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2a_20151122s
icon54
花生老師
2015.11.21
一些心底話
每天早會完結之後,同學背起書包步上課室。他們的書包幾乎千篇一律是藍色和粉紅色, 大多印有可愛的卡通人物。小小身軀背著沉重的書包拾級而上,腳步一點都不輕鬆。這時,我喜歡跟他們打趣:「你的書包裡面放了『一座山』嗎?」同學都只會笑,不知怎樣回答。 小息時,教員室外總有一些因欠功課而被罰的同學。他們當中有成績滯後的學生,學業基礎欠佳,根本不能獨力完成功課;加上課程趕急又艱深,學得慢一點就趕不上進度,日積月累之下,欠功課已成為他們一個壞習慣。學習更沒有成功感,根本沒有動力突破自己。 放學後,不需要留校補課的同學,有不少前往補習社做功課,一做就是幾小時,回到家裡, 已是晚飯時間。 作為前線老師,我相信大部份的同工都感到兩難:一方面反對過分操練使學生面對太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亦了解孩子會有惰性,需要師長引導和督促。可是,現在卻失去平衡的發展。最近,朋友轉發了一張來自社交網站的截圖:有家長展示一篇差不多一百字的文章,說明是小一的中默範圍,更諷刺是文章題為《學校生活多快樂》,不知出題者在童年時又能否應付呢?  我從師範畢業以來,差不多二十年了。記得在學的第一年,學院推薦我們讀《老師怎樣跟學生說話》一書。書中結語部分是一位校長向全體老師發出的信:「我的請求是:希望你們幫助學生做個有人性的人。永遠不要讓你們的辛勞製造出博學的『巨獸』、身懷絕技的精神病人或受過教育的怪人⋯⋯閱讀、寫作、算術等學科,只有用來把我們的孩子教得更有人性時,才顯得重要。」(節錄)  從教育改革開始至今,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界的變化很大,學校之間的較量至為明顯。有的學校美其名是追求卓越,實際是將學術成績和學校成就看得比培養學生的人格發展和領略學問的趣味重要。 本專欄寫的校園故事,有的發生在很多年前,有的是近年的事。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小故事都豐富了我的教學生命。其實,不論是從前還是現在,孩子的本質沒有多大改變,變的是病了的教育界。
kjy12a_20151115s
icon54
花生老師
2015.11.14
數學王子的來信
你知道誰是「數學王子」嗎?如果有一天, 你收到「數學王子」的來信,你會回信給他嗎?  德國數學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1855)有「數學王子」的美譽。在他十歲那一年,便以很短的時間解答了老師提出的問題:1+2+3……一直加至100的答案。 數學科主任許老師想到以這一道題目挑戰全校同學,於是在操場上佈置了一塊壁報板。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壁報板上展示了一封由高斯發出,用中文書寫的來信。 許老師邀請我根據他擬訂好的內容,執筆寫這封信。當年我初出茅廬,坦白說,主任邀請幫忙,又怎會推辭呢?至於許老師為甚麼會找我這個中文老師執筆,我就沒有深究了,反而要想想怎樣配合他的要求,模仿一位外國人寫中文字。 那時候,彩色打印不便宜,也不方便,我們都不會隨便列印繽紛奪目的卡通畫來裝飾壁報。所以,壁報上的標題,都是用顏色筆一筆一畫寫上去的。縱然沒有甚麼美工圖案招徠,但「高斯的來信」依然吸引了許多同學回應,他們紛紛在壁報上寫下答案,期望奪得「數學王子」和「數學公主」之名。事後,許老師把壁報拍了照片, 送了一張給我留念。 年初,我在收拾舊物的時候,找到當年壁報的照片,想起許老師曾說過高斯的來信早就不見了,於是我請一位舊同事將照片轉發給已退休的許老師,不久, 我便收到該同事轉達的訊息:  「這可是一幀很有紀念價值的照片。十八年前,雅君還是個小女孩,剛到大埔任教。有一天,她放學時經過309室,剛好給我看到,便邀請她為高斯代筆。她很爽快地答應了。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她竟是用左手來寫,很快便把『信』交給我了。到今天,我仍很感謝她呢,請代我向她致謝。」 許老師的話解答了我當日的疑問,更讓我深受感動的是,原來一件在我看來沒甚麼大不了, 甚至幾乎忘卻的小事,在許多年後,依然放在他心上。   在我的書櫃上有一本許老師送贈的書——季羨林著的《牛棚雜憶》,想起這位對我等後輩關懷的老師,他對教育的熱誠和創意,同樣銘記在我的心上。
