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_20170326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7.03.25
創作天地 2017.03.26
文章: 書本的自述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書本,我是住在小主人的書包裡的中文教科書。我的身體又寬又平,非常厚,我的身體是用紙來造的,我是小主人學習的好幫手。 我可以幫小主人學習和預習中文科,小主人有空時,我可以幫助小主人複習。 我的小主人非常愛惜我,她會給我穿上外套。她十分用功,每天,她只要做好功課,就會從書包裡,小心翼翼地把我取出來,並翻開我的身體,我便把身體裡藏著的知識,傳授給小主人。 小主人把我帶回學校裡,我看見了很多同伴,都被他們的小主人弄得皺巴巴的。我想呼籲其他小主人,要好好愛惜書本,不要把我們弄皺,要好像我的小主人一樣,愛惜我們。 莊紫葵 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三E An Unforgettable Summer Holiday  After a busy semester, the summer holiday was around the corner. In order to make this summer more meaningful, my parents decided to visit Switzerland. In fact, I had heard quite a lot of beautiful things about the country. Therefore, it was not a surprise. The trip was really amazing and memorable.  Switzerland is a small European country known for its beautiful snow-capped mountain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places I visited was a mountain in the Swiss Alps──The Matterhorn which is about 4478 metres high. It is the symbol of the Swiss and also the brand image of a well-known chocolate. We took a mountain walk to enjoy the fresh air and the cool breeze that we had never experienced before.  We also visited the largest glacier in the Alps──Aletsch Glacier. We arrived at this sightseeing spot by cable car. The scenery in the glacier was unbelievable. The magnificent glacier seemed like a big dragon flying from the Alps. In fact, it was declared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since 2001. We stayed there the whole afternoon to enjoy the scene and spectacular view.  We spent eleven days on this summer holiday. When I came back to Hong Kong, I can still feel the cold air, lakes, the green surroundings and the snow mountains in the atmosphere. The trip was wonderful and I really had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李明傑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 六禮 造燈籠 上年九月中旬的中秋前夕,我們一家到上環學造燈籠。 本來我以為學造傳統燈籠,就是用竹篾紮作,再用紙糊成的那種。誰料當我們到達後,發現內裡有很多大型機器,我們好像進入了一間科學實驗室一樣,導師哥哥身穿工作服,笑容可掬地向我們講解每一個步驟。 導師哥哥給我們派發材料,便輪到我們製作了。我們首先畫上各人喜愛的形狀,然後導師哥哥就幫忙用激光,把這些圖案切割出來,再經過組裝和黏合,裝上二極管燈泡和電池,燈籠就能發光了。 我覺得這個活動很好玩,這個親手製作的燈籠,令我們上年的中秋節倍添難忘。我想:如果今年再有類似的活動,我會邀請同學和好朋友一起參加呢!  劉軒竣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二A 水運會前奏 學校將會舉行第二屆水運會,我很想參加,但是我不會游泳, 所以在暑假期間,參加了游泳班。 