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6_20220306_s

(本報專題)在元朗區不同的村落,聚居了不同族群和擁有獨有建築,區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其中屬於香港首條文物徑的屏山文物徑是鄧族的聚居地之一,可窺探新界的傳統面貌及宗族生活;而同樣是鄧族發源地、位於錦田的水頭村,村內不少古舊建築更被評為法定古蹟或一級歴史建築。天主教培聖中學及元朗天主教中學兩校學生化身成「元朗區多元歷史文化考察大使」,走進具百年歷史的建築群,在區內探索源遠流長的歷史故事。

兩校去年合辦的「探古尋元」元朗區多元歷史文化考察大使計劃,此計劃得到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教育大學,以及教區人文學科教育委員會支持,由大學教授及大學生培訓20多名中學生成為導賞員,並帶領小學生進行社區歷史深度考察,活動吸引八間小學共70多位小學生參與,參與攝影、短片及導賞路線設計比賽。

香港首條文物徑

由天主教培聖中學步行約10至15分鐘便抵達屏山文物徑,14位中一至中三學生在法定古蹟鄧氏宗祠認識箇中歷史,也到清暑軒親嘗古人建築設計的智慧。導賞員中二級生施心怡說:「我們去年七月底到屏山考察,當時天氣炎熱,進入寺廟已滿頭大汗, 當抵達清暑軒待三至四分鐘,便立時感到清涼,流汗也停止了。」

公民教育副統籌教師伍億浩指出,學生親身考察時,感受古代樓宇建築的獨特地方,例如學生親臨清暑軒體驗天井建築的功用,參與過後才能感受到文化的底蘊,驚歎古人的建築智慧。

另一擔任屏山文物徑的導賞員中二級生鄧韻姿認為,透過活動更能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她從中觀察到在屏山不少宗祠的中央設有天井,除了儲備雨水,也有防曬及消暑用途,她與家人居於錦田的圍村,生活多年也鮮有聽聞有關圍村的特色,「每到農曆年三十至年初二也會隨家人到宗祠拜神,初一會茹素,卻一直不知道原因,在認識有關歷史後,才了解這是圍村人的傳統。」

施心怡說,在家附近也有留意古舊的建築物,然而一直沒有考究其用途:除拜祭祖先外,也用作學習及住宿之用;而每次進入也要遵守傳統的習俗,例如進入祠堂時,要分清楚「男左女右」,男士以左腳先行去跨過門檻,女士則用右腳,也不可以雙腳踏在門檻上,這樣做是不尊重祖先;在宗祠內不可大聲喧嘩,桌椅也不能亂碰等。

該校的歷史科教師杜展周表示,考察大使計劃推出後,已為中一歷史科的中國傳統文化承傳單元,引入屏山文物徑作為校本教材,讓學生認識圍村歷史與文化特色,課程亦加設中、英文及烏都語字幕,以照顧非華語學生需要。

元天中設虛擬導賞

位於元朗錦田水頭村的二帝書院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又名知稼堂的泝流園,由錦田鄧氏二十七世祖鄧權軒於18世紀末年興建;也有供奉鄧氏歷代祖先的廣瑜鄧公祠等。該校礙於疫情,學生未有機會前往實地考察,遂以虛擬導賞,展示水頭村各項的建築特色。

元朗天主教中學地理科科主任及人文學科領域統籌何家健指出,16名修讀地理、中史、歷史,以及旅遊與款待的高中生製作簡報,當中加入了地理科的實地考察技巧,例如教導學生閱讀地圖,以Google Map規劃路線,「當要為長者設計旅遊路線時,從地圖中找出活動起點,沿途觀賞路線的行程,也要顧及當日的季節與氣候,時間限制等」, 讓學生活用人文學科的元素。

天主教培聖中學助理校長洪昭隆指出,藉著活動讓學生認識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承傳。他表示會繼續舉辦相關計劃,屆時主題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認識。(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