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a_20231001_f
400 400 喜樂小學投稿
小學投稿
2023.10.01
喜樂幼小 - 文章
我最喜歡的春天事物   我最喜歡的春天事物,它聞起來香香的;它吃起來甜甜的;它摸起來軟軟的,它就是花。   我無論如何最喜歡花的原因是因為它生機勃勃、各式各樣、品種繁多,每次看不一樣的花時,心中所想的都不一樣。   花五顏六色,像彩虹一樣,而且每次看不同品種時,都會有新鮮感。當風吹過時,花會跳起來,十分好看,像舞者一樣。   我以前很小的時候,因為好奇,嘗了一下花的味道,花的味道很甜,很甜;像糖一樣甜,那時我還以為在吃糖。   花像噴了香水一樣,聞起來很香。我聞到花香的時候,我想到一位愛美的女士在噴香水的場景。   花摸起來軟軟的,像棉花一樣,花摸起來還滑滑的,好像塗了潤滑液一樣。   所以我最喜歡的春天事物是花,又香,又甜,又軟,像仙女一樣,生活在我們的周圍。 陳梓軒   慈幼學校   5A   老師評釋:文章值得推薦之處,就是有大量運用形容詞及「濃墨」筆調寫比喻,讀之卻不感堆砌、窒礙,反而覺得很自然。 具這效果的原因, 在於陳同學緊扣主題—— 「花」。如果寫的是「春日」,自然流露溫暖的筆調為佳,渲染夢幻色彩的話,效果定必大打折扣。 誠然,隨人生經驗豐富,對生活有更深入的觀察, 比喻中的喻體可以用得更準確精警,如以「舞者」形容「跳起來」,可提及是哪一類的舞,那麼讀者就可從而聯想到節拍的強弱。-- 黃善儀老師   我的寶貝   我的寶貝是一隻小兔子,牠的名字叫包包,牠是我從六歲時所養的寵物。   牠有一身白如雪的毛,頭頂長了一對長長的耳朵,鼓鼓的臉蛋上有一雙紅寶石一樣的眼睛,身後更有一個像球一樣圓的尾巴, 看上去非常可愛。   包包的個性調皮,牠每次吃東西的時候,都會用嘴叼著食物快速地跑回牠的窩裡,然後才開始慢慢地吃起來,真是個「貪吃鬼」!玩耍的時候, 牠總是一會兒跑過來,一會兒跑過去, 經常玩到精疲力竭, 十分活潑。此外, 包包更是個「膽小鬼」,因為每當外面烏雲密佈和打雷時,牠都會馬上跑到我的懷裡,緊抓著我的手臂。   記得有一次,爸爸和媽媽出國工作,叮囑我放學後要陪著包包。當我放學回到家, 孤單的包包就在我的腳邊跳來跳去,可憐巴巴地看著我。   包包是我的寶貝,我會好好愛護牠。 謝家寶   馬鞍山聖若瑟小學   5LD   我喜歡的冬天景色   曾聽說北海道的冬天很美麗,今年的聖誕節,我終於有機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北海道一遊,參觀那冰天雪地、漫天雪花的美景,感受那天寒地凍、粉妝玉砌的冬日氣氛。我在飛機上吟唱著:「晨起開門滿雪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真令人期待的旅行。   經過兩小時的飛行路程後,我們終於到達北海道。一踏出機場,一陣陣冰冰涼涼的北風吹來,即使我們已經穿上了厚重的羽絨、手套和雪靴,但仍然感到十分寒冷。冰天雪地的景色,雪花漫天紛飛,都一一映入眼簾,令人讚歎不已。湖已經結了一層層厚厚的冰,就像一塊潔白無瑕的白布一樣。湖兩旁的樹木都被上一件白皚皚的斗篷,像士兵在保護公主一樣威武。   在白茫茫的一片雪地上,那裡歡笑聲此起彼落。小孩子在地上不停擺動雙手;青年人在冰面上溜冰;老年人坐在湖邊的椅子上欣賞景色。而怕冷的我當然去泡溫泉,真是舒適寫意。   這幾天的北海道之旅,讓我體驗了一個與香港不同的冬天,十分特別。美不勝收的冬天景色,真令人依依不捨,令人嚮往。這美景是迷人的、是讓人愉快的和雀躍的。 蔡俊銘  獻主會小學  6D  
