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小學投稿
2023.02.24
喜樂幼小-文章
影響我最深的人
誰是對我影響最深的人?就是我的爸爸。他是我黑暗中的明燈,教導了我無數的人生道理。
爸爸十分勇敢,他永不懼怕挑戰,也不會逃避困難。有一次,我們一家人到日本旅遊,去一個緣繩下降體驗場遊玩。一開始我看著高高的牆壁,心中既緊張又害怕。爸爸看到我那蒼白的臉色,鼓勵道:「你要勇敢面對所有事。成不成功並不重要,只要踏出第一步便行了。」聽完爸爸的話,我慢慢鼓起勇氣,勇敢地用正在抖動的手,緊抓著繩索降落地面。此時,我在高空中看到爸爸心滿意足的笑容, 我也產生了滿足感。
在爸爸的影響下,我變得更加勇敢。從小我就十分膽小,但爸爸耐心地一步一步教導我,讓我無論遇到多大的挑戰,也樂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迎難而上。
除此之外,爸爸做事也十分認真,毫不馬虎。記得有一次,爸爸因疫情需要留在家中工作。我一聽到這消息,立刻像小兔子般興高采烈地蹦蹦跳跳起來,因為我十分喜歡跟爸爸玩耍,而這可說是「最佳機會」!誰知,爸爸卻一口拒絕我,說他正在工作。我大失所望,默默地離開。我心想:爸爸真無趣!或許爸爸看到我悶悶不樂的樣子,於是語重心長地說: 「工作時工作,遊戲時遊戲,我們應當認真完成工作,之後才玩樂。」我頓時恍然大悟。
爸爸從我小時候就不斷提醒我要認真專心地做事,不能馬虎了事。在他的潛移默化下, 我處事的態度也變得更加認真,不論是考試、做功課、畫畫我都能專心致志地完成。
爸爸是我人生中對我影響最深的人,他令我變得更勇敢,更認真,謝謝爸爸對我的諄諄教誨!
邱穎妍 海怡寶血小學 六智
老師評釋:邱同學能夠透過具體事例、生動的人物行動與語言描寫,塑造出爸爸鮮明的形象,並反映其性格特質。同時,文章能夠緊扣題旨,突出爸爸對作者的影響,感情真摯動人。此外,邱同學用詞豐富,善用四字詞及比喻,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劉雁怡老師
香港特色建築──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香港是一個華洋雜處的城市,每一區都各有特色的建築物。當中教我印象最深刻的, 便是屹立在中半山堅道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這座跨越一個世紀的聖堂,是具有「哥德式風格」的天主教聖堂。從上空俯瞰,會發現聖堂呈「十字架」形狀,並且已被香港政府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從正門進入,繞過聖洗池,映入眼簾的是既莊嚴又神聖的教堂。一直向前走到主祭台,仰視會見到上方有一個大十字架。該十字架是為慶祝主教座堂一百二十周年而製作的,是主教座堂重要的標誌。主祭台兩旁矗立著一根又一根的花崗岩石柱,石柱上方是一排又一排的雕花拱門裝飾,拱門裝飾旁邊是一盞又一盞的射燈,為整個聖堂增添了幾分莊嚴。
除了舉行彌撒的主祭台外,主教座堂還內設四個小堂。整個教堂內安放了多位聖人的塑像。此外,聖堂還有許多彩繪玻璃窗,窗上呈現出不同聖人的畫像和事蹟。每當陽光透過玻璃窗的色彩折射,倒影出來的是如同彩虹般的虹光,溫暖人心,讓人充滿希望。
對香港市民而言,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只是一座一級歷史建築物;對天主教教徒而言, 添了一層宗教情懷;對我而言, 它是意義非凡的──這是我和父母每個主日都會一起參與彌撒的地方,主教座堂猶如我們的第二個家。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我也盼望它永遠常存。
劉衍悅 嘉諾撒聖心學校 6E
做義工
昨天下午, 我吃完午餐,便飛快地跑去樓下的安老院。
我之所以那麼心急,是因為我參加了補習社舉辦的「一日一間安老院」活動。當我們一踏入安老院,那些公公婆婆都紛紛走上前歡迎我們。我知道,他們的心情一定很高興的。
我們先進行才藝表演,首先是子如上台表演,因為她的歌聲非常動聽,所以她會表演唱《玫瑰少年》。老人家聽到子如的歌聲後,都紛紛拍手,有些還跳起舞來呢!
