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10418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04.16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 每月一活動 把聖若瑟帶回家
(本報專題)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的學生於3月獲派一個製作風車的材料包,學生把六塊風車葉套在組件前,還有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在風車中間貼上聖若瑟貼紙,及在車葉寫上聖若瑟的德行和畫上圖案,來完成這獨一無二的聖若瑟年風車。 二年級生黃寧在她設計的風車中,六塊車葉分別寫上「服從」、「溫柔」、「勇氣」、「勞動」、「慈愛」及「接納」,並畫上相應的圖案來形容聖若瑟;其中「接納」的車葉上她畫了兩個握手言和的公仔,對白是「對不起」和「沒關係」。黃寧畫這公仔時,想到一次得到弟弟原諒和接納的經驗,「我不小心撕破了弟弟的圖畫,弟弟傷心大哭,我向他道歉,弟弟也原諒了我。」這件事讓她也想學習聖若瑟樂於接納的德行。 獨一無二的聖若瑟風車 「我的風車葉上填了不同的底色,當風吹動車葉時,會像彩虹一樣美。」另一位學生施衍佑介紹他製的風車時說。這風車由他與父母一起設計,「我寫字及填顏色後,爸爸媽媽再幫我美化」。學校宗教科主席陳啟聰老師指這活動讓學生留家學習時,從而學習聖若瑟,「並帶聖若瑟回家,與家人也一起認識他。」 為響應普世教會今年慶祝聖若瑟年,學校每個月都舉行主題活動,讓學生多認識聖人,以上是宗教科與視藝科3月合作推出的「主題風車創作」活動。 繪木匠聖若瑟 流露對小耶穌的父愛 至於較早前的聖若瑟活動,還有2月的「繪我聖若瑟」。學生可以自由發揮,用顏色和線條畫出他們心目中聖人的形象,凸顯出他慈愛、愛小耶穌的特質。黃琬晴畫了一幅抱著嬰兒耶穌的圖畫,「我在聖若瑟四周畫滿了星星和白雲,因為他是在天空中抱著耶穌。」 另一位學生曹銘軒則畫耶穌站在一張木椅上,聖若瑟站在椅子下雙手環抱著耶穌,圖案顯示「聖若瑟用鋸、槌子為耶穌製作了一張木椅,凸顯他是木匠,亦代表他對耶穌的愛。」 校園生活中感受宗教 學校之所以推出聖若瑟年活動,是因為校方重視學生的靈性培育,校園內的宗教氣氛濃厚:從正門而入,便可以看見八幅呈現學校主保聖若翰生平的玻璃畫像;在飯堂亦有一幅2米高、12米闊的巨型壁畫,畫上各級的主保聖人。 「我們不只在宗教科教學生,而是透過整個校園的氛圍、不同科目的結合,令小朋友在生活中感受宗教。」校長胡艷芬說。 為慶祝聖若瑟年,學校早前又舉行了聖若瑟年祈禱會,當中校監張明德神父鼓勵師生寫下禱文,並奉獻給聖若瑟,祈求他轉禱。對於神父的勸勉,學生施衍佑便認為生活上有很多誘惑,所以特別想為「眾人能避開凶惡而祈禱」。 在跨學科學習上,宗教科與視藝科此前已多次合作,視藝科主席黃俊蒿老師指出,近年在三年級的視藝科中,便有安排學生參考聖堂玻璃畫,再進行剪紙創作;去年11月這兩科更合辦「耶穌是真理的路標」設計比賽,邀請學生在路標上畫宗教圖案或寫上聖經句子,帶出耶穌是真理的信息,獲獎的學生更獲得印有獲獎作品圖案的抱枕,「把信仰帶回家」。(吳)  聖若瑟年學校活動 1月 - 認識聖若瑟主題學習 2月 - 宗教科與視藝科合辦「繪我聖若瑟」 3月 - 聖若瑟年祈禱會、宗教科與視藝科合辦「主題風車創作」 4月 - 宗教科與電腦科合辦「本港聖若瑟堂大追蹤」,讓學生在家與家人參觀以聖若瑟為主保的聖堂 5月 - 跨學科主題活動:家庭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0_20210207_s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1.02.05
喜樂幼小 動態 2021.02.07
