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80916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9.14
聖德蘭幼稚園增設本地課程 讓小孩融入社區.藝術.大自然
  (本報專題)位於赤柱的聖德蘭幼稚園,多年來為照顧區內人士而開設「非本地課程部」;本學年九月開始,幼稚園參與了「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開辦「本地課程部」,配合目前社區需要的同時,也要把天主教核心價值灌輸給華語兒童。 聖德蘭幼稚園校長李月嫦說:「區內有一間基督教幼稚園,如果家長希望替小朋友報讀天主教學校,最方便都要到香港仔去…… 家長得知我們開辦本地課程部都感到興奮!」幼稚園在本年七月終獲教育署批准,可開始為本地課程部招收學生。對於要遲遲才能招生,李校長說:「我們希望向學生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待一切準備好才能開始招生。」截至九月四日,本地課程部共招收了七位學生,非本地課程部共有十七位學生,校長說:「無論今年有多少學生,我們都會照常開班,努力教導每一位小朋友。」   布置幼稚園 向社區展視藝術氣質 聖德蘭幼稚園座落聖亞納堂旁,初期與聖德蘭學校為鄰。聖德蘭學校這小學則於二○一一年因收生不足而停辦。這次幼稚園擴建,便是在小學原址進行,設置了音樂室、美藝室、戶外有蓋操場等教學空間。   校長和老師對於新校園的設計都花盡心思。為了善用音樂室木地板,校方在音樂室加設了攀石的地方。另外,在音樂室的牆上亦畫了太空圖,為了使圖案更加立體,他們使用了三維技術,「每個小朋友看到都會『嘩』一聲,因為畫面立體得就像太空人從黑洞中掉出來般。」 在剛過去的父親節,小朋友更與爸爸一起布置校園,在新買的防撞設備上畫畫,為它們增添色彩。李校長:「我們希望幼稚園可以向社區展現藝術的一面,校園每一個角落都充滿小朋友和家長的創作。」   學部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締造自然語境 擁有獨立校舍的聖德蘭幼稚園是一間多元文化、多種族的學校。在上學年,共有二十多位學生,來自俄羅斯、澳洲、智利、阿根廷和韓國等十七個國家。因應學生的不同背景,學校每年都會就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舉辦活動,讓小朋友多了解各地文化。 本地課程部開始後,學校將會加強兩個學部兒童的互動學習, 提升多元化學習的效能。 另外,小朋友在早會、聯歡派對、出外參觀等課堂外的地方會經常作交流,一起相處,造成語境共融的情況,強化兩文三語的學習。李校長說:「我們不需刻意舉行任何語言日,因為小朋友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每天自然地接觸不同語言,形成一個自然的語境。」    課室、社區、大自然 聖德蘭幼稚園著重生命教育,例如在校園內設有「有機種植區」,與學生一起種植;讓他們親近大自然,接觸小動物的機會。每天早上,小朋友都會替植物灑水、灌溉,他們從種植中體會生命與成長。李校長認為在種植中,小朋友能夠學習面對困難,天氣、自然等因素會影響植物的生長,老師便能教導小朋友怎樣面對和應付。   幼稚園課程以兒童為本,透過生活經驗學習,帶小朋友到訪社區不同地方,例如赤柱的古蹟、廟宇和古井。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學校就帶了學生到訪赤柱街頭進行舞獅表演。另外,學校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所以會與小朋友認識其他宗教文化。黃華萍主任:「小朋友一進入廟宇,便會自動自覺地請對方保持安靜。之後,他們便會自然地跪在拜墊上祈禱。」學校更會帶學生走進大自然,李校長說「從學校走五分鐘就可到沙灘」,所以學校會在沙灘舉辦一些課外活動。早前,小朋友就化身為小小考古學家,到沙灘發掘「恐龍化石」(尋寶活動),從中了解物種絕種的原因,以及愛護環境和地球資源。   學校亦將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和家庭,融入課程及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每逢有派對的日子,外傭姐姐都會幫忙準備食物,但鮮有參與的機會。所以,去年學校舉辦「外傭姐姐日」。學校、家長和小朋友準備了食物和一些感謝的說話來感謝外傭姐姐,讓小朋友懂得尊重外傭姐姐,亦讓外傭姐姐明白她們也是學校的夥伴。當日其中一個活動環節「大手牽小手」,外傭姐姐蒙著眼睛,透過觸摸小朋友的手尋找自己的小朋友。每天外傭姐姐都需要牽著小朋友的手上學,所以當天從遊戲中看到他們的關係十分密切。黃主任:「因為小朋友與外傭姐姐之間有緊密的聯繫,當姐姐想放開手的時候,小朋友會自動地捉緊她們的手,所以她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小朋友。」    學校今年亦參與了中文大學舉辦的「遊戲.學習.成長」計劃,提升教師的教學專業,好能設計具啟發性和有趣的課程,讓小朋友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吳) 
