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20320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3.18
寶血女子中學 疫情下推動電子閱讀
(本報專題)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再次令全港學校未能實體上學,近日更要提前放特別假期,寶血女子中學為使學生能度充實的假期,向全校推動電子書閱讀, 學生只要擁有平板電腦或智能電話,便可以隨時隨地輕鬆閱讀電子書。 寶血女子中學多年來已在全校推動閱讀,定時在各科組推動閱讀及獎勵活動,剛在本學年校方參與香港教育城「e悅讀學校計劃」,訂購了200本電子書,身兼語文及閱讀推廣組組長的司徒美儀助理校長指出,在三至四月的特別假期中鼓勵學生在家閱讀,包括每月最少閱讀一本書籍並提交閱讀報告, 作為閱讀基準,並設有閱讀獎勵,學生每月完成兩本書籍可獲銅獎,三本可得銀獎,四本或以上獲得金獎,「學生從閱讀中擴闊視野、培養自主學習,發展獨立學習的能力。」 電子閱讀生動有趣 「相比之下,電子書較傳統紙本書籍更生動有趣,好些電子書更設有聲音導航令內容更吸引。」在閱讀獎勵中獲得金獎的中五生陳煒喬喜歡閱讀散文與小品文集,每次睡前抽出半小時閱讀一至兩篇散文,現在網課學習讓她在家享有更多時間,每天花上一小時閱讀。 疫情下留在家裡難免感到生活沉悶,愛看科幻小說的中四學生袁煒琳表示,她在家中閱讀電子書,除了可解悶外,小說有趣的情節有置身其中的感覺,「可以跟著主角的腳步置身歷險中,閱讀時也培養推理及解難能力」。 「e悅讀學校計劃」設有不同的閱讀組合,事前由各科主任協助選書,學生可透過不同科目作延伸學習;學生除了恆常閱讀中、英文書籍,每學科也要完成閱讀課業。閱讀組合包括中國古典名著系列、英文經典系列、現代經典作家系列等,書籍類別包括文學小說、語言文字、自然科普、人物傳記、文化藝術、社會科學等。 閱讀體驗學習 給無緣出生的你 另外,該校每學年均推出閱讀體驗學習,在學期初定下閱讀主題,並為學生揀選與主題相關的書籍,例如本年是該校辦學團體耶穌寶血女修會創會100周年,校方遂以「耶穌寶血女修會百年誌慶」為閱讀主題,內容圍繞修會「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修會精神,透過閱讀進行一系列的體驗學習。 逾50名女生在紙上寫上以「給無緣出生的你」為題的祝福語後, 再將紙條摺成心型,隨後到柴灣天主教墳場的天使花園考察時,將心型字條獻在墓園上,有分參與的中五生鄺曉晴寫下感想時說:「我很感恩和愧疚, 因為有些在母胎中不幸夭折的胎兒沒有機會出生,不能探索這個世界的美好。我感恩自己能夠順利出生、平安健康地成長。我誠心希望這些無緣出生的嬰兒,能在天國開開心心地生活下去。」 該校在本學年為中五學生舉辦生命教育閱讀活動, 首先安排學生閱讀《無言老師》,內容講述一位母親堅持誕下沒有頭骨嬰孩,出生十小時便離世,捐獻遺體作醫學研究,以及以死亡和生命為主題的《生死教育講呢啲》書籍,再到天使花園考察。 對於失胎議題,中五生許鎵敏最初認為失胎或墮胎問題很普遍,她也對失胎沒有特別感受,後來她看過由學校推薦與生命相關的書籍,再到天使花園考察後對生命有另一體會,「原來失胎的家人經歷未能出世的嬰兒會是這樣傷心,當我到天使花園,看到眾多胎兒安葬在此,亡者父母在孩子的名牌放上小玩具作陪伴,使我很感觸,在體驗中明白尊重生命與愛惜自己的可貴。」 上述活動是本年度「耶穌寶血女修會百年誌慶」閱讀主題的閱讀體驗學習活動之一,圖書館主任及宗教倫理科科主任師欣欣表示,透過閱讀進行一系列的體驗學習,包括生命教育、社會服務、修會歷史等主題, 以實踐「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修會精神。 