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40407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4.04.07
聖類斯中學
以鏡頭展現人文關懷
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鴿子, 與營營役役地行走的人類,驟眼看來並無共通之處。就讀聖類斯中學的中五學生歐陽斌, 透過攝影鏡頭下的細心觀察, 發覺兩者皆要「搵食」:「城市裡的白鴿要四出覓食,好像人們要在職場上覓食……我不是想拍攝鴿子,而是拍下牠們與人類相似的行為。」   該校學生報《博藝》的攝影隊早前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首個公開攝影展,作為隊中一員,歐陽斌展出一系列鴿子的相片,展示牠們搶吃地上的雞翼、選擇「兩餸飯」等,以擬人法帶出上班族為口奔馳、在職場上爭取機會的情況。他的同學趙晉霆則以店舖所飼養的貓為題材,反映牠們的功能已由「捉老鼠」演變成吸引客人的「招財貓」。二人均表示,無法預知或控制動物的行為,為了拍到效果滿意的照片,往往要花長時間等待和走遍大街小巷尋找,故能成功拍攝時感到特別有成就感。   走進社區尋覓生活細節   「天主創造了人類,但我們未必會認真留意日常生活細節,這輯照片便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世事, 捕捉人們生活的獨特『瞬間』。」中五學生吳周鵬捕捉了公園下棋者的躁動、親子時光的溫馨、小食檔老檔主的辛勞等。雖然要冒鏡頭被拒的風險, 又要等待被拍攝對象的特別動作或表情,但這也是他享受攝影之處: 「可以將某個瞬間變成永恆,給大家一些回憶。」   同為中五的李卓軒,留意到店舖關門後鐵閘上的塗鴉,可以為社區帶來正能量,便決定記錄下來:「本身只是普通的銀色鐵閘,但若有人在上面畫畫、噴塗鴉、做藝術,整個城市就生動得多。都市人上班、上學壓力大,夜歸時看到這些漂亮的作品,可能會開心、樂觀一點。」   《博藝》攝影隊由兩位顧問老師張秀珠和黃誠傑於上個學年統籌成立,現時有十多位同學,由曾任新聞攝影師的舊生江智騫擔任義務導師,每星期向師弟傳授攝影技巧,並邀請不同專業範疇(例如運動和生態攝影)的攝影師作嘉賓講者。黃誠傑說, 最初只是想培訓一批能替學校拍攝陸運會等活動的學生,後來發現可以推動他們以攝影發掘自己的世界,便籌辦攝影展,讓同學透過鏡頭觀察社區周邊的人和事。   校長易浩權博士喜見學校建立了攝影隊,並形容自己到場欣賞攝影展時感到「震憾」:「沒想過我們的同學可以拍下如此漂亮的照片,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和精神去做這件事。」他認為,學校值得投放資源培養學生在攝影方面的興趣和技能,讓他們持續觀賞和探索這個美麗的世界,保持追求真相的熱枕,也算是體現了「真理」這個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   透過攝影自我成長   幾位同學有的本身略懂攝影,有的最初連光圈、快門是甚麼也不知道;但都不約而同說,加入攝影隊後,留意多了往常沒有留意的事物,在街上不再只是玩手機,膽子也練大了。江智騫稱, 他們透過課堂上的互動交流和走進社區的「實戰」拍攝,已慢慢發掘到自己的興趣,亦培養了批判思考,有助日後出來社會做事。「在展覽場上有家長跟我說,兒子學習攝影後信心加強了,對事情的判斷也更堅定,有自己的主見,令我挺開心的。」他道。   黃誠傑老師認為,攝影令同學成熟了不少:「當他們知道自己要在外面做展覽,相片要給業內人士點評,便十分認真, 會努力嘗試好好完成一件作品。」除了態度認真,張秀珠老師亦欣賞他們全程投入,每次學校有活動,都爭相要求負責拍攝;其他同學也以被拍攝、照片能登上學校的社交平台為榮, 為校園增添不少歡樂氣氛。   她續說,「男校重視兄弟情,導師是他們的師兄,黃老師也是;他們兩位亦曾是我的學生。這種關係我覺得很特別,好像一家人一樣,薪火相傳的意味特別濃厚。」兩位老師均期望,同學們謹記著學校和師兄曾給予他們支持,畢業後也回校協助師弟策展、拍照,使攝影隊得以承傳。(黎)  
kjy05_20231217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3.12.17
我有一個家
