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30212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2.12
德蘭中學推動STREAM教育
培育創意思維與藝術美
(本報專題)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科技演變則改善人的生活質素,德蘭中學校長葉妙顏認為, 透過STREAM教育,培育女生創意思維與藝術美感,更能改變社會,為有需要的人作出貢獻,從而學習德蘭中學主保聖女小德蘭的芳表: 「信靠上主、純樸平實、明辨是非、捨己為人、永不氣餒,並勉力實踐『慎思明辨』的校訓。」   葉校長指出,校方鼓勵學生在各方面把STREAM教育包括:科學(Science)、科技( Technology ) 、宗教╱閱讀( Religions╱Reading ) 、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在校園每個角落展現出來。例如校內的手繪樓梯畫、每樓層電梯門面的畫作、學校牆身壁畫等,也結合藝術創作與電子繪圖(簡稱電繪)的數位插圖技術。本學年,該校宗教室延伸的長廊,以電繪設計了多幅宗教壁畫,展現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所有修讀視覺藝術科的學生及部分家長也參與名為「恩臨天地」的繪畫創作。葉校長認為,讓更多學生參與其中,更能從作品意念中認識宗教信息,壁畫均繪上玫瑰花,顯示該校主保聖女小德蘭的美德。   自幼稚園已喜愛繪畫的中五學生吳泳緻,現於該校選修視覺藝術科及宗教與倫理科,她說,在老師鼓勵下參與不同創作,如設計樓梯畫、宣傳學校的橫額等,本學年她嘗試以視藝與音樂設計電梯門,她以電繪創作插圖, 編程編寫樂曲, Micro : bit 製作感應器, 展示S T R E A M 元素。當進入電梯內,Micro:bit 通過感應器收到指令自動播放樂曲,「平日老師和工友工作忙碌,當他們在電梯內聽到音樂,可以暫時放鬆心情。」   吳泳緻表示,希望藉著發明回饋學校職員對學生的付出,「學校於本學年的德行主題是『家庭』,為表達校方對所有同學的關愛而製作這設計。」她表示校方為學生提供不同創作機會,提升她繪畫的技巧與創意力,也能把設計品融入生活。本年是該校創校45周年,她負責設計校慶標誌,修讀化學科的高中學生在課堂中研發及調製薰衣草香味的酒精搓手液,於校慶活動中送給來賓。   設計與發明改善生活 該校已連續兩學年,在學與教博覽向教育工作者分享推動STREAM教育的成果,上學年分享為中一至中三提供的STREAM課程「STREAM for GIRLS」分享設計思維的教學經驗;本學年結合音樂科、宗教科、學校社工等組別合作,設計全校普及性的心靈藝術課程。   該校部分學生亦於去年12 月的學與教博覽展示STEAM作品。其中有份參展的「AI腦友Jinn」的中三學生,其作品於去年在Samsung Solve for Tomorrow 2021 學界科技比賽獲得中學組冠軍,同學們以AI人工智能技術設計一個守護長者身心健康的陪伴型人工智能機械人「AI Jinn」,特別陪伴及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人士,透過Al訓練提供預防阿茲海默症的訓練,參與學生之一的何璧言介紹她們的發明時表示,設計「數字故事卡」提升長者認知能力訓練,增強專注、邏輯思維、記憶等能力;人工智能家居裝置「AI Jinn」機械人可作為辨認對象身份的功能,也可以幫助長者記憶家人容貌的訓練,協助長者鍛鍊短期記憶及認知。   「AI腦友Jinn」組員侯彥廷的外婆患有輕微的認知障礙症, 面對健忘問題令家人擔心外婆在家的安全,因而構想發明「AI Jinn」機械人;另一學生鍾樂然稱,香港面對人口老化,長者人口增加,透過科技能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也藉著發明守護長者身心健康的機械人,提醒大眾關注長者健康。學生均表示,藉此體會科技與生活息息相關,從中幫助長者,帶出家庭與愛德的天主教價值。   善用科技,從而幫助他人,為社會作出貢獻,便是該校希望學生活所學, 理科及STEM統籌主任蕭煒炘表示,學生藉著參賽,過程中使用如3D打印、鐳射切割機、編程等儀器及電腦程式設計, 從發明惠及他人的生活,探索天主教核心價值。   