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4_20171119sb
prieststory2
主教神父修女話當年 2.0
2017.11.18
「穿上別人的鞋」走路
於七月二十九日領受司鐸聖秩的黃君右神父服務聖瑪加利大堂,這天主持主日彌撒後,他到茶座2與教友攀談,席間見到詠琛與志恩這對好朋友漲紅了面,彼此不瞅不睬, 似乎因意見不合而鬧翻,遂過去加以了解,原來二人因為一點小事而決定「絕交」,神父向他們分享一個小故事。 君右神父:記得有次在主日茶座, 一位小朋友委屈地走過來,向我投訴另一位小朋友如何「整蠱」自己。我對他說:「我明白他的行為確會惹得你不高興,但你可否嘗試將自己代入他的處境去體會,細想一下他如此待你,是否因為其朋友不多,故此令他不太懂得與人相處?再從另一個角度看,可能他純粹只想與你做朋友,但表達方式有誤,錯用了方法,想你更快能接納他,卻不曉得你並不喜歡這些行為、說話。」 小朋友聽完後,心結似乎解開了一點,並向我解釋他一直不開心,因以為對方不喜歡自己而加以作弄; 他更答應我以後會嘗試先仔細想想對方有此行為的背後原因。(神父轉而問詠琛與志恩)你們又如何? 是否要「含怒到日落」?  詠琛(細想剛才的衝突起因):可能我說話鹵莽了些,志恩,我向你道歉!  志恩(拖著詠琛的手):我也太小器了!對不起!  君右神父(看見兩人反省自己、原諒對方,非常欣慰):就讓我們隨時記得耶穌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 註1:源自英文諺語:「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意即透過同理心,嘗試代入其他人的感受,真正學習體貼別人的需要。 註2:很多堂區也有舉辦主日茶座,主要是於主日彌撒前後提供飲品小吃服務;教友義工會協助堂區在聚會時供應飲食,與其他教友分享,教友們亦可以藉此機會相聚閒談。
kjy06_20171029sa
mailbox
邦幫你信箱
2017.10.28
讓孩子幫助 「頑皮」同學?
我的孩子很喜歡和班中的「頑皮」同學一起,我怕他被影響成為頑皮一族。 邦Sir,我家七歲的男孩學業和品行都很好,但最近他卻和班中一些頑皮的同學混在一起,我曾警告他不要和那些同學一起,以免沾染不好的行為,但他卻說:那些同學學習有困難,他幫助他們追上老師教 的課。幫同學固然是好,但我更害怕他學了人家的壞東西,我應否禁止他和這些同學一起, 還是讓他繼續幫同學?  很多家長都怕孩子受「不良」同學的影響,習染「不良」行為,例如欠交功課、上課時搗蛋等。可是,家長會否留意到,老師很喜歡委派一些小導師協助班中那些成績落後的同學,希望同學間養成互相幫助的精神;但好些家長卻不大喜歡這安排,認為自己孩子的成績會因此被拖垮,由好學生變成「問題」學生。 然而,從孩子角度來看,若他們被老師安排成為小導師,心裡一定非常高興,因為可以負責指導其他同學,令他們有份榮耀感;因此,家長不應阻止。而孩子心中的好與壞,肯定和家長的尺度有所不同;家長應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其尺度。 很多家長以為教導孩子學習新事物非常重要;但更重要是教導小朋友識別「普遍性」﹙generalisation﹚和「差別性」﹙discrimination﹚。普遍性就是從不同的東西找尋相同特質,例如:1、3、5、7、9 雖是不同的數目字,但相同之處是它們都是單數;差別性則是從相同的東西中找出不同的特質,如爸爸、媽媽、哥哥、姊姊都是家庭成員,但他們卻有男女與職責的分別。 當孩子掌握到以上兩種判別事情的方法,能有助他們作出分析並指出對錯,例如當一眾學生安靜列隊時,他可以判別到有些同學左顧右盼,未有依規矩端正站立。另外,家長可叫孩子嘗試留意這些「不良」同學成績差或搗蛋的背後原因,以教導孩子不要純粹只透過行為表面去判斷他人,卻要以同理心去了解並作陪伴。 家長不要忘記,你也有影響孩子的能力,多了解他在學校的情況,肯定令你更放心;多參與學校的活動,和老師討論孩子在班中情況,對家長和孩子均有益處。
kjy12_20170528sa
KIDS
童心童趣
2017.05.27
同理心
如何教導幼童有同理心,是一件很難的事。根據心理學家分析,三歲多的小朋友都是自我中心的。加上現代父母很多都溺愛子女,要令小孩明白和了解別人所需,實在談何容易!  我那位三歲半的小女兒,是家中的小惡霸。若她遇上不如意的事情,她會發揮女性們的「殺手鐧」,一哭二鬧。或者是男性天生怕女士哭哭啼啼,所以快五歲的哥哥每次見到妹妹為著不得逞的東西而哭個不停時, 總會遷就她。久而久之,家中的小霸王就此形成了。我和丈夫都很不欣賞這樣的行為。若我們在家時,必定會擔當持平者的角色, 務求雙方都不會吃虧。我們嘗試把妹妹的處境代入他人的狀況,用設身處地的方法來教導她,希望她能夠明白體會多一點。例如, 昨天她哭著說不容許哥哥進她的睡房,及不容許看她的圖書。我說:「很好,那妹妹妳也不能進哥哥的睡房,玩裡面所有的玩具了。」她頓時知道自己理虧,即時讓哥哥進她的房間玩。今早她又哭著說,不喜歡哥哥「執她口水尾」,即重複她的說話。我又問:「那為何妳可以重複哥哥的說話,而他不可以重複妳的?」她沒有即時回答我,但似乎若有所想。 最近我懷孕,妹妹不時吻向我的肚皮, 說要「錫錫細佬」和自己是「乖家姐」。我問他:「若弟弟他日很頑皮,搶著要妳的玩具和圖書呢?」妹妹說會全部讓給他。我又問,若弟弟很無理地只顧哭鬧和說不愛妳呢?妺妹說,她仍然會很愛錫弟弟,因她是「乖家姐」,所以會遷就他。我接著說: 「妺妹,其實當你還在我的肚皮時,哥哥也說過同樣的話。那你覺得哥哥疼你嗎?」她聽後不語,然後走向哥哥,吻了他一下。那一刻她好像明白了甚麼是同理心,縱使好景只維持了半天,到晚上妹妹又來個甚麼哭訴。但看來這名小惡霸是能夠調教的! 
