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60501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6.04.30
白田天主教小學 展現體藝才華 資源助發揮
(本報專題)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家庭是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白田天主教小學黃玉嬋校長參照這五大核心價值及五育(「德、智、體、群、美」),加入「靈」與「情」兩項,成為「七育」。「成長過程中,除讀、寫外,也要培養學生的生活情操。」在重視多元智能發展的今天,黃校長表示校方期望學生可找到並善用自己的塔冷通(才能),在充滿自信和愉快的環境下成長。為此,校方巧妙結合了現有資源,與社區資源去達成目標。 藝術家到校 社區齊參與 就讀四年級的梁潔瑩、盧施允、王曉烽,及五年級的區凱雯在學校早前的「藝術家到校」計劃中,在有更充裕的製作時間和材料供應及由外聘導師逐步指導下,他們親手造了一個自己都感到很滿意的立體《西遊記》舞台。本身也很喜歡看《西遊記》的曉烽說:「那是用瓦通紙造的。我的作品中,孫悟空站立的背景是花果山,山裡有很多樹;唐僧的部份有很多佛像;豬八戒因為貪吃,我在他的背景放了很多食物。」凱雯接著介紹,「在我的舞台,孫悟空的背景有很多桃,沙僧身處沙漠,唐僧在火焰山,豬八戒在高山。」潔瑩指出,「日常的視藝科課堂上,通常都是繪畫、素描等,課堂時間和材料有限,不及我們在這次的學習中,可做得更細緻、有更大的發揮。」 他們不僅對做勞作感興趣,對於音樂、體育和戲劇等範疇也有涉獵:潔瑩和施允參加了學校的手鐘班,前者和曉烽參加了學校的中國鼓班,曉烽是足球校隊成員,施允去年參加過學校的羽毛球校隊,但因功課忙,今年退出了,只在週末有空時與爸媽去打球。幾位學生都已升上高小,功課壓力日重,他們要平衡學業和參加這些課餘活動的時間安排。站在學校管理者的角度,則需要編配學校資源,並顧及大多為基層家庭子弟的負擔能力,盡量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作多方面的嘗試和發展。 課程統籌主任鄺偉茵老師表示,「藝術家到校」計劃是校方運用現有資源所作的外購服務;手鐘班是由校方與聖雅各福群會合辦,由於有津貼補助,參加的學生只需支付低廉的學費便可;中國鼓班則由非牟利機構「兒童音樂基金會」到校為學生提供義教;而其他球類活動以至校隊,大多是由老師兼任教練,個別校隊如羽毛球則再增聘導師作教練;學校劇團「白田小劇團」由鄺主任和鍾兆權老師作帶領,四位受訪學生也是團員。 迎接新校舍 育才作準備 校方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地方不敷應用。該校是舊型屋邨校舍格局,日常用以上體育課以至足球、籃球校隊練習的運動場,屬房屋署管轄,在平日他們有優先使用權,而校方亦有租借學校附近的社區運動場,以作使用。至於用以排練戲劇的房間,則是在縮班後,校方在空置的課室中,將其中三個打通而成,從中總算可間隔出前台、舞台和觀眾席三部份,但地方實在有限,若想全校學生也可齊集在此觀看學校劇團的演出,便暫時沒可能。話雖如此,但憑著學生的拼勁,老師的用心教導,學生常在教區運動會中取得佳績。白田小劇團以《同珍.童真》參加本年三月舉行的香港學校戲劇節,獲得應屆「傑出演員獎」和「傑出合作獎」。「這是師生共同努力付出的成果,尤其看到他們在不大標準的籃球場受訓下,也可奪得主教盃,實在令人感動。」鄺主任說。她在該校任教已十七、八年,一直目睹歷任校長為爭取更多社區資源培育學生付出了不少心力。 「學生需要的是機會,尤其他們有些的學業成績不太突出,但體育或藝術方面卻很有才華,如果我們能將它發掘出來,有助提升他們的自信,反過來帶動他們的整體學習。」黃校長說。她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天主賜予各人的塔冷通均有不同,只要能夠找到並盡力發揮便是了,而師長的責任就是要協助他們去作自我發現。該校已成功申請重置校舍,預期2019年遷往新校舍,隨著地方增大了,校方相信新校舍將更有利學生在各方面發展,現在他們就是要繼續努力為美好的將來作準備。(敏)  
