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16_20201025_s

「即使只是一句台詞,它的語氣、眼神、聲線也可以有不同的演繹。」天主教普照中學修讀「戲劇教育課」的中五學生許登峰說。戲劇的吸引力在於能夠自由發揮,演戲時沒有特定答案。

許登峰曾獲老師推薦參與校外戲劇培訓, 當抵達培訓場地時,看到舞台之大為之嘩然, 「當年我只是中一生,第一次踏上舞台,原來外面的場地比學校的(禮堂)大很多,人和設備也很專業」,他又有機會與其他學校的同學切磋,那次經驗讓他大開眼界。

中二那年, 許登峰參與戲劇《星遊記》,內容參考《西遊記》,講述學生應付中學文憑試面對的挑戰時,有如取西經一樣要經歷重重障礙。他當時對公開試沒有太大感受,卻在研習劇本時從高年級學生的分享,明白到當中的艱難,為他也是一個難得的交流過程。

代入欺凌角色 培養同理心

天主教普照中學2008學年開始推行戲劇教育課,負責該課程的教師盧韻說,戲劇元素多樣化, 當中「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的教學方式能幫助學生發揮創意和培養同理心。盧韻老師說,這個「過程戲劇」方式也幫助學生探究不同課題。

學生先搜集資料,再代入角色去創作,嘗試了解角色的心路歷程,例如中二生會探討校園欺凌,中四生探討愛情及婚姻。

盧老師說,當學生探討欺凌現象時,會從多角度思考, 形象化地展示欺凌或被欺凌的角色,過程中亦建立同學的同理心。

一齊度橋 加深友誼

「每次80分鐘的戲劇教育課,能使我放鬆心情。與同學『度橋』時為引發靈感而無所不談,因而加深彼此友誼。」中六生陳香宜中一開始參加劇社,曾飾演路人甲、記者、客戶服務部職員等,從不同的角色中,她體會到不能少看一齣劇的每個角色, 「即使只有一句台詞,每次我也專心排練,練好句子中帶出的語調,表情、動作等」。

而在舞台上眾多角色中,陳香宜鍾情於後台管理,更期望日後能修讀舞台管理課程,「我喜歡幕後工作,尤其享受製作佈景、道具和服裝,當演出時,幕後需準確地擺放及清理道具,因而要熟讀劇本與臨場應變,過程甚具挑戰。」

創作劇本 校內演出

另一位協助推動戲劇教育課程的導師林惠恩,期望學生從多角度掌握戲劇,培養對戲劇的興趣。上學年因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學校停課多月只能網上授課,她便製作了介紹戲劇的歷史、運用聲線等教學短片,讓學生作深入認識。

戲劇教育課設於中二及中四,全年共10-15節,課程包括戲場遊戲、過程戲劇、劇本創作、排練話劇等,中二生排練英語劇,學期結束時要演出劇目;中四生更要創作和編寫劇本、導演和演出創作。

普照中學除了「戲劇教育課」外,校內亦設有劇社,讓其他年級同學參與。校方又推薦學生參加校外戲劇活動和比賽, 擴闊視野。(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