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1_20130915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9.15
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
從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得獎名單 看「真正的」圖畫書 霍玉英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顧問.香港兒童文學文化協會會長 我們曾經都是孩子,卻永遠沒法重返昔日童稚的模樣與心境。為孩子創作圖畫書, 該如何跨越成人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我想是放下吧!放下身段,與孩子站在同一地平線,從他們的角度看世界;放下身段,細心聆聽孩子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要;放下成人的倨傲,摒棄枯燥乏味的說教。 為孩子創作,兒童觀點是最簡單顯明不過,卻實在知易行難!  在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2013)獲獎名單中,我們深幸能有關注孩子的朋友,他們辛勤地、精雕細琢地為孩子創作。獲佳作獎的《阿里愛動物》,故事情節不單吸引,而生動、富節奏的語言,更是鏗鏘悅耳,便於朗讀。《最可怕的一天》真實地表現了孩子難以名狀的恐懼,而單純的幾何圖形則是創作者最得心應手的創作方式。《看不見》以幾乎全然的黑白用色,摹擬了「看不見」所產生的不安,但中間摺疊的彩色雙跨頁,卻是神來之筆,最能喚起對「看不見」的關懷。《很慢很慢的蝸牛》所表達的是一種生活哲學——慢,但作者又處處繫念孩子,在書中佈置了他們最愛的玩意與遊戲,折射了創作者對兒童本位的洞見與掌握。獲首獎的《我看見一隻鳥》屬知識類圖畫書,創作者借助孩子與成人間的問答互動,並重複的手法,從孩子的視角,為讀者指陳了台灣大坑風景區的各種鳥類。是書不但精準地展示各種鳥類的細微處,還透露了創作者對自然生態的長期觀察與關懷,在在說明經年累月所積澱下來的紮實工夫。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委實愈趨複雜,而圖畫書所關注者,也許有更為廣闊的天地。雖然,圖畫書並不如問題小說,尋得療救藥方解決社會問題為宗,但反映、表現紛繁而日趨多元的題材,也許是目下圖畫書未來的趨勢,而本屆入圍作品中,就有不少題材開拓之作。《蘋果甜蜜蜜》借助接枝而成的甜蜜果實,寫台灣外籍媽媽融入社會的歷程,揭示現代社會接納異己所呈現的多元文化;《弟弟的世界》則以自閉症為題材,為讀者提供了解有特殊需要孩子(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的窗口;《不能靠近的天堂》指涉和平議題,並牽引出天道自然的關懷,刷新讀者的思考角度。三者無不表現了創作者的人文關懷。 圖畫書題材的開拓雖是必然趨勢,但創作者如何切中現代孩子的需要,從他們的角度來表現多元而紛雜的題材?這是創作者必須深思的問題。因此,當我們努力於建立共融而多元社會的同時,我們該應如何擺脫公式化的口號演繹,表現一種平等的關懷?孩子中雖或有特殊需要的照顧與關懷,我們該應避免以憐憫與解放者的心態自居,讓孩子真正享有快樂地做自己的權利。思考和平,關懷自然生態也是當下社會所關注的嚴肅議題,但我們以孩子熟悉的語言,從他們的視點出發,讓孩子自己去了解、探索未知的世界。   雖然,我們無法回歸童年,但以真心重訪,嘗試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也許能拉近成人與孩童的距離。我們相信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創作孩子的書,是最能貼近他們的心思與世界,成為一本真正的圖畫書。     