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_20160626b_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6.06.25
「存恩‧傳愛‧全心」—— 不一樣的五十周年
風雲變色,難民湧至,引致人口激增,滿街都是失學的兒童。方濟會的張尊賢神父眼見如此光景,發起建學的宏願, 憑少數人之力,與熱心教友一磚一瓦的在九龍塘模範村鴨仔湖一帶,建築簡陋的教室開辦識字班,造福附近橫頭磡等木屋區的難民子弟。學校傳授課本知識之餘,更廣傳福音,洗滌心靈,免處於極度窮困生活環境下的青少年誤入歧途。學校其後再遷址慈雲山徙置區—— 當時的一個「九反之地」,繼續絕不容易的教化工作。 「心田先祖種,福地後人耕」,聖文德的始創者在艱難的環境下建立學校,令草根階層的孩子有機會接受教育,改良品德,憑知識改善生活。五十年來,學校的管理層與教師時有更替, 但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的辦學理念從無改變。感謝天主帶領我們平安度過那已過去的歲月,今年,是學校的金禧校慶,我們更願意將感恩之心化為力量,幫助一所開設於中緬邊境的「南板文德學校」,實行以愛還愛。 「文德50、服務50之伸手行動」是本校一個集合所有聖文德學生、家長的力量,一起以服務時數為邊城小學籌募資金的活動。學生的服務範圍包括學校與家居,校方亦會在適當時候帶領學生參與社區活動,讓他們接觸社會,藉服務感染旁人,將關愛傳揚。家長服務則指在校的義務工作。所有服務時數會以電腦存檔, 最終希望達到438,000小時的目標。數字從何而來?聖文德建校50年來,每年365 日,每天24小時盡忠職守服務教育工作,所以我們將三組數字相乘(50X365X24=438,000), 希望學生銘記本校時時刻刻服務社會和教育工作的精神。學生和家長服務若干時數,校方將會向社會人士、校友和聖文德學校的支持者募集對應捐款(1小時=HK$1),送予南板文德學校,希望真正做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他們改善學校設施,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教育。 「你們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並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照樣,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瑪竇福音》5:14-16)上主的話,我們銘記於心;先輩的努力,我們將薪火承傳,並身體力行,務求光照近人。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存恩.傳愛.全心」永遠是我們繼往開來的文德精神。 作者為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校長
kjy06a_20160619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6.06.18
服務學習
今年適逢學校50週年,透過慶典活動,師生得以重溫建校歷史。1956年方濟會會士張尊賢神父帶領一眾小兄弟,於九龍塘模範村建築了簡陋的課室,為當時橫頭磡等木屋區的難民子弟提供教學,修會一直秉承會祖聖方濟的教導,以「微末心、兄弟情」的靈修思想配合中國優良的傳統及文化精神為平民辦學,特別照顧貧苦和弱小的學生,實踐有教無類的精神。當中雖然歷盡困難與挑戰,但在上主的眷顧中,均能一一克服,並發展至現時的鳳德村校及慈雲山校。 創校神父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他們不計較付出,盡心盡力為學生服務,以行動實踐福音「人子來不是受服侍,而是服侍人」(《瑪竇福音》20:28)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福澤下,我們教導學生感恩之餘,亦透過在校內推展「服務學習」,把神父的「服務精神」延續下去。 經校方規劃後,共成立了十個制服及服務團隊,將全體小四至小六學生編入隊伍,在不影響整體上課節數的情況下,每週撥出一節課堂讓學生去實踐服務與學習。已成立的服務團隊有童軍、交通安全隊、紅十字會般的法定制服團體;也有公益少年團、少年警訊等的服務隊伍;及基督小先鋒、小方青等宗教團體。