鎵敏從中回想到該校辦學團體寶血會成立初期已照顧修院門外的棄嬰,把嬰兒視為自己的孩子去照顧,讓她體會到,天主教一直幫助這群弱小者,而教會致力爭取為未滿24週胎兒得到妥善安葬,「正是實踐修會的犧牲、修和與弱小者同行的修會精神。」 另一中五生張嘉怡對於《無言老師》一書印象深刻,讓她明白無言老師不分年紀也可作出貢獻;她從不同層面認識生命教育,體會到生命的脆弱, 並透過修女的無私奉獻,感受到「修會不求回報,並體會上主對人的愛。」(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20313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3.11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走出課室 設立昆蟲研習徑
(本報專題)「天主祝福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創一28)在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的昆蟲研習徑掛上此經文的橫額,提醒學生人類是大自然的好管家,讓學生認識科學時,也能感受天主創造的奇妙。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於去年11月新設的昆蟲研習徑,被喻為是學校的後花園,場內種植鮮豔奪目的植物,因而吸引蝴蝶前來採花蜜,也會發現地衣反映空氣的潔淨,科學科教師吳熙文指出,藉著研習徑讓學生走出課室,學習保育昆蟲及科學知識。 昆蟲研習徑包含了科學教育與生命教育的元素,其中為中一綜合科學科配合電子學習元素,學生透過應用程式辨認昆蟲和植物,而在昆蟲研習徑種植多種蜜源植物,用來吸引蝴蝶及昆蟲,例如龍船花的花蜜吸引蝴蝶幼蟲;也種植馬利筋,它是蝴蝶幼蟲的美食,幼蟲會吸食植物的汁液,吳熙文說:「當遇上繁殖的季節,便會吸引蝴蝶前來。例如在三至四月,或十至十一月的時期, 天氣回暖也是蝴蝶繁殖的好時節。」 教導學生保育環境 在昆蟲研習徑,會發現20多種蝴蝶,數目佔全港蝴蝶比例約十分一,除了常見的紫斑蝶、美鳳蝶、木蘭青鳳蝶外,更吸引不少罕見蝴蝶,有尖翅銀灰蝶、紅蝶、鳳蝶、素弄蝶等。而在研習徑也是蝴蝶繁殖的理想地方,不少蝴蝶幼蟲及蛹會在研習徑出現,學生藉此觀察昆蟲的成長,也為昆蟲提供良好的孕育環境。 「蝴蝶翅膀上色彩和斑紋是由翅膀上的甚麼組成?」答案是鱗片,進入該校時,會發現校內也有不同的科學遊戲,例如在校園不同角落設有二維碼紙,學生以平板電腦掃描二維碼,便可看到科學知識的問題;學生在昆蟲研習徑以Seek應用程式拍照去辨識物種,當找到一個物種可獲得襟章。吳熙文老師認為,這有如Pokémon GO去捉「精靈」,鼓勵學生從遊戲中學習,認識科學。 中一生林煒燃在綜合科學科的辨認生物課堂中,時常走出課室到昆蟲研習徑發掘生物,她學習運用應用程式拍照去辨識物種,再搜集成動植物圖鑑,她說這種學習模式有趣又好玩,「當找到昆蟲後,透過應用程式去認識牠的名字,其物種的特性,在不同季節時昆蟲繁殖的數量及其物種的罕見程度等,讓我了解牠更多。 躬耕於西崇 從耕作學會謙卑 「耕作時要彎下腰翻泥種植,此動作有如鞠躬,希望學生明白許多食物也來自泥土,我們要對大自然常懷謙卑的心,包括對農夫、對土壤,以及對天主心存感謝。」該校去年11月為中五學生舉行「躬耕於西崇」活動,吳熙文說,學生藉著種植去學習心靈教育,活動由科學科與心靈教育組合作,然而礙於疫情下學生未能回校,現暫由教師及職工協助澆水。 中五學生鄭駿霖表示,活動初期在校園種植車厘茄,他把車厘茄命名為「Don't Give Up」(不要放棄),特別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他希望「可以奉獻給所有人也要永不放棄,一直向前,因為每人也可以茁壯成長,無懼風雨。」