kjy01_20230618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6.18
景林天主教小學
環遊世界 視覺藝術展
(本報專題)暑假將至,不少家長會帶著子女於此悠長假期出國旅遊。景林天主教小學剛在學校禮堂舉行以「環遊世界」為主題的視覺藝術展覽,並首次加入元宇宙元素,同時舉行元宇宙藝術展覽,藉此帶領參觀者在現實以至虛擬世界中, 透過視藝創作,「遊覽」世界各地,認識不同的藝術文化及風格,與家長帶子女往外地旅遊,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視藝展分為「亞洲」、「歐洲」、「非洲和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共四個展區,展出全校學生的視藝創作。六年級學生李可晴所參與的圖騰柱作品,便在南美洲和北美洲展區展出。   可晴參考印第安圖騰柱的外形及色彩,剪出色紙再貼於畫紙上,創造出不同的圖騰圖案。她所創作的開心及生氣表情的圖案,於圖騰柱上呈現強烈的對比。可晴完成其個人作品後,再結合其他同學的作品,拼成一條圖騰柱,喻意「團結就是力量」,結合不同的作品使之成為美不勝收的傑作, 讓同學更加明白團隊合作的力量。   學生擔任視藝展導賞員 介紹展品   是次視藝展於5月27日開幕,期間邀請校監、神父、區內校長、家長及幼稚園學生參觀,視藝科科主任蔡思慧老師指出,部分高年級學生在視藝展中擔任導賞員, 向參觀者介紹展品,無論在面對家長或小朋友時,都運用了不同的介紹技巧;在導賞的過程中,學生的演說能力得以提升。   李可晴是展覽的導賞員之一,這次經驗讓她更加了解不同地方的藝術文化。在眾多藝術品中,她對亞洲展區的印花扎染布料印象最為深刻,「用橡筋綁著布料,沾顏料後,再等六至八小時,乾透後解橡筋便完成」,這讓她感到神奇絕妙。   四年級學生羅詩晴與同學以在陶藝拔尖班所製作的壽司陶瓷盛器,參與這次視藝展的展出品。她稱:「我喜歡吃壽司,便選擇做這陶瓷作品,藉此展現日本的飲食文化。」她運用了陶藝的手捏法, 製作這件作品。詩晴的父母亦有參觀是次展覽,欣賞詩晴與姐姐的作品,並拍了很多相片,以作留念。在視藝展的第一天,學校邀請了香港首位VR虛擬繪畫藝術家黃學豐表演VR繪晝,詩晴亦有幸與他在虛擬世界一起創作。   學校自2015年起,連續八年為學生舉辦視藝展,另一位四年級學生楊子慧於一年級開始參與視藝展,她很高興能與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創作。她在視藝堂創作了墨西哥民間藝術鏡子,此作品於南美洲和北美洲展區中展出。子慧運用曼陀羅藝術,創作以對稱圖案為主的作品。由於作品主題是聖誕節,她畫上很多聖誕樹、禮物及房屋,營造濃厚的聖誕氣氛。她喜歡視藝,所以十分享受創作過程。   三年級學生羅思妤於本年3月,在學校於回復全日面授課的下午「HAPPY HOUR 」時段,參加了天主教鳴遠中學所舉辦的「畫蘭喜相逢」到校中小交流活動,學習繪畫水墨畫的技巧。她所畫的蘭花水墨畫也在這次視藝展中展出。   元宇宙藝術展覽   本年,學校同時舉行元宇宙藝術展覽,讓參觀者打破地點、時間限制,隨時也能參觀展覽。思妤亦有參與設計這藝術展及擔任導賞員;她為展品錄製簡介後,再上載於藝術館中,讓參觀者了解作品的創作理念。