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校園隨筆
2012.12.16
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
商人對聖誕的來臨抱有很大的期望,踏入十一月,不少商場、店舖、旅行社、酒店都推出層出不窮的宣傳、推廣、優惠,吸引和刺激消費。十一月下旬,遍佈港九各區的大型燈飾,閃閃生輝,洋溢濃烈的節日氣氛。不知從那時起,松樹、卡通人物、Season Greetings成了聖誕卡的主題;整體而言,聖誕節的主角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們在那裡的時候,她分娩的日期滿了,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裡,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路2:6-7)料想不到,今天耶穌在商業的社會中,仍找不到容納的地方。最近,我行經一間酒店,見到窗櫥有一個用朱古力做的大馬槽,放在馬槽中間是一隻火雞,伴隨著白酒和紅酒各一枝。心想,這就是現代的「聖家」?今天,連馬槽也容納不下耶穌!沒有以耶穌為中心的聖誕,往往只著重經濟效益、節日狂歡、通宵達旦的假期⋯⋯。
然而,我們怎樣才能預備「地方」,讓耶穌誕生在我們當中?我們怎樣才可度一個有意義的聖誕節?
關心,愛心,一顆溫暖的心
送禮物只是表達關愛的其中一種方式,我們還可以多讚賞別人的成功、體諒他人的疏忽、寬恕得罪自己的人、幫助父母處理家務⋯⋯。對那些我們不認識的人,我們可以透過參與義務工作,探望獨居或住在安老院的長者,從日常的零用錢中捐助貧窮病弱的人,將溫暖帶給身邊的人。我們的家長、同學和教師編織頸巾,送給有需要的人。在假期中,慈青曙暉團探望聖瑪利安老院的「老友記」,在生活中實踐愛。
心境平安
在消費的社會中,我們容易貪得無厭,不斷想擁有更多物質、更新的產品、更高級的享受、更刺激的娛樂,這些都使我們跌進焦慮、不安、妒忌、貪婪、空虛的漩渦中。在這個聖誕節假期裡,多一點與家人相處,共享天倫之樂;多一點閱讀,豐富心靈;多一點祈禱,與天主建立密切的關係;多一點擁抱大自然,欣賞天主創造的美麗。
常懷喜樂
事事感恩,便能品嘗生活的喜樂。當我們還是孩童時,我們比較容易為多謝別人的禮物,以喜樂、期待的心情接受禮物;但我們日漸長大,我們有時會認為別人的「送禮」是想當然的,我們甚至會以禮物的價錢去衡量別人的心意!當我們重新欣賞別人的祝福、心意、關心的時候,我們便會嘗到內心的喜樂!
聖誕節是慶祝救主的誕生,耶穌是節日的主角。他的誕生改寫了整個人類的命運,人不再毫無選擇地生活在黑暗、罪惡和死亡當中, 人重新獲得自由,生活在光明、美善和得著永恆的生命。聖誕節慶祝耶穌給我們帶來了新天新地 —— 讓我們活在愛、光明、喜樂和平安當中。


小學專題
2012.12.09
追隨和平使者 領島學校主保瞻禮
「砰!」一響槍聲,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受傷倒下。1981年5月13日,一名槍手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企圖射殺教宗,槍傷使教宗的性命懸於一線。經過搶救和數月治療,教宗受了不少的痛苦後,逐漸康復過來。事件發生後的兩年,臨近聖誕節,教宗決定到牢獄中探訪那名槍手,並親口告訴他:「我已原諒了你!」這份最大的聖誕禮物,就是愛。
(本報專題)天主教領島學校本年度訂立真福若望保祿二世為學校主保,於十月二十二日舉行主保瞻禮祈禱會及連串活動慶祝,該校校友甘寶維神父及葉寶林神父應邀出席。除播放真福的生平短片,該校亦舉行填色及撰寫禱文比賽,更邀請兩位校友神父分享及祝聖真福的聖相。
以言以行 影響生命
「如果我是那被寬恕的槍手,我定會感受到教宗的偉大」,四年級的蔡景豐表示,他和另外三位同級同學接受本報記者訪問,分享參加主保瞻禮慶祝活動的感想。景豐補充:「我願意學習他寬恕別人和對他人的關愛,像他一樣,時常關心有需要的人。」槍擊事件亦同樣給謝樂怡留下深刻印象,「我學懂了寬恕別人,不要因小事發怒。」