kjy01_20180408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8.04.07
第五屆香港觸感藝術節 觸感生情 放開視覺框架
戴上眼罩,右手執手杖, 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心神有點不寧,左手開始向前亂摸,像要抓住那根救命浮木,讓自己心安⋯⋯  (本報專題)由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大華銀行及發現號舉辦的第五屆《香港觸感藝術節》於上月舉行,活動希望參加者撇除視覺,用其他不同感官去感受藝術。參加者會蒙上眼睛,由視障人士帶領接觸由視障及健視藝術家聯合創作的藝術品。今次主題為「觸感生情」,講述生命中五個不可或缺的元素:關係、呼吸、水、食物和溫度,誘發出不同體會。 視障人士: 這個展覽較多互動 心光學校的學生亦有參觀展覽。雙眼只餘一兩成視力的陳柏伊感覺很特別,作品可以嗅、可以摸,其間她便嗅到植物的香氣。而左眼失明、右眼只餘五六成視力的李嘉裕則認為在黑暗中觸摸和真實看到物件很不同,「例如一個蘋果,認真摸會摸到它的花紋和層次感, 這是我們平時不會留意的」。 嘉裕表示,他們曾參觀科學館,相比起來這次有較多互動,因為這些展品可以觸摸。他提到看其他博物館的展品時,只能大概看出外型,但如摩打等仔細的部份便要導賞員描述。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節目統籌鄭慧君(Scarlette)提到,坊間的藝術節及展覽都是眼看手勿動,「但這種展品必須用手觸摸,不然就欣賞不到作品」。 令柏伊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是《自由的空氣》,草地上的乾花及香包,讓她完全明白藝術家所表達的意思。嘉裕認為最重要是用心去感受作品,平時可能靠眼睛便知道這是甚麼,但今次觸摸完再細心想可能有另一意思,「最記得有作品是一個人形公仔在睡覺,牀上有石頭,初初以為是鼓勵人去親近大自然, 但原來是訴說脊椎痛而失眠的感覺,帶給我不同想法」。 心光學校也有視藝科,學生主要製作立體作品和陶瓷,柏伊指他們需要將作品湊得非常近雙眼去製作,但最重要是有耐性。看完展覽後,嘉裕得到啟發, 希望將藝術與他所喜歡的數學結合,用數字畫畫。 健視參加者: 太多觀感刺激反而不能寧靜 參加者Jeff稱平日經常依靠視覺,如上網、打機等,在體驗中合上雙眼感到很寧靜。其他參加者也同意,因為平常要上班, 很久沒嘗過這樣舒服,很享受這種感覺,也感到安心和有安全感。Je f f明白到身處靜寂,放慢自己,才能感受當下,「有時太多觀感反而靜不下來」。 Scarlette稱有健視藝術家曾提出希望看到曾觸摸的藝術品,但團隊認為這樣便會比較:「原來剛才摸不到的東西是這樣的。」她認為不是見到所摸的東西就是百分百體會到作品意思,而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展品,摸到甚麼就是甚麼,「藝術沒有標準,也沒有固定答案,是個人觸感的藝術體驗」。她亦提到有導賞員認為,比起現實場景,觸摸藝術品的想像空間更大。 Jeff(見右圖)透過作品,感受到失明人士的無奈和不安,例如有一本書,他感受到書的厚度和紙質,但卻為看不到字而感到無奈。不過,他其中一名參展藝術家的朋友雖然在作品中表達出自責及無奈,但他表示朋友在現實中仍然努力生存,現在還學習烹飪。正如另一件作品《舌尖的思念》中,每人抽出的食物都不同,他認為能比喻當命運來到時要接受和面對。而另一件作品是要蒙著眼的參加者圍著扮飲茶、經驗用茶壺沖茶,雖然沒有水,但他能感受到視障人士生活的困難,「在現實中,視障人士真的可能會燙傷」。 節目統籌: 從不同面向欣賞藝術 Scarlette(見左圖)強調展覽最主要目的不是認識視障人士生活, 而是用不同面向去欣賞藝術。她表示,觸感藝術節一直在演變——最初讓參加者也能用視覺觀賞展品,但卻會有人問:「是否可以觸摸?」可見很難避免觀者以視覺作為第一感官,因此今年完全撇開視覺, 啟發參加者用其他感官欣賞藝術。 