kjy08_20160131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6.01.30
創作天地〔2016.01.31〕:文章
到訪安老院 對我來說,十二月二日是十分特別的一天,因為我和其他同學首次到訪安老院。那安老院位於北角,那兒設備齊全,環境整潔,老人家們都面帶笑容。 當天早上回到學校,我們立刻為探訪安老院的活動作準備。有些同學負責表演唱歌,有些表演魔術,我負責擔任司儀,所以我份外緊張。我們練習了朗讀司儀稿數次,便到了出發的時間了。  我們進入安老院大堂後,便立刻招呼老人家坐下。他們都很友善,我才鬆了一口氣。表演時間開始了。我和另一位司儀上台,我們自我介紹後,便開始講述節目安排,老人家都拍掌叫好。到了玩遊戲的時間,老人家們積極地參與,笑聲滿載。之後,同學表演了神奇的魔術,老人家們看得目瞪口呆,十分投入。最後,便到了交談時間,每位同學要找一位老人家談話。跟我談話的老婆婆已經八十多歲了,她的臉上滿佈皺紋,聲音沙啞,但她積極的生活態度,令我想起已經去世的祖母。祖母生前充滿活力的,我也對這位老人家有一份尊敬之心。要離開了,我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回校。 學校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是讓我們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分一秒,盡力去活好每一天,並好好地幫助別人。 鄭浚良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五B1  家書 親愛的媽媽:  你好嗎?最近溫度愈來愈低,天氣非常寒冷。由於天氣轉冷,你要多穿一些衣服,避免生病啊。我知道你工作十分辛苦,回到家也要做很多家裡的事務,所以你一定要多多休息,不要累壞了。 你對我所有的愛,我都記下了。即使你不會親口說「你愛我」,但是從每天的一些小事,就可以表現出你對我的愛。你雖然經常責駡我,我明白這也是出於對我的愛。不過,有時候你對我的責駡之詞,實在使我感到自尊心受損,我有時甚至覺得你並不顧及我的感受,所以我有時會說頂撞你的話。這並不是反叛,而是因為我覺得你沒有顧慮到我的感受,所以我想表達出來。 媽媽,你有時是一個慈母,有時又是一個嚴厲的母親,但無論怎樣,你都是我唯一的母親,也是我最愛的母親。最近從你的黑髮中綻出一絲銀光, 那代表著你對我付出的一切。那銀光就像一根針刺進我的心,讓我覺得很心酸。 媽媽,我愛你!謝謝你對我無微不至的愛,你對我一切的付出,我都十分感動,謝謝你對我的付出。我在長大後一定會報答你,讓你成為最幸福的母親。 祝你身體健康  女兒  若妍 十二月九日 黃若研 白田天主教小學 六C  一位樂助的人 我有一個好朋友叫玲玲,她有一副瓜子臉、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和一個櫻桃小嘴。她有一顆善良的心,常常樂於助人,十分留意別人的需要。 記得有一次,我和玲玲一起去迪士尼樂園遊玩。在港鐵車廂裡,我們看到很多空椅子,便立刻衝上去,坐下。到了欣澳站,一位年老的婆婆上車,我心想:那婆婆手上拿著的袋子看起來很重。正當我想讓座時,玲玲已主動把自己的座位讓給婆婆了。婆婆道謝後,還送了一個洋娃娃給玲玲。 又有一次,我帶玲玲去我家樓下的會所温習室,我們一起做功課, 先做數學功課。玲玲看見我猶豫地看著題目的樣子,她便主動地一邊畫圖,一邊教我。我為了感謝玲玲用心的教導,就請她吃她最喜愛的冰淇淋。 玲玲是我的好榜樣,我一定要好好向她學習,經常幫助有需要的人。 