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_20220925a_fade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09.25
你如何協助 孩子開學?
暑假的幾天經過書局,都看見門外排了長長的人龍,原來新學年快開始了,家長亦很緊張為孩子預備新學年的課本;有家長向我表示很擔心,因她的孩子升上小一,那是一所有名的小學, 家長怕孩子出現適應的問題,跟不上學校的進度,最後被學校開除。   我猜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擔心, 不單是升小一的孩子,升中一的孩子同樣令家長擔心,在此,我們不妨預測一下孩子將會遇到的問題,和家長可以怎樣協助我們的孩子。孩子到了一所家長心儀的小學, 家長當然高興,但今年孩子的上課日數非常有限,大部分課堂都在網上完事,同學間的互動少之又少,課堂的規則更少處理,就以家課冊這情況,很多孩子都不明所以,卻要在小學裡硬面對;有一次,有位家長對我說:她不明白為何學校給這樣少家課予孩子,其實不是少家課,而是孩子沒有把家課完全地記在家課冊裡,很多幼稚園的孩子都沒有記家課冊的習慣,來到小學就需要一些時間去適應,做家長的,就要努力地去跟進這件事,最後可能要請老師代為檢查,看孩子是否把家課全都記下來,相信孩子很快就會跟上寫家課冊的要求。   第二就是為孩子養成執書包的習慣,因為有些課堂不是每天都要上的,學生就不必把課本全部帶返學,所以家長得協助孩子執書包,待他習慣這動作後,家長只要檢查書本是否帶齊便可。   第三,家長應習慣多與學校老師及其他專業人士接觸,現在駐幼稚園的專業人士也不少,但很少家長主動找他們協助,免得學校老師以為孩子在家裡有很多問題,但在小學裡,家長想知道孩子的表現,就須找老師談談,我是鼓勵家長對有關孩子的學習問題,不妨直接找老師問問,其實,老師也會定期找家長面談,家長也不必擔心為何老師要見我?   最後,老師與家長有良好的溝通,肯定對孩子的學習有益,所以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有疑問,不妨找老師問一問,切勿亂猜,對孩子造成更大的誤會。下一期我們談一下升中一的同學遇到的困難。   重點: 1. 新升小一的同學最常遇到的困難是填寫家課冊,家長應留意。 2. 其次是執書包的問題。 3. 家長應習慣多與學校的專業人士聯絡。  
kjy13_20220918 a_fade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09.18
在新冠疫情下開學
自2020年起,新冠疫情已經大大影響了全球不同地方的人的日常生活,香港學生也是受到嚴重影響的一群。除了一些國際學校外,本港很多學校的學生在過去一個月只有大概兩星期的暑假,9月初又要開學了。對很多學生來說,雖然之前提早放了暑假,但是當時因為疫情關係,學生難以安排一些過往暑假的活動,大部分可能只會留在家中,因此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在過去兩個星期的暑假,學生都會忙於準備新學年的種種事情,然後便要重新開始新一個學年,除了學生外,家長們和教師們亦會感到忙碌。   新一學年又開始,但疫情卻沒有過去, 反而確診個案數字上升,防疫措施和社交距離措施繼續,學校上課的安排也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學,學生不免感到壓力, 學習時間的安排不同了,課外活動的安排也會改變,自然他們的社交生活也會大受影響,距離回復正常生活好像遙遙無期,學生只能每天見步行步,隨著環境情況和學校安排的改變而不斷作出調節,盡力配合所有的措施。   在這些不斷的壓力下,學生可能會感到一種無力感,覺得很多事情不是在自己的處理能力範圍內,亦會感到無助,沒有希望,看不見有好轉的機會。在這種無助感下,學生可能會出現情緒症狀,例如抑鬱、焦慮、脾氣、失眠等,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不同方面。   除了學生,家長也可能出現類似的情緒症狀,雖然疫症已經發生了幾年,但是這不代表大家能夠適應,反而疫情時間愈長,大家用來調節心理壓力的資源逐漸耗盡,無力感可能增加,令精神健康問題的風險上升。   開學後,因為疫情持續和防疫措施維持,建議學校在落實措施之外,考慮探討學生及其家人在疫情下所受的影響及適應的困難, 提升學生及家人在精神健康方面的關注,開展一些精神健康心理教育,讓他們認識和了解這方面的重要性,經常留意自己的精神健康心理狀態。假如發現學生受這方面的影響,學校方面應該及早建立橋樑及有效介入,安排學生與有關老師或學校社工會面,表達自己的問題,有需要時更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重點: 1. 在新冠疫情及防疫措施不斷的壓力下,學生可能會感到一種無力感。 2. 在這種無助感下,學生可能會出現情緒症狀,例如抑鬱、焦慮、脾氣、失眠等,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不同方面。 3. 建議學校在落實防疫措施之外,考慮探討學生及其家人在疫情下所受的影響及適應的困難,提升學生及其家人在精神健康方面的關注,開展一些精神健康心理教育。
kjy13a_20220626_fade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06.26
如何處理愛撒謊的孩子?
