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30416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4.16
喜樂幼小 - 動態
天主教柏德學校•德育故事演講比賽   (本報訊)天主教柏德學校早前舉行「德育故事演講比賽」,是次主題是「關愛」及「同理心」兩個價值觀的教育元素,希望活動能提升學生正向思維,強化校本價值觀教育。   一至四年級學生以話劇或故事演講的形式演繹, 師生都非常喜歡各班的演出,因為參與演出的學生積極投入,台下觀眾的反應熱烈,活動效果非常好。   學生透過欣賞不同班別同學的演出,能明白到「關愛」及「同理心」的重要性,相信他們日後都會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做一個有同理心和會關愛別人的人。(喜)   景林天主教小學•聖雅各伯堂朝聖之旅   (本報訊)復活節來臨前,景林天主教小學於3月27日帶領一、二年級學生到聖雅各伯堂朝聖,加深他們對復活基督的認識。學校非常感謝馬偉良神父的安排,讓學生能有一次親近復活基督的機會。   學生乘坐旅遊車到達聖堂時,馬神父和服務的教友已在聖堂的大門熱切地歡迎。當學生進入聖堂,看見祭台上巨大的復活耶穌畫像都讚嘆不已。馬神父帶領師生祈禱後,教友接待員便為學生簡單介紹聖堂的布置和歷史,並透過復活耶穌的畫像帶出耶穌復活的意義。   最後,學生各自寫上對主的禱告,把禱文掛在聖母像下,期待聖母為他們代禱。學生除了以文字表達對天父的感謝外,也透過繪畫,畫出了生活中的基督、與耶穌一起成長、一同遊戲的畫面,充分表現出孩子的天真與對主的愛。(少)   寶血會思源學校•宗教周   (本報訊)寶血會思源學校於3月20日至25日在學校舉辦「宗教周」,展開了一連串的活動。   活動包括「卵石徑苦路」,學生在卵石徑上跟隨基督展開「苦路默想之旅」;「iPad宗教遊蹤」學生拿著平板電腦,到學校四周進行遊蹤活動;「福音氣球」Uncle John教學生扭福音氣球,有茨冠、蜜蜂、魚兒等,以帶出耶穌受難、天主創世等訊息;「水墨傳主愛」活動中,教師梁敏兒教同學繪畫玉簪花,此為大聖若瑟的標記;「尋找信、望、愛」中,學生透過閱讀網上資料,回答有關四旬期的問題;還有攤位遊戲、點唱活動和老師分享聖經故事。   此外,公教教師、家長和同學於3月25日前往花園道聖若瑟堂朝聖。導賞團為他們講解聖堂的歷史、建築風格、內部的聖像等。之後,參加者參與感恩祭,為宗教周畫上完美的句號。 這個宗教周讓同學更接近和認識天主, 感受天主的臨在,活在天主的愛內,獲享喜樂與平安。(樂)   青山天主教小學•畢業活動   (本報訊)青山天主教小學在3月20日和22日為六年級學生舉行畢業活動。在3月20日早上,師生前往海洋公園,體驗了不同的機動遊戲,學生投入在歡樂的氣氛當中,經歷一個具挑戰和刺激的早上。午膳過後,他們還參觀了各種水族館,看到海底世界的奇妙生物,還有巨大的鯊魚和魔鬼魚。他們近距離觀察各種海洋生物,感覺就像置身於海底世界一樣。   在3月22日,他們前往西貢青協日營進行攀石及歷奇活動。同學們經過簡單的安全培訓後,分成小組進行攀石挑戰。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最後在教練的指導下,成功攀上了高高的岩壁,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另外,他們進行了歷奇團體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挑戰和任務,增進團隊合作和集體凝聚力。(年)  
kjy13a_20230402_f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3.04.02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是能夠將自己放在別人的處境位置,體會別人的經驗、想法和感受。同理心可以分為幾部分,首先是認知(Cognitive)意思是了解別人的想法,從別人的處境想事情, 就是角色取替( Perspective Taking),換位思考;第二部分是情緒(Emotional),是感受別人所感受的,可能出現與別人感受的相關情緒; 第三部分是富有同情心的同理心(Compassionate),是行為上的,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實際的幫助。   同理心跟同情心(Sympathy)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實際上是不同的。同情心是在情緒上與別人產生更多共鳴。相對於同理心,同情心較為被動,從自己本身出發,假如別人產生某種情緒,自己也可產生那種情緒,當中包括慈悲,有點像從上對下的憐憫,希望盡快找出方法解決問題。同理心是從別人的處境出發,當中有慈悲心和尊重, 以平起平坐的姿態去了解和感受對方。   