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b_20220213_s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2.02.11
喜樂幼小 文章 2022.02.13
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你知道甚麼是健康的生活習慣嗎?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指長期養成有益於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們要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呢?  難道要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是要從健康的飲食做起嗎? 例如:我們應該天天吃蔬果,這樣就可以減少患癌的風險,因為有足夠的蔬果纖維素,就能減少腸內的致癌因子;相反,我們暴飲暴食,不吃足夠的蔬果,就會出現牙齦出血、牙骼炎、骨骼疏鬆等,因為不吃蔬果會使維生素攝入不足。由此可見,我們要從飲食方面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難道要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不是要從運動方面做起嗎?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人每星期應進行至少兩個半小時的帶氧運動,每次最少維持30分鐘,如:輕快步行、跑步、游泳、踏自行車等。此外,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缺乏運動是多種疾病的其中一種主要高危因素,包括心臟病,其中在2007年的調查中,本港便有6,373人死於心臟病。故此,誰說常做運動不是一個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的好方法呢?  此外,我們還要從個人衛生方面去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我們應該每天刷牙,因為可以防止蛀牙。我們也應該在吃飯前後用梘液徹底洗手,令手上一塵不染、煥然一新、清清爽爽,因為這樣可以令手上沒有細菌。我們還應該每天洗澡和更換衣服, 令細菌遠離我們。由此可見,我們要從個人衛生方面去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 我們真的要加油,努力從飲食方面、運動方面和個人衛生方面,去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這樣我們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和不會生病。 黃詒雋   東涌天主教學校   6A  老師評釋:學生能在文章中能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理,包括:定義、舉例、對比和引用數據,亦善用反問寫中心句和小結句。欣賞學生在文章第四段中舉例多,解說清晰,並善用四字詞,但建議可在第二段多舉一至兩個有關飲食的例子。此外,學生能在文章結尾部份總結各段重點和回應主題。 -曾淑儀老師 一次開罪家人及尋找和好的經歷 這一週,我因為說謊而開罪了媽媽,最後她也原諒了我。 星期一放學時,當媽媽說: 「你做好功課了沒有?」我心想:還沒做完功課……還是算了, 可說個謊話 ! 「我做好了!」我跟媽媽說。 在星期二, 媽媽問我:「你可以給我檢查手冊嗎?」我便慌張得連臉也發青了、心中好像有一個小鼓,一直在「咚咚、咚咚」地敲著。我把手冊給媽媽看,媽媽問:「你為甚麼欠交功課?」我驚惶失措地說:「我不… …不知道啊!」 到了星期三,媽媽開始不理會我了,無論我在說甚麼,她也當了我透明。我很慚愧,我感受到媽媽很傷心和憤怒。我在房間裡不禁哭了出來,心跳加快,腦裡一片混沌,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將要做甚麼。在那一刻,我決定要好好反省,要寫道歉信給媽媽。 到了星期四,我偷偷把道歉信放在媽媽的公事包裡,心想:再待一會兒,媽媽一定會看得見的。放學後,我專心地做功課,等著媽媽回家看我,和我談天說地。媽媽回家了,我看見媽媽左手、右手都拿著我最喜歡的巧克力,我開心得眉開眼笑。 這一週的事,讓我明白了說謊是一件害人不利己的事呢!  翟庭毅   華德學校   5C  老師評釋: 文章以週記作為體裁,記述「我」跟媽媽說謊的原因、經過和結果。