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小學專題
2023.03.17
55 間學校運動健兒 聯校運動會
聯校運動會
(本報專題)3月10日早上,逾900位來自55 間天主教教區小學的運動健兒,浩浩蕩蕩地步入將軍澳運動場,參加「第二十屆聯校運動會」。印有各校校徽的旗幟在看台上飄揚;運動健兒在運動場上全力以赴,互相較量,最終刷新了五項大會紀錄。
聯校運動會的主題是「你要追求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良善。」(弟前六11) 主禮嘉賓夏志誠輔理主教致辭時,為各校的精英運動員祈禱,祝願他們悉力以赴,展現出各人最佳的成績。
除了致力在比賽中獲獎,夏主教也提醒學生體育精神的重要,並藉著運動會的主題,鼓勵運動員「在運動上追求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良善。」
開幕禮由夏志誠輔理主教、聖安德肋堂助理司鐸馮賜豪神父、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葉介君、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助理陳順清、教區學校聯會主席蕭思銓校長、中學組主席潘永强校長、小學組主席黃綺霞校長、小學組副主席劉偉傑校長,及運動會籌委主席陳善科校長主禮。
黃綺霞校長致歡迎辭時,感謝東涌天主教中學、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及聖約翰救傷隊等協助,指出每兩年舉辦一次的聯校運動會原訂於2021年舉行,但因為疫情緣故,延期至本年舉行。
黃校長寄望參加者在運動場上,展現運動員竭盡所能、永不放棄的精神,「希望各位能夠珍惜與不同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競技的機會,透過運動會互相學習與切磋。」
比賽中經驗勝利與失敗
陳善科校長表示,相隔四年再度舉辦聯校運動會,幸得55間教區小學校長及眾人的幫助,才能成功舉辦,「這體現到教會內的兄弟姊妹情誼。」
「比賽能提升運動員的經歷,在勝利或失敗的過程中,都能有另一份的體驗。」陳校長提到近年在疫情下,學生少有參加比賽的機會,期望學生在是次比賽中,能有所獲益。
為配合防疫需求,本屆運動會不設接力比賽,但同樣精彩。運動會設有田賽與徑賽項目,包括跳高、跳遠、擲木球、擲壘球、推鉛球、60米及100米賽跑;各項目分初級組、高級組及公開組進行。
最終,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奪得男子高級組及女子初級組的團體冠軍;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獲男子初級組的團體冠軍;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奪得女子高級組的團體冠軍。(吳)
1. 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
陳玥有 女初60米賽跑冠軍
我一直在學校的田徑隊參加短跑訓練,也曾參加過西貢區小學的田徑比賽。雖然比賽前緊張,但相信同學有為我打氣,這給予我力量。
2. 祖堯天主教小學
錢伽昊 男初60米賽跑冠軍
我很開心能得到冠軍,本身在學校田徑隊中,參與60米和100米的跑步項目。
3. 天主教博智小學
鍾天帥 男公開推鉛球冠軍
我最近每天早上7點回校練習推鉛球,這次也是我第一次在推鉛球比賽中得到第一名。能與不同教區學校的同學切磋,我感到很高興。
4. 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
黃維稀 女初擲木球冠軍
我一直有擲壘球,這次在老師安排下首次參與木球比賽,我喜歡擲項運動。見到來自不同學校的選手,也感到緊張與期待。
5.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龔鉦軒 男初跳遠冠軍
我這次跳遠的成績是4.07米,超越了以往個人的最佳成績,所以也感到興奮及有成就感。
6.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江苡澄 女高跳遠冠軍
我這次跳遠的成績是4.59米,打破了個人最佳成績與大會紀錄,在比賽中聽到同學在看台上的打氣,感謝同學的鼓勵。我三年級開始參與跳遠訓練,四、五年級時沒有太多比賽的機會,開心能參加這次比賽。