同理心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可促進建立更健康和有效的社交聯繫,也能幫助我們調節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感受,對處理困難處境和壓力情況很有幫助。另外,同理心也可促進更多幫助別人的行為。在成長中,家長都會關注孩子的情緒管理、個人行為和社交生活,培養同理心有助這些方面的發展。   家長可以學習怎樣建立孩子同理心,首先家長需要對孩子有同理心,主動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從孩子的處境出發想事情, 也要建立一個模範榜樣,對別人都需要有同理心,孩子可透過觀察家長的行為中學習。另外,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繪本或圖書,或跟孩子一起觀看電影,然後討論角色的情緒,讓孩子對識別情緒和情緒管理有更深入的體會。家長也可透過假裝遊戲去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的建立,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需要更長的時間,也需要很多的耐性。   重點: 1. 同理心跟同情心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實際上是不同的。 2. 同理心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可促進建立更健康和更有效的社交聯繫,也能幫助我們調節自己的情緒。 3. 家長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去培養孩子建立同理心。 4. 同理心的建立,需要時間和耐性。  
kjy16_20230305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3.05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正向教育日 助學生抗逆解難
(本報專題)「我相信天主創造人也是珍貴,儘管每人也有缺陷或不完美的地方⋯⋯但不要緊,正因著不完美,更教我們要鍛鍊個人能力。」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甘陳富文校長在一次生活教育課中分享「我的正向人生」時,以自身患有弱視的經歷勉勵學生抱著不放棄的精神,因為「機會永遠是留給繼續嘗試的人」。   「我在小時候遇到意外導致弱視,視力未能發展,我是一位視障人士,患有弱視……左眼只餘下兩成視力,右眼也不多於五成視力。」陳校長透過片段向學生分享自身經歷時帶出正向的人生觀,她時常記起母親鼓勵她:別只著眼自己視力問題便選擇放棄,應妥善掌管自己的生活,盡力找方法解決困難,「我相信自己要比其他人勤力,更練習到過目不忘的能力,非常專心學習,並抱著不放棄的精神。」   該校自2021學年推行三年學校發展計劃,以全校參與模式「持續推動價值教育, 培育學生正向人生觀」作為首要關注事項,培養學生抗逆及反思能力,掌握情緒管理並學習以正面態度解決困難。   負責學生生活的顏青霞副校長指出, 校方引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 沙利文博士( Dr Martin Seligman)提出的PERMA幸福理論作為推動價值教育的基礎: 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情投入 (Engagement)、正向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hievement)。生活及價值教育小組由上學年起,為中一至中六同學在班主任帶領的生活課中認識價值教育,及認識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真理、生命、愛德、家庭和義德;本學年集中認識「正向人生」的正向教育。剛於1月18日,向全校舉辦「正向教育日」,學生走遍校園每個角落,體驗與正向價值相關的遊戲與活動。   全面體驗正向人生 在活動開始時,學生代表在台上以手語帶領全校師生跳唱校歌,顏副校長認為, 校歌最能代表學校對學生的期望,有分於台上跳唱校歌的中四學生李偉文也對校歌內容有所感悟,「校歌中的一句『共為人類締殊光』,教我要做好本分,努力為社會帶來貢獻。」他希望藉著校園生活,學習更多助人的價值。   正向教育日為各級設置主題,中一級舉辦「擁抱失敗日營」,要求學生接受不同挑戰:限時砌出最高的積木,或是掀桌布、拋水樽等遊戲,從挑戰遊戲中不斷嘗試,學習正向的成長思維。 中二至中六各級共同完成6米乘3米合共72幅以正向價值為題的巨型數字畫。首次與同學合力拼砌大型壁畫的中三學生李鎧彤表示,與同學一起繪畫時互相討論畫成後的圖像是怎樣,她說製作過程中互相分工,即使繪畫時出錯,也一起找出解決方案。   該校為推動正向教育,持守正面價值觀,在正向教育日推出選擇劇場「同守無欺」,劇中圍繞校園欺凌,帶出拒絕欺凌,學習互相尊重,推動防止校園欺凌教育。