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4a-20130609

我們經常聽到一篇文章的作者,向別人極力地宣稱:「我寫的是真的!」生怕讀的人誤解他虛構。其實,一篇文章究竟是不是真的,不是靠作者的特別聲明,而是看作品的實際效果。有的, 明明是真實發生過的,只因為寫作的功力不到家,讀起來很虛假;但有的完全是虛構,因為描述得感性具體詳細,讀者自然而然感覺上不可能憑空捏造,就被完全吸引,當是一件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比如沒去過萬里長城,可是作者收集了很多有關長城的旅遊和歷史資料, 而且融會貫通,一枝生花妙筆將文章寫得叫人深信不疑:以為他確實去過萬里長城。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確實有過作家未曾去過長城而寫長城的文章。

那怎麼辦?不要緊,只是我們的觀念要變一變了。傳統的說法,小說虛構,但散文必須真實。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文學的發展也是如此。像小小說又衍生出甚麼螞蟻小說、手機小說、閃小說等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有次受訪,就說過散文可以虛構。理由是人家寫的功力足夠的話,為甚麼不可以虛構?再說,一篇文章的好壞,評價標準不是看它是否真事,而是從文學的角度看它寫得怎麼樣?過去我們在學校對學生作文的要求,是不准他們在文章裡虛構,其實是不符合創作的特點和規律的,因為文學創作恰好就是需要虛構和展拓向想像力的活動。學生在校,也許要求還不太高,只是一般的「寫作」, 而不是「創作」,但誰會反對閱讀一篇想像力豐富、文采斑斕、描述具體細緻生動的作品呢?而且,一般記敘文,再發展下去就是摻入更多虛構因素的小說了;論說文再發展下去,寫得高深就是評論了。因此,說散文要比較真實,只是相對於與小說比較而言

從這一角度來說, 文章不在乎真假,而關鍵在於好壞。我們要調動一切手段,將寫出來的東西,使人讀來信服、欣賞,感到你寫得真實具體。這說明你得好。寫得精采,運用文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