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220529_fade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05.29
景林天主教小學
提供多元活動 助學生發展潛能
(本報專題)如果你今個週末沒有安排節目,不妨到石澳逛逛!石澳被喻為香港最美的小漁村,除了有沙灘,最近還多了一個打卡點,就是「穿上」景林天主教小學四年級學生龍家信藝術設計的戶外電箱。   家信早前參加了港燈舉辦的「減碳New Mission」戶外電箱設計創作比賽,從逾480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選為小學組的季軍。他的作品最終在石澳大風坳的電箱中展出,美化環境的同時,也在社區推廣低碳環保的信息。   「這個作品以環保為主題,畫中有環保風車,也有由太陽能發電的高樓大廈;四周有很多花草樹木,可以令空氣更加清新。」家信介紹他的創作時說,他運用在常識科學習到的環保知識,透過作品向大眾傳遞環保信息。   參加比賽 發展潛能 在剛過去的特別假期,家信與父母及弟弟一起到石澳觀賞作品,看到畫作能被公眾欣賞,「這感覺特別不同,很開心。」   家信經老師邀請參加比賽,他感激學校提供很多機會,讓他發展潛能。例如學校每年都會舉辦藝術展,在禮堂展出全校學生的作品,當中也邀請低年級學生與家長一起創作,視藝科主任何嘉瑩老師說:「希望把藝術推廣至家庭層面,讓爸爸媽媽也參與。」   家信感恩學校的栽培,因此,本年被老師選為校園藝術大使後,他肩負起職責,「多參加視藝活動,也要努力讓同學知道視藝有多好玩!」   音樂、視藝、體育  成就最有價值的自己 「每一位小朋友都是獨特的,各人有自己的專長、興趣及能力。」校長何詠懿說。因此,為培養學生的潛能,學體藝活動組余顯宜老師及唐仲恆老師指出,學校每星期皆有「周三課外活動時間」,為學生提供管弦樂團、漫畫班、英文辯論、排球隊等不同活動,學生可按興趣,報讀不同課程,余老師說: 「即使家境貧困的學生,也有機會參與課外活動。」   本學年,學校為了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培育他們對音樂、藝術及體育的興趣和潛能, 在低年級推行「MVP」計劃。   「MVP」分別代表「Music」、「Visual Arts」及「Physical Education」,一、二年級學生在音樂、視覺藝術及體育中揀選了有興趣的範疇後,便會參與學校安排的項目。何校長說:「MVP 也代表Most Valuable Player,希望計劃能幫助學生成就最有價值的自己」。   引起學生興趣 引導他們發展潛能 在「MVP」計劃中,音樂科為學生安排敲擊樂、小提琴及歌詠團的活動。音樂科主任古兆恆老師解釋,小提琴比較受家長歡迎;敲擊樂則能訓練學生的節奏,有助他們將來學習其他樂器。「音樂不一定是學習樂器。」另一位音樂科主任鄧穎妍老師補充,小朋友喜歡唱歌,而歌詠團活動除了能提升學生唱歌的技巧,也對他們說話能力有幫助。   視藝科主任蔡思慧老師指出,MVP中視覺藝術提供創意繪畫、輕黏土、塑膠彩繪畫、小手工、藝術家欣賞及創作,讓初小的同學接觸到不同媒介的藝術,「學生可以先發掘自己對哪一方面的藝術有興趣,到高年級可以選擇相關的活動」。   在體育方面,體育科科主任李樂恩老師介紹學校為學生提供籃球、花式跳繩、旋風球、射擊、地壺球。另一位體育科科主任吳紹紘老師補充說,活動中包括一些新興的活動,例如旋風球、地壺球,期望能引起學生對運動的興趣。   景林天主教小學為學生提供不同活動,發展潛能,學生的反應如何?三位五年級學生皆指出,他們參與了不同範疇的課外活動,讓自己得到全面發展。當中,學生陳玥寧參與田徑運動,經常隨校出戰60米、100米的跑步賽事;李可晴參加藝術體操和古箏等活動,感恩學校給予許多演出的機會,挑戰自我;洪紫熙除了參加藝術體操、躲避盤等體育活動,還學習小提琴,「我在節日中,也會彈奏給父母聽,與他們分享我的學習成果。」三位學生在分享學習成果時,充滿自信,可見計劃幫助他們,成就更美好的自己。(吳)  
