勝中學的校園設有黑盒劇場(屬小型及實驗性戲劇的表演場地),參與劇社的學生每個週末也會在劇場排練,由寫劇本、台前演出,製作道具、燈光、音響等也由學生負責。即使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兩年, 學生斷斷續續暫停回校上課,劇社成員由劇場轉到網上繼續創作與學習。劇社顧問梁家寶副校長說:「The show must go on(戲還得要演下去)! 人生正是這樣,當遇到逆境,無論是怎樣的環境也要走下去,想盡方法去解決。」

梁家寶副校長指出,劇社成立已20年,劇社成員近日在排練《Big》英語音樂劇,原定於七月演出, 因疫情將計劃延期至九月。而他們在疫情期間,先後在去年四月演出自創英語音樂劇《Washroom Wonderland》,九月上演了另一音樂劇《Singing in The Rain》,劇社導師張狄鳴說,學生沒有因疫情而停止學習戲劇,更有學生在這期間主動提議創作戲劇, 其中作品《Washroom Wonderland》便是由學生創作。

《Washroom Wonderland》結集了10多首經典百老滙歌曲串連而成,靈感來自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劇中主角走進洗手間內的鏡子進入了夢幻世界,遇到連串的趣事。

戲劇提升自信心

劇社主席中五生陳智炫是《Washroom Wonderland》的男主角米高,他說當站在舞台, 很自然會收起平日內向的個性,自信地琅琅上口唸出英語對白,「在台上我希望能夠讓觀眾見到我演出的一面。」

智炫表示劇社的吸引力,與自己平日愛看電影和戲劇有關,當年他準備升中時,已留意該校設有劇社,吸引他報讀該校。他中一加入劇社,認為學習過程提升自信心,每一齣劇也有其意義,「能夠透過演戲學習劇中的人生道理,從中讓我學習並有所成長。當我站在台上演戲時,每次也投入劇中的角色,讓我放膽展現自己的另一面。」

劇社副主席鄭婧霖在《Washroom Wonderland》飾演幫助主角改造自己的其中一個精靈,擔當主角的「感情顧問」, 「藉此幫助他重拾信心,鼓勵他要懷著希望。」

婧霖自言個性內向,雖然她有兩位姊姊,由於年齡差距大約十年, 因而較少一起遊玩,小時候她喜歡趁家中無人時在洗手間唱歌,或為玩具配音,「當只有我一個人的時候,才會放膽唱歌。」她形容劇社有如第二個家,「我由中一參與至現在,性格上的確改變很多,我個性本身膽小怕羞,但是參與劇社後,每次在台上向著觀眾說出台詞時也不會怯場。」

網上排戲 在家練習

縱使學生因疫情無法回校排劇,也可以在網上練習,劇社善用可即時共同合作和通訊、開會、分享檔案通訊的網上應用程式,又召集過去20多屆的劇社舊生,透過短片示範舞步、走位或出入舞台的位置等,讓學生在家中練習。

《Washroom Wonderland》劇長1小時20分鐘,原本預計約六個月時間完成創作,最後花上14個月才可以演出,當中又不斷更新劇本,前後共修改了30次,張狄鳴說:「台上一分鐘的演出,台下要用上二十多小時去排練。」學生演出後所得的滿足感,成為各人努力學習的動力。他認為,戲劇藝術屬體驗式學習,學生在排練中找尋答案,在老師、導師及舊生的指導下,協助他們如何做得更好,「當學生在排練時有人幫助他們,最終讓他們在台上發光發亮,學生會感到有人支持自己,便會有家的感覺, 對學校愈來愈有歸屬感。」

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導師張狄鳴是該校舊生,回想他在該校就讀時,初中學業成績全級包尾,被當年教他的家寶 Sir (梁家寶副校長)批評他英文差勁,直到中二參與劇社後,戲劇培訓驅使他努力學習,他後來考入香港演藝學院,更使他決心在劇團發展英語音樂劇,現在他以師兄身份指導師弟師妹戲劇技巧,其經歷也成為學生的奮鬥目標。

梁副校長說,過去劇社的表演劇目大多是按百老匯劇目演出,為學生提供英語演出的平台提升英語水平,戲劇培訓提升學生對表演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讓學生自主學習, 「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便會投入,花時間用心做好。」(高) 


Washroom Wonderland 故事大綱

米高是一位內向但善於編寫電腦程式的少年,他的高中生活只有兩個跟他投契的朋友。雖然他富於才華卻缺乏自信心,不懂表達自己,尤其向他的心上人——姫絲汀。在一次學校舞會上他誤會好友離棄了他,令米高終於受不了。他只好獨自去了洗手間自怨自艾,突然鏡子中出現了一隻兔子並將他帶入一個夢幻世界。在那裡,他認識了另外四隻精靈。靠著他們的幫助,米高終於建立了自信心,相信人間有愛,最後返回現實與友人重聚。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