大家輪流表演,到我的時候,我的手心冒汗,證明我很緊張。當我要表演的時候, 我斷斷續續地說:「我……我叫林……希瑜,我……要表演的是……是彈琴 !」我坐在椅子上,慢慢彈。啊!彈錯了音!當我以為他們要笑我時,他們竟然說:「加油!你一定可以的!」那時我的心情平靜下來了。我對著自己說:「加油!你一定可以把整首歌彈出來的!」我把整首歌彈了出來。彈完後,大家都熱烈地拍掌。
之後,我們跟老人們玩小遊戲、談天及做手工等。晚上,我們依依不捨地跟他們道別。陳婆婆還拉著我的手說:「下次記得再來玩啊!」
今天的事,我一定不會忘記!
林希瑜 深井天主教小學 4B


小學專題
2023.01.06
海怡寶血小學
「智在玩」多元智能課程
(本報專題)玩遊戲固然開心,如果在玩樂中能同時學習,豈不是會有雙倍快樂?海怡寶血小學近年開展了「智在玩」多元智能課程,目的是透過不同遊戲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發展潛能,促進全人發展。
要問學生最喜歡哪個上課天?一定非星期五莫屬。因為學校在周五為全校學生安排多元智能課,課程中圍繞八大智能,進行「溝通小達人」、「Free D 達人」(3D printing)、「地壺球碰碰車」、「歷奇初探」等活動。
學校就著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Howard Earl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 圍繞八大智能為學生設計多個多元智能課活動,從而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
八大智能
語言智能:學習對於口語和文字的應用能力。
數學邏輯智能:學習數字運算、推理邏輯及分類歸納的能力。
視覺空間智能:學習利用三維空間的方式進行思維的能力。
肢體動覺智能: 運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覺。
音樂智能:學習對音樂節奏、音調、旋律的分辨、欣賞、表達及創造能力。
人際智能: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內省智能:學習表達、投入、專注及反省。
自然智能 :了解並探索動植物、大自然環境和注重生態保育,透過觀察、歸納和實驗來學習 。
接觸全新活動 發展個人潛能
每級學生於每學年會參與四個課程,每一課程共六節,學校期望在六年的小學階段中,學生能經歷八大智能的所有課程,發展個人潛能。
「每到星期五便會期待多元智能課,因為我接觸到很多未接觸過的活動。」六年級學生胡尚林說。她一直想學習跳舞,而在這課程中,她接觸到屬於肢體動覺智能和音樂智能的「Popping Up」(K-pop Dance),感受跳舞的樂趣而更肯定了學習舞蹈的決心。
此外,尚林認為志在玩課程十分有趣,能夠訓練團體合作精神,其中她認為人際智能和內省智能活動「歷奇達人」最難忘。她進行了數個歷奇活動,當中一個是要與組員合作把鞋子疊起,「我在最後關頭與同學判斷錯誤,使鞋子倒下,最高只疊了六隻鞋子。」她表示,從中學會不要衝動,而要細心討論每一個細節再行動。
挑戰自我 從失敗中學習
在眾多活動中,五年級學生李納之最喜歡自然智能的航空課程「衝上雲霄」。他與同學分組摺紙飛機再拋出鬥遠,「我們一開始以為很容易,紛紛摺出最好的飛機來拋,以為很容易便會勝利。但之後才知道原來第一次拋的距離,會成為第二次拋的目標,要超越自己才有分。」
李納之與同學商討了不少摺法,也會參考其他同學的做法,期望摺出比第一次更好的紙飛機,「後來發現長身少少的飛機能飛得更遠。雖然第二次我們沒有人成功,但也獲益良多。」