原本待車厘茄收成後,給予家政科同學作烹煮食材,現在疫情下未能回校,便交由教師及職工澆水,當他看到老師定時傳來車厘茄成長的相片,也感到很有成功感。雖然未及收成,好些蕃茄已被雀鳥吃掉,吳老師認為即使如此,也可以視為把食物奉獻給大自然。 鄭駿霖選修生物科,他認為西貢充滿著大自然氣息,也引發他對生物科的興趣, 「我住在西貢,這裡空氣清新,小時候常見到不同昆蟲,更見過螢火蟲出沒,這裡與在市區很不一樣,令我對西貢的每個生態足跡也感興趣。」(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20306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3.04
天主教培聖中學與元朗天主教中學兩校 合辦歷史文化考察
(本報專題)在元朗區不同的村落,聚居了不同族群和擁有獨有建築,區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其中屬於香港首條文物徑的屏山文物徑是鄧族的聚居地之一,可窺探新界的傳統面貌及宗族生活;而同樣是鄧族發源地、位於錦田的水頭村,村內不少古舊建築更被評為法定古蹟或一級歴史建築。天主教培聖中學及元朗天主教中學兩校學生化身成「元朗區多元歷史文化考察大使」,走進具百年歷史的建築群,在區內探索源遠流長的歷史故事。 兩校去年合辦的「探古尋元」元朗區多元歷史文化考察大使計劃,此計劃得到香港樹仁大學、香港教育大學,以及教區人文學科教育委員會支持,由大學教授及大學生培訓20多名中學生成為導賞員,並帶領小學生進行社區歷史深度考察,活動吸引八間小學共70多位小學生參與,參與攝影、短片及導賞路線設計比賽。 香港首條文物徑 由天主教培聖中學步行約10至15分鐘便抵達屏山文物徑,14位中一至中三學生在法定古蹟鄧氏宗祠認識箇中歷史,也到清暑軒親嘗古人建築設計的智慧。導賞員中二級生施心怡說:「我們去年七月底到屏山考察,當時天氣炎熱,進入寺廟已滿頭大汗, 當抵達清暑軒待三至四分鐘,便立時感到清涼,流汗也停止了。」 公民教育副統籌教師伍億浩指出,學生親身考察時,感受古代樓宇建築的獨特地方,例如學生親臨清暑軒體驗天井建築的功用,參與過後才能感受到文化的底蘊,驚歎古人的建築智慧。 另一擔任屏山文物徑的導賞員中二級生鄧韻姿認為,透過活動更能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她從中觀察到在屏山不少宗祠的中央設有天井,除了儲備雨水,也有防曬及消暑用途,她與家人居於錦田的圍村,生活多年也鮮有聽聞有關圍村的特色,「每到農曆年三十至年初二也會隨家人到宗祠拜神,初一會茹素,卻一直不知道原因,在認識有關歷史後,才了解這是圍村人的傳統。」 施心怡說,在家附近也有留意古舊的建築物,然而一直沒有考究其用途:除拜祭祖先外,也用作學習及住宿之用;而每次進入也要遵守傳統的習俗,例如進入祠堂時,要分清楚「男左女右」,男士以左腳先行去跨過門檻,女士則用右腳,也不可以雙腳踏在門檻上,這樣做是不尊重祖先;在宗祠內不可大聲喧嘩,桌椅也不能亂碰等。 該校的歷史科教師杜展周表示,考察大使計劃推出後,已為中一歷史科的中國傳統文化承傳單元,引入屏山文物徑作為校本教材,讓學生認識圍村歷史與文化特色,課程亦加設中、英文及烏都語字幕,以照顧非華語學生需要。 元天中設虛擬導賞 位於元朗錦田水頭村的二帝書院建於清朝道光年間;又名知稼堂的泝流園,由錦田鄧氏二十七世祖鄧權軒於18世紀末年興建;也有供奉鄧氏歷代祖先的廣瑜鄧公祠等。該校礙於疫情,學生未有機會前往實地考察,遂以虛擬導賞,展示水頭村各項的建築特色。 