kjy07_20220508_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05.08
香港鄧鏡波書院何梓熙
花式跳繩 領略成事在天的道理
只有一條繩,如何跳出千變萬化的花式動作?香港鄧鏡波書院中三學生何梓熙說:「作為花式跳繩運動員每次學習新的花式,學成後令我有很大的成功感,持續鍛鍊教我做任何事也不能半途而廢。」   花式跳繩運動員在短短數分鐘內演繹一段花式跳繩動作,當中包含多個花式種類,動作講求敏捷及準繩度,何梓熙表示要練好每個動作,需要懷著無比的毅力與堅持,持久練習才能做出好成績。   何梓熙自小學一年級開始花式跳繩運動訓練,他稱當年見到高年級同學表演花式跳繩,運動員在繩子之間做出倒立、空中翻身與彈跳等動作令他著迷,到小四更獲選為港隊代表。   他就讀小六時,先後於2018 年11月到泰國曼谷參加「東南亞跳繩錦標賽暨泰國國際跳繩公開賽」,贏得30秒單車跳及4人花式(16歲以下)冠軍,及於2019年8月在韓國仁川「亞洲及太平洋跳繩錦標賽」上,贏得4人花式冠軍及2人花式(16歲以下)亞軍。   鍾情單車跳 享受跳躍的速度感 梓熙首個學習的花式跳繩, 是前繩及單車跳,累計至今他已掌握接近40項花式,他說:「每次學習新的花式也很有成功感。」然而要練好每一個花式並不容易,平均一個新的花式要花上三至七日去掌握,再用上兩至三星期密集式訓練才能熟練整套動作。   在芸芸花式跳繩的動作中, 梓熙最喜歡單車步跳繩,左右腳輪流交替地跳動,雙腿有如摩打般快捷,他表示訓練過程能夠與隊友一起競爭,在有限的時間下跳出最多下數,彼此提升水準。目前他在單車步跳繩的最佳成績是30 秒右腳91下數,較同齡跳繩運動員一般在80多下的成績為高。   目前是港隊成員的梓熙經常進行一系列的體能鍛鍊:跳高、掌上壓、倒立跳等,他坦言並不喜歡,可是體能鍛鍊對於花式跳繩運動員很重要,「我本身氣量不足,昔日練習跳繩沒多久便感到疲倦, 容易被繩絆倒,然而,鍛鍊體能有助我增強耐力與肺活量。」為了在花式跳繩上得心應手,他也堅持做好體能鍛鍊。   現年15歲的梓熙,七年來學習新花式的成功感,以及得獎的滿足感,鼓勵他堅持不懈地訓練;他又形容花式跳繩的美麗之處,便是在空中做出不同的動作。運動員在空中跳躍時,繩子立刻放置在挎下,又或在空中作出交叉動作後立刻轉回前繩動作等,動作需要快而準,是一項展現運動員極高靈活度的運動。   跳繩學會凡事盡力而為 當梓熙遇上難以掌握的花式動作,甚至因練習辛苦而想過放棄時,教練總會對他說:「即使努力也不一定有收穫,但凡事只要盡力去做便可以。」從花式跳繩運動中,他明白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盡力作好本份,在跳繩上遇有難題便向師兄師姐請教,「我曾經花上一年多的時間練習倒立跳動作,才掌握純熟的技巧,也不時請教前輩,他們表示我的手臂力量不足,我便多練掌上壓強化臂力。」   長年在花式跳繩下苦功,成就何梓熙成為專業花式跳繩學生運動員,他說,從比賽學習到即使表現不如理想也別氣餒,他試過比賽時被繩子絆倒,當刻表現失準但未有放棄,而是盡力完成賽事,「因為未到比賽最後一刻,也有機會反敗為勝。」(高)  