另一名同學黎咏琪則難忘真福於接見群眾時,吩咐護衛不要阻止孩子們接近他,還抱起了小孩子的畫面。「有機會我也希望能像甘神父那樣, 面見教宗」,咏琪笑著說,「從真福年輕時的經歷,我也學到要勇敢面對困難,不要放棄。」真福若望保祿二世生於波蘭一個虔誠的公教家庭,年幼喪母、少年時期痛失兄長;他就讀大學時因二次大戰爆發,被迫停學; 在納粹德軍和前蘇聯的共產主義政權統治下,他亦無懼種族和宗教逼害, 一心一意尋找天主,回應天主的召叫。1978年10月16日,若望保祿二世在眾樞機的投票下,當選第264任教宗,是教會首任非意大利裔教宗。
蔡穎琪對此亦深感認同,「我們應該學習真福若望保祿二世的樂觀」,這也是他對天主的依靠,「即使遭遇不幸,他從沒有抱怨,仍然堅持積極生活。」穎琪更感謝真福對世界的貢獻,為世人立下榜樣,「他是出國遠行最多的教宗,到世界各地探訪有需要的人,而且喜歡親近群眾。」在位26年多,他出國訪問104次,與政治人物會面,亦接觸各地信友、青年和病患弱小。
以心以身 實踐美德
若望保祿二世指出對天主的信靠是為信仰作見證的聖德,他曾表示:「聖德,是不需要語言就能說服人的信息,是基督面容活生生的反映。」(《新千年的開始》宗座文告7)穎琪續道,「我希望天主賜我力量,讓我學習主保的德行,有一顆懂得感恩和寬恕的心。」這也是她在撰寫禱文比賽中寫下的心聲,雖然只是寥寥數句,也沒有獲獎, 卻是心底說話。景豐亦表示會學習真福,傳天國的福音,「聖誕節快來了, 我可以參與報佳音,將耶穌基督降生成人的事跡告訴別人。」四位同學都求主保聖人代禱,讓天主恩賜他們,能實踐真福的德行。
那掛在學校外牆、在活動當日祝聖的主保聖相亦給咏琪、穎琪二人留下印象。「那幅聖相很巨大,相中的主保穿著教宗袍,手握權杖,向眾人揮手」,穎琪詳細地描述,咏琪補充道:「而且他面帶笑容,樣子很開心!」
該校宗教科李珈琳老師觀察到真福若望保祿二世的事跡,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受槍擊一事對他們而言最深刻,「短片播映到這一幕,同學們都『哎呀!』地驚叫起來。」李老師亦表示她會以真福的事跡,提醒同學們相親相愛,「他們起爭端時,我便會用槍擊事件中真福的寬容, 提醒同學要懂得彼此包容和寬恕,十分具體。」
她亦留意到學生特別有興趣認識真福若望保祿二世,「校內也有向同學講述其他聖人的事跡,但一些年代久遠的,在圖像方面,有的只有聖像畫。」她笑道,「但播放真福的短片時,學生會好奇地問:『為甚麼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有相片、有電視片段呢?』」校方亦期望同學們學習主保克服困難,永不放棄的堅持,並珍惜所有,努力學習,在生活中關懷弱小。
若望保祿二世於2005年病逝,2011年列品真福,瞻禮為10月16日。他以一生維護信仰、真理及和平,正讓我們在他身上看見天主是愛。(澄)
天主教領島學校於1955年5月由白英奇主教奠基,原址位於黃大仙竹園徙置區。1980年竹園區拆卸重建,學校遷至何文田俊民苑現址。遷校後,該校一直未有訂定學校主保,去年向教區申請以真福若望保祿二世作為主保。


小學專題
2012.12.02
大手拉小手 教區幼稚園 親子同樂 傳頌愛
清晨時分還下著微微細雨,天灰曚曚的。臨近活動開始,天空驟然放晴,孩子們拉著爸媽的手,蹦蹦跳跳地進入會場。他們一邊走一邊好奇地左看右望,看看色彩繽紛的攤位,對這一天的活動十分期待。
(本報專題)教區轄下十七所幼稚園於十一月十七日,假九龍蒲崗村道學校村舉行第十六屆親子同樂日,主題為「愛與服務,閃耀童心」。親子同樂日由香港明愛教育委員會主席李崇德擔任主禮嘉賓,教區幼稚園總校監林麗萍、教區幼稚園校董陳德雄神父及吳書成神父亦出席活動。當日設有十三個攤位遊戲及七個歷奇遊戲,4800多名家長及幼稚園學生參加,場面熱鬧。
師長勉勵 愛主愛人
時針指向十時,開幕典禮正式開始。首先由學生代表帶領祈禱,求天主帶領參加者,讓他們明白並力行仁愛與服務的精神。其後,教區學校聯會幼稚園組主席傅慧玲校長致歡迎辭,希望藉是日活動實踐主題:從小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為身邊的人服務,並在天主的帶領下,活出燦爛閃亮的童年。
隨後由主禮嘉賓李崇德致辭,他藉故事提醒在場的大小朋友,當一個健康、快樂、知足、懂愛的平凡人,珍惜天主的恩賜,讓別人在你臉上見到天主的無限美善,比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更受讚賞。隨著嘉賓剪綵,造型可愛的氣球高高升起,並由兩位神父降福所有參加者,孩子們已急不及待開始當日的活動。當輕快的樂曲《我要用全身》從揚聲器廣播,表演的孩子們紛紛站起來,跟隨音樂舞動身體,以舞步開始當天的親子活動。