寶血會培靈學校•培靈校園開心體驗日 (本報訊)寶血會培靈學校於1月16日以Zoom舉辦「培靈校園開心體驗日」,讓幼稚園學生進一步認識培靈學校。活動吸引不少幼稚園學生及家長參與。 體驗日先由校長陳靄媚介紹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也說明該校是北區唯一的天主教小學,歷史悠久。接著課程主任阮慕婷介紹各科課程重點,而各科均設校本課程,切合學生的學習需要。 當天學校更播放由一眾小演員預備的短片,帶領參加者網上參觀校園。短片不但能展示校園各處的特色,更能展現出學生學習生活。最後,參加者可出席各科的體驗活動。(年)  華富邨寶血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日 (本報訊)華富邨寶血小學於1月15日舉行教師專業發展日,由辦學團體(寶血女修會)靈性培育小組帶領學校研習日及校本專業發展活動。 當天上午,劉燕棠修女、高冠群修女、黃漱芳修女及蘇肖好修女到校主持研習日活動,校監游勵明修女也與教師一同參與。高修女講解寶血會的精神及使命、基督慈悲面容的解說及天地人共融的理念。活動中設分組時段讓教師進一步理解寶血會的精神及使命如何融入校訓——信、望、愛、敬,藉此反思教育工作的使命,如何培育學生效法基督的博愛精神。 下午部份則安排了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由學校牧民助理主持,主題是「祝福」,讓教師明白天主給予各人「祝福」的意義。另一個環節,教師透過小組討論及匯報,檢視學校整體工作、科組工作及教師如何配合寶血會精神,集思廣益,讓教師有更透徹的了解。(樂)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英語活動日 (本報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剛於12月18日以「世界名人」( Famous People Around The World)為題舉行英語活動日, 讓學生藉著認識不同的世界名人,從而擴闊學習英語的領域,並學習名人的高尚情操,以建立正向的價值觀。當日所介紹的名人共有八位,包括: 德蘭修女、海倫海勒、梵谷、萊特兄弟、華特迪士尼、菲比斯和比利。 活動以網上直播進行,先由外籍教師於開幕禮上, 向學生講解活動意義,然後進行不同的活動,包括有由外籍教師攝製的短片,以短劇和訪問形式把名人活現於屏幕,有齊齊做名人小冊子及問答遊戲時段,四至六年級的ipad班更進行電子問答遊戲;一、二年級學生則由外籍教師帶領進行NET Fun Time的活動。(喜)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逆境同行」網上教師講座 (本報訊)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教師要面對教學上的轉變和挑戰,為關照他們的身心靈健康,梨木樹天主教小學於去年12月9日的教師專業發展日上,以「逆境同行─—在壓力下的自我照顧」為題進行網上講座。 駐校教育心理學家黃晉婷在講座中,安排活動供教師省察身心靈狀態、需要和期望調整的方向,又讓教師「認識壓力」、「善用壓力」和學習進行靜觀,從以提升他們對壓力來源的認知和有效處理壓力的方法。 最後,教區教育心理服務顧問許錦屏博士分享自己以信仰減壓的心得。校長侯麗珊亦勉勵教師可學習以基督徒的信念面對現況,培養「常常祈禱,事事感謝」的習慣及心態;而當遇到困難時,應明白「分擔痛苦,痛苦減少」的道理,與同儕互相支援。(少)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190224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2.22
祖堯天主教小學 推動默禱 安頓身心靈