李欣婷 嘉諾撒聖瑪利學校 四C 買旗 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事情是在路上發生的。 當我起床後,看見鬧鐘已經是八時三十分了。我還要回學校參加課外活動呢,我趕忙梳洗後,就衝回學校。當我跑回學校時,就被兩位賣旗人士攔住,他們一個小學生,另一個是家長。他們彬彬有禮地向我說:「你好!請問你可以幫我們買一支旗嗎?」雖然我很想幫助窮困的人,但是我只有一張一百元鈔票。 這時候,我覺得不好意思,因為這一百塊是我的午餐費,而且,我還可以跟同學一塊去吃下午茶呢。這些美好的事情不斷在我的腦中浮現,於是, 我堅決地跟他們說:「不好意思!我沒帶錢。」然後,我就立刻跑開了。  我離開以後,心裡蠻高興的。因為我可以在放學後,享受吃東西的滋味。可是,我走了沒多久,又碰上一些賣旗人士,他們笑瞇瞇地向我說: 「小妹妹,請問你可以幫助窮困的小孩買一支旗嗎?」我跟他們說自己沒有錢,他們還拼命地懇求我捐款。 我在想,他們為別人也這樣盡力。於是,我改變了心意,到附近的便利店換了兩張五十元鈔票,然後把其中一張放進去賣旗袋,他們隨即在我的身上貼上一張貼紙。 雖然今天我不可以跟同學去吃下午茶,但是我可以幫助別人,我也願意。今天,我真的做了一件好事。 彭維欣 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 六B 創意繪畫比賽 十一月份某天,視藝科賴老師對全班同學說:「學校將舉行創意繪畫比賽,你們可以自由參加。」由於我很喜歡繪畫,我便到校務拿表格參加比賽。 當我到達比賽場地,我感到視藝室的氣氛很嚴肅,同學們都神色凝重,老師指示我入座。我心想:不知道比賽是甚麼題材呢?不一會兒, 老師向我們派發畫紙和畫具,然後說:「比賽的主題是『夢想校園』, 現在可以開始繪畫。」 比賽開始時,我的心情很緊張,腦海一片空白。後來,我望著窗外發呆,看見天空上出現一道彩虹,我便畫小朋友在七彩的彩虹上玩滑梯,旁邊襯托著碧綠的花草,小鳥會唱歌,就像我們的校園生活多姿多采,充滿歡笑聲。 幾天後,賴老師告訴我得了創意繪畫比賽冠軍,作品會張貼在雨天操場的壁報板上,供同學欣賞。這次得獎令我感到很興奮,同學們紛紛向我道賀。 經過這次比賽,我明白比賽有得有失,必須抱著平常心,繼續向自己的目標奮鬥。 李嘉俊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三A Mother Teresa  “To be able to love the poor and know the poor we must be poor ourselves,” Mother Teresa said.  Mother Teresa helped a lot of people and she devoted her life to helping others. She was so brave that she hugged people dying in bed with AIDS. She never stopped her humanitarian work despite suffering from very serious disease herself. Her selfless love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She experienced the poor’s life and care for those who felt unwanted, unloved and uncared for.  I believe that the world will have peace and people will become happier if everyone is helpful and caring to the others like Mother Teresa.    陳凱茵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小學部) 六B  