首獎.《我看見一隻鳥》評語 唐亞明 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決審評審•(日本)福音館資料童書編輯 打開書,台灣大坑風景區的地圖映入眼簾。我知道了,作者是在描繪這個特定地方發生的事。小女孩和媽媽在風景區裡玩,發現了一隻從未見過的野鳥。女孩把小鳥的形狀和顏色畫在筆記本上,然後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媽媽。「喔,你看到的是麻雀吧!」媽媽不漫經心地回答說。圖畫書的畫面上出現了精心繪製的麻雀,似照片一樣逼真。「不,不是麻雀!牠的身體比麻雀大很多。」「那是野鴿子吧。」畫面上又呈現出兩隻漂亮的野鴿子。「你一定看到了五色鳥。」銜著蟲子的五色鳥站在樹枝上……。作者用這樣的手法,不斷向讀者展現出風景區裡的各種鳥類。 我看明白了,女孩和媽媽是我的嚮導,領我走進大坑風景區,觀察那些五顏六色的野鳥。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語言和筆跡,告訴讀者「我看見的一隻鳥」。後來,母女倆看到了一隻綠尾紅嘴長尾的鳥站在樹梢上。「啊!原來是一隻鸚鵡!」媽媽恍然大悟,我也恍然大悟。書中的每一隻鳥都畫得那麼真實細緻,甚至連每根羽毛都一清二楚,而女孩子和媽媽則畫的輕鬆。作者用虛實對比,把寫實的部份和引導的部份區別開來,而又統一諧和在一起。作者力圖把科普知識的書繪畫得生動且有吸引力的努力值得讚賞,他對大自然的熱愛躍然紙上。 我想,作者如果沒有長期觀察野鳥和寫生,沒有對鳥類生態和森林的研究,是很難畫出如此形像、如此具有國際水準的野鳥的。而這種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顯眼的辛勤耕作,有時需要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這一點正是我欣賞這本書的關鍵所在。我衷心希望這種引導孩子觀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關懷小生命的圖畫書更多。特別是在人們的生活不斷城市化、電子化的當今,把孩子們的興趣更多地引向五彩多姿的大自然是我們大人的責任。 精心做好一本圖畫書,至少要花數年的功夫。希望通過這本書,提倡認真的精神,提倡不懈的努力;而不提倡閉門造車、異想天開、靈機一動、潦草下筆、一氣呵成。現在,粗製濫造的書太多了,而真正下工夫做出來的書又太少了。在圖畫書的領域裡,靠巧、靠靈、靠快取勝,不如靠拙、靠笨、靠慢取勝更能長久地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圖畫書要經看,經得起推敲,經得起幾十年的時間考驗。製作的速度快,也許消失得也快。真正花功夫下力氣去做圖畫書,看似費時長,但有可能一直受讀者喜愛。 寫實主義是圖畫書極為重要的理念之一。圖畫書不是作者光自我表現自我滿足就行了,因為它不是畫冊,而是給孩子們帶來快樂,使孩子們得以進行情感交流的工具。如果說《我看見一隻鳥》這本書有美中不足的話,我想在書的最後,除了各種鳥類的名稱以外,再加上鳥的生態特徵等有關知識,讀者的收穫會更大。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供稿)  =================================================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旨在表彰作家、畫家創作優秀的華文兒童圖畫書,鼓勵出版社積極出版原創的兒童圖畫書,並促進社會大眾閱讀及重視華文的原創兒童圖畫書。 該書獎為全球三大兒童圖畫書獎項(安徒生獎、凱迪克獎及凱特格林納威獎)以外,首項以語文載體(華文)設立的兒童圖畫書獎項。 首兩屆書獎先後於2009年及2011年舉行。今年8月23日,書獎公布了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評審結果,同時繼續貫徹設立書獎的宗旨,在中、港、台三地, 透過論壇、講座、展覽、親子閱讀等相關活動,致力為孩子提供豐富的華文圖畫書閱讀世界,以優秀的華文原創圖畫書,陪伴孩子度過幸福而美好的童年。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由陳一心家族基金會於2008年創辦,並獲豐子愷先生的幼女豐一吟女士的支持與允許,得以豐子愷先生的名義命名。 資料整理 / 編撰 編輯部     官方網站:http://www.fengzikaibookaward.org/