她認為若要了解視障人士的生活,始終需要公眾教育,「大眾普遍接受他們,甚至過於熱心」。她舉例有熱心人士在港鐵會讓座給視障人士,但他們未必想坐,因為他們只要站在柱前,至下車時向前行就可以,對他們來說坐下更麻煩,「有失明人士因拒絕坐而被罵為何不讓別人幫忙,但人們提供協助時也應該了解對方有沒有需要」。 後記:當我戴上眼罩進去體驗不久,已有參加者因恐懼而走出展覽廳。但現實中,有那樣一群人,即使看不到繽紛色彩,他們依舊沒有放棄探索與前行,去觸摸充滿質感的形狀,去品嘗充滿回憶的味道,去感受充滿變化的溫度;是他們,用不同的角度詮釋了和我們一同生活著的世界。(妤)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MHeiHK; min-height: 25.0px}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3.0px; line-height: 11.1px; font: 11.0px 'MHeiHK Light'; color: #2d2829}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4.0px CHei2HK; color: #007fc4} p.p4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4.0px 'MHeiHK Light'; color: #2d2829} p.p5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1.0px 'MHeiHK Light'; color: #2d2829} p.p6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4.0px CHei2HK; color: #c7379f} span.s1 {font: 12.0px MHeiHK; color: #000000} span.s2 {font: 11.0px MHeiHK}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MHeiHK Light'; min-height: 25.0px}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1.0px 'MHeiHK Light'; color: #2d2829}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4.0px CHei2HK; color: #007fc4} p.p4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1.1px; font: 14.0px 'MHeiHK Light'; color: #2d2829} span.s1 {font: 12.0px 'MHeiHK Light'; color: #000000} span.s2 {font: 11.0px MKaiHK}  
kjy08_20180114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8.01.13
創作天地 2018.01.14
  第一次學溜冰 五年前的聖誕節,媽媽帶我到太古城的溜冰場報讀花式溜冰班。 那時有兩位同學跟我一起學溜冰,我們只能牢牢地扶著欄杆緩慢地走。第一課終於開始了!我們先是學習平衡身體,教練要我們高舉雙手成一直線,然後嘗試一步步慢慢前進。之後教練教我們轉圈,我們七手八腳地轉了起來,我跌倒了,幸好沒有受傷。我們繼續練習,而我終於學會了轉圈。第二課,教練教我們學習如何跳躍,這次我們很快便學會了。 之後,我們已學會其他難度較高的動作,並報考二級程度的考試。 學會溜冰後,我喜歡和朋友相約到溜冰場,結伴到處溜。經過這一次學習,我學會了只要做事百折不撓,不斷嘗試,就一定會成功!  黄黃子榛   聖嘉勒小學  五S  沙灘遊玩記 星期天,我和家人一起乘坐巴士到石澳玩耍,沿途風景怡人。我一邊聽音樂,一邊看風景,興奮極了!不一會兒,我們便到達目的地。 到達目的地後,我和家人馬上在沙灘找位置安頓下來。沙灘上人山人海,遊人有的在打沙灘排球,有的在堆沙,還有的在曬太陽,十分熱鬧呢!  過了一會兒,弟弟提議來一場「堆沙比賽」,看誰用最短的時間堆出沙城堡。我們滿懷信心,全神貫注地堆砌自己的城堡。忽然,一陣大風吹過,沙子飛進了弟弟的眼睛裡。弟弟一邊用手掩著自己的眼睛,一邊大哭:「嗚……嗚……很痛啊!」不管我怎樣安慰他,他還是哇哇大叫。弟弟的哭聲震耳欲聾,媽媽聽到了,立刻跑過來問:「你們有事嗎?」我說:「沙子飛進弟弟的眼睛裡,他很疼呢!」