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7_20220313_s

在滑浪風帆運動中,周煒軒最享受在海中體驗大自然和衝浪時的速度感,每次揚帆出海皆感到很自由,「走在海中央,很多事情也由自己去決定; 也藉著滑浪風帆讓我發掘到香港美麗的地方。」在張振興伉儷書院就讀中四的周煒軒說,從學生運動員的身份中,學會耐力與永不放棄的精神。

周煒軒是香港滑浪風帆的港隊成員,他8歲參與滑浪風帆,10歲加入香港培訓隊,14歲成為港隊代表,煒軒說認識這運動是來自母親的介紹,母親見他自小身型肥胖和高大,便鼓勵他參與欖球, 後來再鼓勵他學習滑浪風帆,「其實母親在青年時代也是滑浪風帆運動員,後來因學業沒有再繼續, 母親鼓勵我,給我自由度去領悟這項運動好玩的地方,令我愈來愈喜愛滑浪風帆。」

兒時曾居住在南丫島的煒軒,陽光與大海是他的童年回憶,昔日由住所只步行五分鐘便到大灣肚沙灘暢泳,「游泳感覺最自在」,後來接觸到滑浪風帆,藉著出海培訓令他常有機會走遍香港各處感受大自然,例如他曾到香港最南面培訓,途經蒲台島對開的燈塔,「只差一點已在中國的海域,這些地方幾乎是一般船隻也未能到達的。」

犯錯愈小 勝出機會愈大

「教練常提醒我玩滑浪風帆時,只要愈小犯錯,勝出機會便會愈大。」他常銘記這個滑浪的法則,好讓每次起帆時也能配合海上的風向前行,「在海上不時要留意風向,一旦進入無風的地方,要繼續前進便會很困難;又或稍不留神跣腳掉進水裡,這樣的失誤也容易落後於人。」

每次出海前,他會先計劃路線,惟也要面對當時的風向及風力等,所以即使是同一路線也會因當天的風向而改變策略,「當風力較細,轉向也較小;風力大,則容易實踐已規劃的航向,變數也較小。」

周煒軒作為專業運動員,他感激學校支援讓自己專心訓練,「滑浪風帆需要花上很多時間練習,我不時也要提早下課前往訓練,幸好校方明白我的情況,容許我請假受訓與作賽,科任老師也幫助我在學業上的進度,有時會延長我交作業的時間,更試過我在海外比賽時,老師親自送上功課給家人。」

校方支持讓他專心訓練

他平日在校內的健身室作鍛鍊,也會跟隨體育老師在校外跑圈,或到歌連臣角跑山訓練等;至於港隊訓練,他每週有兩天下午到香港體育學院接受陸上健身訓練,週末及週日專注於海上的技術及策略訓練。當要赴海外作賽,他便需在賽前抽空四天到赤柱滑浪風帆中心訓練。

參與滑浪風帆的周煒軒長時間受訓,除水上訓練外也需要一系列的體能特訓,長跑、健身時鍛練胸、膊頭、手臂、大腿等大肌肉量的訓練, 他藉這運動養成堅毅與刻苦耐勞的個性。

多年來他每天由荃灣的住所乘過海巴士到柴灣上學,在訓練的日子,又從柴灣校舍乘港鐵到火炭的香港體育學院,每天也得花上兩至三小時的車程,他說只要是做喜歡的事情,這點犧牲也值得,「我熱愛滑浪風帆,即使多年來也受了不少挫折,但也會堅持,繼續努力。」他說滑浪風帆令他認識許多朋友,在海中揚帆時享受與大自然共融的感覺,「能與好友在海中互相切磋滑浪風帆技術,在海中遇有突發狀況也只能靠自己『執生』,從中訓練獨立。」

赴意大利作賽汲取經驗

自去年東京奧運的滑浪風帆項目RS:X 組後,奧運增設新板種iQFOiL的水翼滑浪風帆,周煒軒身為港隊代表也有機會接觸iQFOiL 器材,剛於去年七月底更有機會隨港隊到意大利參與i Q F O iL世界青年錦標賽u17金組組別的賽事,最終他在金組組別排第25位,煒軒表示珍惜海外培訓及比賽經驗,「特別能夠認識來自以色列、意大利、英國、挪威的選手,他們的技術與能力也很強」,他從選手成功的經驗中,發現對方甚少犯錯,是致勝的關鍵。

他從是次賽事取得經驗,期望在本年七月於瑞士舉行的世青賽中爭取頭十名的位置。

展望將來,煒軒希望能修讀物理治療或運動科學,「參與港隊期間受到不同教練的教導,日後也想薪火相傳,將來為香港滑浪風帆隊作出貢獻」。他希望以物理治療的專業去幫助有傷患的運動員,為運動員的健康出一分力。(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