思妤表示喜歡元宇宙藝術展,因為空間感大,且能於近距離欣賞作品時,也不怕把作品損壞。   視藝科科主任何嘉盈老師指出, 視藝展的課程融合在學校的視藝科常規課程中,學生於去年9月便開始籌備視藝展。何老師指出,學生在策劃視藝展時能得到特別的創作經驗,因為他們要思考如何擺放作品,才能產生更美的效果。她認為學生成為策展人之一,才能更投入於活動中。   結合視藝與科技   何詠懿校長分享舉行視藝展的原因時表示:「學生喜歡視藝創作,但很少機會與不同的人分享。」她期望展覽可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與人分享藝術創作,從中獲得滿足感及成就感。她更表示,視藝創作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創新思維能力。她認為在創作過程中,學生能學會欣賞世界不同的美。   學校每年為視藝展訂立不同主題,而學校早於一年前已開始計劃是次視藝展,由於當時疫情尚未平復,學校便訂定主題為「環遊世界」,期望在疫情下雖然四處遊覽的機會減少,但仍可透過這視藝展覽,帶領小朋友環遊世界。   近年STEM學習大行其道, 何校長稱本年視藝展之所以加入元宇宙元素,除了希望善用科技,在展覽完結後,仍可以保存學生作品外;更希望讓小朋友有更多機會從不同角度接觸科技,配合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吳)  
kjy16_20230514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5.14
鄧鏡波學校雜藝大使
推廣扯鈴培養自信與耐性
(本報專題)早在19世紀時期,聖鮑思高神父邀請「貧苦無告青少年」到慶禮院一起玩樂,同時藉此學習教理, 陪伴青年同行。時至今天,慈幼會的鄧鏡波學校一直秉承鮑思高神父向青年帶出喜樂的信息,在校內設立不同活動吸引學生學習,從中指導他們的成長,該校近年推廣扯鈴雜藝,深受學生歡迎,該校副校長戎穎軒認為,「學習鮑思高神父懂得欣賞一切美好的事物,更要喜歡青年所喜歡的事,以貼近青年。」   鄧鏡波學校早於2007學年開始, 已推出大哥哥計劃,最初為協助剛由小學升上該校的學生適應校園生活,由校內高年級生教導師弟溫習功課;隨後在計劃中加入攀石活動、聖誕聯歡、義工服務及魔術班。至2010學年,大哥哥計劃開展雜藝訓練,一直至今,社工賴曉軒指出,學生從活動建立自信及團隊精神。   大哥哥計劃由該校的學生輔導組負責統籌,社工賴曉軒指出,雜耍的個人及團隊訓練,有助提升學生的個人成長及發展,團隊合作精神建立學生自信、認識自我,學習專門的雜藝訓練從中發揮學生的潛能。   近年,校方加強扯鈴訓練,該校的大哥哥計劃組成了雜藝大使,邀請舊生回校任教,高年級生帶領初學者學習,使團隊營造「以大帶小」的精神;雜藝大使於每年的聖誕節聯歡會演出扯鈴,成為帶動整個活動高潮的環節,去年12月的演出,邀請了神父及教師一起參與,更設有Battle環節,節目內容全由學生構思出來,曾有一年演出時禮堂關上燈,漆黑中,雜藝大使用上發光的扯鈴由二樓滑落到舞台,造出流星的效果,配合音樂與背景下,構成悅目的演出。   朋輩支持 互相成長   本學年雜藝大使共有33人,當中20人接受進階訓練,除校內表演,團隊於本月中參與友校舉辦的扯鈴比賽,並於稍後到長者中心進行扯鈴表演及探訪。社工賴曉軒認為,考核學生創意, 也有助培養學生堅忍與耐性, 「雜耍需要持之以恆練習,才能展現成果。」