kjy02_20151213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2.12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 靈修初探 繪畫聖像為媒
(本報專題)靈修是我們在生活中與主親近的時刻。有些人對此有一定的假設,例如守靜禁語時間漫長,成人尚且難耐,更何況是只有十歲八歲的小孩子;又例如應該要有很多恩寵或信仰資歷較深的人才可做到,小孩子恐怕不在此列⋯⋯可是聖方濟各英文小學的經驗卻推翻了一些既有想法。該校在十至十一月期間邀請了聖像畫員吳景萍在校內舉行了一個手繪聖像畫靈修工作坊,為師生締造了四堂寶貴的靜修時光。他們的經驗再次印證主耶穌的話:「讓小孩子到我的跟前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馬爾谷福音》10:14)  師生都十分回味這次難得的機會,尤其對當中十個二至六年級的參加學生來說,這次更是他們的首次靈修。「我們拿著學校的主保聖方濟亞西西的聖相來照著畫,要畫得一模一樣,所以繪畫期間要好安靜、好專注、好細心,否則稍一不留神或發出聲音,便會令自己和其他人分心,隨時多畫一筆也說不定。」就讀五年級的趙善翹說。 每一步也是靈修 善翹與其他本身都愛繪畫的學生均表示,聖像畫不是一般的繪畫,當中有很多規格須遵循,譬如在兩個小時的工作坊裡,每堂開始之初會先唸繪畫聖像畫的專屬禱文,導師還會介紹聖像畫背後的意義或他們正繪畫的聖人生平等,其後師生要一邊作畫一邊在心內默唸「聖方濟亞西西為我等祈」,祈求聖人幫助他們完成畫作。「有時顏料用完要補充或上色後,需等待顏料乾透才做下一個步驟時,都要保持安靜, 我會在心裡祈禱或與聖方濟傾心事, 希望他為我轉禱。」善翹雖非教友,但她卻對轉禱的力量深信不疑。 就讀三年級的王煒晴也很享受這次特殊的屬靈時刻,「這是很特別的經驗,我覺得與天主好接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堂的磨板,磨完後我渾身發臭。」煒晴笑稱。繪畫前要先下一番工夫處理繪畫的木板,包括鋪上象徵耶穌殮布的紗布、煮漿和封漿,及磨板。「鋪紗布後,開始煮漿和封漿,大約需要九層,最後才磨板,以特定的工具和不同的砂紙磨平和拋光大約五次,實際次數視乎木板的情況及濕度而定。」吳景萍說前期處理約需兩至三周,但別小覷這些步驟,其實當中已對靈性有所鍛練。(敏)      工作坊中,吳景萍因應學生情況只保留最後一次的磨板讓師生親自完成。若畫作在工作坊完結後尚未完成,她則為他們作補筆等後期處理。她指,「木板凹凸不平,學生最初都懷疑自己可否一一磨平,但當他們邊磨著邊默禱,看到所有小孔都被磨掉,都訝異於自己一雙小手可以做得到。」那份空虛自己全心交託的宗教情操, 學生未必能完全意會,但已吸收並深印心中,成為滋養他們靈性生命的養分。 他們還可從繪畫細節感到這次靈修的珍貴經驗。畫筆和顏料粉等均由外國進口,蛋彩則以生雞蛋、清水和醋與顏料粉調配出來,「導師說雞蛋受精後已是生命,我們要尊重。」就讀六年級的劉銘信說。他有份協助吳景萍調製蛋彩,過程中的恭敬之情令他難忘。本身是教友的他,曾於意大利和梵蒂岡等地的聖堂看過宏偉的聖像畫,很感受到當中的力量,「這可是一生中必要作出的嘗試。 」 可堪回味的經歷 四位參與的老師亦各有深刻體會,牧民老師胡嘉寶試過以另一種方式製作聖像(把聖相貼在木頭後再塗上丙烯酸纖維液定型),「今次連聖像畫也由我親手繪畫很考工夫,特別我是一個缺耐性的人,一切都要耐心地慢慢進行。」陳月麗老師則指, 她是直至現在才了解聖像畫背後的多重深層意義。她和身兼工作坊統籌的宗教科主任黃永鴻老師很享受今次靜修。工作坊前,黃老師為校務忙碌,但當他開始準備繪畫,內心突然變得平靜和喜樂,「學生的宗教活動不一定只有唱歌跳舞,亦可嘗試其他類型。事先我們擔心他們可否長時間守靜禁語,事實證明是可以的,他們還很享受。我相信他們將來會很回味這次經歷。」黃老師說。他這個想法即時得到阮椿堂主任的正面回應,「我不是教徒,但充分感受到那份神聖。」