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0_20220925new_fade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2.09.25
喜樂幼小-動態
青山天主教小學•教師工作坊   ( 本報訊) 青山天主教小學早前為教師舉行「STEM學習教材製作」工作坊,讓教師動手製作科學作品。   教師利用竹枝、橡筋等簡單材料,以能量和機械力學原理為基礎,紮作一座投射器,準確地操控槓桿, 便能將乒乓波投射到遠處。   與此同時,為了讓教師了解Micro:bit的效能,學校安排他們編程,然後下載電子感應器,配合測試工具顯示泥土的濕度,有助了解植物的生長情況。這次工作坊,增進教師在電子科技、科學及數學的知識。   此外,該校亦舉行「精神健康」教師工作坊,由教育心理學家黃晉婷主講。工作坊中有幾個不同環節, 例如:熱身活動「魔鬼及天使」。老師以「魔鬼」的角色找出高危因素;另外以天使角色協助有問題的學生。老師也分組討論可以怎樣從不同的途徑了解學生的背景及幫助他們。教師討論出實用的方法, 關顧學生。(少)   香港教區學校聯會小學二區   (本報訊)長洲聖心學校於9月8日舉行開學祈禱會,由馬浩恩神父引領師生透過聖詠、讀經、分享、信友禱文,祈求天主繼續在新學年福佑學校這個大家庭,各成員能常懷感恩的心,懂得欣賞別人給予的恩惠和幫助,並從生活中以愛德為基石,付諸行動,以愛還愛,以生命影響生命。   祈禱會結束前,校長伍麗英勉勵學生在新學年要有新的祈望、新的目標,之後便帶領同學們共同默禱。(樂)   海怡寶血小學•新學年感恩祭   (本報訊)海怡寶血小學於9月7日舉行開學感恩祭, 由香港仔聖伯多祿堂主任司鐸梅杰神父主禮。   學校本學年的牧民主題為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之「生命」。在感恩祭中,梅神父以聖經中「撒種的比喻」,引導學生明白種籽有生命,若被農夫撒在石頭上、路旁、荊棘中,實在是不能生長,唯有撒在好的土地中,有足夠的陽光和水分,它們才會漸漸成長。他比喻學生就像是一塊良田,接受了天主的聖言(種籽) 後,發芽成長,努力學習,做聽話的孩子。   當天,師生投入參與感恩祭,學生高聲頌唱聖歌,一起懷著感恩和喜悅之情,讚頌上主。(喜)  
kjy10_20220918_fade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2.09.18
喜樂幼小-動態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新學年風紀祈禱會   (本報訊)馬鞍山聖若瑟小學於9月2日,為新一屆風紀舉辦祈禱會,讓他們準備身心,善用天賦才能, 服務及領導同學。   祈禱會上,校長楊翠珊恭讀聖瑪竇福音,講述塔冷通的比喻。之後,訓輔主任帶領風紀默想,反思天主賜予各人的塔冷通,可怎樣善用才能,做同學的好榜樣。   全體默禱後,風紀代表帶領隊員祈禱,求主幫助他們能真誠待人,公正處事,並贏得老師及同學的尊敬。學校期望新一屆的風紀,在祈禱會中得到天主的祝福後,服務老師及同學時,均能感受助人的喜樂。(喜)   香港教區學校聯會小學二區•聯校公教學生活動   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小學Ⅱ區)在暑假期間,假樂華天主教小學舉行聯校公教學生活動, 主題為「愛在每一天」。   是次活動的第一個節目為福傳魔術表演。魔術師透過魔術道具,加上生動有趣的肢體動作,向學生講解天主對人的愛是無私的。為了鼓勵學生效法基督精神,魔術師扭出一個又一個的氣球,送給在場學生,象徵把愛傳揚開去。   隨後主持老師為同學安排了一個信仰問答比賽,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反應熱烈。(少)   聖家學校•開學祈禱會   (本報訊)為了讓學生於新學年的開始,得到上主的祝福, 聖家學校於9 月2 日舉行開學祈禱會,由汪才生終身執事主持。   祈禱會主題為「我要做天父的正向好羊兒」。選取瑪竇福音21章28至31節,講述一個兒子聽了父親的話,答應而不做;第二個兒子起初拒絕,後來則悔改而去做。汪執事鼓勵學生要學習第二個兒子的做事態度, 做個聽話又有實際行動的好孩子。他並鼓勵學生多祈禱,與天父交談,並教導小一學生開始祈禱時劃十字聖號,與天主溝通。   學生於祈禱會中向上主承諾,愛主愛人、保護環境及努力學習等各方面,做天父的正向好兒女。(樂)  