kjy12_20151108s
icon54
花生老師
2015.11.07
大塊頭
阿奇從小就長得高大,這位六年級學生現在已經長得比我還高。阿奇堪稱我班最強壯的大男孩,手握力是班中之冠,連男同學打不開的瓶蓋、飯盒蓋都難不倒他。可想而知,阿奇就是那種不怕冷、一雙巨掌永遠暖和和,連站著也會冒汗的那一類孩子。阿奇的字體卻不似其身型,字體細細小小的、毫不霸道,就和他的為人一樣。這個白頭髮比我還多的男孩,外表粗魯,偶然還會說一些不斯文的話;可是, 他熱愛閱讀,我購置的少年小說, 他看完一本又一本。每當他瞇起眼靜靜地看書的樣子,倒像一個美少年。 上課的時候,阿奇總愛拿著文具,不是尺子,就是原子筆,彷彿這些東西是令他專心上課的法寶。就算到操場小息,他仍然要把尺子放進褲袋裡才安心離開課室。這些舉動令我聯想到《花生漫畫》裡, 那個經常拿著毛毯以獲取安全感的小男孩。 每年學校舉辦的才藝晚會,阿奇一定參加。不,正確一點說,應是阿奇的家人一定捧場。上一次晚會,因為參加人數過多,阿奇無緣演出,他反而樂見其成,毫不介意。近兩年,阿奇的鋼琴考試、比賽成績裹足不前,似乎苦無突破的方法。我問阿奇是否不再喜歡彈鋼琴,他說不是,只是覺得喜歡不一定參加比賽,也不一定要考甚麼級別。  在別人眼中,阿奇是一台做功課機器,功課一派到手便馬上做, 不是因為他特別勤力,而是他要在家應付額外的練習;若不快速完成功課,能享用的私人時間會更少。近年,這台機器不斷運轉,反而因為心急,更容易出錯,學習的動力更不見提升。我覺得他開始懂得如何付出最少的力量來符合師長的要求,我將這種感受告訴奇媽媽。奇媽媽直接問:「你覺得我給他很大壓力?」我不置可否,直言如果阿奇是我的兒子,我又會否錯過栽培這個頗有資質的孩子呢?  我曾經向阿奇打趣:「除了獅子和老虎之外,你最怕甚麼?」 「我阿媽。」阿奇不假思索就說。   隨著年紀漸長,阿奇愈有自己的主見,不知道他將來與家人的關係會否演變成一場角力呢? 
kjy12a_20151101s
icon54
花生老師
2015.10.31
志朗
你能看出圖中的東西是甚麼嗎?  擦膠筆?  不對!那究竟是甚麼?  「是益力多。」讀小二的志朗說。 這個孩子滿有不少新奇的想法, 可是,他為人較執著,不太懂得與人相處和控制情緒,所以在初小階段的朋友不多。每當志朗激動的時候,整個人就會繃緊起來,連連發出急速的呼吸聲。最近,同學談起他在一年級發脾氣的往事,還記憶猶新。當下,我向志朗重提另一件舊事:「你還記得在你二年級拍攝班照片的時候, 因為你討厭的那個同學被安排站在你旁邊,於是你就氣得在攝影師面前揮拳打他嗎?」志朗呆呆地望著我搖搖頭。我含著微笑,心裡明白他已忘記這些事了。 朗媽媽曾經告訴我,志朗特別期待每年前往牙科保健的日子,因為他可以帶自己心愛的「TOMICA」模型車和其他火車圖鑑,在等待檢查的過程中,與同學樂上半天。對的,藉著這些時刻,志朗可以和同學多聊天,豈不是很好嗎?  那年,志朗讀三年級,最喜歡向我告發某個同學,甚至會留意那人的言行舉止,好找些地方向我投訴。我深知那同學有些不善之處,但也不足以要處處針對他。我語重心長,用上成年人的口吻勸告志朗:「要放過自己,不要太過固執」,不知這番話,他又領略多少?  兩年前的開學日,我留意到志朗問同學誰是他的四年級班主任,當他知道是我的時候,我看到他嘴裡唸著: 「YEAH!」其實,我內心也有這盼望,要知道批改他的功課,看他的圖畫,聽他發表意見,總會發現驚喜和可愛之處。 例如他最近交來的功課,志朗記述了一件在美食廣場遇到的事:他觀察到坐在鄰座的那位父親為了遷就女兒,寧願點了一些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志朗詳細地把他們的對話記下來,並表示這件事令他十分感動,決定要寫在周記裡。試問能夠從生活中的小事,發掘人情味的孩子,又有多少?    升上五年級之後,志朗漸漸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隨著年齡愈長,情緒大有改善。現在,這位小學六年級學生還是一個個子矮小的孩子,我慶幸能陪伴他度過五個寒暑,參與他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