修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的兩名中五學生蔡樂怡及姚采兒,去年11月與同學參與Project e Cube,自製逾250 多款以奶油膠設計的飾品:鏡盒、髮夾、手鏈等,在明愛賣物會中義賣, 並於校內的STEM週銷售。   學習營銷  經驗STREAM學習 學生蔡樂怡形容,由零開始直到產品成形,過程中需要作出不同試驗,例如奶油膠要在和暖的環境中製作才能擠出不同形狀;定價與包裝,也要考慮成本及產品的普及度。「能夠應用所學,如行銷理論及創意思維理論也能實踐出來,提升我在自主學習及對學科的興趣。」   姚采兒同學認為,大量製作產品並不容易,同學要在課餘時間製作,「每個款式也是獨一無二,儘管製作時間長,花上心機與耐性, 當想到物品用作義賣便感到有價值。」   任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科主任梁淑茵認為,藉著活動讓學生體驗整個營銷環境,有助學生更了解STREAM 學習的體驗。   蕭煒炘主任解釋,活動以Project e Cube命名,即是工程設計過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以及學習體驗(Experiential learning)。學生透過設計思維的流程,引導學生期望營銷的產品, 「學生定立銷售對象再進行資料搜集,試驗產品並作出修正,運用科技元素,最後落實產品設計、包裝及發售。」整個過程正是經驗STREAM的學習。(高)
kjy10_20230205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2.05
喜樂幼小-動態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新春正向Fun享日   (本報訊)適逢新春佳節來臨,柴灣角天主教小學於1月14日上午舉行「[email protected]新春正向Fun享日暨升小一家長講座」。是次活動廣邀小一至小三的家長及學生、幼稚園學生及其家長一同參與,場面熱鬧非常。   當天先由準小一生及家長打頭炮,家長參與「升小一家長講座」的同時,幼稚園學生參與「i-floor動感互動遊戲」及「『正』在祝福宗教活動」。他們透過參觀校園,觀賞學生獲得的獎項、參與互動遊戲,及與師生互相交流溝通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學校。   此外,當天的節目豐富且多元化,教師安排了一系列攤位節目,內容囊括STEAM、語文、數學、手作、體感運動、學生作品展覽等,讓家長、學生都玩得盡興。協助活動進行的高年級學生也藉著幫忙布置及帶領攤位遊戲,學習去服務他人,充分活出基督關愛別人的樣式。(年)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中國文化日   (本報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在1月17日舉辦中國文化日,主題為「名勝古蹟耀中華」,讓學生認識中國古代建築物,並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及習俗。   本年度,學校與外間機構合作,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當天,師生穿上中國傳統的華服參與各項活動,包括互動話劇欣賞、攤位遊戲、揮春製作、建築物小手工設計、賀年小擺設等。雖然當天天氣寒冷,但學生全情投入,即使戴著口罩,臉上仍展露出期待和充滿好奇的小眼睛,學校每個角落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大家都帶著福樂滿滿的心情離開校門。(樂)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中國文化日   (本報訊)秀茂坪天主教小學於1月19日舉行中國文化日,以「天除虎疫去,主寵兔眉揚」作為主題,盼望新冠疫情隨虎年離去,迎接兔年的來臨。   當天的活動豐富,先由校長葉春燕聯同幼稚園校長及校友一起鳴放彩炮,為活動打響頭炮。緊接下來的就是學校獅藝隊的精彩表演,陣陣鑼鼓聲為活動增添熱鬧的氣氛。   很多同學都穿上極具新年特色的華服回校,在台上展示及介紹漂亮的華服。學校亦準備了以「認識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攤位遊戲,透過活動讓學生對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粵劇、傳統中醫藥文化、天后誕等,有更深入的認識。