當中心理描寫的部份不但能反映人物的心理變化,有助故事的發展,更能凸顯「我」知錯能改的性格。另外,運用比喻句描寫心情能令抽象的情感具體化,如「心中好像有一個小鼓,一直在『咚咚、咚咚』地敲著。」這句, 讓讀者更能感受到「我」的不安。-曾詠恩老師 美麗的恆康街公園 在恆康街公園入口前,我總是覺得好像進入了「童話世界」。進入公園入口便會看見一棵柳樹,還會聽到一陣鳥鳴,鳥兒在樹上吱吱喳喳地叫,好像在說:「早上好啊! 早上好啊!」。 在入口的那一棵柳樹,它好像魔女的掃把,正準備帶主人去遊玩。最大的一棵樹是大榕樹,它有成千上萬的氣根,一定是一位老人的鬍鬚。前面這棵洋紫荊樹,走近會有一陣清淡的香氣,總覺得它噴了香水。看看旁邊的小樹,葉子圓圓的像一個小皮球,葉子尖尖的像織衣服的針,葉子長長的像兔子的耳朵……  看!那邊有一朵鮮艷的大紅花,走近便嗅到一陣清淡的香氣,紅彤彤的像一位正在跳舞的舞蹈員。走了幾步,我看見了一種不知明的小花,它是雪白的,每一朵也有四片花瓣,好像一群小孩在玩耍。又走了幾步, 我看見樹上也有長了花,是洋紫荊,紅色的花瓣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而前面有一堆小花,花瓣是紫色的,花蕊是白色的,就像天上的小流星,來到人間居然變成小花兒。 沿著小徑繼續走,我走到公園中間, 看!有一座銅質的雕像,她的母親面露慈祥,在一個男人背上刻刻劃劃,我想那個男人應該是岳飛,果然我走到告示牌前面,上面寫著「精忠報國」,我立即想起岳飛的過去,意指「忠於國家,願意捨身報國」,令我想起岳飛的偉大。 恆安街花園不但有很多花草樹木可供我們欣賞,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欣賞的雕像,這裡是一個寶藏,你想來尋寶嗎?  范朗悅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5AN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0_20211114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1.11.12
喜樂幼小 動態 2021.11.14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方濟大家庭聯校活動 (本報訊)馬鞍山聖若瑟小學的28位學生於10月23 日,參加校監伍維烈修士舉辦的「方濟大家庭」聯校活動,主題為「又苦又樂聖若瑟」。學生在禮堂透過網上形式,觀看伍修士、其他方濟會士及戲劇導師的共同講解,並積極參與各環節活動。 本年為聖若瑟年,為回應活動主題,伍修士及一眾帶領活動的成員,為學生帶來聖若瑟七苦七樂布偶劇, 重溫耶穌降生前後的事跡,以及聖若瑟在事跡中經歷的苦與樂,好讓學生理解並效法聖人的芳表,做一個勤奮、忍耐、體諒別人的好兒女。 活動中,學生參與由戲劇導師帶領的角色扮演環節,代入故事情節,並透過創作與演繹對白,來體驗聖若瑟作為耶穌養父的心情。最後,伍修士帶領所有參與學生一同詠唱若瑟苦與樂的歌曲,為活動劃上圓滿句號。(少) 聖母小學•貞潔講座 (本報訊)聖母小學於10月8日為五年級學生舉辦一場貞潔講座,主題為「成長中的我:性的疑惑」。 隨著年紀漸長,學生對「性」開始感到好奇,有著不同的疑惑。為釐清她們對性的誤解、迷思及疑問,學校邀請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社工為學生講解。社工先向學生解釋何謂性,更引用天主聖言,從《創世紀》的聖經章節中,讓學生了解天主創造男女的目的及性的意義。 其後,社工以影片介紹生命孕育的過程,讓學生發現生命的奇妙和寶貴,從而明白「性是天主賜予人類生育繁殖的禮物」這個重要的訊息。 最後,社工解釋性在婚姻及家庭中才能達致圓滿,更邀請學生重組婚姻的誓辭,從中了解婚姻盟誓是一項終身的承諾,以總結持守婚姻盟誓和保持貞潔的重要。(喜)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活動日  (本報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於10月8日舉行活動日,各級學生參加STEM活動、健康講座和體育活動等, 獲得書本以外的知識。六年級的學生當天更參加了由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準備的科學活動。 適逢本年創校60周年,學校邀請天主教佑華小學的學生到校參與60周年兩校競技活動,兩校合共60人。競技活動的組名用了兩校班名合併而成,分別有:「仁愛組」、「禮信組」、「望德組」和「智敬組」。 