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1127new 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2.11.27
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
柳琴演奏者沈逸晴 彈撥出信心樂章
「因為我喜愛彈柳琴,希望把好聽的音樂與人分享,這一點成為我繼續學習的原動力。」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六年級生沈逸晴說,藉著學習柳琴使她感悟堅持與不放棄的信念,更成為她成長中的好夥伴。   踏入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還未走進音樂室, 遠處已傳來中樂團排練時優美的樂聲,沈逸晴坐在團隊中央,靠近樂團指揮,不時專心致志地聆聽指示,隨時準備與團員合奏。已參與中樂團三年的逸晴說,享受合奏的樂趣,因為它體現團隊、默契、溝通等合作精神。   沈逸晴小學二年級時得到「八達通育苗展才計劃」的資助學習中樂,「母親原本提議我學習鋼琴,我卻認為鋼琴普及而沒有多大興趣,有次我在學校的中樂團, 見到師兄以純熟的指法表演柳琴,他彈奏的模樣深深吸引著我,便肯定了我要學習柳琴的決心。」   柳琴原是江蘇北部、山東南部一帶的柳琴戲及安徽泗州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發音響亮、剛勁宏大。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現已發展為獨奏樂器,是民族樂隊中常用的高音樂器。   咬緊牙關克服困難   逸晴學習柳琴一年後加入中樂團,她還記得首次接觸柳琴時,因不懂控制彈撥力度而斷弦,「當時非常緊張,後來才了解到弦愈幼細,產生的音調會愈高,弦線才較易斷。」學習柳琴沒多久,她又遇上另一難題:每次彈柳琴,長久摩擦和按壓琴弦,令手指指頭脫皮和起繭, 「最初常感到手指疼痛,但是只要保持練習,便慢慢習慣。」   她笑言最初吸引她選擇中樂的其中原因,是彈奏柳琴時配上華服的形態十分優雅,「母親為我準備白色或粉紅色的華服,配上頭飾、穿上繡花鞋的造型;在新年為我拍下彈奏柳琴的短片, 傳送給親友賀新年。」   習柳琴四年,逸晴認為彈柳琴最大的得著是:「學會堅持,不會半途而廢。」她坦言,去年開始準備呈分試面對學業壓力,她曾想過要放棄柳琴。其母知悉後, 認為她不能因而半途而廢,反而要尋找解決方法。   在她感到困苦之際,她的好友介紹了一本講述一位芭蕾舞舞蹈員的小說:舞蹈員因腳傷決定放棄跳舞,她的家人和朋友均勸她不要放棄,最終憑著她的堅持而成為一位出色的舞者。小說中的一句說話觸動她要學習盡力和堅持的決心,「只要堅持下去,夢想才會成真,而不是只有夢想而不作堅持。」此話激勵她更專心讀書, 盡快完成功課和溫習後才練琴,按學習進度調節練琴時間;而家人無條件的支持,成為她最強大的力量。   父母百分百支持   逸晴的母親是家庭主婦,以行動支持陪伴她出外練習或比賽;她的父親同樣熱愛音樂,工餘時與朋友組樂隊夾歌,其父更擔任主音歌手,自然成為女兒最忠實的聽眾,更成為音樂上的朋友,「父親下班回家後常請我彈奏柳琴,聽畢便給予意見,最開心是他對我說:『你今次有進步。』每次聽到讚賞,內心便會很高興。」   去年她在國際青少年文藝培訓中心的比賽上,在柳琴獨奏項目贏得自選曲目初級比賽冠軍,也在本年香港學校音樂節柳琴獨奏初級組取得季軍,她說透過個人獨奏能加強自信心。參與中樂團,與隊友一起合奏,使她在學習柳琴的路上有人同行,「一起練習可以認識不同的中樂樂器,合奏時音樂效果更豐富。」她說合奏激勵她練好柳琴,希望明年升中時,可以升讀設有中樂團的中學,讓她繼續彈奏柳琴。(高)
kjy16_20221106 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11.06
香港鄧鏡波書院
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下一代