放學回到家中,和家人相處,感覺是平常不過的日常風景,但對於某些孩子來說, 這卻是奢侈又遙遠的夢。這次我們共讀繪本中的主角小女孩,將會尋到自己理想中的家。   這個冬天很寒冷,下著大雪。小女孩和她的小狗坐在孤兒院的一角,感到依依不捨, 因為孤兒院要解散了,她將要離開這裡,幸好有一對夫婦願意收養她。這個新家庭已有一對兄弟,所以小女孩將會有兩個弟弟。來到了新的家,她發現媽媽的腿扭傷了,正打著石膏。媽媽為了迎接小女孩,正為她編織毛衣。她發現家裡的牆上掛著大大小小的相框,而且有很多漂亮的裝飾。院子裡的大樹上有很多前來覓食的小鳥。小女孩的房間在最上層的小閣樓裡,裡面掛滿了弟弟們為她製作的玩具禮物。她還發現爸爸有個工作室,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顏料和工具,牆上掛滿了有關馬的裝飾和畫像。工作室成為小女孩和她兩個弟弟經常流連的地方,他們會在這裡高興地玩耍。自從小女孩來了以後,爸爸便開始製作一匹大馬玩具送給她,讓他和弟弟們一樣,有大大的玩具,他們會化成小馬和小象,在屋內歡快地奔跑。不久春天來了,天氣變得暖和,弟弟們喜歡在院子裡看書,他們也會在院子裡的木板圍牆上畫畫,爸爸還為小狗做了一間小木屋。小女孩結識了新朋友米莉,他們都各自養了一頭小狗,連小狗們也成了好朋友。小女孩有時會待在米莉的房間,她的房間裡有很多有趣的模型。小女孩很喜歡米莉,甚至把爸爸做給她的大馬也送給了米莉。到了傍晚,小女孩回到家中,看見小狗和爸爸靠在一起睡著了,桌上放了爸爸剛為她製作的風車。她終於擁有自己的家了,她喜歡這個家,她喜歡爸爸、媽媽、弟弟, 還有她的好朋友,小女孩感到非常幸福。   共讀指引   家是孩子成長的土壤,在家庭裡獲得照顧、愛與關懷,但現實中並非所有孩子都能擁有完整的家庭。出於種種原因,有些家庭已失去應有的功能,父母無法照顧自己的子女,孩子因此被送到院舍。故事中的小女孩便是其中一個,她住在孤兒院裡,但孤兒院即將關閉,幸好覓得善心的夫婦收養她,使她擁有完整的家。聖誕節即將來臨,這是一個傳遞愛與關懷的節日。家長跟孩子共讀繪本後,可以商量如何能身體力行把愛心傳遞,可以是探訪院舍中的孩子, 也可以是捐贈玩具給有需要的小朋友。   繪本小寶庫   在香港,每年也有一定數目的孩子因為原生家庭出現問題,需要接受兒童住宿照顧服務,這可算是兒童的最後安全網。兒童住宿照顧服務適用於2 1 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因其家庭及個人需要,例如行為、情緒或人際關係問題、受虐待,或家人因疾病、死亡或遺棄引致的家庭危機無法妥善照顧他們,而需使用服務。服務範圍包括寄養服務、兒童之家、留宿育嬰園、留宿幼兒中心、男╱女童院及男╱女童宿舍等。根據社會福利署的資料,全港兒童住宿照顧服務名額每年約有四千個,接近一半以院舍形式提供。各種院舍營運模式不同,但同樣面對人手不足,供不應求的情況。   《我的家》   作者/ 繪者: 林丹 譯者: 索尼婭.達諾夫斯基 出版社: 南門書局 ISBN : 9789864915118  
kjy05_20231210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3.12.10
心中的烏雲
你有經歷過心情鬱悶的時候嗎?那種感覺是否很難受? 你又會怎樣處理?今次我們共讀繪本中的主角男孩比爾, 也遇上烏雲籠罩的一天,我們一起看看他怎樣渡過。   比爾一早醒來, 望向窗外,是烏雲密佈的陰天,可能會下雨。他找不到自己最喜歡的襪子,被自己的書包絆倒,把早餐的牛奶潑灑一地。比爾有預感今天會很不順利,他根本不想出門。到達學校的時候, 他發現身旁多了一位烏雲先生,使他的心情變得很糟。烏雲先生越變越大,甚至連比爾洗澡的時候,也要擠進浴缸裡去,佔去了很多空間。比爾希望烏雲先生會自動離開, 但是他賴著不走。比爾嘗試努力忽略他,卻不奏效,於是比爾鼓起勇氣跟他戰鬥,烏雲先生反而變得更兇惡。比爾的內心很害怕, 他擔心烏雲先生會永遠留在自己身邊。於是,他向烏雲先生大喊:「我討厭你,快走開!」比爾看見烏雲先生顯得很傷心,他的眼淚中有比爾的倒影,這刻彷彿一切都靜止了。比爾看著傷心軟弱的烏雲先生,動了惻隱之心。他拉著烏雲先生的手,一起回家去。他們一起踏過水窪,天空開始放晴。鄰居的小孩在玩耍,比爾也笑了。到了第二天早上,烏雲先生仍在,但已經縮到小小的。窗外看起來是陰天,但也可能會有太陽。   共讀指引   人的心情就像天氣一樣,不只有晴天,也有陰天的時候。作者把鬱悶的情緒比喻為烏雲,籠罩著我們, 使我們整天也提不起勁,滿心也想著不順利的事,結果愈發憂愁。故事中的小男孩一心只想把烏雲先生驅趕、跟他戰鬥或逃避他。小男孩從心就不接受自己有鬱悶的情緒,只想把他拒諸門外,但愈是抗拒,壞心情就愈凶。