在競技活動後,最後由兩校校監馮賜豪神父、校長甘陳富文、校長梁綺媚和校長林堅頒發四個獎項:「積極參與獎」、「堅毅不屈獎」、 「力爭上游獎」和「團結合作獎」;藉此鼓勵學生在參與活動時,都抱有獎項名稱的精神。(年)  華德學校•玫瑰聖母月敬禮 (本報訊)華德學校於10月7日舉行玫瑰聖母月敬禮,師生透過早會直播形式參與。恭迎聖母進場後,校長盧淑儀帶領各級學生代表,手持玫瑰花, 向聖母獻花,表達對天上母親的敬愛之情。 隨後由宗教科教師向師生簡介聖母月的起源:在1571年,西方教友因著熱誠誦唸玫瑰經,得聖母幫助,免受回教侵略,並於10月7日獲得全勝,後來教會把當日定為玫瑰聖母節,並把十月定為「玫瑰月」, 鼓勵教友多誦唸玫瑰經。  最後,全體師生虔誠祈禱,並偕同聖母以愛德、信德、望德的心,為有需要的人獻上玫瑰經。(樂)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11010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10.08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親子製作小板櫈 認識學校歷史
  (本報專題)馬鞍山聖若瑟小學的前身,是山上服務礦工和村民的聖若瑟小學義校。1980年代山上村民人數減少,義校結束,校內的長板櫈便送到山下新校繼續服務新發展區的居民。近日學校便把其中一些長板櫈循環再用,讓學生親手為這批極具意義的木材賦上新生命。 本年是聖若瑟年,學校舉辦了「斷樹新生命:親子板櫈工作坊」,邀請家長和學生化身成大小木匠,效法學校主保聖若瑟, 使用3張長板櫈的櫈面,改製成家用小板櫈。 認識傳統榫卯工藝 不用釘子製作板櫈 四年級生邱紫晴與爸爸參加了這次兩小時的工作坊,他們於學校室內操場內集合,戴上手套,手拿砂紙打磨木材,並在拼接木材後,用錘子把木材接合,最終製成了一張小板櫈。「最困難的步驟是打磨木材,因為要長時間打磨,木材上有很多突起的刺,碰到會好痛。」但由木材粗糙的表面,打磨到光滑,紫晴也感到很高興。 這次製作小木櫈,便用上長板櫈原來所使用的「榫卯」原理。榫卯是在兩件木材上採用凹凸互扣的接駁方法,其中凸的部份叫榫(或榫頭),凹的部份叫卯(或榫眼、榫槽)。現時使用鐵釘或螺絲來接合家具,過程中較易令木材劈裂,對比下使用榫卯來接合木櫈,接駁位卻很結實,這也是長板櫈可以留用多年的原因。 這次工作坊亦趁機帶出榫卯這傳統工藝,而校方事前便把一些組件以榫卯的方式準備好,方便參加者在工作坊上併接榫位。   使用工程餘下木方  教導學生善用資源 小板櫈的面板用了長板櫈的木外,櫈腳則採用早前校舍工程用剩的木方, 從中帶出環保觀念,讓學生學習如何循環再用資源。 四年級生張景泰與媽媽一起參加工作坊, 原來兩母子在環保手工方面大有心得。「媽媽早年已把我的木製嬰兒床改成書桌。」過去五年,景泰便一直用那書桌來做功課。媽媽又會用報紙來製成再造紙,有時他也會陪媽媽一起做,「先把報紙撕成小塊,浸在水中,再拿出紙漿壓扁弄乾來用。」 工作坊後,家長可以把小板櫈帶回家使用。四年級的劉燁熹很珍惜這張由他與爸爸合製的作品,這次活動更啟發了他對木工的興趣,希望日後可以再製作其他木裝飾品。 板櫈具歷史與信仰涵意  願學生效法主保刻苦精神 校長楊翠珊在工作坊上,便對學生簡介了長板櫈的歷史,也讓學生多認識辦學團體方濟會過去70年來在馬鞍山的服務。她指這些小板櫈,是親子合作的結晶,也是學校歷史傳承的見證:學校成立之初,接收了山上義校不少物資,包括這些具備特色的長板櫈。 「長板櫈旁邊腳的榫位呈十字架形狀,代表聖堂。」楊校長說,學校每年都會請木工師傅打磨並維修木櫈。學校目前還約有40張長板櫈,留在校內供學生使用。至於學校正門的聖若瑟像, 亦是從馬鞍山山上的聖若瑟小堂搬來的。  楊校長期望學生能效法學校主保聖若瑟的刻苦精神,以謙卑勤奮的心服務學校,成為天父的好兒女。(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8b_20211010_s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1.10.08
喜樂幼小 文章 2021.10.10