(本報專題)每天當老師於早會上敲響磬,原本在操場上談笑的學生也慢慢靜下來,跟隨老師默禱三十秒後,便徐徐步入課室, 迎接一天的學習。這便是祖堯天主教小學學生每天恆常的練習,從默禱提升忍耐力與專注力,藉著靈修安頓身心靈。 祖堯天主教小學早前為全校教師推動靈性培育工作坊,並舉行「心靈活動啟動禮」,由方濟會伍維烈修士擔任神師兼培訓員。隨後先為四年級學生的宗教課堂上進行五分鐘靜觀活動,學習默禱; 再推動至全校學生參與,於宗教課開始前進行三十秒至三分鐘默禱;一七學年起至今,則由老師帶領全校學生於早會以及在宗教課堂默禱。 該校兩位宗教科主席秦鎮洋老師及麥盈姿老師認為,靜觀活動能幫助學生安靜自處,放鬆心情,不少學生默禱後容易集中精神上課;而向全校推動默禱,能營造心靈成長的校園空間,有效讓學生平靜內心,成為學習和與主溝通的方式。  默禱讓孩子與主相遇  提升專注力與忍耐力 該校以3「S」(Simplicity, Silence, Stillness)即「簡單、安靜、安定」的方式,去實踐默禱時刻,學生透過重覆默念短誦、學習專注,以及安定並棄絕自我,從而淨化心靈。 此外,每班都有學生擔任「默禱小幫手」,負責在默禱前熄燈,把寫有「默禱中」的告示牌掛於門外。麥盈姿老師指出, 他們向低年級學生教授默禱時需要動動腦筋,最初要求學生坐下時放上橡皮擦在頭上,訓練學生安定坐下,並配以口號式的訓練:    老師說: 學生答: 手放  大腿 腳板 踏地 背脊 靠椅背 眼睛 合上 心中在想 耶穌   隨即敲響磬,當學生聽到磬聲,全班便安靜地進入默禱。 短誦方面,小一及小二默念「耶穌」;小三及小四默念「我主我天主」;小五及小六默念「Ma-ra-na-tha」(意思是:主,請來!) 麥盈姿老師說,所有學生要在默禱時段安靜,放下一切事情, 專注於天主;未有信仰的老師也感受到學生參與默禱後的轉變,明白這可以加強學校的祈禱氣氛,讓學生更專注,「以往上課時,學生有時難以安定,現在默禱後更投入課堂中」。 學生參與默禱:與主交談 心裡平靜 祖堯天主教小學六年級生彭塏嵐說:「默禱時在心中默念短誦,雖然沒有人和你講話,腦內一片空白,但因為這是與天主交談的時刻,內心自然會平靜。」天主教徒塏嵐認為,有時未能完全明白神父的主日彌撒講道,而默禱可加深她與天主的關係,尤其在安靜環境中,感受到「有如小鳥般自由地在天空飛翔」。 五年級學生蕭仲羽平日要應付繁重的學習,平均每星期有兩至三天於下課後補習,也參與跆拳道、游泳、英文班等課外活動,他表示參與默禱後,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得到喘息的空間,「默禱可讓我平靜,有如與天主一起」。 六年學生梁淽萁起初不太明白默禱的意義,現在每天也在學校默禱,也愈來愈體會到默禱中靜的力量,紓緩緊張情緒,並感受天主的臨在,「當面對學習壓力,我會祈求天主給予力量,使自己更加專注地溫習」。 秦鎮洋老師認為,全校推動默禱近三年,學生身心靈健康均有裨益,不少學生都很喜歡,更有學生每晚睡前花上數分鐘默禱, 「整個人平靜下來後,睡眠質素亦有提升」。此外,不少高年級學生面對呈分試的壓力,也藉著默禱紓緩緊張情緒。 秦老師續說,默禱可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與忍耐力,「默禱是天主的時間,要提醒自己保持安定,有如石像般不能動,即使感到痕癢也不抓,不作其他思想,而要集中默念短誦,直至鐘聲結束」。他期望這份身心靈成長能幫助學生面對挑戰,「即使離開小學升中後遇到壓力時,也可繼續以默禱的方式靜修,平靜心神安定情緒」。(高)  默禱步驟 1.安頓 請大家安頓、關燈。 2. 給指示 坐下:上身挺直,雙手放膝蓋上;合眼︰ 輕閉雙眼;放鬆︰不是休息,不讓自己瞌睡;安定︰保持不動,癢也不抓;專注: 保持警醒,不作思想;短誦:在心中專注重覆默念短誦; 鐘聲開始、鐘聲結束。 3. 進行 敲一下鐘聲開始或利用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程式計時;默禱時間可每一周歲一分鐘,如五歲小童,最多五分鐘。 4. 結束 敲三下鐘聲結束;同學分享經驗。 *資料撮錄自祖堯天主教小學 何謂默禱?  默禱(默觀祈禱)讓人在安靜與安定的環境中,輕閉雙目,全身放鬆,心靈保持警醒的狀態下,內心不斷重覆一句祈禱短句,反覆地念,默禱時不要思想或幻想任何事,即使有思想或意象出現時就讓它們輕輕掠過,藉著默禱體驗與主相遇的平安和喜樂,淨化心靈。 *資料取自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  