在暑假期間,教練教了我不同的游泳方式,例如:自由式、背泳、蛙式……經過不斷的操練,我終於學會了游泳,而我最擅長的是背泳。 暑假完後,老師把水運會的規則和比賽事項發給我們。原來參加比賽首先要取得教練的准賽資格。我立即聯絡教練,安排試水日期。 到了試水當天,教練告訴我要在兩米深的水裡試水,我非常緊張。幸好,還有三四人在泳池旁等候試水。輪到我時,我雖然非常緊張,但是想到能有機會參加比賽,便下水了。游完回來,我看見我的成績很好。最後,我得到教練的准賽資格。 當天我感到很開心,因為我可以參加比賽,我期望快點到比賽的一天。 黎子瑩 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 五B 我的家 大家好,我是李溢盈,我喜歡別人稱呼我為盈盈。我今年六歲,是一位女孩子。 我喜歡的科目有體育、視藝和電腦。有空時,我喜歡去公園玩。 李溢盈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一D 小息 小息的時候,有的同學在操場上跳飛機,有的同學在課室裡談話,真高興! 黃嘉怡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一B 看電影 星期六的早上,我、表妹和媽媽一起到電影院看電影,我們看得很高興啊!  陳安琪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一A 圖案: 和諧生活 林君龍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 六D   小丑的衣裳 馬慧琳 天主教善導小學 六B  
kjy07_20170312sa
icon59
香港故事
2017.03.11
湯碗頭、屎塔蓋和襪帶
一百年前,辛亥革命已成功,滿清政府早已垮台,漢族男子已不用把頭髮前面剃光,後面梳條長辮子。香港的華人也不例外,右圖的小男孩理了個當時頗流行的髮型:理髮師傅用西式剪髮器從兩側和後面往上「鏟」,前面則剪齊(廣東話俗稱「齊陰」),頗像個鍋蓋和反轉的湯碗,這種髮型俗稱「屎塔(馬桶)蓋」。但「古老當時興」,如今還有電視藝員剪這種髮型。 香港是個西化得較早之地。圖中小孩的長衫前面扣洋鈕,衣領卻是和唐裝相同的小企領,顯然是一種中西合壁的樣式,那時叫「半唐番」。但褲子和鞋襪卻是中式的,中式褲子和鞋的特色和沿革,我們且留待以後再說,這兒先討論襪子。 我們現在穿的襪子都有很好的彈性,即使穿舊了,套在腳踝上,無論怎麼跑跳都不會掉下來。但這種方便而又便宜的線襪風行,不過只有數十年的歷史。在五十年代及以前,那時的織造技術還沒有那麼好,能貼身的襪子幾乎全是人造纖維製品,價格也不便宜,人們稱之為「原子襪」。普通的襪子只有在新的時候才貼腳,舊了便成了兩隻布袋,於是便得用「襪帶」在襪子上端把襪筒固定。有些新式襪帶織造得很漂亮,裡面包有橡筋,有很好的彈性, 於是便有「執條襪帶累身家」的俗語,意即拾到一條漂亮襪帶,為了相配,全身的衣著都得講究,結果敗了家。若再往前推,左圖是出土文物和古畫中襪子的式樣:傳統的中國襪子都寬鬆得很,全憑在頂端用襪帶紥牢。在彈性襪帶出現之前,傳統的襪帶只是布條,右圖中小男孩小腿所紥的,便是此物。
kjy01_2016121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12.10
將軍澳天主教小學 圖騰藝術展
(本報專題)將軍澳天主教小學每年都會舉辦視覺藝術展,今年的主題是「圖騰」,意指民族、族群和當地人表達的特色,故此是次主題能讓各班學生展示他們的特性。視藝科周君瑜老師表示,現今人們普遍把圖騰當作紀念品;因此利用圖騰作主題,能讓學生學會欣賞其顏色、含義等,重新用藝術角度認識圖騰。 就讀五年級的麥嘉兒展示的圖騰作品,是五、六年級學生共同製作的,約五米高,是這次展覽中最高的製成品。「感到真的很自豪,我們先參考圖片再製作,沒想到會這樣高。」因為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開始思考未來方向,所以跟老師商量後,決定用夢想職業作主題。同學們在作品四周畫上不同的夢想職業, 用木板固定,並用膠紙黏合。由於是天主教學校,作品頂部是一隻代表聖神的白鴿,再配合環保概念,以汽水罐作翅膀,使作品更具意義。製成後,嘉兒感到很滿意,因為做出來的效果非常棒。 六年級生劉文靜和洪丞鑌表示,製作過程十分好玩,「因為可以自由發揮, 又可以試用熱溶膠、釘槍等工具, 平時只會用到釘書機。」文靜說。丞鑌補充,鷹的翅膀經常掉下來,用普通白膠漿不夠穩固,因此要用到熱溶膠等工具。他們班所製作的圖騰,展現出學生六個年級的特性,最底層的是小花小草,代表一年級的脆弱性;二年級是代表單純的綿羊等等。這個圖騰最特別的地方,是紙碟上寫上各人的姓氏,象徵著全班每個人都參與其中。 在過程中,學生體會到分工合作, 因為如果只有一個人製作,便很難製作出整個圖騰。文靜還說:「完成作品後要匯報,還可訓練我們的口才。」雖然過程好玩,但他們也面對一些困難,例如升降機裝不到這麼大的圖騰,他們便要合力把作品從六樓搬到一樓禮堂。嘉兒也表示,班中二十七位學生一起搬動圖騰,是最困難的事情;但是「一齊創作,一齊辛苦」,整個過程帶給她很多回憶。在面對逆境時,當想到那些畫面,便能克服困難。 教導嘉兒班級的周君瑜老師( 小圖右)表示,平時學生會覺得自己很渺小,因為自己畫的圖畫不美麗便會感到失望。這次展覽讓學生明白,只要集合眾人的創作和參與,就會出現美麗的製成品,學生從中也獲得成功感。另一教授視藝科的勞逸韶老師(小圖左)也提到,成果美麗與否並不重要,最重要是過程中學會欣賞別人,與人合作,最後學生能做到「不分你我,是我們班的作品」。老師還會跟學生一起嘗試不同的顏料、材料,例如周老師教導學生用原支顏料, 直接塗在木板上,使質感更厚、更原始, 老師和學生都能從中一起成長和學習。(妤) 