(本報專題)八名青年透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的保育,去欣賞及珍惜傳統文化, 天主教徒學生李曦賢說:「明白萬物也由天主創造,藉著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我明白更需要保育及珍惜其價值。」學生期望透過保育,世代相傳現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確保非遺的生命力。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香港鄧鏡波書院八名中四學生於上學年參與由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辦的「歷史文化學堂──非遺零距離」比賽,派出三組作品均獲獎項,包括李曦賢、利景希、黃孝賢及李泓羲在「茶樓點心與蒸籠」專題報告獲得亞軍;陳業林及張祖爾在「海陸豐麒麟」專題報告,以及勞健朗及賴浚維以「麒麟」為題的手工╱ 模型作品比賽上獲優異獎。   茶樓文化 懷念推車仔情懷   「蝦餃、燒賣⋯⋯叉燒包、奶皇包⋯⋯」上茶樓品茗、吃點心,職員推著點心車叫賣,茶客上前圍著點心車挑選點心;天還未亮,點心老師傅以精湛的手藝,在茶樓廚房製作粵式點心,讓早上到茶樓的食客能夠品嘗熱騰騰的點心。你有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景?該校作「茶樓點心與蒸籠」專題報告的學生,在研究茶樓文化時親身到茶樓品茗,他們形容,現今茶樓品茗文化漸趨息微下,形成一種「頻臨絕種」的體驗。   同學們分別到兩間傳統茶樓——蓮香樓和蓮香居考察後,蓮香樓剛於本年8月宣布結業。他們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在茶樓「買少見少」的情況下,甚至即製點心的傳統手藝也減少,不少酒樓已改用在工廠製成的急凍點心。   住在蓮香樓附近的利景希說,平日甚少到茶樓品茗,主要是家人感到茶樓不及新式酒樓整潔,當他進行專題研習而到茶樓品茗,卻發現在茶樓有不少香港文化特色:茶樓樓高兩層,下層賣餅,上層飲茶,推點心車叫賣及焗茶盅等風格,這些是他在新式酒樓難以看見的特色。   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的資料顯示,「茶樓點心製作技藝」以及「蒸籠製作技藝」早於2014年納入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組長李曦賢表示,在研究上述傳統文化時,才發現「點心」一詞早在唐朝出現,他對於這非遺連繫著每一代人,希望能繼續傳承下去。   黃孝賢及其餘組員也不是修讀中國歷史,在考察非遺的飲茶文化過程中感到很有趣,「我喜歡了解點心的歷史,例如蘿蔔糕出現於抗日戰爭,中國人痛恨日本人,稱他們為『蘿蔔頭』,將蘿蔔剁成蓉,並加以煎炸,成為蘿蔔糕⋯⋯這是很有趣的歷史。」   學生父親傳授紮作工藝 傳承後代   在香港,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手工藝隨著時間逐漸息微,其中碩果僅存的麒麟紮作傳統工藝,曾有資深紮作師估計,在香港現只有大約30位麒麟紮作師。在另一專題報告「海陸豐麒麟」中,學生訪問紮作師傅對於保育麒麟紮作的看法, 紮作師慨嘆現今青年追求創新與高科技, 對於保育文化不感興趣,他認為麒麟是中國傳統文化,必須承傳,然而在愈來愈少人認識此工藝下,憂慮技藝總有一天會消失。   住在長洲的學生勞健朗的父親一直對麒麟紮作感興趣,並有多年麒麟紮作的經驗,勞健朗年幼時常見到父親在傳統節慶如太平清醮傳統活動前,忙於紮作海陸豐麒麟。這次他在比賽中與隊友賴浚維以「參半麒麟」為題,參與手工藝的製作, 特意把麒麟紮成一半,只見麒麟的骨架, 另一半已貼上紗紙及上色的麒麟完成品, 帶出紥作麒麟的四個步驟——「紮、撲、寫、裝」:即是先紮骨,遂貼紗紙,後施彩、裝飾。   勞健朗表示,希望藉此讓公眾了解麒麟紮作的過程,同時邀請眾人共同創造未完成的麒麟,吸引大眾了解紮作的傳統工藝。   勞健朗先得到父親教授紮作技巧,再回校教導同學,組員賴浚維首次接觸紮作工藝,他說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例如難以貼穩紗紙,製作每個部驟也要十分細心才能完成。至於參與「麒麟」專題報告的陳業林及張祖爾,從文字帶出麒麟紮作過程、麒麟的由來、紮作傳承等問題。   張祖爾及陳業林在專題報告中提到麒麟象徵吉祥,相傳民間有驅邪趕鬼、麒麟獻瑞之說。在研習時他們從觀察同學製作麒麟紮作,更了解紮作技藝的傳統文化。   電台錄廣播劇 宣揚非遺   同學在「茶樓點心與蒸籠」及「海陸豐麒麟」專題報告上,獲選為50支優秀隊伍的作品,學生早前到新城知訊台錄音,稍後於電台節目中播出。   利景希表示,透過廣播劇形式,闡釋一個家庭到茶樓飲茶時閒話家常,帶出茶樓和點心的歷史,並引用蓮香樓的歷史和建築設計,喚起聽眾重視茶樓與點心的文化遺產。該校中史科主任李曦璇指出,學生在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進行考察與探究,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價值,並將傳統保存下來。(高)
