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b_20220626_fade
400 400 心晴信箱
心晴信箱
2022.06.26
使用手機也會成癮?
問: 為甚麼爸爸媽媽要限制我使用手機呢?明明在網路上有很多有趣的事物、能夠學習很多知識!   答: 是的,網絡和手機也好像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用作學習、尋找資料、看影片、玩電子遊戲……都十分有趣吸引。但是,就如我們飲食要節制、休息也該定時;使用電子產品,也該好好分配時間,才是善用科技。而且,電子產品對於青少年和孩子身體和精神健康的影響,更不容忽視!   當我們的眼睛過度觀看屏幕,藍光會影響視力和專注力。然而,情況還比我們想像中嚴重!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8年公佈把「網路電玩成癮(Gaming Disorder)」列入精神疾病的一種,證明電玩產品成癮問題開始陸續出現,影響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   事實上,當我們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當中豐富的影片、圖片、電子遊戲的刺激效果,會影響腦部的中樞神經, 大大提高神經傳導體—— 多巴胺濃度。隨著時間加長、電子產品對腦袋的影響日益增多。嚴重的話,用家甚至會覺得不想停止、不能自拔、失去自制能力, 產生成癮情況,在心理上還會帶來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   為12歲以下兒童來說,理想的屏幕時間,應每天不多於40分鐘;青少年則不應超過1.5小時。因此,父母和學校都會提議大家好好管理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這樣或許會讓大家覺得失落,沉悶,但是,這是為著大家的健康好處。   適時放下手機,多跟朋友和家人相處,閒談。當感到沉悶時,如果以運動、閱讀、桌遊、藝術活動等等方式去調劑身心,大腦的放鬆效果更為顯著。   在此,筆者也鼓勵家長們以身作則,在陪伴孩子和家人時,多放下手機、全心全意地給予臨在和聆聽。節制,也是一項對身心靈大有益處的美德啊!  
kjy13b_20220529_fade
400 400 心晴信箱
心晴信箱
2022.05.29
好朋友要移民
問: 如果聽到有朋友要移民外國,我該怎樣做和他們餞行道別呢?   答: 當聽到認識多年的朋友、同學要移民,有點不捨得是正常不過的。有不少人甚至會疑惑到底我們又該做些甚麼和他們好好道別。如果細心留意,「餞行」的餞字從食字部,在我們的文化中大多會和朋友們吃一頓飯,好好聚舊,說笑談天,讓他們有個美好回憶。我們也可以特意為朋友下廚,或悉心準備一份禮物,送上祝福。趁有空檔時間,邀請朋友一起重遊舊地,甚或可以提議以同一姿勢及企位拍一些「當年今日」的照片, 長大後可以懷緬一番。另一方面,我們亦可嘗試細心了解朋友移民前的各項準備, 按自己的能力作幫忙,例如可問問他們有沒有舊物需要處理, 可以協助轉贈一些有需要的人;又或者主動關心朋友的感受,只要他們樂意分享,我們也可以作一個好好的聆聽者,支持他們面對未來的新挑戰。除此之外,其實我們也可以了解一下朋友將來居住的國家,有甚麼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 如有機會可以和他們交流,讓彼此知道安居的地方,以便將來作聯繫。更重要的是, 我們亦可以和朋友來個約定,怎樣好好保持聯絡,互相分享生活,期待他日有機會再次共聚,一起旅行遊歷,製造更多的共同經歷。即使這刻各人身處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只要真心替對方著想,彼此鼓勵和支持大家, 必定友誼永固。  
kjy13_20220501b_f
400 400 心晴信箱
心晴信箱
2022.05.01
好好善別.愛在當下
問: 疫情中,家裡有長輩染病離世,該怎樣面對呢? 答: 持續的疫情中,不少家庭也喪失了親人,這是十分令人悲傷、難受的境況。在心理輔導的服務中,我們會為家人提供哀傷輔導,以紓解喪親之痛。 當面對生離死別,我們經歷不可逆轉的「失去」;當中常見的主要感受包括五種狀態:否認、憤怒、討價還價、傷心和慢慢接受。大家要記住不要急於「解決」那些負面的情緒及止住眼淚,因為沒有一種情緒是錯誤的,讓我們試著去覺察自己的感覺,給予自己時間去經歷和抒發。 親人在疫情中離世,很多家人或未能陪伴在側好好說再見,好像除了為親人籌劃喪禮,就沒有甚麼可以做, 倍覺遺憾。其實也不止這樣,我們也可以嘗試做一些有意思的悼念活動,例如和家人一起製作紀念冊、繪本、影片或獨有的食譜,到親友最愛的地方重遊故地、細說快樂相處的時光。同時,也可以用親友的名義行善,幫助社會上更多有需要的人。在哀悼的過程中,也可以頌讚他生命中種種來自天主的恩賜,默默感恩。 與其說是離別, 不如說成「再見」,是的,我們相信大家總會再見!死亡並不可怕,好好善別,愛在當下。
kjy13b_20220327_fade
400 400 心晴信箱
心晴信箱
2022.03.25
施比受更有福
問:為甚麼老師常教導我們要幫助別人?是為了「好人有好報」嗎?   答:當看見善良的人也會受傷害、惡人卻不一定有惡報,總會令我們萬分不解, 為甚麼我們還要行善呢? 當然,信仰告訴我們, 天主知道所有人的心,當我們為了愛天主而行善,賞報自會在天上。從社會學來說, 做好事是一種「利他行為」(Altruism)。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大家也希望一起努力做好、為社會作正面貢獻等。   從心理學的角度,原來當我們幫助別人,心靈也會得到超乎利益的價值,當中獲取快樂的價值,是眼睛看不見的! 而快樂的關鍵還在於我們行事的「動機」; 當我們付出時,動機和意向愈是純然,我們得到的快樂,自然會愈大。心理健康、安穩的心靈,也隨之而來。   如果我們行善時,只為了條件交換、充滿計算;那麼,我們的快樂只依賴於別人的回報或讚賞,那更會成為壓力。那就不能讓我們得到內心的自由和免費的快樂。   筆者最近有機會幫忙送物資到胡頌恆神父(人稱「廟街神父」)那裡,他在嚴峻的疫情中,仍然為窮人張羅生活所需、收容無家者。看到78歲的他仍天天勞碌,令人有點擔心,但他總充滿喜樂和感恩,常常笑說:「不辛苦!充滿樂趣!好玩啊!」相信這也是「施比受更為有福」的見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