kjy01_20160925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9.24
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 循序漸進 助小一生適應
每年新學年,剛升上小學的一年級生均需學習適應全新的校園環境,不少學校也會像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下稱「聖伯多祿」)般,以關顧的態度及循序漸進的方式,協助新生們去適應。 (本報專題)就讀小一的何逸朗和陳祉妤說,現在的小學生活與從前的幼稚園生活很不一樣。祉妤表示雖然她對幼稚園的同學和老師有點不捨,但對新階段卻不大擔心,逸朗則在開學前的訪問中透露有一點點擔心。祉妤有一個哥哥在聖伯多祿就讀,當他得知妹妹會在新學年與他同校,便第一時間向祉妤簡介小學生活的情形,例如他們可以在小息時吃點東西,或到電腦室、圖書館等蹓躂,總之會有不同的玩意等著她去嘗試。陳太(鄭玉梅)指,「祉妤幼稚園畢業前寫了感謝信給老師,我還為此與她談過,她感到好一點。其實,我不太擔心她會不適應小學生活,當年哥哥的適應力很強,升小一之初沒出現過困難,我相信現在祉妤有哥哥陪伴,可有助適應。」 輕鬆愉快迎挑戰 逸朗是家中長子,親朋間沒幾個小學生,他在入學前對新生活沒太多的認識,而且現在與他同校的幼稚園校友都不與他同班,使逸朗最初對與其他同學相處的情形有點擔心;可幸正式上課後,他的疑慮一掃而空。何太(李影珊)說: 「開學前,當逸朗告訴我這個擔心時,我開解了他,並給了他一些建議。」陳太和何太在協助孩子適應升小方面,同樣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在剛過去的暑假,他們分別多進行與孩子一起去游泳等戶外活動,或到各區探訪親朋遊玩。「畢竟小學生活真的與幼稚園生活很不同,例如上課時間較長、功課比較多等等。我們就趁暑假先讓他們玩夠,『充足電』,以最輕鬆和愉快的心情迎接新階段。」何太說。 一如同校的其他小一生,祉妤和逸朗在暑假前參加了校方於今年六月底和七月初在校內舉行的「K2暢聚伯多祿暨小一適應課程」。三次聚會中,校方以遊戲和互動的形式讓學生初步體驗中英數等各科的學習情形。負責該課程的徐玉蓮副校長(小圖) 說:「這些全是小一生會在新學年學習的科目,我們提早讓他們有初步的認識。」至於小一課程中的宗教科,則留待開學後才正式教授。她還指,舉行適應課期間,學生上課,家長則留校聽校長和嘉賓主持包括如何適應升小生活、學生情緒和心理等方面的講座。「適應課早一點開始,一方面有助學生及早認識師生和環境,另一方面則有助家長消化、融會講座內容,了解學生的情形,從而協助適應。」 家校同一目標 記者曾參與其中一天的觀課,在英文科體驗活動中,目睹學生在老師的帶引下,跟著電腦屏幕顯示,邊唱歌做動作邊學生字,學生表現投入、認真,課室內充滿笑聲,祉妤便是其中一個樂在其中的學生。她自言眾多科目中,較喜歡電腦科,她也喜歡在視藝科體驗活動中用布所造的銀包。祉妤說:「小學生活與幼稚園生活真的很不同,現在上課所玩的遊戲已有所不同了。」至於一向喜歡數學的逸朗,在電腦科體驗活動中也在玩數學遊戲。他記得在視藝科體驗活動中以紙碟造了一尾魚。 對於如何協助小一新生適應,校方和家長的目標一致,都希望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和有效的學習環境,暑期活動的安排可稍為放下學業上的操練, 多進行親子閱讀和各項有益身心的活動。校方早於小一生入學前,已廣邀區內的幼稚園低班和高班學生參加該校的適應課,增加幼兒認識校舍和學習環境的機會。祉妤在低班和高班時均有參加,加上陳太是家教會委員,有時還會帶她一起往學校做義工,令祉妤對該校並不陌生;至於逸朗,雖只在高班時才參加適應課,但亦早於開學前已來過校舍兩三次,何太認為這樣有助逸朗在新學期盡快適應。徐副校指,體驗課以活動形式進行,是不想加重學生的壓力。該模式校方已沿用多年,對協助新生適應恆之有效。 天主降福不可少 校方重視學生的基礎和品德培育,開學之初, 中文科和英文科均以認字和閱讀為主、數學科則著重數理的講解,當中中文科會多講解字型結構和筆順,甚至會重新指導學生正確執筆的方法,讓他們打好學習基礎。開學前的家長會中,除向家長講解上課時間表和午膳安排等實務,校方還特別邀請中文大學和教育局的課程發展主任到校分別簡介課程內容。該校會在學期初使用由兩個機構為中文科和英文科所設計的課程內容。此外,校方明白到學生在適應上可能會有個別差異,在開學首兩週,特意邀請小一學生的家長在上課期間入課室當老師助理,每班四名義工家長,協助帶學生上洗手間或處理通告交收等。義工家長們不會被安排往自己子女就讀的課室當值,以避免造成孩子依賴。徐副校坦言,每年這樣的安排均大大有助新生適應新環境。在全校上下及家長的攜手合作下,每年新生們均很快便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作為一所公教小學,徐副校表示,每年開學感恩祭必不可少,雖然小一等低年級學生未能隨小四至小六等的高年級生往堂區參加彌撒,但校方會邀請校監陳德雄神父在上課日到校為小一至小三學生在校內舉行開學感恩禮儀,以讓全體師生都在天主的祝福和帶領下於新學年內努力學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