kjy07_20220306_s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2.03.04
長洲聖心學校陳嘉瑩 一條繩跳出不同花式
雙手持繩柄擺放在腰部附近,手腕發力擺動繩子,當繩子在腳下和頭頂經過時,雙腳合攏跳躍, 前腳掌有節奏地著地再跳起 —— 這是基本的跳繩姿勢。對長洲聖心學校六年級的陳嘉瑩而言,跳繩絕不簡單,一條繩充滿各種變化,這亦是她持續六年、一直被跳繩這項運動深深吸引的主要原因。 嘉瑩熱愛運動,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前,每逢閒暇時間便相約表姐到公園玩球類活動、跳繩等。嘉瑩亦是因為表姐而認識跳繩,「我幼稚園時曾觀看表姐的一場跳繩比賽,覺得這項活動有趣, 直至小學有跳繩隊,便在小一起參與校隊。」慢慢地,嘉瑩的妹妹也加入到姐姐與表姐這二人小隊中,經常三人一起運動。 跳繩訓練體能   參與不同運動 跳繩的裝備十分簡單,只需要一條繩,穿著輕便的衣服及運動鞋便可進行。在代表學校參與的比賽中,嘉瑩常常穿著螢光橙色、印有「長洲聖心」的隊服穿梭於比賽中。自一年級起便參與跳繩比賽的嘉瑩,曾在香港專業花式跳繩學校舉辦的全港分區小學跳繩比賽中,獲單車步、二重跳的冠軍,及初級組三人大繩的亞軍。此外,她亦在中國香港跳繩總會舉辦的全港學界跳繩比賽中,在「45秒3人交互繩速度賽」及「1分鐘3人交互繩花式」中獲得亞軍,屢獲殊榮。 嘉瑩是一位運動健將,除了是學校籃球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的成員,她亦有學習空手道,早前獲得屈臣氏集團香港運動員獎。她認為其他運動的優秀表現,與跳繩訓練有著密切的關係。 「跳繩是一項能訓練全身肌肉的運動。」嘉瑩認為跳繩能鍛鍊她的體質、持久力、專注力及耐性,而這些都是其他運動需要的能力。 在疫情前,嘉瑩每週參與兩次訓練。在約一個半小時的練習中,她亦要操練體能,當中最辛苦的便是做「無影櫈」,「如果不能堅持一分鐘,便要重新開始計時。」雖然過程艱苦,但她認為就是在這些訓練中,培養了耐性,亦更懂得堅持,她笑說:「現在面對不擅長的數學科,我也會堅持做練習、問老師,不會放棄。」 團體跳繩   學會合作 跳繩可以獨自進行,也可以是團體運動,花樣十分多。比起團體跳繩,嘉瑩更喜歡個人跳繩, 「如果不合拍,團體跳繩便會很困難。」但縱使如此,在團體跳繩中,她亦學會互相合作。最深刻的一次雙人跳繩比賽,嘉瑩的拍檔臨時受傷,需要換另一位同學上場。但嘉瑩並沒有感到灰心,反而安慰受傷的拍檔下次再一起努力。 在比賽以外,嘉瑩另一個跳繩的特別經驗,是去年教區籌款建堂及發展基金委員會舉辦的「跳繩強身心・建堂顯主愛」籌款活動。她指出99間教區中、小、幼學校的學生一起跟著歌曲節奏,跳出不同花式動作,場面壯觀。嘉瑩期望能繼續挑戰自我,挑戰更多高難度花式跳繩。(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1_20211128_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1.11.26
天主教佑華小學 以運動培養學生 建立正向人生觀