上述團隊由全校老師參與帶領,透過多樣化的訓練活動及服務體驗,讓學生感受服務為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喜悅,豐富他們個人的學習經歷,實踐愛主愛人服務社群的精神。 每逢服務學習日的早上,同學們均穿上整齊的團隊制服,精神抖擻地進入校園,從自信滿滿的眼神中,透露出他們對參與活動的渴望與期待。 五年級的偉傑,平日都需要老師風紀們提醒注意校服整潔,就連請他綁好鞋帶也要費盡唇舌;現在的他卻穿著熨得筆直的童軍制服,腳踏光亮皮鞋參與步操中。常常欠交功課和遲到的健強,正在參與學校清潔服務,別看他平日粗心大意,但是禮堂的壁柜經他洗刷後,光潔如新。在三位社工的爭取下,我們成立了紅十字會B團,並由社工們專責帶領,成員全部都是有特殊學習及照顧需要的孩子;以往的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入選學校制服隊伍,在社工們的循循善誘下,他們亦有機會身穿制服參與訓練,外出參與活動和探訪社區,老師和學生的成長實在令人鼓舞。 一次在帶領學生參與聖文德堂的「方濟廚房」義工服務,令人印象至深。從前在家中鮮有做家務的同學,可以為來吃晚飯的長者洗菜、盛飯和抹餐桌等,真是難得的機會,是次服務令他們樂在其中,並學懂幸福來之不易,深深感受到父母家人對自己的愛,學會感恩。活動中,同學與老人家傾談,並受到長者們的讚賞,大大鼓舞了同學,爭相報名參與下次服務。 「服務學習」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希望讓學生透過參與社會服務而從中學習及成長,一方面提升學生個人素質,更提升其公民責任感。經過一年的推行,學生無論在自理能力、紀律訓練及參與服務,都有顯著的進步;作為天主教學校,我們更肩負傳播天主福音的使命,學生透過參與服務,學習天主的教導,樂於助人及關懷弱小,並能實踐福音精神,以慈悲的天主為榜樣,在日常生活中度日處世,像聖父一樣慈悲滿懷。 但願我們以「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的聖訓,走我們當行的路。 作者為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校長  
kjy16_20160612s
icon70
種子的力量
2016.06.11
瑪利亞的事業—— 盧嘉勒
福音的作者記錄耶穌曾這樣訓誨門徒:「在你們中間⋯⋯該彼此和平相處。」(《馬爾谷福音》9:50) 和平包含一切美善,2016年六月, 普世博愛運動再次引用這句聖經, 作為每月生活聖言,邀請所有基督徒和善心的人以這意向作為整個月的生活指針。「盧嘉勒曾說:『那裡有合一和互愛,那裡就有和平, 且是真正的和平。因為那裡有互愛, 一定會有耶穌臨在我們中間。』」普世博愛運動由成立初期開始,即以紮根於天主聖言的生活方式,努力在生活中實踐福音的勸勉。耶穌曾為所有跟隨他的人祈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 父啊!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若望福音》17:21)盧嘉勒致力實踐合一的理想,1967年,盧嘉勒在伊斯坦堡獲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雅典納哥一世(Athenagoras I)首次接見,透過這次在基督內愛的交流,展開了東正教與天主教持續的接觸,運動在東正教會內蓬勃發展(尤其中東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造成無可估計的破壞力——因著民族、膚色、文化、宗教、政見的差異,人與人之間似乎已失去互愛、共融、合一的信心和力量。耶穌在福音中要求人們和平相處的訊息,對處於戰後恐慌的人有甚麼意義?『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甚麼捨棄了我?』(《瑪竇福音》27:46)耶穌在十字架上痛苦呼喊,被捨棄的一刻是他最大的痛苦。1944年,盧嘉勒與初期的女核心成員找到一個細小的房子,在那兒開始了第一個普世博愛運動中心(Focolare)。當她們把殘舊的傢具搬走後,房間裡只有舖在地板上的床墊;除了一幅耶穌的畫像,牆壁上空無一物。她們捨棄了別的,選擇了以「被捨棄的基督」作為徹底地愛的對象。她們努力地生活,在互愛、合一中,獲得平安與喜樂;「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竇福音》18:20)。