7.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
蕭凱琳 女高跳高冠軍
我對於這次能超越個人最佳成績,十分滿意。在平日跳高訓練中,面對一次又一次弄掉橫杆,又要再次嘗試,感到疲累,但也因此而更有耐性。


小學動態
2022.12.18
喜樂幼小 - 小學動態
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 • 製作福傳壁畫文件夾
(本報訊)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早前舉行15周年校慶感恩祭,製作八福福傳壁畫文件夾以推動福傳(圖)。
校慶感恩祭同步慶祝創校15周年校慶,當日由洪聯勝神父和葉志成校長派發校慶紀念品給嘉賓、家長代表、老師和同學。校慶紀念品是一個以學校壁畫為主題的文件夾,八幅壁畫分佈在學校二樓至五樓:以耶穌基督誕生到死亡復活升天的事蹟為主題。
小學六年級的毛傑司同學八幅福音壁畫錄製福音篇章,製作成QR Code附加在八個獨立壁畫文件夾中。毛傑司同學表示期待獨立壁畫文件夾面世,既可儲存文件,同時作為福傳的工具。他表示是次福傳活動影響他的信仰生活,更表示長大後立志成為一位司鐸,繼續為福傳努力。(樂)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 國際文化日
(本報訊)荔枝角天主教小學早前舉行「國際文化日」,以配合「國際科學與和平週」,適逢是該校舉辦「國際文化日」十周年。
該校透過舉行更多國際多元活動,讓學生放眼世界,拓展國際視野。當日活動邀請多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包括瑞典、南韓、意大利、南非、尼泊爾,分享自己國家文化色,學校更邀請外籍生家長一同分享,他們穿上各國傳統服飾(圖),向同學介紹當地美食和生活習俗,並教授學生以當地語言打招呼。
此外,老師介紹國際化議題,讓學生認識世界科技發展,關顧第三世界貧窮國家需要,建立關愛共融的社會。
其他活動包括EDX互動平台挑戰國旗國家配對、國際常識問答比賽、國旗填色活動等,認識異國文化,向世界出發,以及本學年該校參加Box of Hope的國際慈善項目,共收集約600個盒子,送給香港及亞洲地區貧困兒童提供實用及有教育意義的禮物。(少)
長洲聖心學校 • 不一樣的聖誕樹
(本報訊)長洲聖心學校早前舉辦「一人一樽聖誕樹」製作工作坊,由校長、老師、專業導師帶領基督小先鋒及義工隊攜手合作這棵「不一樣的聖誕樹」(圖)。
為了這棵聖誕樹能「茁壯成長」,全校學生事前每人捐贈一個樛樽作為聖誕樹的物料。學生投入整個製作過程,務求製作獨一無二的聖誕樹。不少學生表示工作坊很有意思,除了學習到可利用回收物料製作聖誕樹外,更體察到愛護大自然,愛惜地球,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聖誕樹建成後,伍麗英校長預備了「生態主保──聖方濟.亞西西」布偶向學生講解,並掛在這棵聖誕樹的頂部代替一般的掛飾,別具象徵意義。(喜)
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 • 舉辦「寶季全運會」
(本報訊)寶血會伍季明紀念學校早前於校內舉行一至三年級「寶季全運會」,師生積極參與,氣氛熱烈。
首先,各班列隊進場,然後由鍾詠嫺校長帶領師生一同祈禱。學生代表先傳遞聖火予兩位副校長,然後各班班代表逐一加入,繞場一周後,「寶季全運會」正式開始。
今年的全運會比賽項目分別有:立定跳遠、擲豆袋及跑步,同學在比賽中積極爭勝。各項比賽完成後,同學再次在操場集合,參加班際接力賽。最後就是矚目的啦啦比賽(圖),各班啦啦隊都施展渾身解數,以口號及舞步同心合力奪取冠軍。(年)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2.04.22
上主,請派遣我!
記得頌恩有一首很好聽的歌「主慈頌」:「祂未曾應許天常蔚藍,祂未曾應允花兒常開,祂卻恩許祂的慈愛常在!」
危機!有危便有機!雖然在新冠疫情籠罩下,全世界都受到嚴峻的影響及考驗,平常日子中的理所當然受到衝擊而變得珍貴! 同學,你可知道我心中有著無限的喜悅與感動,我DIY了很多的聖相、書籤、小禮物, 等著與你們一齊分享天主愛的事蹟。
在去年恢復實體課時,祈禱室作仍未能對外開放,以往的小息,同學以最快的速度來到祈禱室借閱心愛的宗教圖書,他們的安靜與乖巧,打動我的心。小朋友不能來祈禱室,那麼!我要改變一下方式,就是我親自到訪各班,帶著主耶穌「愛」的心情去親近他們。感謝天主!賜我靈活的腦筋,因應環境而變通及創意, 就像奧運的選手一樣,要學習隨機應變,隨時變陣!