遊戲福傳 團體共融
「今天很開心,因為能夠幫助別人,而且歷奇遊戲很好玩!」在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就讀中班的梁芯瑂害羞地說。家長梁太表示女兒最喜歡歷奇遊戲中的「彈彈跳跳城堡」和「製作愛心蛋糕」的攤位遊戲,「愛心蛋糕」還會捐給明愛,由該機構轉贈有需要人士。
「芯瑂很喜歡玩歷奇遊戲,遊戲結束了,她總是想再玩一次」,梁太道。此外,她認為攤位遊戲能讓小朋友動腦筋之餘,還能給他們傳遞福音的信息,「遊戲的主題都是關於愛或是聖經故事,是另一個讓小朋友學習聖經的方式。」「今天很熱鬧,有很多遊戲,看見小孩子們都十分投入」,同校的家長義工劉先生亦認同「製作愛心蛋糕」別具意義,「我對這個遊戲印象最深,因為既可訓練小朋友的手藝,又可以服務他人。」
「跳舞很開心,而且遊戲很好玩呢!」聖多默幼稚園高班學生何卓謙道,他當日上午九點以前已到達會場,為表演《我要用全身》舞蹈作準備。何太表示雖然早上的風很大,但卓謙很投入表演,也十分期待參與各個遊戲,「排隊時,他一直在探頭探腦,很想知道遊戲的內容;完成遊戲得到印章時,他也很有滿足感。」何太認為遊戲的種類十分豐富,也很適合小朋友的程度,使他們能在遊戲中參與更多。
是次活動日籌委主席王笑英校長表示今年是第一次加入歷奇遊戲,「學生平日在校園裡沒法進行吹氣迷宮、射箭等歷奇活動,今天他們藉著這些活動可以體驗考驗;製作愛心蛋糕不單切合『愛與服務』的主題,也可讓學生們體驗何謂服務。」今年也是第一次邀請外籍教師出席,「教區幼稚園是一個大團體,外籍老師也是學校的一份子。他們今天一起負責攤位遊戲的工作,也有帶領學生們跳舞」,王校長認為,這也是一份共融。
聖瑪加利大幼稚園陳紫雯校長亦認為通過是次活動,可以促進各校之間和家校間的合作及了解,「不少家長義工幫助攤位遊戲的準備功夫,而在合作的過程中,不同學校的老師之間加強了溝通,也學會互相欣賞。」傅慧玲校長更強調,福傳也是活動的重要使命,「所有攤位遊戲也有聖經故事的元素,例如五餅二魚等,讓參加者透過遊戲認識天主教,部份獎品如福傳卡等,也有福傳的意義。」相信小朋友們不但渡過了愉快的一天,還能帶著天主愛的信息和服務他人的滿足感回家。(澄)


童年@北京
2012.12.02
胡同裡的貓
走在北京的胡同裡,不期而遇的貓咪,增添了路人的喜悅心。貓咪能輕巧的跳上窗臺,然後躍上房頂,有飛簷走壁的本事。從錢糧胡同到黃米胡同,經過亮果廠胡同,走到小取燈胡同,一路上,有的貓咪蜷縮在一角曬太陽,也有那貓咪昂首漫步在屋簷上,偶爾趁人不注意,一隻貓從你面前迅速穿過馬路,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胡同裡的貓,好似隱居在都市裡的俠客,來無影、去無蹤。
猶記得外公喜歡貓,愈到年老愈是愛。除了親人的關愛,貓似乎能帶給老人別樣的歡樂。外公家中的貓也歷經了好幾代,在我小時候,印象最深的是一隻叫「大白」的貓。關於牠的名字,聽起來實在沒甚麽特別,卻有段獨特的經歷。外公在外地出差,回北京那一天,在去火車站的路上,一隻全身雪白的貓始終不聲不響的跟在外公身後,就這樣一直走到了火車站。外公覺得自己和這隻貓有緣,於是將牠抱起,裝在竹籃裡帶到了北京。因為貓有一身白白凈凈的毛,外公起名「大白」。
外公極寵愛大白,大白也很懂外公的心。寫毛筆字的時候,大白乖乖地坐在寫字檯上,安靜地看外公磨墨、下筆,時而「喵嗚喵嗚」叫上幾聲,表示欣賞似的。大白最喜歡玩毛線團,外婆打毛衣的時候,大白跳上膝來調皮搗亂,捲得好好的線團一不小心就被大白拖到地上,毛線球滾啊滾,滾到好遠,氣得外婆直跳腳,大白卻自顧自的玩得不亦樂乎。
直到有天,這個盡責的貓媽媽為了尋找出門玩耍而不知所蹤的小貓,徹底從這個家消失了。也不知從何時開始,胡同裡出現了一隻黃貓、一隻黑貓,黑的調皮,黃的懶惰,但都很討人喜歡。黃貓喜歡躺在花盆裡睡覺,黑貓常常走來走去,好像衛兵一樣守衛著院子,有陌生人來訪,牠便湊上去聞了又聞。
一日,在香港的街市買菜,突然一隻貓從菜檔上跳下來,然後慢悠悠的從我面前走過。不覺心中一驚,看牠的背影,像極了早已消失在我們視線中的大白。假如這世間真的有輪迴,那麼,這是我們心愛的貓咪會返來世間和我打招呼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