三年級學生周依嵐最喜歡編程課程「Matata Lab」,因為可以控制機械人,做出唱歌、跳舞、畫畫等不同動作,在玩樂的同時學習編程,「我與組員曾經給錯指令,使機械人出錯,之後就要思考哪一步出錯,再給正確的指令。」
四年級學生黃銘津則最喜歡「地壺球碰碰車」,這活動屬於空間智能及肢體動覺智能,「這個活動考驗團隊合作,也要思考發射地壺的角度,看看是要撞對手的地壺反彈到中心,還是直射目標,很有挑戰性。」
建立信心 認識自我
「學生很少機會玩,而家長也希望學生能開心地學習。」馮斯敏主任指出全校教師都有參與就著不同智能,構想出相應的活動,在八種智能中,語言智能和自然智能的活動貫穿一至六年級的課堂。
馮主任表示,課程中或完結後會進行評估,例如拍片、表演、比賽、成品展示等,「以遊戲形式讓學生投入在學習中,不知不覺地學習,有更廣闊的視野。」
「課程中有很多是學生未經歷過的活動,有些學生會因為未經歷過而對自己沒有信心,但當他們嘗試過後,便會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得到。這就是他們信心、經驗的建立。」校長黃德才說。
黃校長欣喜看見有些男學生原本不願意跳k-pop,但在過程中慢慢去嘗試跟著導師的指示,最後成功跳出完整舞步,「課程著重學生的內在發展,發展自己的興趣、能力,我希望透過遊戲,讓學生嘗試、突破, 更加認識自己。」(吳)


小學投稿
2023.01.06
喜樂幼小-文章
一次理髮的經歷
步入夏天了,在這熱不可耐的夏天, 家裡的空調忽然壞了,媽媽看見我一頭長長的頭髮和分叉的髮尾便逼我理髮。我本來不太願意,但實在敵不過炎熱的天氣,只能去理髮了。怎料媽媽說:「放心,只剪一點點,我理髮技術可好了!」我心驚膽戰, 想:媽媽沒有任何理髮的經驗,可以剪得好嗎?
我站在洗手盆的前面聽著媽媽準備工具的聲音,嚇得我不敢說話了。不一會兒,媽媽就準備好了,但在剪髮前我和媽媽商量好只剪一厘米,媽媽也爽快地答應了,於是我也放下一點戒心。媽媽拿起剪刀對我的頭髮咔嚓咔嚓兩下,不一會兒,我的頭髮就像下雪一樣落在我的肩膀和大腿上,我心疼極了,我的心情也隨著紛紛散落在地的髮絲黯然神傷。
不久後,頭髮剪好了,媽媽拿來一面鏡子,我看了看我的頭髮,心想:這是我嗎?短短的劉海和頭髮彷彿是鳥兒把鳥巢築在了我的頭上,讓我的頭髮變成了醜醜的拖把。本來以為理髮前的髮尾已經很糟糕,沒想到理髮後卻雪上加霜。
之後的幾個星期我都失魂落魄,還在為了這件事而傷心。
李愷晴 天主教明德學校 6C
學畫畫的啟示
我一看到這幅畫作,就想起了讀幼兒三年班的時候,我跟爸爸一起學畫畫的難忘經歷。因為我想長大後成為一個插畫師,所以懇求爸爸讓我參加畫班。
一開始,爸爸說我要先學會分配圖畫的比例,不要畫得不像樣。我嘗試了一遍又一遍,都是不恰當的比例。哥哥說:「反正你都沒天份, 不如放棄更好, 不用辛苦。」我拒絕了他,因為聽到他說我沒天份,我就很生氣。
爸爸卻鼓勵我說:「不要放棄, 哥哥只是跟你開玩笑。相信我,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恆!」我重新燃起信心,加倍努力,不斷練習,終於成功了!我終於學會了按比例畫圖。
我跟爸爸說我想學繪畫眼睛。雖然爸爸不太懂,但也坐在我身旁陪伴我。我在紙上畫了一個「六字」,我覺得畫眼睛有點複雜,一直嘗試著其他樣式的眼睛。我還上網搜尋、看影片學習,自己在不斷研究。
除此之外,我自學了繪畫很多東西,有頭髮、手指、衣服等比較困難的。現在,我已經掌握了一些畫畫的技術,把物件畫得栩栩如生了。從這次學習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恆,不要輕易放棄,才能成功!
