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40204 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4.02.04
天主教南華中學
毋忘初心 立己立人
(中學專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教育方式要與時並進,同時也要保持「初心」。對於學校來說, 校訓就是初心,天主教南華中學(下稱「南華中學」)創校以來,一直弘揚「立己立人」精神,培育學生貢獻社會。該校近年推行STEM教學的「校本特別版」,就是希望讓學生的創意發明緊扣社區服務, 「車輛檢測蜂鳴器」的發明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該校校長鄭淑美表示,學校推行「STEAMS」主題式學習為框架,提供不同活動作為學生的發展平台,好讓年輕一代發掘長處,從而做到「立己」。就讀中四C班的黃樂文和李家恒,早前憑著「車輛檢測蜂鳴器」的設計,在通訊事務管理局舉辦的「5G校園應用創作比賽」中勇奪冠軍。該設計是一個警報系統,當有車輛駛近時,蜂鳴器會亮起訊號燈和發出鳴叫,提醒行人小心橫過馬路。   黃同學解釋,當系統的攝錄機拍攝到有車輛駛近時,系統可以識別出是車輛還是單車。倘若是車輛,伺服器會發送出訊號,蜂鳴器接收後就會響起警報。黃同學憶述發明的原由:他某天上學,目睹一位同學險些被汽車撞倒,遂與好友一起構思這設計,並希望該設計日後除了應用在學校範圍外,也可推廣到社區。李同學補充, 參賽團隊用了大約七個月,反覆測試設計的可行性, 深信該產品能讓他人受惠,故此懷著熱誠去創作。他希望日後與同學設計更多產品,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沈浩賢副校長表示,看到學生由構思產品的設計,到累積知識裝備自己,在解難和溝通能力方面有所提升。他補充,南華中學推動的科學教育與其他學校有所不同,該校提出「STEAMS」學習模式,最尾的S,既代表體育(Sport),也代表服務(Service)。沈副校長續說,學生的發明產品不僅服務其他同學,也服務社群,展現出校訓中「立己立人」的精神。   南華中學的學生,大部分居住在深水埗區,該校助理校長蘇逸君說,學生的家庭支援較其他地區弱,他們擁有不一樣的成長背景,但對學校歸屬感濃厚,很樂意參與社區服務。該校於2021年成立了「南華小綿羊」團體,協助推動校內的德育及福傳工作,讓更多同學認識天主教信仰與基督精神,同時連繫各級同學感情,建構正向價值觀,讓更多同學更投入校園生活,發揮所長。本學年有逾100 位來自中一至中五同學加入,反應非常理想。   在疫情期間,南華中學師生出動到區內「三無大廈」(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大廈)派發防疫用品,其中包括由現時就讀中四D班的賴文輝所設計的防疫門鎖手柄。該項設計早前獲得「3D打印設計公開賽」冠軍。賴同學表示,早前經過多幢「三無大廈」,發現自己的作品仍然被人採用, 感到很滿足。   談到助人為樂,李燿楠同學亦有同感。李同學參與校內舉辦的乘風航義工計劃,扮演「小老師」,協助健障人士參與水上活動。李同學說,過程中曾經未能妥善地與傷健人士溝通,後來經過老師的教導,多透過肢體語言去表達,最終解決了問題。他表示,服務他人令自己明白到「施比受更有福」。 在南華中學的雨天操場有一幅馬賽克壁畫,主題是「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提醒同學要好好跟隨和效法耶穌基督。校長鄭淑美感恩上主賜予恩典,派遣師生去服務有需要的人,她深信每名學生都是尊貴、獨特及具有價值。(曾)  
kjy11b_20231029_f
400 400 堂校一家
堂校一家
2023.10.29
教育日