kjy06_20130915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3.09.15
童書中的生命樂章
根據 科學家的研究,聲音對人類的影響早在出生前就開始了,嬰兒在媽媽的子宮裡,就可以對特定的聲音感到熟悉,而且會將這些熟悉的語調和舒適安全連結在一起。日本圖畫書作家長谷川義史,獨具的幽默創意常為讀者帶來驚喜,他的作品《肚臍的洞洞》(遠流)改變了視角,從一個還在媽媽子宮裡的小寶寶來看、來聽外在的世界,他聽到家人活動的聲音,也感受到全世界都在歡迎新生命誕生的喜悅。和孩子共讀這樣的圖畫書,就像用溫暖的愛擁抱孩子,他們一樣會感受到自己的出生是被期待與祝福。  圖畫書的圖與文都是針對兒童的特質和需求所設計,孩子是圖畫書的主人,一起共讀的成人是演奏者,圖畫書是親子間最好的溝通橋樑。親子除了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為孩子朗讀圖畫書還具有潛移默化的功能,父母親不僅為孩子親身示範閱讀的方法,還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心,將想要告訴孩子的話,想和孩子分享的人生經驗,一字一句像播下種子般,撒在孩子的心田,書中的內容和語言,自然對孩子產生強烈的影響力。 《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小魯)是美國的夫妻檔圖畫書作家菲力普.史戴和艾琳.史戴合作的第一本書。動物園管理員麥基先生每天上班、下班,過著準時規律的生活,他在動物園中溫柔的照顧他的動物朋友,體貼牠們不同的需求。有一天,麥基先生感冒了,不能去上班,動物們決定離開動物園,到麥基先生家去照顧他,這是一個充滿了美好互動與深摯情誼的故事。圖畫書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經常帶著開放自由的態度,視物我為一同,和生命教育的精神是一致的。  生命教育和品格教育不同,品格教育比較強調外在行為的規範, 而生命教育是身、心、靈均衡協調的全人教育,直接探索生命的源頭和本質,來認識生命、欣賞生命,進而尊重與愛惜生命。美國的圖畫書作家藍.史密斯曾創作過許多富後現代主義風格的作品,他的近作《花園都記得》(格林)卻似返璞歸真,非常的安靜素樸,卻深蘊著動人的力量。當爺爺年老失智,開始忘東忘西,但是他細心照顧的花園,為他記錄下一生成長和努力的軌跡;雖然生命的循環流轉必然走向衰老、甚至死亡,但生機盎然的大自然仍無私地給予生命療癒、以愛重生的機會。 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環境、人與天,生命的旅程中總是會面臨許多困頓難解的課題,該如何和自己對話?該怎麼和外在溝通? 圖畫書為生命閱歷還不豐富的孩子,提供了迥異於日常生活的經驗, 協助兒童具體的建立各種事物的概念,書中的人物常成為孩子情感投射的對象,角色如何面對問題、解決困難,常成為小讀者在現實生活中行事參考的依據。孩子透過模仿來學習,而主題包羅萬象的圖畫書,好像為他們開了一扇窗,能看到人間無限的風景,也像為他們裝上了想像的翅膀,能飛越既有的藩籬,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和文化。 長谷川義史的另一本作品《我吃拉麵的時候》(遠流),描繪身在不同環境、不同國家孩子的生活樣貌,就在同時同刻,甚至連命運都大相逕庭,就在一個孩子大快朵頤拉麵的時候,在遠方的異國,卻有一個無辜的孩子,受戰火波及而倒下;這麼深沉的控訴,透過圖畫書圖文的刻畫,小讀者也能感同身受。故事能幫助兒童去了解他人的關係、感覺和動機,對於真實世界的理解和同理心也會更為豐富。   近來有許多特別標示主題為生命教育的童書出版,以主題先行的創作有時流於刻意的說教,反而不被小讀者喜愛,也無法打動人心。是不是好的兒童文學作品仍要以文學和美學的表現為基準,只要是真誠的描寫人性和人生的創作,一定能引起小孩和大人的共鳴,在每一本優秀的童書中,都能聆賞到生命的樂章。