我學會了游泳 從前,我不懂游泳。每次去游泳池,我都是看別人暢游,自己只能在旁邊踢踢水,有時看到一、兩隻「小飛魚」,我都羨慕不已。於是,今年暑假,媽媽為我報了游泳速成班,我 非常期待,希望自己學成後,也成為一隻「小飛魚」。第一天上課的時候,我既興奮又緊張。一開始,教練帶我們做熱身,然後他叫我們下水熟悉水性,我聽到後非常緊張,一直站在游泳池旁邊不敢下水,經過教練的多番鼓勵,我才鼓起勇氣嘗試下水。 下水後,教練先讓我們拿著浮板,然後用雙腳踢水,再嘗試向前游。我跟著教練的指示做,拿著浮板游,我不一會兒便游得很快。教練滿意地對我說:「大文, 你游得真好! 現在,你可以嘗試放下浮板去游了。」聽到教練的讚賞,我心裡沾沾自喜。 放下浮板,沒有了輔助,我變得緊張起來,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溺水。我遲遲不敢下水,教練見狀,走到我的身旁鼓勵我,他對我說:「不要害怕!我相信你可以的 !」我硬著頭皮,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雖然我非常不適應,但我提醒自己要堅持、要調整心情, 之後便慢慢適應,開始游得愈來愈快了。  暑假結束, 我終於學會了游泳,還可以自己玩一些小花式呢!一想到以後也能像其他人在游泳池做一隻「小飛魚」,我不禁心花怒放。 劉銘聰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5AN  老師評釋:文章運用首尾呼應,首段提到羨慕別人在水中暢游,表達自己想成為「小飛魚」,尾段再次呼應首段內容,帶出自己成為「小飛魚」後的喜悅;「小飛魚」比喻生動貼切,使讀者印象深刻。如能仔細描寫在水中的動作,便能加深作品的感染力。 —— 黃翊洛老師  茶茶與我 自小,我就很喜歡倉鼠。我看了很多有關倉鼠的課外書,感到倉鼠是一種既可愛又特別的小動物,我恨不得牠可以成為我家的一份子。 一天放學回家,我看見竟然有一隻小毛球在籠裡昏昏入睡。我好奇地走上前一看,啊!真不敢相信,原來是我夢寐以求的「家人」──小倉鼠,牠是爸爸從愛護動物協會領養回來的。我興奮得抱著爸爸媽媽大叫起來,連我心愛的小毛球也被我弄醒了!  爸爸要我替小毛球改個名字和一起照顧牠。牠是一隻黃金鼠,有小小的鼻子和又胖又毛茸茸的身軀,十分可愛,我替牠命名為「茶茶」。自那天起,牠就成了我們家的新成員。 茶茶很貪玩,每次我放牠出來玩時,牠常跟我捉迷藏。當我不見茶茶踪影時,我就會用果仁引誘牠,饞嘴的牠就會像箭一般衝出來。這時,我馬上抓住牠。這就是我和茶茶的日常。 我們和茶茶度過了三年的愉快時光。一天,我起牀時,發現茶茶疲乏地躺著,連牠最愛吃的果仁也不吃。我擔心地跟爸爸說: 「待我放學回家,我要和你一起帶茶茶去看醫生。」可惜,待我放學回家後,爸爸告訴我茶茶已到了天父身邊作伴了!我難過得每天看著牠的籠子,回憶著和牠一起的歡樂片段。 雖然我現在未能再跟茶茶玩,但我相信牠在天父的身邊一定無憂無慮。我很感謝茶茶,因為牠教懂了我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光。茶茶,我永遠懷念你!  李梓瑜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3D  老師評釋:梓瑜同學心地善良的一面在文章中真摰地流露出來。從文章開始的期待的心情, 直至到成功領養了小倉鼠的描述,她的興奮之情不言而喻。梓瑜同學從倉鼠「小毛球」的外貌、日常生活的點滴、與牠永遠分離的不捨等情節,表達了跟小倉鼠的深厚感情。雖然結局帶點悲傷,但卻帶給讀者正面的啟發。——  謝美鳳老師 我和姐姐的故事  每當看到頭上的疤痕,我的腦海便浮現出那天騎單車的情景,更令我想起身處美國的姐姐。 記得去年暑假,姐姐帶我到公園騎單車, 並告訴我要安全至上,不要騎得太快,但我卻充耳不聞。我心想:姐姐總是板著臉,裝出嚴肅的樣子來管著我。只要我稍為騎快一點,她便立刻變成「緊張大師」地來教訓我。我心有不甘,更不想向她屈服。 由於我對那條單車路線非常熟悉,於是我一意孤行,想挑戰更高難度的新路線。接著, 我就開始探險行動,我漸漸逃離了姐姐的視線範圍。過了一會,我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我迷路了!  就在這時,我一不留神,狼狽地跌在地上。正當我心如鹿撞的時候,有人拍拍我的肩膊,我往身後一看,只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姐姐。她不但沒有責備我,反而安撫我,她說:「心悅,不要怕!讓姐姐來跟你消毒傷口。」這時,姐姐的愛像冬日的陽光,為我帶來溫暖。 最後,姐姐揹著我回家。姐姐個子非常瘦削,但竟然有力氣揹著我走,沿途更能逗我歡笑。我伏在她的背上,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來。原來姐姐一直跟隨著我,只是我玩得太忘形,未有察覺。如果今次沒有這位「緊張大師」,我一定束手無策了。姐姐處事從容不迫,非常值得我學習。 經過這件事後,我除了明白到「三思而後行」的道理外,更明白到姐姐的苦心。雖然外表冷酷的姐姐令人覺得冷冰冰的,但每次和我一起,總給我溫暖的感覺,我很珍惜和她相處的時光。 陳心悅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   6C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