中三學生周意晴認為,劇中內容使她印象深刻,她憶述年幼時曾受欺凌感到難過,但此劇場提醒她反思人與人之間需要和平相處,不能因一己私利而作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PERMA幸福理論   當天校園圍繞著五項PERMA幸福感元素設置拍攝區域,邀請學生重新認識及肯定自己的能力。   平日由操場步上校舍的樓梯,天花上升起多個彩色繽紛的氣球,每個氣球掛有一張彩虹卡,只要抬頭一望,便見到多個由同學寫上一件自己快樂的事情:「和朋友一起時」、「假日與母親一起繪畫」、「今天上學沒有遲到」、「成功約會朋友打羽毛球」等;在球場的羽毛球網架,貼上學生寫上自己的天賦才能及閃亮點,這些也從學生第一身角度帶出正向關係以及全心投入的正向價值元素。顏副校長認為,當學生閱覽其他同學的看法,也是一個學習歷程,「其實快樂也可以互相學習。」   早在正向教育日舉行前,學校已舉行不同的價值教育活動,希望學生從生活中認識及探索自己的價值觀。   中二學生郭婥然記起母親為她準備的生日會令她最開心,「母親預先準備生日布置,也悄悄地邀請我的朋友到家中,當我回家時朋友也向我送上生日驚喜。」現在再回想,她說母親為自己製造的驚喜很難忘,也為母親對女兒表達的愛表示感恩;中二學生陳兆君在生活課寫上「一件令你流淚的事」時,憶起小學曾經歷長輩離世的悲痛,在喪禮上泣不成聲,「現在回想,我更明白珍惜眼前人。」生活及價值教育小組組長蕭婉雯老師稱,希望學生多從生活中了解自己,從發掘自己或回顧往事中,懂得感恩,建立正向思維。   欣賞自己的天賦與價值   只要學生認同自己是最佳朋友、最細心、最正面、最幽默風趣、最勇敢等,學生也可以手持寫有以上榮譽的獎盃,站在領獎台上拍照留念,藉此肯定個人成就感。顏副校長認為,一般外界介定的成功,只局限於學術或體藝的能力,學生應多角度思考, 「每人也可以有不同方面的成就,學生應多欣賞自己,學習正向思維。」   該校計劃於2023學年設立校本價值教育框架,並參與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的「天主教學校宗教教育支援同行計劃」,繼續在全校推動價值教育,結合校訓「謙愛勤誠」、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以及教育局近年推動的價值觀教育: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同理心和勤勞。「以上元素已導向學生正向的人生。」蕭婉雯老師表示,期望學生在六年的中學教育,塑造成為一位「崇真人」。(高)  
kjy11b_20230305_f(new)
400 400 堂校一家
堂校一家
2023.03.05
50周年校慶感恩祭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於2月10日舉行50周年校慶感恩祭,由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蒞臨學校主禮,校董譚錦榮神父及中華聖母堂主任司鐸麥景鴻神父共祭。除了親臨學校參與,家長和學生也透過網上直播共同參與這盛事。   傳主愛、求卓越、創未來 該校原為大角嘴天主教小學下午校,於2000年遷往海帆道校舍。學校能順利發展, 有賴各學校成員及社區人士歷年的貢獻和支持。本年校慶的主題為「傳主愛、求卓越、創未來」,期盼學校師生能持之以恆地傳揚天主的大愛,力求上進,實踐校訓「博學多識、仁而愛人」的精神,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生活中實踐「仁而愛人」 周主教鼓勵學生要常懷感恩,並能以同理心體諒別人;時刻實踐校訓中「仁而愛人」的精神,共同努力為香港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他亦勉勵老師教導學生將眼光放遠, 思考如何為香港,甚至世界創造美好共融的將來。在感恩祭上,周主教為席上每位校長及老師於疫情期間的辛勞和無私奉獻表達衷心的感謝,並期盼教育工作者繼續效法上主以愛育人的精神,成為學生成長的依靠。   感恩祭結束後,校監劉鳳兒向來賓介紹校園內的其中兩幅壁畫,一幅以「瑪竇福音——平息風浪」為題,寓意在路途上或許會面對很多困難, 但「不要怕,只管信」,常懷信德,時常禱告,相信天主必會時刻與人同在。另一幅以「若望福音——耶穌是善牧」為題,勉勵眾人秉承耶穌是善牧的精神,按學生的特質培育他們。   周主教、劉校監與校長梁孝友接著帶領各嘉賓為「五十周年愛心樹」進行亮燈儀式,象徵學生在學校茁壯成長,亦期望他們能薪火相傳,將學校的文化承傳,繼往開來。樹上掛滿的心形果實,充滿著家長對學校的祝福,亦寓意學校人材輩出, 桃李滿門。   表演顯心思 英語音樂劇組同學演出劇目「The Secret Box of Love」,期望將「愛」分享給每位觀眾。而管弦樂團同學亦為學校演奏生日歌及交響樂曲,讓觀眾感受到「海帆大家庭」的溫暖。最後,校慶感恩祭隨著優美的旋律圓滿結束。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