kjy10_20220626_fade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2.06.26
喜樂幼小-動態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職場體驗活動   (本報訊)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上個月舉行「品格達人.正向童行」的職場體驗活動。   活動由該校的價值教育小組策劃,並邀請聖雅各福群會協辦一個模擬社區,全級小五學生化身為該社區的成員。模擬社區內設有不同的機構,為學生提供各項職業,包括教育機構、社會服務、勞動行業、娛樂消費、醫療服務、金融機構等模擬場景。   學生加入社區前,必須為自己訂立一些品格目標,以及設定甚麼是理想職業的假設。他們參與各個職業,來檢視自己所訂立的目標是否達到。學生藉著模擬市民的活動,學習思考和選擇行動時應具備的品格特質。   價值教育團隊及協辦機構從構思到實行,都以天主教社會訓導的四項原則——人性尊嚴、公益、團結互助和上下輔助的角度去考量和設計,讓學生明白生活於社區團體內, 應具備愛德和義德才可有共融團結的團體。(年)   香港教區學校聯會小學二區•公教老師靈修日   (本報訊)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小學II區) 早前在聖雅各伯堂舉行公教老師靈修日,逾百多位公教同工參與。   靈修日共分三個部分,先由范錦棠神父介紹新設計的聖雅各伯堂與信友的關係,在過程中范神父提示同工要像聖徒雅各伯一樣,對復活的主充滿信心不怕困難, 把福音的喜訊傳給近人。   其後公教同工一起參與光明之路敬禮,體驗與復活的主相遇,成為「光明之子」,為復活的基督作證。   最後馮賜豪神父重申作為一個公教老師在學校的使命,在崗位上做好自己,讓同工、學生在自己身上看出「光明之子」的身分,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主愛。(喜)   聖若瑟英文小學•常識科活動   (本報訊)聖若瑟英文小學早前舉行常識科活動「Care The World Activities」,透過影片、角色扮演、圖書分享和海報設計等,希望學生能珍惜食物及水資源。   當天活動主要分三個環節進行。第一個環節介紹「水足跡」的概念,教師藉著香港人每天用水情況的訪問,讓學生了解到水資源常被浪費及濫用,從而提醒他們珍惜水資源。   第二個環節介紹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引起學生最大迴響的是菲律賓貧民窟的人要依靠廚餘充飢。老師引導學生明白「食物得來不易」的道理,希望他們珍惜寶貴的食物。   活動最後以海報設計為總結,老師鼓勵學生進行反思,想想應該珍惜的東西。活動後,學校仍繼續舉行不同活動, 希望學生能放眼香港、放眼世界,讓學生能真正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樂)   寶血女修會屬校•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寶血女修會早前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屬校小學及幼稚園教師發展日」,專題為「校園法律」,由香港調解仲裁中心主席蘇文傑律師擔任主講嘉賓,講解教育工作者需特別注意的法律責任。   寶血會總會長區綺雯修女致辭後,在講座第一部分,蘇律師介紹「教育者的法律原則與責任」,他就「沒有保護罪」作出詳盡的講解,同時舉出個案及加以分析,以釐清概念。作為教育工作者應時刻留意學生的情況,作出恰當的處理。然後,蘇律師解答不同學校所提出的版權問題,清楚解釋相關的法例及侵犯版權的個案。   講座第二部分是介紹校園意外事故及相關的個案。蘇律師利用學童在校園發生意外的個案,剖析老師或校方在甚麼情況下需負上法律責任。他指出老師責任的法律原則是有界限的,即使意外發生,也要從多方面考慮實際的情況。   最後,在寶血會教育事務處主任蘇肖好修女帶領全體祈禱後, 是次講座圓滿結束。(少)  
kjy02_20160612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6.11
天主教香港教區幼稚園 南京幼兒教育交流