以往每年的煉靈月和聖母月,各班的同學都會來祈禱室,聽我介紹節日的由來及意義,進行宗教培育。去年因疫情,情況有變了,這卻讓我感覺更好,就是我可以去到同學的課室,那裡地方比較寬敞,同學們有自己的座位,不但有歸屬感,亦省去很多時間。這使我帶著高興的心情,以短片及互動的形式,快樂地把天主的喜訊帶給每一位同學。
話說回來,我在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只有兩年的牧民時間,又因著這兩年社會上發生了翻天覆地事情的關係,能夠見到同學上學的時間便大大減少了。所以同學們對我有點陌生。去年因為疫情關係,校方用人流管制方式,每次小息只能讓部份學生輪流到操場舒展,其餘同學們則留在班房休息。這政策為我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因為,每到小息時段,我可以入班房與他們一起講宗教故事,看短片,分享生活、玩遊戲,做聖母月手工等等。
我入班次數多了很多,同學開始與我熟絡,有時在學校走廊遇見他們的時候, 都會迎來可愛的笑容,跟我打招呼,實在窩心。他們會問我:「吳姑娘,你甚麼時候再來和我們講故事?和我們一起玩遊戲?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會來祈禱室找我傾心事;解決生活難題。感謝天主!這表示了我能為天主作見證的範圍,沒有因為疫情而縮窄,反而因此而擴大了不少。
感謝天主,賜我很好的宗教團隊,去年的聖母月,我希望同學能夠參與製作學校壁佈,就是邀請同學一起做「聖母轉禱風車」,由同學填上美麗的顏色,寫上實踐聖母芳表的承諾。謝謝秦老師協助收集到很多的紙風車。至於結束聖母月的小念珠製作, 謝謝蘇老師的魅力及同學的協助,完成了幾十條小念珠。在聖母月結束那天,師生集合在聖母月大壁佈下,同心誦念玫瑰經。「天主之母」為我們轉禱!」祈求天主賜疫情早日完結!世界和平!「上主!我在這裡,請派遣我!」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吳惠玲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0-2021年度的體會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體藝傳情_小學
2022.03.25
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江苡澄 多元發展運動員
「每次學習新的運動,慢慢會愈做愈好,自然會有滿足感,也令我的心情愈來愈好。」精通體操、排球、羽毛球及田徑的小學五年級生江苡澄,認為運動給予她正能量及動力,恆常及具規律性的練習也幫助她專心學習。
現年11歲的江苡澄就讀於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她由5歲開始學習體操,因著體操接受多元化的培訓,幫助她的平衡力及身體協調,升上小學後她陸續接觸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成為一位多元發展的運動員。校內方面,她是田徑隊一員,擅長跑、跳、擲的項目,她也是排球校隊的一份子;校外則有參與體操、羽毛球及田徑培訓。
越級挑戰贏得冠軍
小學三年級時,苡澄代表學校參與九龍西區學界田徑比賽的女子丙組跳遠賽事,最終以3.24米奪得冠軍,當年只有小三的她更是越級挑戰,最終撼贏其他小四參賽學生, 她更拋離亞軍的成績兩米之多。去年她在同一田徑比賽的女子乙組擲壘球賽事上,以30.88米贏得冠軍。
對於贏得比賽,江苡澄感到開心,「因為看到自己進步,但仍要繼續努力,不可以高傲,這是父母教曉我的。」苡澄的父母自小常鼓勵她要選擇喜歡的運動,也要正面面對每場賽事,每次比賽她的父母更會抽時間 到場支持,「最開心是無論輸贏,賽後父母也會帶我吃大餐。」
體操運動加強平衡感
江苡澄說最初參與體操,是她自己擁有柔軟的筋骨,可以在體操上有所發展,另一原因是覺得「體操運動員很有型!」每次當她看到競技體操運動員在具備彈性的專用地板上,連續做出多種體操空翻動作:側手翻、前空翻、後空翻、分腿跳等,也吸引她想學好這項運動。
練習時,苡澄表示每次進行拉筋動作也會感到痛楚,也要經常不斷重複做出倒立、拱橋等動作,每學習一個新的體操動作,要花上一星期,亦有較複雜的需要數星期才能完全學會。她說日復一日的練習與堅持,教會她永不放棄精神。
「每次放學後我會盡快完成功課,逢星期一至四作好溫習,以準備星期五至星期日可以安心參與校外訓練。」預先作好學習的規劃,也教她學懂把握時間。她說星期一至五也須補習中英文及數學,另外每週有三天分別參與田徑、羽毛球及體操培訓,疫情期間部份練習也要暫停,她便持續在家中拉筋和跳繩,以維持跳躍力及柔軟度。
師長父母支持 努力做好本份
「劉老師非常欣賞你對待練習和比賽的態度,希望你贏得兩項九西區冠軍後,可以保持鬥志與爭勝心,在全港賽繼續向前衝, 努力突破自己⋯⋯」在江苡澄的書桌上,放上一張張由體育科教師送上的祝福卡,她說祝福卡的勉勵說話鼓勵她要盡力做好本份, 「這是老師向每一位田徑隊成員寫下的勉語,我很喜歡。」
另外,父母的支持也成就她不放棄任何一個作賽機會,「當我在賽場上落敗,父母定會安慰我不要灰心,其中我在去年首次出外參與羽毛球區際比賽時,因心情異常緊張導致難以發揮水準,結果首場已出局,後來父母安慰我,我事後調整心理,學習放鬆自己,不要怕輸,努力打好比賽。」
本學年,荔枝角天主教小學推薦江苡澄成為屈臣氏傑出運動員,表揚她在運動上的多元發展,她說喜歡做運動,這也受同樣熱愛運動的父母影響,「媽媽平日晚上會陪我到緩跑徑練跑,我很期待每次與她一起練習,因為可以解悶;多做運動也令本身愛吃的我更健康。」
多元運動發展並沒有影響苡澄的學業, 她強調只要懂得分配時間,便能兼顧各方面。透過運動,她學習放鬆心情,多嘗試, 適應了比賽的節奏後,自然能夠消除緊張的心情。(高)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