他和一眾師生很期待下一次的機會。「所有聖像畫鋪上金粉後,會掛在校內作永久保留,因為用K金的金粉,價值不菲,幸得校長同意校方會提供資助,工作坊才可舉行。」黃老師補充說。 加強推廣的信心 對於吳景萍來說,這是她首次教授兒童繪畫聖像畫,師生的投入和合作給她很大鼓舞,更加強她推廣繪畫聖像畫的信心。本身是小學宗教科和視藝科老師的她,2007年受傷停職,翌年修讀藝術碩士課程期間,專注研究聖像畫,碰巧這時她收到一間中學邀請她推廣聖像畫及宗教藝術裝置,他們一拍即合,自此她便全心投入創作和推廣。後來她在這方面繼續自修,並於2013年參加由著名聖像畫家、英國本篤修會Turvey Abbey靜修院的Esther修女來港親自教授的工作坊,隨後她更成為這位修女在港的工作坊的課程統籌及助教。   一般聖像畫導師要經過十年浸淫才開班授徒,儘管自習畫以後,吳景萍已陸續收到邀請為病人或修會等繪畫聖母和不同聖人的聖像畫,以作祈禱之用,但當她收到黃老師邀請之初還是不敢接受;Esther修女越洋鼓勵她嘗試,著她將修女自己與另一位從事靈修指導者合著的一本關於小朋友繪畫聖像畫的靈修理論,付諸實踐。現為學校牧民助理的吳景萍,即使工作多忙碌,每晚也抽出兩小時以練習聖像畫作個人靈修。「當初修女知道我因傷不能再教書後,很鼓勵我以繪畫聖像畫治療心靈創傷,這些年來我從中很感受到天主的臨在和平安,使我可以開放自己聆聽天主的話語。」因自己的得著令她更樂於去推廣聖像畫。(敏) 
kjy01_20151108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1.07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自主學習 跨學科互動
(本報專題)走進大角嘴天主教小學,不論在各層樓的牆上和樓梯轉角,以至課室外長長的走廊上,都可看到大大小小富宗教色彩的水彩畫、馬賽克畫和陶瓷畫等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全是該校學生的手筆,內容包括五餅二魚、十個童女等耳熟能詳的聖經故事,亦有蠟蠋台、十字架、復活蛋等的信仰標記,大部分的作品是在剛過去的學年完成。該校黃健超副校長表示:「為培養學生自學精神及掌握自學能力,學校近年在宗教科和視藝科等不同的科目,嘗試滲入自主學習的元素,尤其在宗教科更可體現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 活學啟迪創意 現年就讀六年級的潘廷希和徐美茵,及就讀五年級的布曦桐,是參與這些大型創作的其中一份子。提到由構圖、繪畫以至著色等各部分,在創作過程中有份幫手至完成《天地初開》和《耶穌誕生》兩幅巨型水彩畫作,廷希的臉上立時綻放滿足的笑容。他和其他愛好繪畫的同學,在去年參加學校的壁畫班,當中由七至八位小三至小六的學生組成一組,他們在每個學期的課餘時間,聚在一起,合作完成作品。 廷希說:「在構思《天地初開》時,我比較留意用色是否鮮艷,及如何突出日與夜的分別, 例如加插小太陽及星光的分佈等。」美茵都在構圖上花了點心思,她嘗試將在宗教課中,老師提及天地初開時,天父創造了亞當和厄娃這對原祖父母的肖像畫出來。「這可是天父創造人類的開始呢。」曦桐在旁附和。廷希和其他兩位同學, 都從互聯網、家中的雜誌和報紙堆中,尋找和揣摩如何繪畫畫內的熊、獅子和大象等的形象和形態。 這種以學生作主導、規劃和監察的做法,是源自該校在去學年推行的「自主學習」理念。儘管推行初期,同學們都花了不少時間在資料搜集上,令他們有點不習慣,他們卻十分喜歡這種學習方式 —— 因為這樣可增加他們在課堂上的參與,並能以自己的興趣為主導,從而提高學習的樂趣,及更能展示他們的創意。最令老師意想不到的是,「由於評分的範圍擴展至資料搜集、畫草圖、鑑賞名畫等方面,從中亦發掘了學生的不同潛能,拉長補短,以致有助提升視藝科整體的分數。」視藝科主任袁美玉老師說。 「自主學習」在視藝科的美好經驗,在宗教科亦得到進一步的印證。去學年,除了傳統的課堂知識傳授,宗教科主任葉雅思老師亦應用了該校剛添置的平板電腦,讓高年級的同學一人手執一部,往設於該校的中華聖母堂實地考察。