(喜)   東涌天主教學校•新春嘉年華   (本報訊)為了讓學生感受春節的歡樂氣氛及認識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及表演。東涌天主教學校聯同東涌天主教幼稚園於1月19日舉行「兔氣揚眉賀新春」新春嘉年華。   當日活動內容十分豐富,節目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攤位活動,當中有香包製作、麪粉公仔、書法書簽、剪紙、雜耍體驗、舞獅體驗、糖畫糖等;第二部分是觀賞雜耍表演;第三部分是剪綵及舞龍表演。全體師生聚首一堂,既能一同慶賀新年,又能透過活動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為校園生活添上無限色彩。(少)    
kjy01_20230115 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1.15
華富邨寶血小學
啟發探索 擁抱未來
(本報專題)你心目中的理想職業是甚麼?是工程師、舞蹈家、遊戲設計師,還是其他呢?為了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工作,主動去探索和勇於接受挑戰,從而裝備自己實現夢想, 華富邨寶血小學早前舉辦主題學習日——「啟發探索 擁抱未來」我的童夢樂園。   在學習日中,學生體驗六種職業並進行相關的任務,分別是「木工匠人」製作木花盆, 「廣告設計師」設計飲品廣告,「遊戲設計師」設計電子遊戲角色,「絲印藝術家」製作絲印布袋,「舞蹈家」學習Hip Hop舞蹈, 以及「工程師」製作紙箱機械人。   「我最喜歡『工程師』的活動,因為我喜歡拼砌,而這活動讓我與同學能自由發揮,創作紙箱機械人。」五年級學生黃曉濤說。他形容在活動中,他與同學組裝紙皮, 之後又為機械人畫上眼睛、鼻子、口等, 「這活動很有趣。」   曉濤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遊戲設計師, 而在學習日中,他在平板電腦中設計電子遊戲角色,一償當遊戲設計師的感受,同樣使他感到新奇。   設計果汁包裝 發揮創意   三年級學生李詠儀最喜歡的活動是「廣告設計師」,她為一個果汁紙包飲品,設計包裝及宣傳海報,並與同學分享製作成果,「它是『爽口果汁』牌的藍莓提子果汁,所以我在包裝上畫了藍莓、提子的圖案;藍莓對眼睛好,所以在包裝上,我也畫了眼睛。」詠儀認為這活動,讓她可以發揮創意,所以有深刻的印象。   另一個可以讓學生發揮藝術創意的是「木工匠人」,在活動中,每班學生分成三組製作木花盆,詠儀說:「我們先用砂紙磨擦木頭,再用釘和螺絲把木頭裝嵌在一起。」之後學生用顏色筆畫上不同圖案,裝飾花盆,再把教師提供的盆栽,例如黃金葛、碰碰香、海棠花放入內。之後,學生便要分工照料盆栽,稍後由教師拍照並上載相片到網上,由全校教師投選級際「栽種愛.種植比賽」獎項的勝利者。詠儀指出在與同學定期為盆栽澆水時,學習到珍惜及關愛生命。   「我長大後想成為舞蹈家。」二年級學生林婉怡自一年級起學習中國舞,也有參與話劇班,熱愛表演。這次學習Hip Hop後,更堅定了她想學習不同種類舞蹈的決心。她表示,會到圖書館尋找資料, 了解更多舞蹈的知識,期望將來能教導舞蹈。   發掘興趣 思考未來   在學習日當天,校監游勵明修女、校長鄒桂芳皆到課室、操場,觀察學生表現及參與活動。游修女期望學生透過體驗不同職業, 增加對自我的認識;並鼓勵學生聆聽教師的指示後,再探索及深入研究,從而思考自己對未來的期望,發掘興趣及天主賜予的塔冷通。 課程統籌主任鍾苑茵表示, 學習日包括活潑、文靜、藝術、STEM等不同類型的活動,幫助不同才能的學生發掘興趣。此外,這次活動亦是為學生的生涯規劃做準備。因此,為增加學生對職業的認識,例如在進行「廣告設計師」前,教師先向學生播放短片, 介紹平面設計師、廣告設計師、時裝設計師等不同設計師的工作,讓小朋友認識更多,再思考自己的將來。   培養學生性格特質 這次主題學習日活動同時配合學校發展方向「CPBPS」,培養學生不同的性格特質,建立豐盛的人生。   性格特質 職業體驗活動 CARING 關愛校園 與同學合作製作木花盆和栽種植物,學懂關愛身邊的人和事。 POTENTIAL 潛能盡展 體驗不同的職業,增加自我認識,發掘潛能 。 BRAVE 勇敢自信 自信地在別人前匯報學習成果,並勇於體驗不同的生活經歷。 POSITIVE 正向樂觀 積極嘗試各項職業活動,面對挑戰,提升抗逆力。 SMART 智慧進取 進行科技活動,訓練以聰慧頭腦面對新世代的機遇,並努力上進,挑戰自我。   「有些小朋友在活動後對我說,上班很辛苦。」鄒校長說,是次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也學會關愛父母,感謝他們對家庭的付出。   為鄒校長驚喜的是,在「絲印藝術家」活動,製作絲印布袋時,有學生在布袋上寫有「Caring」、「I love you」等字句。在校長細問下,學生回答:「我覺得我們都要多點關愛。」可見種種正向價值已深入學生的心。(吳)