元朗天主教中學地理科科主任及人文學科領域統籌何家健指出,16名修讀地理、中史、歷史,以及旅遊與款待的高中生製作簡報,當中加入了地理科的實地考察技巧,例如教導學生閱讀地圖,以Google Map規劃路線,「當要為長者設計旅遊路線時,從地圖中找出活動起點,沿途觀賞路線的行程,也要顧及當日的季節與氣候,時間限制等」, 讓學生活用人文學科的元素。 天主教培聖中學助理校長洪昭隆指出,藉著活動讓學生認識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承傳。他表示會繼續舉辦相關計劃,屆時主題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認識。(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20227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2.25
聖伯多祿中學視藝學生 設計穿戴式裝置 融入科技與生活
(本報專題)隨著科技發展,智慧型穿戴式裝置愈來愈普及,手錶、眼鏡、衣著等服飾也可以包含穿戴式的電子裝置,而聖伯多祿中學12 名修讀視覺藝術科的學生,嘗試以創意,並應用由科技開發出微型及輕便的裝置,設計出不同的穿戴式生活用品,把科技結合美藝當中。 該校參與由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及OC STEM Lab創意工作室合辦的「穿戴式科技運動服裝」活動,計劃下共有五間中學逾60多名中學生參與,中學生在理工大學的設計學院、紡織服裝學系及電子工程學系,和職業訓練局學生的協助,認識穿戴式科技,設計及製作出運動穿戴式科技的製成品,把知識實踐於生活之中。 參與該計劃的聖伯多祿中學共12名學生,分組參與設計:有組別設計內置LED燈與耳機的風褸,幫助運動員晚上跑步時增加安全性;有組別設計專為晚間使用的跑步鞋,鞋子附有LED燈可調較光暗,鞋踭彈弓幫助跑步或散步時更舒適,鞋頭的反光物料配合LED燈增強美觀;設計裝置LED燈的溜冰服裝,以閃燈效果突出服裝線條等。 有份參與計劃的舊生叶偉欣及洪婧怡,與另外兩位同學李佩樺及黎以澄設計夜行風褸,洪婧怡介紹產品時指出,此風褸專為晚間跑步而設, 在運動服的帽邊裝上發光的藍光燈帶,透過開關掣設有三種不同的發光模式,此燈帶幫助在夜間識別位置,避免在街上跑步時發生意外;而可拆除式的喇叭置於風褸之中以代替耳機, 用作接駁電話或音樂播放器等裝置。 叶偉欣表示首次把電子科技與服裝設計融入,在學習把電子儀器置入衣物時也有難度,需要不斷調較與反覆嘗試才成事;洪婧怡表示,過去認為藝術設計只限於時裝展的產品,而且側重藝術元素,這次可以學習設計具實用性的產品,設計外也要配合科技材料,「要把電子產品融入衣物中,在研發時發現接觸不良而未能發光,燈帶的外型也要顧及是否襯托風褸的設計,過程中需要不斷調較。」 她們嘗試近五次後,最後找來冷光帶的燈飾載入衣物中,製成一件智慧型穿戴式風褸。而婧怡在中學文憑試的視覺藝術科的作品也融入了科技元素,以加強作品的多元化。 為高中視藝科設燈飾製作 另外,該校於本學年為中四生的視覺藝術科提供燈飾產品設計課程,視覺藝術科主任陳美詩指出,會集中教授學生學習智能照明的設計,如何把照明系統設計應用於家居之中,塑造現今逐漸普及的智能家居裝置, 例如學習以人體感應的燈飾開關功能,亦會學習使用環保物料作為設計題材,「把藝術融入生活,是將來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美觀的藝術品也兼具實用價值。」 陳美詩表示,學生對於把服飾加入科技元素很感興趣,希望學生能善用可持續材料來設計智能照明, 把STEM融入藝術中。(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