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4b_20191110s
CatholicAgent
教友特工
2019.11.08
不只是書店(中)
上期講及我們塔冷通心靈書舍的一些事情,可能就有人會問:為何這名稱這麼特別?其實真的應該解釋一下。「塔冷通」這三個字,是天主教聖經,瑪竇福音25章內耶穌說的一個比喻。耶穌說, 有一個主人要遠行,分別交低五個塔冷通、兩個塔冷通及一個塔冷通給三個僕人,一段時間後,主人回來了,第一個僕人賺回五個塔冷通,第二個僕人也賺回兩個,可惜第三個僕人把一個塔冷通埋在地下,主人便怪責他,且把他的一個塔冷通賜給第一個僕人。原來,塔冷通就是錢!這個字的原文是talentum,後來演變成英文的talent,就是才能的意思。 我們要將書局打造成為城市的綠洲,就是善用我們自己的才能。我們有甚麼才能呢?我們的才能並不突出,只是堅持「以人為本,以客為先」。不知大家有沒有試過,在某些店舖,提出一些合理要求,但店員卻搖頭說不行,因為這是公司規定。 我們認為,以人為本,就是要理解對方需要,是否合理,我們是服務行業,應盡量滿足顧客合理要求, 用現代的術語, 就是要「講人話」。 最近很多青年出來請願表達訴求,我們也學習著回應年青人的需要。八月三日晚上,塔冷通心靈書舍通宵開放,給有需要的人士作休息及祈禱站。這又是堅持「以人為本,心靈綠洲」的理念。結果,當天晚上沒有人前來休息祈禱,但在隔天,有一位青年,因為看到Facebook的帖文, 在極度悲傷下,前來我們書舍。當日我們同事本著「講人話,與哭泣的人同哭泣」的精神,陪伴了那位青年,令到他「喊住嚟,笑住走!」 同學們,你們願意「講人話」嗎?願意善用自己的才能嗎?(待續) 
kjy05a_20190630s
400 400 FAMOUS_SAYING
Stories Behind Popular Sayings
2019.06.28
Go the extra mile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walk a mile? Normally, it takes fifteen to twenty minutes to walk a mile at a moderate pace. If you are told to go the extra mile to help people, does it mean that you are asked to walk for twenty minutes?  The idiom “go the extra mile” means to make more effort than is required or to try very hard to achieve something. This phrase is derived from the Gospel of Matthew (《瑪竇福音》) of the Bible.  “Should anyone press you into service for one mile, go with him for two miles.” (5:41)  「若有人強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兩千步。」 During Jesus’ time, there was an impressment practice where a Roman soldier passing by a Jewish civilian could command him to carry the heavy luggage or packs of armoury for one Roman mile, which is roughly 1.45 kilometres in current measurement. The above quotation is said by Jesus in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山中聖訓). He taught us to be peacemakers by carrying our burden in a cheerful manner rather than complaining or arguing.  Nowadays, the expression is widely used as a compliment or an encouragement.  The Nobel Laureate is honoured to go the extra mile ( 付出更大努力) for peace.  To attain your goal, you need to be willing to go the extra mile ( 多走一步) with determination.  Summer holiday is approaching. No doubt you have gone the extra mile with your schoolwork this year. Now enjoy the holidays.     Glossary   Mile  哩 Moderate  適度的 Impressment  強徵 Civilian  平民 Armoury  軍械 Peacemakers  和平締造者 Burden  重擔 Compliment  稱讚  
kjy01_20190317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9.03.15
聖嘉祿學校六十五周年 堂校活動 創作壁畫
