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2_20151115s

糧油雜貨店、老茶莊、小攤檔——理髮、修理鐘錶、修衣補鞋、售賣報紙和零食⋯⋯街坊老店,曾留住市民大眾的腳步,凝聚深厚的街坊情誼,維繫牢固的社區關係;老店, 一個香港人愈來愈陌生的名字。

(本報專題)香港公共圖書館藏書中,以商店及香港歷史為分類主題的書本《街坊老店》(2008年出版,中英文),記錄了記實攝影師吳文正為他所熟悉的舊區老店留住一個個寫實的鏡頭、一份份溫馨的友誼、一段段具本土特色的香港歷史。2004年,吳文正獲邀參與香港藝術節「家不家」(Home and Homeless: Portraits of Families)視覺藝術展,他選取街坊老店為拍攝對象。作為攝影師,他感到有責任用影像保留老店的城市記憶,保存見證著香港社會演變的歷史,同時喚起年輕人關注舊區老店的處境。「很多事物都有一種人情味」,在舊區成長的吳文正,對老社區有一份難以言喻的深厚情誼。

街頭美學 城市經典 

街坊老店不同的店面裝潢、貨品特色和銷售習慣等, 細意地散發社區的特色和濃厚的人情味。老店一詞,字面的意思很清晰,離不開地方歷史和民眾的生活,「老店指經歷一段固定年期的店鋪,一百年的、五十年的。無奈, 香港目前的處境,能堅持三十年的也算是老店了。」舊區重建後,大型購物商場盤踞社區主要幹道,迫使街坊老店無法生存,定義老店的年期也相應縮短。吳文正指出老店的定義,重點在於店鋪所經歷的時期。「除了年期,要辨認老店並不難。首要是外貌,其次是經營的手法。單從店鋪裝潢、格局能略知一二。有些店鋪採用前鋪後居的格局,以店為家,以家為店。」

許多的老店門口都掛著金漆招牌,吳文正表示:單靠金漆招牌來辨認店鋪的歷史是不足夠的。「有些店沒有招牌;有些店當年開張時,再沒有錢花費於請人來造個招牌;有些老店地方細小,容不下一個招牌。所以,看不到金漆招牌,也不代表它一定不是老店。再者,有些老店沒有自己的鋪位,例如街道上的小攤檔。」老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店鋪的名稱。吳表示:「舊時的店鋪名稱都有固定格式,通常都會有個『記』字或者『號』字,又會在店鋪名稱加上老闆的名字。當你在街上見到『某記』、『某號』時,很有可能那就是老店了。」

溫情臉譜 柔韌異彩

走訪老社區,以攝影機記取店主們從容地面對鏡頭, 吳文正跟老店的接觸有著充滿人情味的難忘回憶。「每次拍攝都是愉快的經驗,每天都紀錄不少難忘的回憶。最特別的感覺是老店那種堅持數十年的精神;最大的得著是從這些店主身上,學習他們的自信和真誠。」

小攤檔雖是小個體,卻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的存在說明了部份的香港歷史。一位在街上擺攤子的伯伯給吳留下深刻印象。「那伯伯曾在鞋廠裡工作,他的小攤子有個自製的四方形多功能工具箱。看起來,那工具箱的造工不算好,卻呈現了伯伯的智慧。街頭的環境惡劣,他憑著一雙手修補皮鞋,謀生不容易;伯伯風雨不改,那份堅毅和克苦精神令人敬佩。」

兄弟班、夫妻檔、三代同堂等家庭式合作經營的老店,也曾給吳留下不少趣事,「曾為老店拍攝全家照,為齊集店主的家人而等了一年」,帶著微笑,吳憶述他與一家位於上海街的玻璃鏡店(鏡明相框玻璃)的店主及家人,展開一段難忘的交往。「他們常邀請我到店內喝湯, 寒喧問候。跟他們相處久了,覺得這店的人給我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彼此像一群相識已久的朋友。」吳也曾碰到被拒絕的時刻,「不是每一間店都會給我拍照,有些店主在我懇求很久後才答應。也有些店主很爽快答應的。我拍照時,他還會說要穿上西裝才上鏡呢!」吳打趣說。

 

 

為追尋成長的真實見證,吳文正帶著攝影機訪尋舊區老店,這份追尋也成為他致力推廣本土文化的一份原動力。現時為非牟利機構「文化葫蘆」創辦人及項目總監的吳文正,早前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的專題講座「街坊老店」,分享他多年訪問老店的經驗和老店的故事。「跟這些老店的人接觸,很開心。他們很親切,每個人都是朋友,照相時直接面對鏡頭,沒有矯扭造作,笑得自然和自信。他們為自己能夠真實地面對生活而感到驕傲,那是一種對生命的態度,來得自信而真實。」吳正積極籌劃第二輯「街坊老店」,他期望那些未必看過老店的年輕一代, 多認識本土歷史,「多到老區走走,增強觀察力;多觀察,抱著欣賞和主動關懷的心,了解和尊重老店街坊;認識自己的家,認清處身的歷史。」(熙 /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