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y01_20130519

偌大的翠綠草場是他們的小天地,抱著橄欖型的皮球時,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在不被對方隊員觸碰的情況下,越過得分線,將球放到線後觸地奪分。慈幼葉漢千禧小學欖球隊成立以來,多次在學界比賽獲獎。同學參加欖球隊卻不為獎牌,只因享受過程,喜見進步,在球場上不斷揮灑汗水。

 

 

 (本報專題)欖球運動一向予人激烈、具攻擊性、男性化的印象,慈幼葉漢千禧小學欖球隊兼有男、女隊員,同樣表現出色。校方主要訓練同學進行身體碰撞較少的六人制非撞式欖球,但要在十二分鐘的限時比賽中勝出,體能、靈敏度、團體精神和紀律通通不可或缺。

從挫敗中學習

六年級的劉思瀅在隊中擔任翼鋒,主力進攻, 「我的主要任務是利用速度跑到得分線,將球放下或用上半身持球觸地,為球隊得分。」三年的經驗讓她得益不少,「其中最難忘的是一次比賽中,我抱著球快到得分線時,卻一不小心掉了球。」誤失咫尺之間的得分機會,思瀅當時十分懊悔,「但隊友們不單沒有責怪我,反而給我支持,鼓勵我繼續努力。」事後她明白從錯誤中學習的道理,「大家都會出錯,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改善和堅毅的精神。」

張瑋芝和Sean Inciong同樣就讀六年級,三年前與思瀅一同加入欖球隊,最近二人分別參與校外的地區性球會訓練,訓練以衝撞式欖球為主。他們在隊中擔任中鋒,主責助攻、傳球,與翼鋒合作。過去兩年的比賽中,瑋芝均曾獲最有價值球員的榮譽;但得到認同絕非偶然,背後她付出了不少努力。「團隊合作非常重要,以往未能與翼鋒好好配合,為了改善情況,我們經常在小息和午膳時間加緊練習。」

兩年前的學界小學組欖球賽賽制及當時球證容許女生參與男子組比賽,男生卻不可參與女子組比賽。一次比賽中男子隊有成員受傷,欠缺後備的情況下,瑋芝後備入替。「賽事繼續,兩場比賽過後也沒人發現我是女孩子」,她笑著回想,只因她當年蓄著短髮,加上非常勇猛,與男孩子相比並無不及之處。「欖球運動真的很有趣,即使會受傷,我也沒想過放棄!」

Sean亦十分認同合作的重要性,「比賽期間隊員需要互相提醒,也需要傳球給有利進攻的隊員,讓球隊爭取更好的成績。欖球不是一個人的事。」關於紀律,Sean另有深刻體會。一次決賽中他不認同球證判決他犯規,「於是我與球證理論,結果更被判不君子行為,要到場邊罰站兩分鐘後才可繼續比賽,自此我明白服從球證的重要性。」他表示會繼續投入欖球運動,「因為我看見自己在努力中不斷進步。」

在運動中施教

該校體育科羅惠玲老師是欖球隊的負責老師,她表示十分欣賞隊員的堅持,「這項運動對體能的要求很高,參加比賽的隊員要在半個足球場大小的賽場, 不斷來回跑。」她續道,「不論好天氣時曬傷,抑或下大雨時全身濕透,甚至勝算不大時,但只要球證未吹哨子,他們的腳步都不會慢下來。」羅老師分享與同學相處的點滴,「有一次外出比賽,女隊員知道我還未吃午飯,悄悄跑到小食亭去,給我買了一盒咖喱飯,完全是我意料之外。」

雖然隊員在校內進行非撞式欖球的訓練,但每年羅老師亦會利用康文署提供的學生免費入場機會,帶領同學觀賞衝撞式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縱使衝撞式欖球與他們熟習的非撞式有所不同,但我亦希望他們可以更了解欖球、有接觸更多運動的機會。」她亦認為這國際盛事讓學生擴闊眼界,「他們可以與打扮各異,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交流。」(澄) 

 

師長感言

 

 

 區志成校長

學校為同學提供不同的課外活動,希望他們可以發掘、發展自己的興趣。獎項並不是投入活動的目的,不論得獎與否,我們都會為同學舉行祝捷會,感謝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期望他們建立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得到成功感之餘亦學會感恩。感謝身邊一直支持他們的人,以及天主。每次練習、比賽前後也有同學負責領禱,感謝天主。我們相信當他們學會感恩,他們便會懂得施予,將這份精神承傳下去。

 

 

 邱德輝體育主任

得到冠軍並非首要,因為奪冠需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 有很多影響的因素。我看見同學在數年的訓練中成熟了不少,亦非常欣賞他們的毅力;他們的成長比勝出比賽更重要。學校近年亦在聯課活動中加入欖球運動,希望每個同學均有機會接觸這運動,我們亦可從中發掘有潛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