kjy13a-20120311
icon89
校園隨筆
2012.03.11
靈訓輔合一 孩子品德的培育
  記得有一位老師曾對我說:她十分重視品德培育,時刻以「成績考獲第一名的學生只有一位,但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在品德上取得第一名」來提醒同學,培養良好的品德是學習的首要目標。 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德育較智育重要。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父母和師長的悉心教導,在恆常的指導和規勸下,相信只要我們不放棄,孩子們都可以是成才成器的。「靈訓輔」合一是我校的辦學特色之一,而擔任我校靈育、訓育和輔導的主任們全都是教友,這對我們推行以「靈育」為經,以「訓育及輔導」為緯的品德培育帶來了優勢。 倪德文神父擔任我校的校監十年,積極帶領學校發展。他每年都會按照宗教時節為全校師生舉行祈禱會,藉著他的身教言教、訓勉和鼓勵,為每位同學在六年的學習生活中,播下基督是愛的種子。透過每星期兩節的聖經課、恆常由宗教老師策劃的宗教活動,例如參觀聖堂、朝聖、安排基督小先鋒探訪長者、為公益事宜賣旗和籌款等,都有助於靈育的培養。還有,我們學校的生命大使,她每周定時到校協助帶領早禱,按需要與老師一同舉行宗教聚會,利用早會、小息及午膳時段,為同學講述聖經故事,培育同學了解耶穌在世的事跡,祂怎樣愛世人和祂的聖言:幫助同學將愛的訊息轉化為實踐行動,讓別人在他們身上感受到愛和看見基督。 部份同學在成長過程中,或會出現行為偏差,這是常有的事,但我們相信「預防勝於治療」,只要我們能善用正規及隱蔽課程,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和生活態度,灌輸天主教的價值觀和生命的核心價值,令他們有法可依,有規可循,他們便會健康成長。當同學表現違規而老師需作懲處時,「將功補過」是訓育的其中一項有效方法。 例如透過安排他們在圖書館當值服務、協助低年級同學溫習、在操場協助清理廢紙垃圾、保持課室整潔等,讓他們能在服務中,作出反思及補償。 如果我們以嚴父慈母來比喻訓育和輔導二者的效能,處理學生問題使用的一般方法是訓育以剛,輔導以柔,而我校將靈訓輔併合為一。老師們以愛培育學生,用心了解他們的問題,以情和理輔助他們反思及改過,遠較以嚴懲有效。從家長對學校的支持,同學每天掛在臉上健康愉快的笑容,品德和學業持續地進步,印證了我們學校將靈性培育、品德教育和學生輔導合而為一的教導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寫到這裡,願摘錄一段取自美國著名文學家兼教育家的詩句作反思: 「⋯⋯孩子生活在鼓勵中,就學會了自信;   ⋯⋯孩子生活在表揚中,就學會了感激; 孩子生活在接受中,就學會了愛; 孩子生活在認同中, 就學會了自愛; ⋯⋯孩子生活在誠實和正直中,就學會了真理和公正; ⋯⋯孩子生活在真誠中,就學會了頭腦平靜地生活。」 ——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 , Dorothy Law Nolte 我們喜見孩子有機會在天主教學校接受教育,這是天父的恩賜,怎不教人珍惜? 我們是被天主揀選擔任教育工作的。在天主教學校服務,是一份召叫和使命,我們怎可以怠慢?怎可以不積極地回應祂? 讓我們帶領更多孩子到天父跟前,聆聽基督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