kjy08_20130630
喜樂書房
2013.06.30
2013.06.30 (高小)|2013.06.30(中小)
   1. 約克史坦那/文,約克米勒/圖《森林大熊》(格林)  大熊在山洞裡冬眠。寒冬過去,大熊揉揉眼睛醒過來,森林裡的樹木竟然全被砍掉,還建造了工廠。人人都說牠是個沒刮鬍子的工人,竟沒有人相信牠是一頭熊。人們認為動物都在動物園的獸欄裡,又或是在馬戲團裡耍把戲。大熊怎樣面對這個困局呢?  2. 湯本香樹實《夏之庭》(玉山社)  三個少年懷著對死亡的好奇,開始觀察住在附近的一名獨居老人。他們想目擊生命的消逝,知道死亡是甚麼一回事。意料之外,他們卻和老人成為莫逆之交,並在相處的過程中,逐步探索消逝和永恆。 3. 克萊兒.克雷孟特《我綁架了外公》(小天下)  4. 安德魯.克萊門斯《我們叫它粉靈豆》(遠流)  尼克是個充滿創意的學生,以活潑的心思改造校園。當他碰上教授英文科、傳統的葛蘭潔老師,師生間鬧出不少笑話,同時彼此間的衝擊亦愈演愈烈。未看到最後一頁,哪知道最後誰勝誰負?  5. 黛伯拉.艾里斯《戰火下的小花》(東方)  塔利班政權下的阿富汗人民活於戰火之中,當地人民更過著不自由的生活。女主角帕瓦娜剪掉長髮,被打扮成小男生,勇敢面對生活的困難和不幸。雖然親歷生命的脆弱、強權的暴力,她也看到共同的人性,逆境中仍懷希望。 6. 常新港《青春的十一場雨》(聯經)  這本短篇小說集,各篇小說之間並無關聯,卻都是描述像綿綿細雨般迷濛的青春歲月。作者以優雅清新的文筆,寫青年的成長和改變,也寫自我形象、生死,每個人都是那麼獨特。作者更提醒讀者別拋棄熱情,珍惜短暫的青春,追尋夢想。 7. Ron Roy, A to Z Mysteries series (Random House, 1998)  8. Sally Gardner, The Boy with the Magic Numbers (Orion, 2003)  The Strongest Girl in the World (Orion, 1999)  英國有百分之五的人口,患有嚴重讀寫障礙(dyslexic),作者Sally(莎拉)是其中一位。這位被視為愚笨的字盲,自幼從不離開圖畫書(繪本)。《星期日時報》稱譽莎拉是「奇異天才」(a n i di o sy n cr at i c genuis)。 莎拉的經驗很有啟發性,十四歲前的閱讀經驗奠定了她日後的創作基礎:十四歲前,她大量閱讀圖畫書,多姿多采的故事滋潤了她的心田,造就了她的藝術傾向,這也說明了圖畫書的價值;聆聽大量圖畫書的故事,她的腦海出現了大千世界,啟發想像和創意,反映出有聲書的重要作用。 9. Louis Sachar, Marvin Redpost Series (Scholastic, 1993)    這系列故事通常都具備「幽默在故事中」、「成長在故事中」、「歷險在故事中」的內容,引人追看。故事的字詞經常在故事脈絡中重覆出現,大大減輕了讀者理解字詞的壓力,易於明白。    1. 邱承宗《池上池下》(天下雜誌)  池上池中,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面貌。時間不斷輪轉,池塘的蜻蜓由卵長成蟲,經歷傳宗接代,甚至死亡。這生命戲碼每年都在池塘上演, 這本生態繪本,把麻斑晏蜓的一生濃縮在書本中。 2. 小林豐《北緯36度線》(聯經)  一條北緯36度線,把不同的國家、文化、時區、地貌串連起來。投入書本,化身成一隻大鳥,沿著這根線向西面飛,從東京飛到直布羅陀海峽。