(敏)    創意觸動心靈 現年就讀六年級的陳思妍與周德政,便參與過這個好玩又難忘的宗教課活動。「我是這個堂區的教友,也是輔祭。很多時,我在彌撒中服務後,便匆匆忙忙趕著去參加主日學,連聖堂的地板是甚麼顏色也不清楚。但那幾個星期,每周一次,我們每人拿著平板電腦,跟著老師進入聖堂,掃瞄那些在聖堂裡為今次學習而設的二維條碼(Quick Response Code 簡稱 QR Code ), 這讓我看到原來聖堂的祭台上,有個三角天窗。自然光線透過玻璃窗,照射到祭台上。神父在祝聖體血時,舉起杯,那窗的光照射到祭台上,就像天主親自降下來祝聖餅酒一樣。」德政說。 同樣也是教友的思妍也指,透過這次學習, 只要他們把平板電腦對準張貼在該處的QR Code 掃瞄一下,「嘟」聲一響,就能看到聖洗池、聖母像、讀經台、祭台、聖體櫃和十四處苦路像等的資料,從而更了解這些在聖堂常見的地方和擺設背後的意思。上宗教課時,很多同學都像德政般興奮,老師還未說開始,同學已很認真地在「嘟」一「嘟」查資料、填工作紙了。「是呀, 平時我們去聖堂,都提醒我們要關掉手提電話等裝置,但現在我們卻可以拿著平板電腦在聖堂學習,很有趣。」德政笑著說。 心靈領會信仰 真善美來自天主。很多時,我們很容易從孩子率真、毫不矯飾的作品中,認出真善美。耶穌說,天國是屬於小孩子的,讓他們多靠近主,有助他們保存真善美,體驗上主對每個獨特個體的愛與尊重,從而讓他們更自發自愛。今次能夠打破常規,讓學生自主愉快地學習,負責設計這些宗教課活動的葉老師,原來只想帶出「天主不是沉悶的」訊息;以貼近現今小孩子的語言,讓他們多接觸聖堂、多親近耶穌。葉老師說:「我們多謝堂區的葉神父支持我們,並有心將這活動推介給堂區的教友, 只要他們都掃瞄一下QRCode , 也可像學生般多了解這些禮儀小知識。」陳淑儀校長也指,雖然聖堂位於校內,但學生不會隨便走進聖堂,現在隨著這次有趣的學習,增長了他們的知識之餘,更學懂尊重屬於天主的地方。   的確,該校有一個優勢,就是在地理上,學校與堂區在同一座建築物內:聖堂位於學校二樓,堂區辦事處和神父宿舍則設於六樓,學生與堂區人員時常見面和接觸,令堂校的關係更密切,大大增加了學生接觸天主的機會。學生除了可以透過宗教課每月一次到聖堂祈禱外,年中經過聖堂,見到堂區有不同的節慶佈置更替,都會好奇地入內看看,日久對天主愈感親切,甚至進而去慕道,真正成為天主的兒女。中華聖母堂主任司鐸葉寶林神父表示,堂區的主日學亦歡迎該校的非教友學生報讀,「有些學生父母都是非教友,但孩子由小一開始入讀主日學,至小六畢業才領洗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有時,學生在街上碰到葉神父,學生都會主動上前打招呼和攀談。他們知道,可以在哪裡找到天主、找到天主的人。(敏)      有見「自主學習」理念在視藝科和宗教科的成效理想,有助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本學年開始,該校將此理念延伸應用至全校的中英數等各科目。該校課程發展主任潘偉強老師以中文科為例,一二年級等低年級,就加強上堂前的備課、自己圈重點;三四年級多做查字典; 五六年級等高年級則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及多加使用網上學習平台等。「功課不像從前般只有工作紙,還有很多小組合作的項目,從中更有助加強學生的社交技巧。」   為此,該校更於早前舉行的教師發展日中,以此為重點, 分別邀請資深的教育工作者葉祖賢主持講座「高效課堂與自主學習」及粉嶺救恩書院邱潔瑩校長連同十多名師生,到該校分享推展自主學習的心得及點滴,並透過中、英、數分組討論,了解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技巧後,在學習動機及學習表現上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