八所天主教學校,包括嘉諾撒聖心幼稚園、嘉諾撒聖心學校、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高主教書院幼稚園部、高主教書院小學部、高主教書院、天主教總堂區學校及中西區聖安多尼學校的校監、校長、師生和家長,一起出席9月24日於主教座堂舉行的主日彌撒。   彌撒由陳志明神父主禮,當日出席的嘉賓包捨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幼稚園組陳紫雯助理、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專項事務顧問盧詠琴、主教座堂屬校聯席會議前主席馮淑楷校長、主教座堂牧民議會會長潘詠之、兩位副會長陳維業及陳進文。   陳志明神父講道時強調教育上的「有教無類」原則,並指出這並不僅僅是對弱者的憐憫,而是以天主的觀點看待每個人,認識到每人都有其獨特而崇高的價值,因為每個人都是天主所創造的、獨一無二的存在。他提醒參禮者以慈悲和感恩的心態對待他人,認識到每個人的價值和獨特性,並在天主的愛中成長和服務他人。   彌撒結束前,全體校監、校長和教師承諾依賴天父的恩寵, 跟隨善牧基督所指示的道路,持守公教教育的核心價值,帶領學校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主教學校; 家長也承諾以善牧般最大的愛心來教養子女,引導他們走上敬主愛人、立己立人的人生道路;學生承認耶穌基督是唯一通往救贖和圓滿人生的道路,承諾他們願意加深對主耶穌的認識,效法祂的榜樣,努力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茁壯成長。  
kjy01_20221211_fade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12.11
嘉諾撒培德學校
秉承會祖使命125年
(本報專題)嘉諾撒仁愛會修女於1897年,秉承會祖「愛」的使命, 去到香港仔這個漁村,興辦學校、醫院和孤兒院,並在堂區傳授教理,服務貧苦大眾。過去125年,位於香港仔的嘉諾撒培德學校雖然經歷過重建和擴建,但會祖這份愛的使命,一直常存。   嘉諾撒培德學校著重建立關愛和正面的校園文化,為各個年級的學生舉辦不同的關愛活動,包括探訪安老院、賣旗籌款等,希望學生能夠在充滿愛的氛圍下,健康、快樂地成長,以發揚校訓「立己立人」、「愛主愛世」的精神為己任。   五年級學生何寶欣曾經參加「家務小幫手」活動,從做家務中,她感受到父母平日的辛勞,「我負責清洗地板及摺疊衣服,感到很勞累。」   寶欣體會到父母的辛勞, 除了承諾要努力保持家居整潔,也培養了做家務的良好習慣,減輕父母的工作。   六年級學生黎諾汶則參與了線上探訪長者活動。她表示,有些同學在活動中,演唱70、80年代的歌曲,得到長者的共鳴;諾汶則在活動前,上網找尋資料,學習魔術表演,「我把硬幣變走再變回來,長者看到我的這個表演,都十分開心,反應熱烈。」   見到長者的熱烈捧場,諾汶感到充滿成功感;亦期待疫情緩和後,有機會到安老院,親身探訪長者,給他們帶來歡樂。   關愛學弟學妹 除了校外服務,培德的學生也在校內進行不同服務學習活動, 關愛鄰人。當中,該校五至六年級的學生皆要參與「大姐姐同伴成長計劃」,每人配對一位一至二年級的學生,關顧學弟學妹。   「我們在小息時到學弟、學妹的課室檢查他們的手冊,或是陪伴他們玩樂。」寶欣本學年配對了一位一年級學生,開學數個月,他們倆已建立深厚的關係,「有時在樓層碰面,學妹都會與我打招呼。」   雖然要用小息時間照顧學妹,但寶欣一點也不覺可惜,「可以照顧弟弟妹妹,已經是一個難忘的經驗。」   學生熟識學校所屬修會的會祖關愛他人的事跡,六年級學生徐欣樂說:「我也要學習會祖關懷弱小的精神,例如當別人有不如意、不開心時,我便會鼓勵及幫助他。」   她舉例說,一位好朋友曾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悶悶不樂,欣樂除了鼓勵朋友再接再勵,努力準備下次的考試外,又在小息時陪伴她一起溫習,身體力行關懷朋友。   轉型男女校 嘉諾撒培德學校在香港仔屹立125年。副校長鄭秀英也是學校的舊生,回想昔日在小學上課的日子,她尤其難忘修女對學生的關愛。她特別記得修女曾對她說:「你有領導才能,但容易學壞。」然後,修女便邀請她參加道理班,在她心中播下信仰種籽,成為家中第一位教友,「當時一級有90多位學生,但修女都留意到我。這個片段永遠記在我的心中,也影響到我想成為一位教師。」   