有家長投訴三年級的孩子愛撒謊,但一點也不高明,媽媽即時識破,但孩子卻沒有一點悔意,絲毫沒有改掉說謊的陋習,這家長問我有甚麼方法處理?同時,家長舉了一件事件作證:家長在孩子的默書冊上簽名,卻發現孩子沒有做好改正,家長問孩子,他卻說:老師要他把改正寫在另一張白字上,家長已感到懷疑,要他把改正拿出來給她看, 孩子當然拿不出來,原來孩子根本就沒有做好改正,只是編個故事給家長聽。   處理孩子說謊的問題,不是家長能識破孩子的謊話,當然,如果孩子年紀仍小, 家長很容易知道孩子在撒謊,但識破謊話的同時,亦帶出幾個問題: 破壞親子間的信任,每當家長識破一個謊言, 家長定必存著懷疑的態度,這樣,親子間的信任定會破裂,孩子心裡會想:就算我講真話, 你也不會相信。這只會令孩子繼續撒謊,而且會促使孩子的謊話更完美,總有一天,家長再找不到破綻,再不能識破其謊話。因此,家長處理孩子說謊並不是識破其謊話,是要令孩子知道說謊是不對的。所以,家長要向孩子解釋說謊的不對和如何破壞親子關係,同時亦要指出: 將來當孩子在社會做事,誠實是何其重要; 孩子應好好學習。   其次,家長應了解孩子為何要說謊? 很多時孩子說謊是逃避被罰,就如上述的孩子,因害怕被家長知道沒有做妥默書改正而向父母說謊,歸根究底就是害怕被處罰,孩子根本就沒有想過:如果父母察覺他在說謊,處分可能更嚴重,因此,家長不必像偵探般去檢視孩子每一句話,那就太花時間和精力了。家長應同時檢視一下自己的管教方法,是否太嚴厲抑或太寬鬆,做就了孩子說謊的機會。其實,父母應該是和藹及平易近人的,有問題是可以交心的,那便可以減少孩子撒謊的機會。   重點: 1. 尋找孩子說話的真確性是費時失事的工作,並且破壞親子間的信任。 2. 家長應該令孩子明白誠實的重要性。 3. 家長應同時反省自己管教子女的方法,我的意見是寬鬆合度,令孩子喜歡和家長親近。  
kjy13a_20220619_fade
400 400 醫社同心 2
醫社同心
2022.06.19
休息, 是為了走 更長的路。
因為新冠疫情對社會的影響,大部分學生早前已經有一段時間停課,提前放了暑假,當疫情紓緩後,學生們再次返回學校進行實體課。夏天將至,因為之前的提早暑假,不少學生們未能如期在7月放長假,而夏天的假期會因此而縮短。對不少學生來說,之前的提前暑假,並不如以往每年夏天的暑假一樣,因為疫情關係,學生們大部份時間都要留在家中,沒有以往的暑期活動, 也沒有日常的運動機會,亦缺乏了社交的活動,因此很多學生都只能逗留在家,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假期。   因為夏天的假期縮短了,而且今年的學習時間表有很大的變動, 學習模式也常常改變,由實體課轉成網課,由網課轉成實體課,回校上實體課時也需要遵守最新的防疫措施,以上的事情可能令學生們出現適應的問題,也令一些家長感到十分擔憂。在即將到來有限的暑假中,家長可考慮不用費心為學生計劃暑期活動,嘗試讓學生得到一個真正的休息時間,或自由地計劃一些喜歡的活動。在學生休息的時間,家長也可得到同樣的休息,不用每天為學生擔憂, 也可減少壓力,放鬆一下。   當家長和學生在暑假休息時,可以嘗試感受一下較長時間休息的感覺,對忙碌的人來說,這種感受可能有點陌生,但也可嘗試細味。休息,除了睡眠以外,也可以進行一些放鬆的活動,例如聽音樂、閱讀書籍、茶道等。在進行放鬆活動時,需要全程投入,集中專注力,排除其他雜念,便能投入放鬆的狀態。家長也可教育孩子休息的重要性,需要學習在忙碌的日程中停下來,安排一些休息的時間。休息,是為了將來走更長的路。   重點: 1. 在即將到來有限的暑假中,家長可考慮不用費心為學生計劃暑期活動,嘗試讓學生得到一個真正的休息時間,或自由地計劃一些喜歡的活動。 2. 在學生休息的時間,家長也可得到同樣的休息,不用每天為學生擔憂,也可減少壓力,放鬆一下。 3. 當家長和學生在暑假休息時,可以嘗試感受一下較長時間休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