(本報專訊)由教區幼稚園總校監、校董、校長、主任及老師組成的天主教香港教區幼稚園代表團,早前赴南京進行幼兒教育交流活動,活動包括講座、參觀學校及了解歷史文化三部份,以了解南京幼兒教育的發展及最新發展方向,選取合適的學習所得,加以應用。交流團回港後,天主教領報幼稚園郭美玲校長、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陳紫雯校長及長洲聖心幼稚園李鳳鑾校長、高主教書院幼稚園部林婉芳主任(小圖右)、天主教聖安德肋幼稚園曾佩賢老師(小圖左)聚首一堂,接受本報訪問時均表示:這次旅程收穫豐富,為日後在優化幼兒教學質素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郭、陳兩校長分別為天主教香港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現任和前任組長。 創意教學 扶持成長 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郭校長表示三間幼稚園均有偌大的校園,校方充分利用空間去擺放學生作品,讓人一踏進去,便感覺到那是一個屬於孩子的地方,這樣的安排有助提升學生的歸屬感。「參觀期間,我們遇見的小朋友都很雀躍地向我們分享他們的作品是怎樣做、怎麼畫的,他們的主動、膽量、自學能力和完整的表達能力,都令我印象深刻。」郭校長指學生的作品構思簡單,老師通常只是略加裝飾,如加上幾條紙條做畫框或襯托,就能讓作品看起來充滿生命力。 李校長對當地的校舍環境也很稱許,並認為其環境布置為她所服務的幼稚園具參考作用,「像第一幼稚園,整個校園都滿是環保創作的作品。學生可以單憑一堆枯葉或一棵樹根,便造出一棵樹或一件件富詩意和美感的作品。老師固然是美藝方面的專才,他們更擁有一顆尊重孩子創作的心。」林主任和曾老師也有同感,曾老師說:「我們到訪的其中一間學校是以春天為題,整間學校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色,包括有植物、昆蟲等放滿整條走廊,讓學生很容易便進入主題,從中探索。」 林主任亦指三間學校從布置以至師生間的互動安排,都有很強的探索元素,她說:「我們見到學生拿著一塊小鏡子在梯間玩陽光折射遊戲,玩得很開心。他們在玩樂時, 同時已學會了自律、守規則,不怕因此而傷害到自己或同學的眼睛。」李校長對她到訪的學校師生間密切的關係也感難忘,「學生可獨個兒自由上落樓梯,另外有學校會讓孩子使用安全剪刀,我們見到有孩子有鼻涕,本想幫忙, 但老師嚴禁我們這樣做,他們要孩子自發去清理。這些對學生的信任和放手的做法,對應現在我們常說孩子被過份保護或他們的自理能力不太理想的狀況,都值得我們的老師以至家長反思。」 整合優化 發揮取長 老師是學校寶貴的資源,師資的人手分布是其中一項特點。陳校長注意到南京的師資安排,例如當地有一個男教師發展聯盟,由最初的一、兩位成員發展至現在的幾十人。「女幼稚園教師始終佔多數,但男士亦有他們的優勢,很多小朋友也很喜歡跟男教師玩,他們的體能、活力以至活動方式都跟女教師不同,如果學校有男及女的教師,將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豐富。」 陳校長表示目前在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也有一位男教師,她更能體會這樣安排的優點。她贊同有意入行的本地男教師,可仿效南京當地的男教師,選定某些藝術或體育項目作為長遠的專業發展目標。「要提升整體的教學質素,所有老師都要朝專業化的路向發展。」她還很欣賞當地幼稚園的師徒制,打算引入該校,以幫助新入職老師面對挑戰。交流團到訪的幼稚園在規模、校舍面積、師生人數各方面與香港的情況各有不同,三位受訪的校長均指出這次交流旨在借鑑經驗,以期按校本情況作整合,讓學生在自由、尊重、愛和美的環境中快樂成長,及讓老師感到備受重視。 為期四天的交流活動,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學校發展顧問(幼稚園)林秀蓮修女帶領,江蘇香港文化促進會協調接待,天主教香港教區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廖慕賢(教區幼稚園總校監)、黃敏兒校董、校董古穗生修女與十七所教區幼稚園的校長、主任和中層老師,及德貞幼稚園校監郭婉嫻修女等四十三人參與。抵達南京後,交流團先出席由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英教授主講的「未來十年中國學前教育發展趨勢」講座,隨後幾天分別參觀當地頗具規模的江蘇省省級機關實驗幼稚園、南京市第一幼稚園和南京市實驗幼稚園,及到訪當地的歷史文化景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