周芊雪 獻主會小學 5D
老師評釋:這篇文章同學運用了倒敘法,利用一幅圖畫,想起自己小時的夢想,及實踐夢想的經過,就算期間遇到任何的困難,都不放棄。同學運用了不同的連接詞,將故事串聯起來,起承轉合,並帶出從中體會的道理。- 陸欣欣老師
對我影響最深的人
你知道誰是對我影響最深的人嗎?那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公園玩,我們在路上看見一隻無家可歸小貓,牠的腳好像受傷了,但我無視它。爸爸便教訓我說做人要有同情心,就把受傷的小貓送到醫院。經過獸醫的治療後, 小貓沒有大礙,爸爸還把牠帶回家飼養。
爸爸的愛心, 令我學懂愛。原本我看見與自己無關的事情都漠不關心,但經過這件事後,我也學會了主動關心別人。例如我看見有人掉了錢包,我會主動拾起還給他。
爸爸也是一個沉實冷靜的人。有一次,家裡發生火災,大家急急忙忙地離開家裡,只有爸爸十分冷靜地致電報警。等了一會兒,警察和消防隊員都到了,消防隊把火撲滅,幸好我們都沒有受傷。
爸爸教會我不論遇上甚麼事都要保持冷靜。現在,我遇到困難時,我都會保持鎮定。有一次,我遺失了手機,我就到處尋找。這時,我記起了爸爸的教導,我便冷靜地想一想我的手機曾經放在哪裡,最後成功找回手機。
至今,我最感謝的人就是我的爸爸,因為他教導我做人要有愛心和冷靜。我最想對爸爸說的話就是「爸爸,我愛你」,他的愛心讓世界變得更溫暖。
譚泳欣 海怡寶血小學 六義


愛童心
2022.12.09
親子溝通零障礙
因應疫情,不少離異的父母和孩子的探視變成了視像會面。視像會面似乎方便而具彈性,但背後仍有很多考慮,例如家長不能與孩子有身體接觸、孩子未能維持專注、家長難以叫他回鏡頭前、沒有共同話題使氣氛尷尬等等。
但無論如何,我們也可嘗試使用一般視像軟件幫助親子接觸的。筆者早前透過「疫情親子溝通零障礙」工作坊,與家長們作交流,並分享使用視像軟件(以Zoom為例)與孩子會面的一些心得和小貼士,內容如下:
1. 與孩子會面時,可運用視像軟件的功能(例如虛擬背景,虛擬人偶等)帶給孩子新鮮感,引起他們的好奇心;
2. 配合孩子愛玩的天性,安排與他們互動的遊戲。例如透過視像軟件的白板功能玩「猜猜畫畫」遊戲,以親子遊戲(例如「收買佬」,透過邀請孩子拿出心愛的物品,了解他們近況)增加與小孩的互動等;
3. 視像結束時,可用生動的方式(例如與孩子一起做手勢互動)說再見,讓孩子感到被愛護。另外亦預告下次見面時間,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4. 配合孩子的年紀,尋找適合的社交媒體素材,例如有趣的網上短片, 以及互動遊戲網站(如 https: //gartic.io/,http://tinytap.com/,網上大富翁、Rummikub)等,以加強會面的樂趣。
善用科技增加與孩子的互動,可以使離異家長和孩子維繫感情,更可以使這個接觸變得充滿趣味和快樂。
江重豪 共享親職服務 社會工作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