(本報專題)一九五二年,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戴天恩神父(Joseph M. Madeore)從廣西來港,於一九五三年在西環民房及貨倉建立聖堂—— 聖母玫瑰堂,及一九五四年租借樓宇作校舍,即聖嘉祿學校,教導當時失學的兒童。而在一九六○年,聖母玫瑰堂在堅尼地城蒲飛路現址建成,毗鄰的聖嘉祿學校亦於同年遷入。 堂校合一 設計壁畫 從堅尼地城站走到聖嘉祿學校與聖母玫瑰堂,沿途的外牆畫都塗上壁畫。而為慶祝創校及建堂六十五周年,聖嘉祿學校與聖母玫瑰堂於三月初,在蒲飛路校舍外牆繪畫壁畫,標誌堂校合一的辦學理念薪火相傳。 是次活動共有二百多人參與,包括師生、家長、舊生及神父,他們在兩天的上色日期間,分為四組,在不同時段參與壁畫創作。 該校舊生壁畫家陳英發在過程中帶領眾人為壁畫上色,此前二十四位對藝術科有興趣的學生,於一至二月共參與四次壁畫工作坊,並根據年級分四組,學習壁畫的繪畫技巧與方法。這些學生在三月擔當藝術大使,協助未有參與工作坊的家長及同學繪畫。 「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 壁畫上,耶穌站在學校的門口旁邊,而多位背著書包、拿著樂器、笑容滿面的小孩子,朝著耶穌走去。聖嘉祿小學校長黎秀芳說,這幅壁畫的主題是「讓小孩子到我跟前來!」與二○一八年天主教教育日的主題相互呼應, 以回應瑪竇福音第十八章中,「耶穌說在天國裡,小孩子最大」。而這幅壁畫象徵小孩子走進學校,就是走進耶穌內。 黎校長講述戴神父的辦學理念以小朋友為本,稱「當時西環為窮社區,很多小朋友沒有機會上學」。她希望藉著壁畫展現戴神父關顧弱小、愛護小朋友的精神,帶出眾人六十五年來持守的辦學初衷。 從構思壁畫主題、到草圖起稿,學校都需要在堂區評議會上,與幹事及神父、修女商討。聖母玫瑰堂主任司鐸林銘神父說,不少教友的下一代都在聖嘉祿學校就讀,所以不少教友是次都以家長身份參與活動。林神父亦期望藉此壁畫,在社區內把戴神父的博愛精神發揚光大。 培養學生創意思維 增強歸屬感 畢業三十多年的陳英發去年回到母校,以自身經歷,在畢業典禮上向學弟妹演講。他為壁畫工作坊擔任導師,稱是次創作壁畫的靈感,來自聖堂的彩色玻璃窗,「聖堂玻璃感覺莊嚴,而小朋友則活潑」,他希望把兩者結合,給人新鮮的感覺。因此,這幅壁畫的上半部份以多種顏色,混合彩色玻璃的意念,而下半部則呈現小朋友走向耶穌的情況。  培養學生興趣與創意 壁畫活動除帶出天主教辦學理念及學校的發展歷史,校方亦希望在校園內推動藝術壁畫的創作,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創意思維。該校美術教師盧愛玲指這次經歷為學生十分難得,讓他們接觸更多不同的藝術範疇,如「學生不再是接觸課堂上用的廣告彩,而有機會接觸塑膠彩。」 參與工作坊的學生陳琬澄說,在工作坊期間回想學校中美好的時光,再告訴陳英發,讓他把構圖和意念結合在一起。這是琬澄第一次作壁畫創作,「牆壁凹凸不平,比在紙上畫畫困難」。 學生繪畫壁畫的時候,需要把紙上的圖案放大至牆壁上,所以他們亦在工作坊上學習使用水平尺,先在牆上放格子,再用鉛筆畫上圖案。 學生王文樂指每組有兩把水平尺,以確保在畫格子的過程中, 所有格子都是同一大小和水平。參與的學生都認為是次經歷十分難得。文樂則指從未想過可以在學校牆上作畫,而想到每天回校的時候能看到畫作,「都十分用心畫」。她為在校園留下自己的畫作、色彩而感到自豪,並認為活動增加自己對學校的歸屬感。 慶典加深堂校關係 為慶祝聖堂及學校前後成立六十五周年,聖嘉祿學校與聖母玫瑰堂於去年起舉辦多項慶祝活動,以紀念戴天恩神父為教育及教會的奉獻。剛過去的十月,師生及家長一同出席聖母玫瑰堂六十五周年主保瞻禮感恩祭及聚餐。 黎秀芳校長說,堂區修女及神父也經常出席學校的活動,學校本年五月的周年才藝匯演邀請堂區神父及修女出席;校方亦將會舉辦家長慕道班。該校一直為家長舉行牧民、福傳活動;而為了幫助家長認識基督,在開辦慕道班前會先邀請堂區的阮順蘭修女出席校內的牧民活動。 林銘神父雖然在去年才服務聖母玫瑰堂,他認為多項堂校合一的活動拉近了他們與學生的距離,學生在街上都會主動與他打招呼,「感覺親切,就如家人般」。
kjy12b_20190127s
icon89
校園隨筆
2019.01.25
甚麼是「福」?
各位同學,你覺得甚麼是「福」? 你會否認為「不用做功課?不用考試?不用返學?可以整天玩網上遊戲?」就是「福氣」? 而身為成年人會否認為「升職加薪?工作穩定?可以環遊世界?」就是「福氣」?長者會否認為「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就是「福氣」?這是世俗人認為「福氣」的特徵。 每年新年時,中國人對家人、朋友、親友等說出的祝福語, 希望對方在新年有「福氣」,家家戶戶都在家貼滿紅色的揮春, 希望迎春接福。耶穌告訴我們,人要追求天主的事才可獲得真正的「福」,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我們要對別人有憐憫人的心,當我們知道別人需要別人幫忙時,我們要立即幫忙,如同學有不懂得做功課時,若你懂得如何做時,就要教導同學;如果你見到有同學在小息時獨個兒行來行去,你可以和他傾談或一起玩,不要讓他感到寂莫,因為主耶穌將天國的福氣指示給我們。真正的「福氣」可以在瑪竇福音第五章三至十二節真福十端反映出來: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 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富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 各位同學,希望大家在新一年的生活當中,經常幫助他人, 不斤斤計較,這才獲得天主給予我們真正「福」。 祝各位新一年學業進步!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