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0313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3.11
張振興伉儷書院 滑浪風帆運動員周煒軒 體驗速度與主的創造
在滑浪風帆運動中,周煒軒最享受在海中體驗大自然和衝浪時的速度感,每次揚帆出海皆感到很自由,「走在海中央,很多事情也由自己去決定; 也藉著滑浪風帆讓我發掘到香港美麗的地方。」在張振興伉儷書院就讀中四的周煒軒說,從學生運動員的身份中,學會耐力與永不放棄的精神。 周煒軒是香港滑浪風帆的港隊成員,他8歲參與滑浪風帆,10歲加入香港培訓隊,14歲成為港隊代表,煒軒說認識這運動是來自母親的介紹,母親見他自小身型肥胖和高大,便鼓勵他參與欖球, 後來再鼓勵他學習滑浪風帆,「其實母親在青年時代也是滑浪風帆運動員,後來因學業沒有再繼續, 母親鼓勵我,給我自由度去領悟這項運動好玩的地方,令我愈來愈喜愛滑浪風帆。」 兒時曾居住在南丫島的煒軒,陽光與大海是他的童年回憶,昔日由住所只步行五分鐘便到大灣肚沙灘暢泳,「游泳感覺最自在」,後來接觸到滑浪風帆,藉著出海培訓令他常有機會走遍香港各處感受大自然,例如他曾到香港最南面培訓,途經蒲台島對開的燈塔,「只差一點已在中國的海域,這些地方幾乎是一般船隻也未能到達的。」 犯錯愈小 勝出機會愈大 「教練常提醒我玩滑浪風帆時,只要愈小犯錯,勝出機會便會愈大。」他常銘記這個滑浪的法則,好讓每次起帆時也能配合海上的風向前行,「在海上不時要留意風向,一旦進入無風的地方,要繼續前進便會很困難;又或稍不留神跣腳掉進水裡,這樣的失誤也容易落後於人。」 每次出海前,他會先計劃路線,惟也要面對當時的風向及風力等,所以即使是同一路線也會因當天的風向而改變策略,「當風力較細,轉向也較小;風力大,則容易實踐已規劃的航向,變數也較小。」 周煒軒作為專業運動員,他感激學校支援讓自己專心訓練,「滑浪風帆需要花上很多時間練習,我不時也要提早下課前往訓練,幸好校方明白我的情況,容許我請假受訓與作賽,科任老師也幫助我在學業上的進度,有時會延長我交作業的時間,更試過我在海外比賽時,老師親自送上功課給家人。」 校方支持讓他專心訓練 他平日在校內的健身室作鍛鍊,也會跟隨體育老師在校外跑圈,或到歌連臣角跑山訓練等;至於港隊訓練,他每週有兩天下午到香港體育學院接受陸上健身訓練,週末及週日專注於海上的技術及策略訓練。當要赴海外作賽,他便需在賽前抽空四天到赤柱滑浪風帆中心訓練。 參與滑浪風帆的周煒軒長時間受訓,除水上訓練外也需要一系列的體能特訓,長跑、健身時鍛練胸、膊頭、手臂、大腿等大肌肉量的訓練, 他藉這運動養成堅毅與刻苦耐勞的個性。 多年來他每天由荃灣的住所乘過海巴士到柴灣上學,在訓練的日子,又從柴灣校舍乘港鐵到火炭的香港體育學院,每天也得花上兩至三小時的車程,他說只要是做喜歡的事情,這點犧牲也值得,「我熱愛滑浪風帆,即使多年來也受了不少挫折,但也會堅持,繼續努力。」他說滑浪風帆令他認識許多朋友,在海中揚帆時享受與大自然共融的感覺,「能與好友在海中互相切磋滑浪風帆技術,在海中遇有突發狀況也只能靠自己『執生』,從中訓練獨立。」 赴意大利作賽汲取經驗 自去年東京奧運的滑浪風帆項目RS:X 組後,奧運增設新板種iQFOiL的水翼滑浪風帆,周煒軒身為港隊代表也有機會接觸iQFOiL 器材,剛於去年七月底更有機會隨港隊到意大利參與i Q F O iL世界青年錦標賽u17金組組別的賽事,最終他在金組組別排第25位,煒軒表示珍惜海外培訓及比賽經驗,「特別能夠認識來自以色列、意大利、英國、挪威的選手,他們的技術與能力也很強」,他從選手成功的經驗中,發現對方甚少犯錯,是致勝的關鍵。 他從是次賽事取得經驗,期望在本年七月於瑞士舉行的世青賽中爭取頭十名的位置。 展望將來,煒軒希望能修讀物理治療或運動科學,「參與港隊期間受到不同教練的教導,日後也想薪火相傳,將來為香港滑浪風帆隊作出貢獻」。他希望以物理治療的專業去幫助有傷患的運動員,為運動員的健康出一分力。(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7_20220116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1.14
西崇長跑好手梁德洋 別為自己設限追尋夢想