學校在成立初期,由修女兼任行政及教師工作,主要教導漁民子弟,包括男生及女生,直至上世紀50年代,才轉型為女校。從今個學年開始,學校轉型為男女校,除了走廊和樓梯牆壁塗上新的漆油,二樓的洗手間亦改為男洗手間,歡迎小一男新生。   感恩・傳承 學校以「感恩・傳承・恩寵滿載 培德125」為本年校慶的主題。校長丁芝敏修女說,學校一直隨著時代需要而作出改變。但學校在未來,仍然會繼續努力培育學生,效法會祖在生活中作良好的見證,透過關愛行動,傳揚基督的福音。她亦期望師生繼續秉承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教育理念,發揚基督愛的精神。   為慶祝校慶125周年,學生最近在視藝課中製作不同的視藝作品,其中五、六年級學生用冷光線製作魚兒,呼應嘉諾撒修女在125年前來到香港仔,在培德學校照顧每一條「小魚兒」。(吳)  
kjy07_20221204 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中學
2022.12.04
天主教南華中學
香港韻律泳隊員鍾欣岐 在水中律動的優美
被籲為「水上芭蕾」的韻律泳結合舞蹈、音樂和泳式的水上運動,運動員有如在水中跳舞。韻律泳運動員、就讀天主教南華中學的中三學生鍾欣岐認為,藉著韻律泳發揮潛能,讓她看見天主奇妙的創造,「我很珍惜祂所賜給我韻律泳的能力,學習盡力做到最好,不會輕易浪費祂的恩賜。」   天主教南華中學校訓「立己立人」教導學生先做好本分,繼而幫助別人。鍾欣岐認為,韻律泳團隊能夠展現「立己立人」的精神,「勤練基本功,作好本分與隊友同行, 才能代表香港參賽盡其所能取得佳績。」   鍾欣岐八歲加入港隊,現在是香港韻律泳的香港青年隊隊員,分別參與單人、雙人,以及團體的項目,她當年加入港隊後在首個單人自由自選項目比賽上贏得冠軍,此後她不時以韻律泳香港青年隊隊員的身份, 多次代表香港參賽,其中她於2019年,赴馬來西亞森美蘭州芙蓉市參與「第十一屆亞洲太平洋公開分齡韻律泳錦標賽」,在12歲或以下組別的集體自由自選贏得金牌。   藉游泳強身健體 愛上姿態優美韻律泳   欣岐年幼時因氣管敏感常服用類固醇藥物作治療,母親為免女兒病情演變成哮喘, 聽從醫生建議做運動改善氣管問題。於是欣岐從三歲開始學習游泳,直到六歲那年,她如常到泳池訓練,當日泳池正進行韻律泳比賽,她見到賽場上參賽者穿上漂亮的服飾, 在水中央做出多種托舉、飛躍等優美的姿勢,晃如在水中跳舞,場面亮麗壯觀。   她深深被韻律泳運動吸引,更要求母親讓她學習。因此她六歲學習韻律泳,八歲加入港隊青年軍。   欣岐說最初學習韻律泳,幾乎每次也會哭,「在水深五米的泳池中學習多個難度動作感到很吃力,當不明白或未能達到教練要求時會感到十分絕望。」她回想自己兒時難以掌握韻律泳的姿勢,例如在水中擺出倒立動作時只勉強露出腳趾,但經過長年累月訓練,她現在已能輕易在水中倒立時展露膝蓋甚至大腿部位。其他的腿臂動作、托舉、隊形及其他造型等變化,也是默默地努力練習下一一做到,即使疫情期間泳池關閉,她與隊員也在家中接受密集式的體能訓練以維持體格。   母親無條件支持追夢   欣岐的母親為支持女兒在韻律泳的發展,在女兒九歲時,報考韻律泳裁判班,學習評審韻律泳運動員根據動作上的難度、準確性,以及舞蹈組合等作裁判,她也不時與女兒談論韻律泳的技術與姿勢,儼如她的私人裁判;欣岐感激母親的支持,「我比賽時,母親負責其他裁判崗位,當她見到有高水準的運動員,賽後便會與我分析,發掘可取經的地方。」   韻律泳能反映運動員自信的一面,欣岐也不例外,「我經常提醒自己在水中張開雙眼時,必須笑著做好每個動作,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她的母親也經常提點她,由運動員出場的一刻,舉手投足已得到評判注意, 「母親時常提醒我要多與裁判眼神交流,以自信的目光給予裁判一個好印象。」   欣岐升讀該校後一直入讀精英班,積極參與學校活動,把運動員自強不息的精神發揮出來。剛在10月的陸運會上,她在女子乙組800米賽跑、擲鐵餅、推鉛球的項目奪冠, 更贏得女子乙組全場總冠軍。她形容韻律泳已成為生命的一部分,「除非有一天我不能再游泳,我不會放棄韻律泳運動員的身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