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210606_s

(本報專題)1860年,六位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先鋒修女,由意大利乘船42天後,終於在4月12日抵達香港,並於同年5月1日開辦意大利修院學校(Italian Convent School,即是嘉諾撒聖心學校的前身),屈指一算該校創校已逾160 年,現今該校一眾學生,會怎樣去認識百多年來修女的傳教事蹟呢? 

小四生潘希晴穿上啡色長袍,披上黑色披肩,繫上鈕扣,戴上厚重的帽,拿起藤製行李箱由意大利乘船來香港,她是飾演160年前其中一位先鋒修女,「我們首次來到香港,數十天的船程的確很艱辛,每天也暈船浪,但是作為先鋒修女我們不會放棄,更懷著堅毅精神面對新的環境。」希晴闡述當年六位先鋒修女越洋抵港時的心情。

為記錄這段160多年前的歷史,嘉諾撒聖心學校新設學校歷史廊,並於本年5月1日舉行開幕禮暨祝聖儀式,邀請宗座署理湯漢樞機祝聖,並由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港澳區會長及該校校監黃佩玲修女揭幕。禮儀中,學生代表以話劇重溫創校歷史,另外由60人組成的管弦樂團以網上預錄合奏樂曲,又由全校師生於網上唱出校慶主題曲《傳承.創新.感恩有祢》,並由六位在現場飾演先鋒修女的學生和老師用手語演繹出來。

嘉諾撒聖心學校陳李玉珊校長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學生以打手語去表達校慶主題曲內容,更能帶出校慶主題——傳承.創新.感恩有祢:「傳承自我們過往的舊事,新一代聖心人都具備創新精神;因應該校創校160年,我們也感謝天主的臨在,因為若沒有天主,便不能成事。」 

穿越時空回到 160 年

在祝聖禮當天的話劇中,小六生羅美智和小四生周倬妤飾演小天使,帶領眾人回看1860年的歷史,也見證著六位先鋒修女由意大利乘船抵港,共同創立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以香港為傳教站。

話劇中更特別介紹了該校首任校長寶寧修女(Aloysia Bowring)。「我是港督寶寧爵士的女兒,最初接觸先鋒修女時仍未加入修會,後來我當上第一任校長,也因著熱愛幫助人,而成為修女。」小四生科依諾演繹這位一直渴望修道的寶寧修女, 當扮演這出身名門的角色,依諾便得收起平日好動的一面,「寶寧修女溫文爾雅,說話斯文而平淡,向上主祈禱時帶有感情,要我演繹此角色頗具挑戰。」

依諾為把角色拿捏得宜,會從網上找尋寶寧修女的資料,也不時練習祈禱時的神情。在演出前一晚,她特意用上一頭髮捲以凸顯寶寧修女的髮型外貌。在預備過程中,依諾體會到寶寧修女的勇敢,「港督寶寧爵士卸任後返回英國,寶寧修女沒有跟隨父親,卻選擇留在香港去關懷弱小,這展現出她心地善良,樂於助人。」

參演學生也從話劇中多認識修會辦學的意義,羅美智說: 「先鋒修女遠洋來港,展現出堅毅不屈的精神⋯⋯她們的行實教曉我也要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另一小天使周倬妤則對寶寧修女印象深刻:「寶寧修女是首任校長,更是嘉諾撒會在香港的第一位初學生,她幫助貧苦,為沒有機會讀書的少女,開辦了這所學校。」

開設歷史廊重溫學校歷史

嘉諾撒聖心幼稚園、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嘉諾撒聖心學校、嘉諾撒聖心書院本學年慶祝校慶160年,其中嘉諾撒聖心學校新設歷史廊。甫進入校門,便見到設於走廊的歷史廊,展示學校由1860年辦學,以至每個時代的里程碑:1859年香港監牧致函修女邀請她們來港傳教;1860年4月六位先鋒修女抵港;1860年5月1日創校;隨後開辦孤兒院、住宿學校、幼稚園、建聖堂、中、小學部獨立運作,小學設立私立部(英文部)及津貼部(中文部)、商學書院等。

有份籌備是次校慶活動的嘉諾撒聖心學校校長陳李玉珊說, 校方常強調「聖心人」的特質,這特質正是嘉諾撒會仁愛與謙遜的神恩,學生可從修道人的臨在而體會得到,「小學校舍就在修會旁,歷代修女都喜歡親近學生,每到小息也會主動與學生閒談,學生對修女的印象是和藹慈祥,這潛移默化地令學生也跟隨修女,成為有禮貌、尊重別人、守規的人。」

除了歷史廊外,學校每樓層也有歷史展品,例如在學校禮堂外刻有歷任校長名單、露天操場的柱身張貼學校今昔的相片,包括學生衣著、校舍轉變、信仰培育活動等;在歷史廊旁邊也擺放昔日學生的手冊、成績表、學生證等。讓人們來到學校時,都能逐一回味學校昔日的光景。(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