kjy10_20221218 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2.12.18
喜樂幼小 - 小學動態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 • 製作福傳壁畫文件夾   (本報訊)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早前舉行15周年校慶感恩祭,製作八福福傳壁畫文件夾以推動福傳(圖)。   校慶感恩祭同步慶祝創校15周年校慶,當日由洪聯勝神父和葉志成校長派發校慶紀念品給嘉賓、家長代表、老師和同學。校慶紀念品是一個以學校壁畫為主題的文件夾,八幅壁畫分佈在學校二樓至五樓:以耶穌基督誕生到死亡復活升天的事蹟為主題。   小學六年級的毛傑司同學八幅福音壁畫錄製福音篇章,製作成QR Code附加在八個獨立壁畫文件夾中。毛傑司同學表示期待獨立壁畫文件夾面世,既可儲存文件,同時作為福傳的工具。他表示是次福傳活動影響他的信仰生活,更表示長大後立志成為一位司鐸,繼續為福傳努力。(樂)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 國際文化日   (本報訊)荔枝角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行「國際文化日」,以配合「國際科學與和平週」,適逢是該校舉辦「國際文化日」十周年。   該校透過舉行更多國際多元活動,讓學生放眼世界,拓展國際視野。當日活動邀請多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包括瑞典、南韓、意大利、南非、尼泊爾,分享自己國家文化色,學校更邀請外籍生家長一同分享,他們穿上各國傳統服飾(圖),向同學介紹當地美食和生活習俗,並教授學生以當地語言打招呼。   此外,老師介紹國際化議題,讓學生認識世界科技發展,關顧第三世界貧窮國家需要,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   其他活動包括EDX互動平台挑戰國旗國家配對、國際常識問答比賽、國旗填色活動等,認識異國文化,向世界出發,以及本學年該校參加Box of Hope的國際慈善項目,共收集約600個盒子,送給香港及亞洲地區貧困兒童提供實用及有教育意義的禮物。(少)     長洲聖心學校 • 不一樣的聖誕樹   (本報訊)長洲聖心學校早前舉辦「一人一樽聖誕樹」製作工作坊,由校長、老師、專業導師帶領基督小先鋒及義工隊攜手合作這棵「不一樣的聖誕樹」(圖)。   為了這棵聖誕樹能「茁壯成長」,全校學生事前每人捐贈一個樛樽作為聖誕樹的物料。學生投入整個製作過程,務求製作獨一無二的聖誕樹。不少學生表示工作坊很有意思,除了學習到可利用回收物料製作聖誕樹外,更體察到愛護大自然,愛惜地球,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聖誕樹建成後,伍麗英校長預備了「生態主保──聖方濟.亞西西」布偶向學生講解,並掛在這棵聖誕樹的頂部代替一般的掛飾,別具象徵意義。(喜)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 • 舉辦「寶季全運會」   (本報訊)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早前於校內舉行一至三年級「寶季全運會」,師生積極參與,氣氛熱烈。   首先,各班列隊進場,然後由鍾詠嫺校長帶領師生一同祈禱。學生代表先傳遞聖火予兩位副校長,然後各班班代表逐一加入,繞場一周後,「寶季全運會」正式開始。   今年的全運會比賽項目分別有:立定跳遠、擲豆袋及跑步,同學在比賽中積極爭勝。各項比賽完成後,同學再次在操場集合,參加班際接力賽。最後就是矚目的啦啦比賽(圖),各班啦啦隊都施展渾身解數,以口號及舞步同心合力奪取冠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