當小男孩改變態度, 嘗試接納鬱悶的情緒,與他牽手一起走,那朵烏雲竟不知不覺縮小了。其實,壞心情就像一個鬧彆扭的客人,你驅趕他他偏不走,但如果你對他和顏悅色、不慌不忙, 壞心情待上一會兒便會自行離開。原來面對情緒的最佳處理方法,就是接納它,和它好好相處。有時候,光是接納已是療癒的開始。與其焦急把壞心情驅散,不如好好活在當下,體味生活中的小確幸。家長跟孩子共讀繪本後,也可以談談當遇上壞心情的時候,可以做些甚麼事情來讓自己愉快起來。   童心讀繪本 哥兒倆讀過繪本,分享了他們的想法:   我的情緒其實是屬於我的一部分,跟壞情緒抗衡豈不是攻擊自己? 既然我是情緒的主人,自然也可以控制它。有時候我也會覺得鬱悶,我通常不會理會它,因為我知道壞心情就像壞天氣一樣,很快便會過去,風雨過後總會放晴。   當我感到鬱悶的時候, 我會找點活兒幹, 像是聽歌、打排球、畫畫、彈結他,或弄弄照相機等,總之讓自己忙碌一點,這樣就可以分散我的注意力,不再老想著不愉快的事。活動過後,我通常就已把鬱悶的心情忘得一乾二淨。   《烏雲先生》   作者/ 繪者: 安娜.華克 譯者: 宋珮 出版社: 三之三文化 ISBN : 9789865664770  
kjy05_20231022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3.10.22
你還用鉛筆嗎?
文具是我們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隨著年齡增長,升上高年級以後,使用電腦等器材的機會愈來愈多,反而很少會用到鉛筆這種最基本的文具。這次我們共讀的繪本中,主角便是一枝鉛筆, 讓我們一起看看它有些甚麼故事。   鉛筆和Jackson是最好的朋友,經常在一起。他們會一起塗塗畫畫、在雜誌的人物臉上畫上鬍子、在紙上畫上圖案再摺成紙飛機,每天也充滿樂趣。直到一天平板電腦出現了,從此俘虜了Jackson的心。平板電腦得意洋洋地問鉛筆:你懂得拍攝電影嗎?你懂得塗顏色嗎?你可以傳送訊息給住在遠方的祖母嗎?鉛筆知道自己在Jackson心中已不再重要了。一天 Jackson只顧與平板電腦玩耍,無意中把鉛筆掉到地上,小狗把它叼起,咬噬起來,弄得鉛筆滿身都是傷痕和口水。最難堪的是Jackson竟隨手把鉛筆掉到去雜物抽屜裡。抽屜裡面漆黑一片,全都是用過的文具,有的甚至非常殘舊,當中有剪刀、間尺等,鉛筆心想也許自己餘生都要在這裡渡過,完全被人遺忘。往後的日子裡,每當有人打開抽屜,鉛筆便盡力爬到上面,希望被發現和選中,帶離漆黑的抽屜。一天Jackson的妹妹 Jasmine打開抽屜,想要找橡皮圈,她發現了鉛筆,把它取出來,從此鉛筆便經常和Jasmine在一起。有一次,鉛筆碰見了平板電腦,向它提出和解,希望大家可以和平共存,豈料平板電腦趾高氣揚地拒絕了。不久,平板電腦被小狗摔到地上,Jackson看著碎裂了的平板電腦,想起裡面可能已損毀的影片和遊戲,傷心得哭起來。鉛筆看見了,故意扮成各種趣怪的造型,希望引Jackson發笑,可惜全都沒用,然後鉛筆心生一計,跳到雜物抽屜裡,請其他文具幫忙。紙張、剪刀、顏色筆、橡皮擦、漿糊筆等都跳出來,各自發揮自己的功用,Jackson歡天喜地的畫起來,製作自己的小書。   共讀指引   繪本名稱《Pencil : A Story with a Point》其實語帶雙關,point有尖端的意思,描述了鉛筆的形態;「with a point」可解作「有意思的」,為故事賦予了另一層意義。鉛筆被寵過,也被冷落過,連它自己也曾灰心喪志,但原來一切的經歷也有其意思,待在抽屜裡的日子使它變得謙虛,也認識了很多曾經歷相似遭遇的朋友,最後大家也明白,舊物的生命仍有意義。書中還有其他運用語言的妙趣,像是漿糊筆說它會與鉛筆經常「黏」在一起等,爸媽與孩子共讀時,可一起發掘故事中的語文小趣味。爸媽也可以與孩子探討,科技產物如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話是否充斥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忘懷了一些最基本的樂趣,像是塗鴉和手工勞作。如何取得平衡,讓科技成為協助我們學習的工具,而非生活的主宰,實在值得深思。   《Pencil: A Story with a Point》   作者: Ann Ingalls 繪者: Dean Griffiths 出版社: Pajama Press ISBN : 978-1772780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