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90428s

(本報專題)香港不少地方文化色彩濃厚,我們毋須乘飛機遠行,只要乘船一小時往離島,就能探索有趣而豐富的鄉郊風俗。事實上這些離島不只有大型主題公園,更有盛載海盜歷史的「張保仔洞」,而宗教建築亦結合島民的生活與文化。

「文化葫蘆」最近舉辦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社區藝術計劃,於今起至五月一日假中環九號碼頭等地,展出離島區所保留的傳統文化,即大嶼山、長洲、南丫島及坪洲。這項藝術計劃以「百寶圖」為題,說的都是離島的「寶藏」, 從香港著名海盜張保仔的故事開始,透過約一百件藝術品,串連四大離島上的建築、節慶風俗、小店等。主辦亦推出手機應用程式,讓參加者在欣賞過程中「尋寶」。

展出離島「百寶」 
唱歌遊船體驗文化

離島所流傳的歌謠和民間藝術都是瑰寶,若經過年輕藝術家提煉和重新演繹,會產生甚麼化學作用?大澳「鹹水歌」又稱「嘆歌」,是水上居民的歌謠, 內容講述水上人家出海的日常生活,「百寶圖」展覽主辦單位邀請了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澳社區工作辦事處的表演小組表演, 呈現大澳的漁村文化。

「張保仔」或「大張保」觀光船亦會帶領參加者由中環出發暢遊維港,船上更有大澳水上人及小朋友為遊人獻唱鹹水歌,亦會有海童軍在船上為大家講述海事的知識,分享海事的發展及船上的趣事。而「縱橫四海 ── 張保仔傳奇」皮影戲表演則利用光與影,透過細膩傳神的皮影和掌中木偶操縱技巧,製作皮影戲紙偶和木偶,再配合新穎的多媒體動畫創作,重現張保仔的故事。

這展覽部份場館位於離島區,例如在大澳,本地藝術家鄭志明參考傳說古時大奚山(今大嶼山及香港島等島嶼古稱) 的半魚半人盧亭一族的形象,搜集大澳街坊衣食住行之物件製成的裝置藝術。

除了這些風俗與歷史外,離島的宗教文化亦是個寶庫。天主教信仰在島上的傳播,與民間信仰和諧並存,也配合島民的生活。  

遊覽離島探討文化 
體會宗教與島民生活

大會配合「百寶圖」展覽出版書籍,以插畫介紹了各個離島上的著名風景、地標和風俗節慶,同時搜羅離島區讓大眾參與的文化習俗和街坊故事,內容由學者等組成的研究團隊撰寫,配合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圖像, 呈現大嶼山、長洲、南丫島、坪洲的簡史, 引領讀者到離島遊覽。當中列出「離島自然觀察選粹」,鼓勵眾人尊重大自然環境。

大嶼山宗教建築林立 
清靜地尋找歷史足跡

「百寶圖」說:一二二七年宋人編寫的《輿地紀勝》, 大嶼山居民「以魚鹽為生」,即捕魚和曬鹽,當時大嶼山稱為「大奚山」,意為大批奴隸居住的荒山。今天, 大嶼山再沒有奴隸,卻多了很多新市鎮和高樓大廈,但裡面原來有不少天主教和佛教的建築,人們到來尋求心靈的平安。

這些「清靜地」並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朝聖行程亦饒有趣味。在大嶼山的隱修院「聖母神樂院」,隱修士一直為我們祈禱,透過工作與祈禱光榮天主。

大嶼山一九五一年建立之初,中外友好建議隱修士種菜、種薑、培植冬菇或養雞, 院長李神父決定養牛,於是添置乳牛,開山築路,墾荒種草,很多年長一輩的教會人士可能嘗過當年的美味牛奶。現在隱修士已不再養牛,改為生產曲奇,也為天主教徒帶領退省。

從愉景灣或稔樹灣步行約大半個小時, 便可直到神樂園樸實無華的聖堂。聖堂向海的一面,有TM兩個大字,若是從坪洲乘船過來,便可以看見「Trappist Monastery」這兩個英文字的縮寫。

長洲五月敬禮聖母 

兒童飄色融和東西文化

《百寶圖》一書介紹長洲花地瑪聖母堂五月聖母月的聖十字架及花地瑪聖母敬禮遊行,當中加插島上獨特的「飄色」,由小朋友扮演長洲、香港和中國的守護天使,他們穿上中式服裝,背上雙翼。飄色原是長洲太平清醮的一環,讓小朋友扮演歷史、政治或虛構人物。花地瑪聖母堂借用此文化, 化為到長洲的祝福美意。

踏上長洲亦可以認識當地的漁業文化。昔日香港漁農業興盛,近年不少漁民已上岸轉行,明愛社區發展服務與村民成立「長洲西灣文化村」讓大眾考察漁民文化,漁民會示範傳統的捕漁方式,如搖櫓、放泥籠及打網仔,而西灣亦設有展覽館,介紹長洲漁民生活文化及變遷。

南丫島與坪洲 
信仰小團體多姿釆

雖然南丫島和坪洲面積較小,但仍有豐富的宗教文化與生態面貌。據《百寶圖》指出,方濟大家庭不時於「四旬期到南丫島拜苦路,默想基督苦難之際也為生態祈禱;島上的聖嘉勒隱修會寶尊隱修院亦會與露德聖母小堂的信仰團體一起慶祝瞻禮。坪洲昔日則是漁民聚居之地,目前當地堂區團體從不同地區遷來,形成滿有活力的信仰團體。(鄧) 

(資料取自:百寶圖、神樂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