溫柔的媽媽叫弟弟不要怕,然後用嘴巴把弟弟眼中的沙子吹出來。弟弟重拾笑臉了,我們便繼續開開心心地玩耍。最後,我們還合力堆了一個大城堡呢!  到了黃昏,我和弟弟依依不捨地跟隨爸媽回家。今天到沙灘遊玩的經歷真是令人十分難忘,我真希望將來能夠再與家人故地重遊呢!  陳振南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三C    媽媽,你辛苦了!  今天回家後,看到媽媽四肢無力,臉色蒼白。原來媽媽生病了。 我想:平時都是媽媽來照顧我,現在媽媽生病,需要我來照顧她了。我幫媽媽量體溫,原來她發燒,我趕快拿退燒藥水給她喝。媽媽微笑地說:「謝謝你,兒子, 你長大了。」我回答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我很想為媽媽分擔一些家務。首先,我自覺地做好所有功課,然後,我就幫媽媽洗菜和幫忙煮飯。晚上,爸爸回家後,便跟我一起清潔碗筷,再打掃地板。我們做完家務已經很累了,爸爸稱讚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我聽了後心裡美滋滋的。 在我和爸爸細心的照顧下,媽媽終於康復了。從這件事中,我體會到媽媽做家務是很辛苦的。我以後也會幫媽媽一起分擔一些家務。  劉浩旻  樂華天主教小學  四A    我的學校 我愛我的學校!在北角警署與太古城高樓林立的大廈中,你可以看到一座粉藍色與粉紅色互相輝映的五層建築物。那就是我的學校──香港嘉諾撒學校。它就像我的母親陪我經歷風浪,看著我成長。 我的學校於一九五一年創辦,歷史悠久,舊名為嘉諾撒修院學校, 建於筲箕灣教堂街。一九八四年,它遷至鰂魚涌,正名為香港嘉諾撒學校。學校的外形十分獨特,像兩座互相緊扣的模型。 進入學校的正門,你會先看見校門的大閘,有如一對烏黑的大翅膀。我們的校舍共有七層,除了一樓的教員室和校務處外,由二樓至七樓就是我們的課室和特別室,例如電腦室、視藝室、常識室……設施一應俱全。而我比較喜歡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和課室了。 圖書館內藏中、英文圖書約一千本,也有不同的報章、雜誌可以閱讀。小息時,我經常在館內為同學服務,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圖書館確實是一個很舒適的地方。 除此之外,課室設施齊備,有黑板和桌子。我和同學一起愉快學習,彼此照顧,在課室裡充滿很多美好的回憶。 學校是我們求知成長的地方,是我們贏得友誼的地方,更是帶領我們走向文明的地方。學校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設施,使我們的學習生活多姿多采。我們得好好利用時間努力學習,我愛我的學校!  施鰻芝  香港嘉諾撒學校  六A    我真幸福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我認為幸福就是擁有一些別人看起來很平凡,但對我來說卻是「無價寶」的東西,例如︰好朋友、健康、自由、父母的愛……而我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記得有一次,我、哥哥和爸媽一起到海灘玩,那時,我興奮地下水游泳,當我快游到浮台時,突然感到足部疼痛,差點遇溺,爸爸便不顧一切地把我拖到浮台旁,再扶我上去。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爸爸對我的關懷,而哥哥和媽媽也一直在旁安慰我,這使我感到幸福。 又有一次,剛巧我和哥哥都要使用電腦,他想也沒想就對我說︰「沒關係,你先用吧!」其實哥哥已不是第一次那麼禮讓,我真幸福。 還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到韓國旅遊,在旅程的第三天,我生病了。我又發燒又咳嗽,令全家人都擔心起來。幸好,經過家人的悉心照顧, 我很快便完全康復了。家人無時無刻的關懷,使我感到十分幸福。 雖然我也有欠缺的東西,例如繪畫天份、音樂才華和聰明的頭腦等,但我卻擁有「無價寶」——疼愛我的爸爸、媽媽、哥哥。因此,我會好好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無論任何時候,我都不會向家人發脾氣。  梁子晴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六E    乖乖孩子人人愛 劉翠雯  慈雲山天主教小學 二A  我的書包 蔡駿一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一A  白樺樹 唐梓鈃鈃鈃嘉諾撒聖心幼稚園 上午UKB
