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7a_20190623s

時下小孩放學回家,脫掉校服皮鞋,通常都穿拖鞋,但成長於五、六十年代的港人,穿的卻是「木屐」。那時通街通巷的人都穿木屐。街道上「的的篤篤」的屐聲此起彼落。舊城區的老街大多用石板鋪路,夜深人靜時,若無清脆的木屐聲,便彷彿缺了點甚麼。人們一覺醒來,首先入耳的是街頭的粵語混和著木屐的「踢里踏拉」的共鳴, 說這聲音充滿老香港風情,一點不假。

木屐沾上的水分容易蒸發,乾爽涼快,走路時不會像穿拖鞋那樣,容易把髒水拖沓起來濺污褲子。舊時本港許多偏僻的街巷仍是泥路,雨後一片泥濘。木屐不滲水,還有厚度,讓腳板「高高在上」, 優勢立見。在地面濕碌碌的街市做生意的小販和到街市買菜的主婦都穿木屐,不但可免污水濺上身,還可防止滑倒。

穿木屐也不是哪兒都能去,辦正經事還是要換上正經的鞋子,但市井小民平素大多衣履隨便,常「牛記笠記」(穿「笠衫」和「牛頭褲」便上街)。男人早上睜開眼,拖著木屐便到茶樓享受「一盅兩件」。女孩子穿著上前低後高的木屐則別有一種風姿。男孩穿上素色的光身屐板,都有本事飛跑而不摔跤,跑得急時頂多飛掉一隻,撿了套回腳上再跑。有些街童群黨還特地在屐底打上鐵釘,待停電的夜晚成群結隊地在石板街巷跑過,不但帶來一陣有如急風暴雨般的碰擊聲,腳下還火星四濺,在那個萬事平平無奇的歲月,實在蔚為奇觀。

那時每條街都有屐店,像鞋店一樣,木架上掛著不同圖案和顏色的木屐。買木屐的小孩煞有介事地端詳老半天,選中一款,彷彿作了個無比重大的決定。之後,屐販便會用你的拳頭量度好長度(拳頭轉一圈的圓周恰好就是腳板的長度),剪出適合的屐帶,再用釘在兩旁邊固定,即可試穿。如果太鬆或太緊,則用鉗子把釘拔出來再調整。那時買新屐為每個小孩都是「大件事」,像添置衣服一樣,許多小孩要等過年時,才有機會棄舊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