(本報專題)近年,天主教佑華小學的學生在不同類型的運動,例如足球,田徑等項目取得佳績,舊生梁德洋更在今屆渣打香港馬拉松半馬青年組勇奪冠軍,學生的成功原來有賴校長及老師們在十年前開始推行運動發展,以運動培養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亦為香港體壇培育接班人。 佑華小學的校舍屬90年代類別,但毗鄰觀塘游泳池,足球場及網球場等不同運動設施,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促使林堅校長將學校發展成運動型學校,當中更包含一個奮鬥故事。 「魚腩」足球隊成就傳奇 「十年前,學校足球隊被稱為『魚腩部隊』!」林校長憶起當年學校尚未發展體育,足球校隊慘敗,遭當區其他校長調侃。適逢當時觀塘區展開重建計劃,優化各項體育設施,林校長靈機一觸,將學校定位「運動型」,讓學生鍛鍊體魄,並在學習方面帶來正能量。碰巧當時足球學校為基層學生提供訓練,在前香港男子足球隊隊長李偉文教練悉心教 導下,足球隊的成績突飛猛進,幾年間奪得多個校際及公開賽獎項,由「魚腩部隊」蛻變成區內勁旅,更代表香港區出賽,成功擊敗澳門隊伍, 創造傳奇。 首創電子體育課  善用當區體育設施 早在10年前,佑華小學已創辦「全天候電子體育課 」,讓學生在下雨天或空氣污染指數較高時,亦能上體育課,透過參與不同遊戲,了解卡路里的消耗,能量和步數等資料,提升學生對運動的興趣。 現時佑華小學開拓了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 並善用當區的體育設施,帶學生前往鄰近的運動場所進行體育課。另一方面,老師們在課堂的編排極富心思,為不同每年級的學生提供特色活動,例如劍擊、網球、非撞式欖球、攀石等,讓學生享受體育課的樂趣。佑華小學得到專業人士支持,為學生度身訂做體育改善計劃,學校亦邀得退役精英運動員到校任教,包括前香港女子足球隊隊長李美芬。 專業運動員到校指導 學校亦得到其他運動團體青睞,主動提出合作,例如桌球名將傅家俊與吳安儀曾經到校教授桌球技巧,推廣桌球普及化。學校更特意訂製適合小學生及幼稚園學生高度的桌球枱, 與當區幼稚園合作,發展桌球課程。隨著學校推行「愛運動,好健康」運動計劃,二年級學生可以從劍擊、芭蕾舞及花式跳繩選取一項, 免費獲得10堂專業指導,體驗平日較少接觸的運動。 參與同學樂在其中  盼望為學校爭光 五年級的陳梓欣加入足球校隊並擔任守門員,梓欣經常奮不顧身將球撲出,毫不害怕弄髒自己,她對足球充滿熱誠:「我除了參與訓練,亦會瀏覽YouTube,觀看家姐的比賽片段。」原來梓欣的姐姐陳曉熳亦是佑華小學的校友,現為香港女子足球隊(U16級別)隊員。 六年級的郭嘉誠除了參與足球隊,亦是田徑隊員,他記得「某次田徑比賽忘記攜帶外套,當日天氣很寒冷,自己準備不足,導致比賽未能奪獎」,他汲取是次教訓,現在每次出賽皆作好準備。嘉誠表示,近兩年礙於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所有校際比賽被逼停辦,對此感到遺憾,但強調升中後仍會繼續做運動。二年級的鍾展坤及三年級王梓琳亦有同感,兩人雖是足球隊隊員,卻從未參與過學界比賽,他倆盼望疫情早日過去,可以參與足球比賽,為學校爭光。 致力播下運動種子  培育體壇明日之星 佑華小學作為「運動型學校」的先驅經已10年,家長由反對及質疑學校當日的轉型決定,到現在非常支持學校致力推廣體育運動。的確,有校友成為港隊成員,在體育項目取得佳績,這正是佑華小學在學生的成長路上,播下運動種子,燃點他們的運動心火,讓運動幼苗茁壯成長,祝願學生們在體育賽事上繼續發光發亮,說不定他日的奧運比賽獎牌得主也是佑華小學的畢業生! (盧)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