kjy01_20171203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7.12.02
白田天主教小學 引入新興運動 超越自我
(本報訊)做運動為我們帶來很多好處,相信是不容置疑的, 但你有培養做運動的習慣嗎?  白田天主教小學近年積極增加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機會,除了提供校本體育科課程外,還有清晨體能訓練、聯課活動(逢星期五最後兩課)、校隊訓練及自費活動。這些活動及訓練,部份引入多項新興體育活動,例如欖球、獨輪車、劍擊等運動,讓學生發揮個人潛能,培養堅毅的精神。 堅毅精神 參加小型網球的二年級生黃錦輝及鄧啟舜均認為,即使訓練時流汗, 都不會覺得辛苦,「當我專注打網球,便會忘記辛苦。」啟舜說。體育科主席區永剛(區Sir)認為,運動有助學生訓練對成功的追求,「體育訓練固然刻苦,他們要接受失敗、磨練,才能成功」。 謝至美校長憶起小時做運動訓練的辛酸,「我第一次參加田徑隊訓練,跑了三小時後吐出來。但那刻覺得挑戰到自己,成長了一步。」她笑言,部份體育活動比較危險,已預料學生或會受傷。她亦向家長解釋,為何引入這類活動,「過於保護小孩子並不是好事,他們不跌不會知道痛、不會知道站起來的那份成功感,小學階段正是小朋友可跌可立即爬起身,也是學習價值觀和生活技能的黃金機會」。 謝校長發現,有的學生做運動時「跌多過企」,但他們臉上都充滿笑容。「因為這活動是他們的興趣,不是老師、家長強迫的, 所以我相信他們能接受痛苦,亦希望家長明白當小朋友從學習中享受樂趣,便能堅持下去。」她說。 不過,參加劍擊的二年級生梁鈞翔認為活動安全,「雖然我最害怕被對手刺中,但只要戴好裝備,聽教練指令,便不會受傷」。 珍惜機會  鈞翔參加劍擊訓練時似模似樣,專心聽教練指令,但原來差點過不了選拔。體育科副主席葉曉豐(葉Sir)說,鈞翔當初因紀律問題而跌入後備,「他當時哭起來,我便說觀察他一段時間,若他能控制自己行為,便讓他參加」。鈞翔最後成為劍擊隊成員,葉Sir表示看出他很珍惜機會,亦潛移默化地改善了在課堂的表現,「需要自己爭取的機會,學生才會更珍惜」。鈞翔認真地說:「劍擊最重要是守紀律,例如比賽前要敬禮,就像見到老師說早晨一樣。我覺得學完劍擊後自己變得很乖,最大進步是轉堂沒有聊天。」 負責足球校隊訓練的區Sir則認為學生需要看重每一場比賽。他最深刻自己在大專時,參加體操吊環比賽,因緊張而從環上掉下來,但他仍努力跳起去完成落地動作。所以他很欣賞輸了比賽會哭的學生,如當年的自己一樣。 發展潛能 由於三至六年級學生才能參加校隊, 故此學校會在正規課程及聯課中,增添新興活動讓一至三年級學生接觸,這時間亦是老師發掘學生潛質的好機會。謝校長說:「新興運動不是為了參加校外比賽,而是讓學生學習手眼協調,從小培養團隊精神。」她認為,運動能發掘學生亮點,並發揮他們的自信心。而做運動是專注力訓練,直接影響學生在學業上更專注。葉Sir認同,「較好動的學生做手眼協調的運動時,會為了成功,而控制自己的行為」。 啟舜說:「我們訓練時所打的球,需要對方用手接著,有時打不到是因為瞄不準,所以我學到手眼協調。」錦輝則記得教練說要互相合作,不然對方便接不到球;亦要有禮貌,例如比賽後握手,相當注重禮儀。葉Sir認同,「有時會讓學生進行競賽,希望他們發展社交羣體能力,並學到如何處理贏輸、合作、情緒的問題」。 區Sir舉例說,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從小拒絕上體育課,老師調整活動難度,並鼓勵他,這位學生慢慢嘗試參與,亦從中獲取成功感,「體育令他融入學校」。 謝校長補充,不是每個學生在學科上都能獲取成功感,但她相信總有一個範疇能滿足他們,只在乎學校能否提供,「我觀察到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上體育、視藝課時,比其他同學更投入」。她記得其中一名學生很少上學,但有一次竟要求打電話給媽媽去拿體育服,上體育課。「為他們來說,準時上學可能已是很大挑戰,但體育課卻能吸引他天天上學;這正正是聖經所寫的塔冷通。」她說。 而處理勝負方面,謝校長認為「勝不驕,敗不餒」很重要。當勝利時,要有同理心欣賞對方;反之,要思考失敗的原因,「反思對功課自評,以至對未來工作,都很重要」。她認為運動員的精神正能幫助她做好校長的工作, 「現在的我有容人之量去接受不同意見,同事也覺得我這位校長願意聆聽及溝通」。 學校將於未來興建新校舍,謝校長認為屆時的發展會更驚人。「現時學校場地不足,一個操場會有兩三個活動同步進行,亦要預約球場作訓練;但到時場地已不是我們最大的限制,給學生發展的機會也會更多。」她說。(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