雖然當時她們非常年輕,經驗尚淺,在天主聖神的光照下,她們在祈禱中學習互愛和合一,在讀聖經、領受聖體聖事、以聖母瑪利亞作為生活模範中,一步步地接受聖神的帶領,活出運動的神恩。 1948年9月17日盧嘉勒以聖方濟第三會成員的身份,陪同方濟會大家庭不同身份的成員到意大利國會大樓,跟一位很出色的新聞工作者、剛獲選為國會議員的左丹尼(Igino Giordani)見面;沒想到她熱誠地分享運動的理想和她堅定的信念,為左丹尼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左丹尼獨特的身份也開啟了她的眼光,促使普世博愛運動的門開放給已婚人士。左丹尼是戰後天主教青年的模範,也是天主教徒參政的先驅,尤其關注信徒間的合一。他已婚,並育有子女。他認為修道生活和平信徒的生活方式,在天主前是在同一的愛的軌道上。在他的參與和推動下,普世博愛運動凝聚了廣大的群眾,他們形成了不同組合而有活力的運動:「新家庭夫婦運動」、「新人類運動」(藝術界、醫療界、政界、勞工界) 。左丹尼實現了運動的理想,盧嘉勒稱他為普世博愛運動其中一位共同創辦人。1954年,一位青年的核心成員傅理斯(Pasquale Foresi)被祝聖為神父,他帶領運動發展出版事業和培育工作,同時成為了「瑪利亞的事業」的共同創辦人。 這正是盧嘉勒在聖家小屋祈禱後得到的靈感,雖然她當時只是個十九歲的年輕人,仍不知道如何實現聖家的理想——運動成為「教會中的第四條路」:不同身份的成員以他們的生活方式,共同像聖家一樣,為追求聖德和奉獻生活而圍在壁爐(Focolare),為同一目標而屬於同一團體。1970年普世博愛運動為青少年成立第三代新青;1984年為兒童成立第四代新青運動。歷任教宗信任普世博愛運動的神恩,1984年8月19日,若望保祿二世突然造訪運動在羅馬的羅卡帕(Rocca di Papa)中心,為當時在場參與活動的三千多名不同年齡的成員帶來無限的驚喜和激勵。「瑪利亞的事業」逾七十年的發展,普世博愛運動目前已遍及182個國家,約有兩百萬附屬成員和支持者,他們大部份是天主教徒,也有隸屬於350個基督教派與教會團體的信友和許多屬於不同宗教的信徒(猶太教、回教、佛教、印度教、鍚克教等),甚至沒有任何特定宗教信仰的人。 (全文結束)   
kjy13a_20160605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6.06.04
無私的承諾
一年前,在天主奇妙的安排下,得悉一群熱心教友想為學生提供義務英文輔導服務,實是感恩。那時候,他們承諾能每周到校服務,我確實有點擔心。要一群對教育完全不熟悉的教友承諾每周到校做義工服務,是否有點困難?會否影響他們平日的工作或生活?他們是否懂得編寫配合我們學生英文能力的教材?他們是否能處理好學生的課堂秩序?學校提供的支援是否足夠配合這項活動的推行?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邀請老師協助這群熱心的教友一起,成就這件美事。 真的感謝天主奇妙的安排,後來,發現自己當時的擔心真是多餘了,我過多憂慮了。 這群熱心的教友大部份在其他地區居住或工作,但他們每次大多數都能準時到達馬鞍山,而在教學上甚少需要我們老師的協助,亦能自行抽出寶貴的時間商議各項活動的細節。過去一年,他們為照顧學生個別的差異,自發地編定義工人手分配的工作、撰寫教材、設計活動、購買教具等,又經常為我們的學生準備不同的驚喜,讓學生們感受到多一份喜悅,大家建立了珍貴的友情。 耶穌說:「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竇福音》25:40) 義工們對學生的一份微末心,令人意想不到。他們從不認識我們的學生開始,到幾個月後,他們帶著微笑,與我分享每位學生的獨特之處。他們不計較學生的家庭背景,更不介意學生的英文程度參差,努力地嘗試用多元化的方法,尋找學生在學習上的難點和亮點,鼓勵他們解決學習英文的困難,還引導他們建立正面的人生觀。 更令我欣賞的,還有義工們與學生之間的一份手足情。當得知個別學生因其他原因未能出席活動,義工們主動向老師了解學生的情況,和老師協調,不放棄孩子們學習的機會,讓他們能繼續參與每周的聚會。學生興奮地在小息時,與同學分享自己從活動中所獲得的喜悅,期待每周活動的來臨,足已證明這群義工為孩子而努力的成功。 在此,感激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上智之座小堂的兄弟姊妹及一群熱心的教友,感謝你們透過義工服務、無私的承諾,成就了孩子們的喜樂。 作者為馬鞍山聖若瑟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