kjy01_20170312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03.11
聖嘉勒小學暨幼稚園90周年校慶 真理必勝傳主愛 嘉勒光耀創未來
聖嘉勒學校創校九十載,校舍先後坐落九龍彌敦道、何文田太平街、旺角亞皆老街、堅尼地城山市街及般含道光景台。不單是校舍的轉變,對於社會發生的事情,如香港淪陷、教育改革,學校也遵循校訓「真理必勝」,無論面對任何轉變,都繼續堅持下去。本報於校慶期間,採訪聖嘉勒小學。 (本報專題)聖嘉勒學校能屹立多年,廣受家長好評,最主要原因是保持良好校風。小學暨幼稚園校長許李敏茵表示,聖嘉勒學校的特色是品德先行,「如果小朋友聽教聽話,學習便會事半功倍。」因此聖嘉勒的學生予人感覺斯文、大方有禮,她們在彌撒前亦會安靜等待。這是因為學校在幼稚園階段,已經訓練她們的行為習慣,所以她認為傳承不是特別做甚麼,而是怎樣維持前人所努力的成果。 老師團隊是維持校風的重要元素,任教中文科的陳何麗貞老師回憶求職時,正是感覺這裡的學生很有教養,令她十分難忘。她表示,學校著重德育發展,強調訓練學生自理能力,平時活動亦要幫忙預備椅桌,使她們能發展健全人格。 鄭劉頴副校長表示,學校的文化就是培育實幹型學生,因此學生的本質在這些年來,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都是謙遜、踏實、不浮誇、認真做事。老師與學生互相尊重,「若學生協助老師,老師也會說謝謝。」以身作則,讓學生培養良好品德。 充滿愛的校園 除此以外,學生關係融洽,亦很包容及具同理心;同時,老師疼愛學生,當有學生生病時,會打電話詢問她的康復情況,「有些學生即使生病了,仍想回校見老師和同學。」陳何麗貞說。 她坦言,曾協助一位出現偏差行為的學生,她跟學生在談話中也曾一起哭過,看到學生由封閉自己至交代一切,令她十分感動。而某些學生更跟她說,是因為她,才決定畢業後做一位中文老師, 可謂生命影響生命。 鄭劉頴副校長在以往擔任訓輔主任時,已看到學生對她態度上的轉變,「她們現在看到我便打醒十二分精神,知道要嚴肅的時候便會十分正經,以前不會這樣;但是她們適當時會很開心地走過來叫你。」她感覺跟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外,也像她們的媽媽般,互相熟悉對方性格,關係親密。 剛退休的梁靜鑾老師回憶起任教體育科時,曾有學生希望在校際比賽中獲得獎項,便隱瞞自己有傷患,致比賽成績不太理想,那種努力和付出使她深受感動。「這事提醒我要多留意她們,因為我不希望再有小朋友為獎項而使身體受損。」她回想在第一任校長謝琰莊修女身上,學到小朋友也需要得到別人的愛, 她們會在愛內作出轉變,「只要你愛她們,小朋友一定會感受到,我希望跟謝修女一樣,教書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愛的傳遞。」 另外,學校亦深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鄭劉頴副校長說:「明白有些學生的強項不是讀書,所以老師會稱讚她讀書以外做得好的地方。因此當老師挑選學生大使、司儀時,亦會讓不同學生發揮及嘗試。」 五年級生沈珮穎分享,最難忘的經歷是於畢業禮擔任司儀, 「學校不是每次都挑選表現最好的人負責,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嘗試面對大眾。」她的媽媽亦認為:「珮穎入讀該校後,認識了不少朋友,學會與人相處;擔任風紀亦提升其領導能力。該校的老師很好,不會過分壓迫學生,很適合珮穎。」 真理必勝 「真理必勝」是該校校訓,梁靜鑾老師認為可在校訓中學會堅持,「如果你覺得值得去做,就盡自己能力達到目標。」退休老師陳佩瑜補充,在教學上面對困難時,亦會以校訓勉勵自己,「耶穌與我一起時,我可以克服困難,每個困難都可以解決得到。」 兩位退休老師期望未來學校繼續以校訓為目標,並要繼續努力堅持,「社會上有很多要求,現在做教育很艱難,希望學校繼續努力讓每一屆學生, 身心健康地成長。」梁老師說。 曾於一九九八至二〇一三年任校監的倪加大利納修女,談到校訓能鼓勵學生不說謊,認真做事,亦讓學生效法主保聖嘉勒依賴天主的精神,生活簡樸,不貪慕虛榮。倪修女笑說: 「不少公司的老闆喜歡聘請聖嘉勒的學生,她們亦能在工作中實踐校訓。」(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