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90113s

(本報專題)當學生身處於二千多年歷史的建築群中,猶如置身古代去體驗前人的生活。聖羅撒學校逾一百位小六學生於剛過去的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五日到西安考察,作跨科學習,認識當地文化與歷史,並參與領袖訓練活動,返港後在校園舉辦展覽,並當小領袖分享見聞。

在這次西安之旅中,學生前往兵馬俑複製工廠、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秦皇陵、西安博物館、小雁塔、大雁塔廣場、鐘鼓樓廣場等地方,他們返港後整理所學,分為中文組、英文組、數學組以及視覺藝術組別,以展覽帶出西安旅遊景點與文化色彩,並於十二月中開放給學生及家長參觀。

製作三百多件兵馬俑 學校內重現歷史場景

在這次展覽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全級學生共同製作近三百二十個兵馬俑,並由視覺藝術組合製兵馬俑坑於校內展出,務求讓參觀者如同置身於兵馬俑博物館之中,讓同學欣賞文物的壯觀面貌。

視藝組學生黃靖茹表示,為求迫真,兵馬俑坑後排設置復修區, 展示於運送回港期間遭破損的兵俑,「有如仿製在兵馬俑博物館中所見的面貌」。

該組另一學生陳希琳於展覽期間向來賓介紹馬俑製作過程:先以鐵線造成馬形肢架,再用報紙球包裹塑造成肌肉,以膠紙穩固馬的軀幹,再用黏土及泥塑工具造成四肢與五官部位;兵俑則於西安的兵馬俑複製工場製作,以泥土及兵模製成。希琳說,每位同學均製作兩兵一馬,共三百多隻兵馬俑梅花間竹排列。

學習成為小領袖 親歷其境認識歷史

該校舉辦的西安之旅展覽中,中文組以展板記錄五天的行程, 並以平板電腦展示網誌,向來賓分享學生見聞。中文組的陳貝翹同學形容,西安的遊歷令她感嘆於文化遺產的偉大,「尤其是看到秦陵兵馬俑的世界八大奇觀,同學目睹也嘆為觀止」。她表示親身到西安認識二千年前秦國的歷史與文物,加深認識中國歷史,「親身體驗好比單單看書本,印象更深刻」。

英文組的吳芊慧與同學製作英文版的西安旅遊小冊子,把景點介紹翻譯成英語,於展覽期間教導同學讀音。芊慧表示在網上搜尋資料時須加以查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向老師請教,「現場景緻壯觀,令我想再了解多一點」。她說,當走進華清池,認識唐代唐玄宗和楊貴妃使用過的溫泉遺跡時,場面令她難忘。

數學組的學生陳立鍶與另外二十多位同學介紹西安的氣候變化,立鍶說:「西安氣候很冷,日間只有三度,晚間跌至負七度。」另一組員陳卓嘉同學運用數學科的列表與複合棒形圖,對照香港氣候,顯示西安冬季的寒冷氣溫。

該校課外活動主任曾少萍老師指出,周年計劃以「培養學生領袖素質」為學習方向,故此整個旅程也著重領袖培訓,要求學生展示經驗。而西安的地理環境能幫助學生加深認識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她指高小學生以跨學科學習培養學生共通能力,配合跨學科學習,讓學生走出課室認識歷史文化,「學生需要多嘗試和表達, 才能應用所學」。

兵馬俑

西安的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發現於一九七四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陵內陪葬的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七千餘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資料取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小五級學習粵劇藝術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另一方面,聖羅撒學校小五級的跨科學習透過認識粵劇的中國傳統戲曲,融入中文科、音樂科、視覺藝術科等課程。學生認識粵劇的歷史;創作劇本;學習唱、做、念、打的基本表演方式;製作粵劇髮飾;創作白欖等。

該校參與「傳承『動』起來:香港小學中華文化課程設計與推廣」,獲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協助該校教師策劃活動,四班共一百一十三位小五生於一月二十六日校慶日演出《穆桂英》、《竇娥冤》、《孫悟空借扇》及《花木蘭》。

負責老師吳美賢副校長表示,粵劇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生能藉此認識整個粵劇製作過程,喚起學習興趣,同時傳承這中國的文化藝術。她又說,學生學習以沙的、鑼、鼓等作為配樂,並學習白欖創作,能加強藝術與音樂培育。

有份飾演穆桂英的學生張曉暄介紹花旦必用的頭飾「片子石」以及製作技巧,「共有七塊放左前額的頭髮上,用上金線抽出棉線,再插入鐵線造出花奔圖案」。她喜歡簡約花卉,在學習製作片子石時她揀選荷花,代表純潔。白欖創作方面,她說須配合三字句、五字句及七字句,並要求押韻,她會在網上搜尋相關句子作參考靈感,創作時配合故事內容,難度高但學習過程甚為有趣。

負責《竇娥冤》劇本寫作及旁白的鄧凱蕎說,同學的演出令她很滿意,創作過程甚有滿足感。凱蕎說,校方安排學生到油麻地戲院看粵劇,令她對粵劇有新的看法,「過去認為粵劇只適合長者觀賞,不適合兒童,不過花旦化妝後很漂亮,吸引我去繼續認識」。(高) 

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全港共有四百八十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粵劇、涼茶、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中秋節——大坑舞火龍、古琴藝術(斲琴技藝)、全真道堂科儀音樂、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黃大仙信俗的二十個項目,已被列入更高門檻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十個本地項目。(資料取自:康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