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2_20120624

兩年的時間轉眼過去。這段時間裡,在《喜樂少年》與大家分享音樂趣事、報導、流行音樂、電影音樂與音樂創作的資訊,有點像撰寫教學資料或活動報告。因為讀者群大部份是中、小學生,執筆時便很自然地經常用年青人的角度,閱讀自己的文字,避免出現難以明白的音樂術語,與含糊不清的論點。


這些年,我誠心感謝編輯積極的協助。在文字創作上,有些詞語、句法,都要麻煩她來糾正。還有工作單位共事的老師們,他們是一群可愛的讀者。他們除了跟我分享每次細味文章後的感受,中文老師更與我熱烈討論,談談寫作,表達白話中文時更言簡意精。坦白說,我感受到幸福。大家都很愛護及支持我。我自己也感覺到用中文書寫時,已較往日流暢,更能具體表達自己心中所思。這種進步,製造了空間,並給予我膽量去嘗試不同題材,由音樂創作到古今樂曲介紹。這樣,更能照顧不同讀者群的音樂背景及口味吧。


離別,生命裡下一個樂章的前奏


閱讀上期李嘉齡小姐(「音樂真善美」專欄)的文章時,內容提及離別,並回顧過往兩年的寫作。這時,我腦海裡浮現了海頓的《離別交響曲》——作曲家與當時效力的宮廷樂手離別,海頓譜了此曲以茲紀念。那怕只是一個暫別,音樂家都是多愁善感的。每一次的深刻經歷,都能引發一個創作意念。雖然離別時傷感,同時,我們的生命亦將展開新的旅程。暑假過後,同學們會長高、升班、上中學等。與其停留在過去的回憶,為何不善用暑假,做一些很想嘗試而在學期中又沒有時間去忙的事情?也可以展望將來,多點期盼,想像開學後時怎麼樣子。噢!大家是否突然注滿了動力呢?


重聚,對未來充滿期盼的憧憬


生命中,有很多事情都是不能預料的。如二十世紀的俄國作曲家,他們不會預料到當君主專制政權被推翻後,新上場的社會主義政府會大肆插手藝術創作?並對藝術品進行審批?諸多干預的政策,無疑驅使大量藝術人材流亡海外,部份客居他鄉的音樂家並沒有因此氣餒。如拉克曼尼諾夫(Rachmaninov)及蒲可哥菲耶夫(Prokofiev),他們在海外期間,創作了大量經世作品。在沒有政權的限制下,藝術作品風格大放異彩!所以,如果懂得如何面對逆境,隨後的道路就能容易走下去。


筆者最近也經歷了一些人生的起伏,失去了一位自己真誠對待的知己好友。傷心之餘也需要反思,並學會如何面對。我發覺播放一些莫扎特的交響樂唱片,可以紓緩心裡的痛楚。這些傷口終會有一天結疤。細聽莫扎特音樂中的簡潔旋律,輕快的節奏,就能想像一扇光輝之門在面前徐徐打開,令人再次對未來充滿希望!新學年的專欄,我會跟大家繼續分享音樂及我的音樂經歷。形式方面,讓我在這裡製造一些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