他從扯鈴活動中,看到學生的轉變,有學生在學習上缺乏專注與耐性,計劃下參與扯鈴訓練,時常與師兄和同儕練習扯鈴招式,自然會吸引其他人仿效,這種良性競爭能令彼此有所進步,專注力也有所提升。   初學者以打棍方式,先熟悉節奏,例如先把鈴放在地上,拿起雙棍,由右向左的方向進行移動練習;扯鈴招式千變萬化,包括有直立鈴、拋高、放棍、鞭鈴、螞蟻上樹、垂直轉、繞手或繞腳等。另外,亦有分團隊及個人動作,於演出中展示不同招式。   「扯鈴運動對於我而言,幫助我找到自己。」該校舊生張嘉偉由中一參與扯鈴,高中時經常擔當小老師向學弟傳授技巧,中學畢業後他一直繼續扯鈴訓練,曾到各地參與扯鈴比賽,曾在中國內地的一個國際青年比賽中,奪得扯鈴單人組技術賽冠軍;他也到其他學校,包括在母校任教扯鈴,「扯鈴令我發掘對教育工作的興趣,現在我正修讀幼兒教育,希望將來以教育作為事業。」   「見到師兄在校內練習扯鈴時,展示的每個招式也很型格,使我很想學習。」現時就讀中五的蔡德朗,回想初中時向社工申請加入該計劃,對扯鈴一竅不通, 他形容初中時個性內斂,不善於表達自己,更容易受情緒影響,現在他在大哥哥計劃中擔當師兄角色,向初階班同學教授扯鈴,樂於與同學分享,「上台真正表演,增強我的自信心,使我有很大改變。」他認為成為雜藝大使後,愈來愈喜歡扯鈴雜技,更肯定自己的能力,「扯鈴運動使我提高了很大的自信心,我現在充滿自信。」   中二學生黃晏霆剛加入雜藝大使才兩個多月,未加入前,很喜歡觀賞雜藝大使的練習,經常陪伴同學練習至晚上,後來獲邀加入。中四學生劉勤發認為,學習扯鈴後提升自信心,做事有目標,也學會專注。他試過為練習直立放棍的招式花上三個月時間苦練,「見到別人玩扯鈴如此出眾時也吸引我學習,當定下目標後,做事自然更專注。」   戎穎軒副校長認為,學生透過參與大哥哥計劃的扯鈴訓練,從中發揮所長,啓發潛能外,向外分享扯鈴,自然對自己有更高要求,力求在技術上追求完美,對於個人發展上更具自信。(高)  
kjy14b_20230226_f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3.02.24
信任和認同
上學年疫情緩和時,同學們每天都能愉快地回校與摯友見面,甚或享受實體課堂,與老師互動學習的樂趣。與此同時,本校的宗教大使也能於每天的早會時段,帶領全體同學向天父呈獻感謝、讚美和祈求。在這學年中,最感恩的事情當然是邀請到葛達二聖堂的主任司鐸馬崇義神父,到校主持開學感恩祭和聖誕節祈禱禮。   聖誕節後疫情反覆,因此,同學們又回復網課學習。雖然有很多活動因疫情而取消,但本校的信仰小團體「基督小先鋒」,仍能於疫境中繼續透過網上聚會,讓同學在信仰上獲得滋養。此外,又能透過早會時段向學生分享「瓜達盧佩聖母」、「基督君王節」、「救主慈悲主日」及「耶穌與十二門徒」等宗教課以外的宗教資訊。牧民的角色除了籌辦恆常的宗教活動外,陪伴學生也是一個極具意義的任務。親近學生,分享他們的喜與憂,當他們遇到挑戰時給他們打打氣,雖然半天上課可陪伴的學生不多,時間亦有限,這正好讓彼此更珍惜這份聯繫。在別人眼中,學生得到牧民的陪伴愛護實在幸福,其實牧民得到學生的信任和認同,才是工作上最大的推動力呢!   楊玉華|天佑小學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1-2022年度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