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90120s

(本報專題)強烈颱風山竹橫掃香港後,大量發泡膠碎和水樽等垃圾被沖上岸;印尼抹香鯨屍體胃裡被發現有五點九公斤塑膠垃圾……這些新聞都促使社會大眾關注環保議題。香港每年產生約六百萬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其中逾半透過堆填方式處理,你可曾想過廢物也可以物盡其用,並化身為有用的物件? 

將軍澳天主教小學為鼓勵學生保護大自然並關心環境,於剛過去的十二月十二至十三日,在學校禮堂舉辦「環保雕塑藝術展」,讓學生參與環保創作、培養藝術美感的同時,亦反思日常生活中的浪費問題。

一連兩天的藝術展以《變_》為主題,展示六級共三十件作品,各班運用不同廢物如汽水罐、廢紙、膠樽和紙皮等製作。該校視藝科教師吳汝慧指出,這主題鼓勵學生運用廢物去創作,「把不再用的物品變成有用的藝術品」 。

將軍澳天主教小學除了培育學生的學術與品德外, 也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該校有十八位視藝科教師,他們每年就不同主題舉辦藝術展讓學生創作,其中於二○一七年則舉辦「普普藝術展」。

吳汝慧認為,平日學生學習繪畫技巧,而在分組籌備藝術展作品過程中培養解難、合作和溝通等能力,故此「 藝術展會設定可塑程度較高的主題,讓學生發揮和討論」。

呼籲大眾保護動物

為籌備藝術展,該校視藝科教師去年六月便開始訂立藝術展主題,而在九至十月,學生則會就主題進行資料搜集,然後從中選出最受歡迎的作品,在往後三星期的九堂視藝課中完成作品。

視藝科教師周君瑜所負責的五勤和三信班,學生創作了有關動物的作品。周君瑜認為,這類型的活動讓學生「不只著重個人的興趣和成績,也締造團體成果」。她續說,因著這是團體創作,藝術天分不高的學生也可以在分工中尋找到合適自己的崗位, 從而獲得滿足感。

其中,五勤班學生陳嫣然介紹作品《變動物獅子》時指出,很多人會保護弱小的動物,但有時會忽略形象較強勢的動物,故此她希望透過作品喚起參觀者去愛護各類動物。

三信班學生馮昊霖在介紹作品《變動物兔子》時指出,作品運用了多種廢物製成,如兔子身上貼滿紙碎、五勤班提供的樽蓋成為兔子的眼睛、糖果罐則用作充當兔子的尾巴等。他指小白兔是弱小的動物,「有人反對吃狗肉, 但甚少人反對吃兔肉」,故此該班希望更多人保護這種弱小的動物。 

這兩班作品的下方,放置了數個由廁紙筒和包裝紙砌成的心型,外邊圍著聖誕裝飾,一閃一閃的。馮昊霖指這些心型代表他們對大自然的愛,也表達對眾人愛護大自然的盼望。三信班在創作過程中運用了許多廢紙,馮昊霖從中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浪費了紙張,他從這次藝術展「學會物盡其用,除創作外,廢紙也可以用作數學算草紙」。

反思大自然對人的貢獻

將軍澳天主教小學的藝術展中,作品除了描繪動物外,也以刻劃樹木的面貌為多。五愛班的藝術大使顏曉晴表示,他們在學校易於浪費紙張,她所屬班別創作了《變生命樹》。曉晴希望作品能讓人反思樹木的莫大貢獻,從而善用資源。

該作品參考了藝術家克林姆(Gustav Klimt)的作品《生命之樹》,以報紙及紙皮為主要材料,除放有以報紙製作的樹葉外,亦包括颱風山竹過後在校園內收集的落葉。

而在這生命樹下,五愛班學生亦用紙皮及報紙製作多種因大自然遭受破壞或人類捕殺而瀕臨絕種的動物,例如是大象、北極熊和熊貓,期望提高眾人對保護瀕危物種的意識。

在這兩天的藝術展中,學校禮堂播放由學生拍攝的影片,向參觀者分享環保藝術知識。學生在欣賞別班的作品期間,教師在旁逐一介紹。此外,該校家長、區內的四間幼稚園師生、友校校長及多位校監神父亦蒞臨參觀,由五和六年級的藝術大使介紹作品。是次展覽過後,學生的作品將會於二○一九年在校內展出,或送贈予有興趣接收的學校。(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