 「長跑看似是個人運動,只追求個人速度,但是在校內的長跑訓練,教我明白隊友的支持很重要,因為彼此互相打氣,成為我繼續努力爭取好成績的推動力。」現為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中六生的梁德洋說,長跑是他成長的歷程之一,由本著陪朋友一起跑步,第一次參加學界越野賽便得到第十名,後來對長跑愈感興趣,加入了校內長跑隊,至今六年,與隊友「由零開始、一起學習長跑,一起進步,也一起檢討, 很珍惜一起學習的時光。」 現年19歲的梁德洋,本學年正準備應考中學文憑試之際,他剛在去年10月底在香港馬拉松男子半馬組別賽事中奪得季軍,更以1小時10分26秒刷新香港青年紀錄。首次參加香港馬拉松便獲此佳績,他說是受到日本馬拉松長跑紀錄保持者大迫傑的名言「不要為自己設限」影響下,提醒自己別在意於成敗,要盡力跑,做到最好。 不要為自己設限 他自言對於馬拉松半馬賽事沒有信心,「因為那段時間要應付排山倒海的測驗與功課,練習與休息時間也減少,狀態欠佳,加上首次參加渣馬,要跑入隧道又要落斜,對於未知的路段也有擔憂。」然而,當他想起「不要為自己設限」時,便認為不能以各種藉口去逃避,「要學習面對當下,我便在賽前多休息, 比賽時全力以赴,不要想自己會得到甚麼成績。」 德洋感激教練王容儲每次的陪伴與鼓勵,在比賽那天更在清晨4時多已在起跑位置支持他直到衝線,「他的陪同,以及每次教我練跑不是只為獎牌,而是學習如何持久性地進步,也別為得獎而驕傲和自滿,更要相信自己有機會衝出國際。」 團隊訓練總比獨自練習好 他由在學界贏得獎牌,刷新紀錄;在公開組屢戰屢勝,刷新青年組紀錄,在長跑賽場上他差不多每次皆奪冠,背後花上大量時間練習。自中四開始, 他有系統地練習長跑,每週有五天清晨5時半起床晨跑,跑畢後才上學,有時黃昏也練跑;每週有兩天在運動場上間歇跑以鍛練體能,而週日他會進行每次20 至25公里的長距離跑步。跑步六年,他說要做到持之以恆不容易,有時也感到沉悶和寂寞,此時長跑隊的隊友們是他努力不懈的好伙伴。 沖繩環島長跑與隊友同行 中三時德洋的跑步能力在隊中已嶄露頭角,他也曾因此感到自滿,同年他參加該校長跑隊的五日150公里沖繩環島跑,這趟與團隊一起挑戰環島跑, 改變他過去對長跑只屬個人運動的想法。 「每天平均跑30公里,當時我因有腳傷而落後,起初我不甘心,然而每到一個終點站時,總見到隊友在等候我,我後來反省長跑不只著眼輸贏,過程中能與隊友一起完成,彼此扶持很重要。」 把握當下 改變未來 現時他先放下長跑運動,專心應考中學文憑試,他希望可考入大學修讀體育系, 繼續在長跑專業發展,日後成為全職運動員。德洋認為,現在備試的心情與鍛練長跑一樣, 在比賽時有良好的心理質素與發揮,盡力而為,現在則努力應試,因為「要把握當下,才可以改變未來」。(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4_20211003_s
400400中學文章
中學文章
2021.10.01
喜樂中學 文章 2021.10.03
我的中學生活  回想起剛到中學的時候,彷彿就好像是上個星期的事。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瞬間高中生涯將要結束了,回想起以前做過的事,老師教導過我們的每一句八字真言,我才發覺原來我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成長邁進。 個人性格/興趣 我的性格是比較溫和有禮,比較慢熱,亦少去主動接觸人, 但是當你與我混熟後,我亦可以和你十分投入的談天說地,變得健談。我曾經參加過不少課外活動,因為我比較熱愛運動和樂於助人,所以我就參加了長跑會和義工服務隊,這些活動都可以豐富我的人生經驗,令我學習到更多道理和豐富個人經驗。 活動/經歷 之前都提及過在我的中學生涯中,我參加過很多不同類型的活動,而令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活動:一個就是越野跑比賽,另一個則是露宿者探訪活動。我在越野跑比賽的前夕,早已為這場比賽作準備,雖然我早知道自己並不擅長越野跑,但是我仍然報了這個比賽,所以我每天上學及回家都必須要跑上高樓, 為參賽作準備。而到了比賽那天,賽果果然在我意料之中,雖然我未能奪得名次,但是我在比賽之中,還是勉強完成了使命,所以我已心滿意足。 另一個活動是露宿者探訪活動,在當天我們分成幾個小隊, 在油麻地、旺角和太子之間穿梭,探訪露宿者的家。那時我才真正意識到做一個露宿者是真的不容易,他們每天吃不飽、睡不好,只能住在骯髒又狹窄的地方。 活動/經歷對成長的影響 經過以上兩項活動的經歷後,我領略到很多道理。首先在越野跑比賽中,我先前已經知道我自己並不擅長跑山,但是我想要挑戰自己的極限,並要突破自己,雖然我在比賽之中曾經一度想過放棄,但是我心想如果這時才放棄,之前努力過的全部就真的是白費了,所以我忍著肌肉的疼痛,終於跑完八公里的山路。