旅途中,你會發現東方和西方國家之間,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國度,相異的文化,但同樣的美麗。 3. 和田誠《月亮不見了》(格林)  一個晚上,抬頭望天,你卻發現月亮不見了!本書透過月亮被人從天上摘下來後的際遇,帶出分享、和平的信息。當中更穿插了不少有關月亮的天文知識,例如它的形成、運行、盈虧等等,充滿童趣之餘,也有豐富的科普知識。 4. 瓦萊莉.哲納堤《小野狼與大紅帽》(小天下)  卡蜜兒是一頭近乎完美的資優小狼,但對外祖父的一無所知成了她的缺陷。她偷看舊報紙,發現外祖父竟然是當年吞掉小紅帽的冷血殺手! 她進一步偵查,不但遇上長大了的小紅帽,還與外祖父見面,她會有甚麼新發現呢?  5. 哈雪.蔻杭布莉《打架天后莉莉》(天下雜誌)  法國女生莉莉正值青春期,經常在校內打架。她以拳頭解決問題,打倒比她高大的男生。經常微笑的新同學阿思隆來自戰火連年的車臣,當他和家人面對被逐出境,莉莉和同學們盡他們的力量,支援這個家庭。 6. 米塔莉.柏金斯《小畫師的願望》(小天下)  7. Tessa Krailing, The Petsitters Club series  (Scholastic, 1997)  這位英國童書女作家創作了The Petsitters Club(「臨時寵物褓姆俱樂部」)系列故事,這是一套有趣生動的愛護寵物叢書。四位小朋友為了湊夠「社區服務」時數,組成一個「為寵物當臨時褓姆的俱樂部」,並自稱專家,聲言動物無論大小,他們均懂悉心照顧,以愛善待。 8. Jeff Brown, Flat Stanley series (Egmont, 2003)  9. Daisy Meadows, Rainbow Magic series (Orchand, 2003)    文學家相信兒童的心靈純真和樸素,只要對新奇事物常感驚異的態度, 一個充滿想像的神仙精靈國度就會出現。一系列彩虹仙子的故事,包括Rainbow、Weather、Party、Jewel、Pet和Fun Day等神仙精靈,種類繁多。作者Daisy Meadow享譽英國神仙童話文學,每本書約4,000 字,整個系列五十本合算二十萬字,是中小升上高小過渡期的閱讀良伴,女同學必看,男同學亦宜。
kjy12b-20120527
互動閱讀
2013.08.04
The Wild Child 法國的野孩子
   對於一個小孩而言,最可悲之事,莫過於被父母遺棄,讓他自生自滅。這部電影的主角就是一個有如此遭遇的小孩。更令人心傷的是,這部電影的內容不是無中生有,憑空捏造,而是確切發生過的事,再以電影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而已。 電影以一個婦人在野外採摘野菰開始,頃刻,一個男孩從草叢一躍而起,手腳靈活的往婦人的籃子撲去, 婦人嚇得拔腿就跑。事後,幾個帶著狗的男子尋捕男孩;最後,用捕獵物的手段把男孩捉到,而男孩理所當然的被帶走了。男孩沒有受過任何教育,一舉一動都與一隻野獸無異,他受盡了村莊裡人們奇異的眼光、言語的凌辱。人們把他當作聾啞人看待, 送到聾啞學校。在那裡,男孩受盡欺凌,更被人當作展品一樣參觀。 可幸的是不久以後,一位醫生把他領到自己的家中,教他人類的禮儀、說話和文字。但是男孩對回到野外過日子的念頭慢慢減弱。 與近日電影不同的是這部電影節奏較慢,沒有給人「趕完場」的感覺,讓觀眾有足夠的思考時間。沒有華麗的特技,只是完整的敍事,是其中一大賣點。我尤其欣賞演男孩的演員,他的演技甚為精湛,應該說基本很難看出他是在演戲,倒像是在扮演真正的自己。 電影在前段亦佈下一條線索,刺激我們思考。醫生在男孩的脖子上發現了一道疤痕,是由利器刻意造成的,而有可能這樣做的只有他的父母。於我看來,是他們原先想放棄男孩,選擇了以這種方法去了結孩子的生命,後來卻又不忍下重手,最終只能狠下心,把受傷的孩子留在野外,由他自生自滅。   這部經典電影,一板一眼,詳盡敍述細節,令人投入,只是時下能抱這種態度去拍攝的導演,恐怕是鳳毛麟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