我從中學會了只要堅毅不屈,再難的事也能克服。 至於在探訪活動中,當我親身走進露宿者之家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自己是多麼的幸福!露宿者不僅吃不飽,就連病了看醫生的錢也負擔不起,生活環境也十分惡劣。當我探訪完後,我想把這個社會議題告訴給大家,希望政府可以關注一下這個問題, 令街友可以得到一個溫暖的家。 劉漢軒   新民書院   6C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16_20210530new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05.28
天主教新民書院 推動晨跑培養運動習慣
每逢週一與週三,參加晨跑計劃的學生於7時前已回校,熱身後,便由學校正門開始練跑, 跑至附近的京士柏公園,沿途有跑道、上落樓梯、平路等,跑大約20分鐘後便返回校舍,開始一天的課堂學習生活。負責推動長跑的天主教新民書院課外活動組及體育科主任黎可基期望,透過晨跑建立學校的長跑文化,「當學生有恆心定時做運動,自然能培養他們對運動的興趣, 也能訓練他們的鬥志與毅力。」 中二學生周紫依及謝宛芯因為參加晨跑,已習慣清晨5時起床再回校,她們認為早起也會令人更精神。謝宛芯最初參加晨跑是因為受到熱愛運動的哥哥的鼓勵,但起初練跑時也不習慣,「以往甚少跑步,但慢慢也適應下來,後來愈跑愈順暢,逐漸習慣了每星期兩次的跑步訓練。」她說長跑有助她生活變得更健康。 周紫依自六歲開始跑步,升中後得知有長跑訓練便報名參加,在老師推薦下代表學校參加越野賽事,更在上學年女子乙組比賽中獲得全場第八名。她喜歡長跑,訓練有助提升體能外,也鍛鍊毅力,最重要的,是同學的陪伴成為她堅持下去的關鍵,「朋友的同行是我跑步的動力,也推動我繼續參加賽事。」 座落油麻地鬧市的天主教新民書院建於1960年代,佔地只約1,400平方米,校舍細小,沒有操場,學生在設於校舍底層的禮堂集會,也在禮堂上運動課。禮堂內雖有籃球架,卻並非標準的籃球場,凡小息、午膳或下課後,學生也沒有運動場地舒展身心。 校舍小 老師想辦法推運動風氣 黎可基老師認為校舍的限制,不應成為學生投入運動的阻礙,於是他便以自己擅長的長跑項目去改善校內運動氣氛。他先後推出晨跑計劃和環校跑,也在校內增設越野長跑隊等,更會推薦學生參加賽事,又想出不同方法去鼓勵學生做運動。 「參加晨跑為了得到一雙跑鞋!」中二生許廣鴻坦言最初看到參與晨跑訓練有機會得到一對波鞋作獎勵而報名參與:當參加達到10次,再完成自學計劃,即是累積跑完馬拉松的42.195公里距離,及參加每年一次的「環校跑」,完成以上要求,校方便向學生送贈跑鞋。 許廣鴻說:「跑步雖然令人疲累,但獎勵卻給我動力。」他最初每星期兩次晨跑, 跑了一會已體力不繼,由跑變行。後來他也參加四公里越野賽,經過訓練後他終於可以一氣呵成跑畢全程,體能也逐步提升。 為了讓全校學生多做運動,該校七年前開始每年舉辦「同樂日」,場地是租借外間的室內運動場館,以解決校園地方有限的問題。活動以班際比賽為主,遊戲富趣味。為求讓學生投入,活動前,體育課堂會教導學生同樂日競技遊戲的技巧,又鼓勵學生多練習多參與。 當問到同樂日有甚麼好玩的地方,受訪學生都表現雀躍,例如同樂日其中的遊戲「極速挑戰」,學生要在平放地面的長梯上完成不同動作, 如開合腳、前後跳等,去考驗學生的靈活度和腳步協調。另外,也有講求團體合作的遊戲,由每班派代表參加跳大繩;也有由8至10人站立在一條大型彩帶圈內鬥快到達目的地的「坦克車」遊戲。 本學年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同樂日改為網上預錄,由每班各派學生代表參加。 近年協助籌備同樂日的中四生梁華釧說,可惜今年未能舉辦實體同樂日,但回想以往,仍很享受參與過程,「以往同樂日上經常要在場內四處走,例如是幫手拍片,相比參賽者的活動量還要多。能與同學一起籌辦活動,很好玩和很有意義。」 中六生林俊朗熱愛運動,更在舞獅項目代表香港參賽,然而面對校舍空間狹小,幸好近年學校推動晨跑及同樂日等運動,讓他在六年的校園生活中留下美好回憶。「我珍惜每一次的運動訓練。團體活動如同樂日可提升同學對學校的歸屬感,尤其本年我要應付公開試,運動給予我喘息的機會。」他說,運動訓練了他的恆心與堅持,兩者都有助他應付公開考試。(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