kjy16_20220925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9.25
荔景天主教中學
生命馬拉松 成就學生發光發亮
(本報專題)「我只顧一件事:即忘盡我背後的,只向在我前面的奔馳,為達到目標,為爭取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召我向上爭奪的獎品。」(斐三13-14)荔景天主教中學「生命馬拉松」獎勵計劃設立超過20年,鼓勵學生找尋理想,盡力向著人生目標邁進, 希望找到人生方向。   「生命馬拉松」⋯⋯你會視人生如同一場馬拉松嗎?為自己定下目標時,懷著毅力、堅持與忍耐前行;深信透過不斷嘗試與辨別,必定會找到自己的人生。每一位入讀荔景天主教中學的學生,在每年新學年也收到一本「生命馬拉松」獎勵計劃小冊子,學生為自己訂定實踐目標,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期望於學年內得到均衡的發展。   該校副校長楊國智指出,透過獎勵計劃激勵學生投入校園生活,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育的發展,藉著幫助學生發掘潛能,加強對學校的歸屬感,提升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公教價值觀。   過去一年,該校共510位學生參與獎勵計劃,當中一成八學生獲得鑽石獎,一成二人得金獎,兩成四獲得銀獎,以及四成六學生得銅獎。   學生圓夢赴海外交流 能夠獲得鑽石獎最高殊榮的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也有所成就。其中上學年在「生命馬拉松」獎勵計劃獲得鑽石獎的中四學生張駿宏,剛於9月初已飛抵美國的中學交流一年,他說,沒想到自己有機會到海外交流,「這本來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透過獎學金現在終能圓夢。」   張駿宏來自單親家庭,他的母親是家庭的經濟支柱,疫情期間母親曾失業,他表示這段時間根本沒有餘錢,他感謝學校常鼓勵學生要懂得爭取學習機會,他亦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窒礙其發展,自初中已活躍於學校舉辦的課外活動與比賽:中英文朗誦比賽、戲劇活動、管樂團等。   上學年張駿宏更主動向老師自薦申請美國中學交流計劃獎學金,剛於7月底獲頒獎學金赴美交流一年,他認為即使面對困難, 只要有才能,每人也有平等學習的機會,他感謝母親無條件支持他任何的決定,放手讓他挑戰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希望透過這次到美國學習的經歷,「證明『原來我得㗎』, 冀成為榜樣,鼓勵更多年青人逆境自強。」   透過知識脫貧 荔天的舊生陳嘉兒現於香港城市大學修讀生物醫學二年級,兩年前在應考中學文憑試前,校方推薦她申請領展大學生獎學金,該獎學金是獎勵家庭三代中首代入讀本地大學的學生,陳嘉兒的父母出生基層,父親從事冷氣裝修工程,中學還沒有畢業便要謀生以幫補家計,母親是家庭主婦,嘉兒明白到要脫貧需要向上游,她除了努力讀書外,也曾擔任學社的副社長,數學學會主席等,「整個校園氛圍鼓勵我多元發展的重要,我對數學感興趣,老師會推薦我參與比賽,每個挑戰也有助我成長,肯定我的能力時,令我更有學習目標。」   創新發明幫助他人 自中二開始參與STEM比賽的中六生譚穎燃,一直希望善用科技幫助有需要人士, 她曾與同學發明「超能皮膚」去幫助觸覺受損人士,該作品一直作改良並在不同的比賽上獲得多個獎項,此外她也是學生會主席, 在「生命馬拉松」獎勵計劃的小冊子,她分享擔任學生會主席的感受時,認為是一份「全新的責任」,「我與學生會幹事時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則,不斷完善與發展自己,盡心盡力為同學服務。」特別在疫情下,她希望盡其所能為同學爭取舉辦活動,即使在防疫的限制之中,也可以享受校園生活。   同樣善用所學去幫助社會上有需要人士的中四學生謝泊寬,剛在上學年的香港創科展上,與另外兩位同學研發出「助」手(手部助力的活動裝置),幫助中風康復者作手部物理治療,更奪得中學組銀獎。他表示, 在老師支持下進行研發,發掘自己對工程學及編程等的興趣,他說會繼續改良作品,期望有日能推出市場,貢獻社會。   「模擬面試、準備個人履歷,前往不同的職場了解工作內容,擴闊我的視野,對我未來路向有幫助。」中六生劉靜欣早前在學校推薦下參與「良師益友計劃」, 她說過去只會視醫生、律師等才是成功行業,在計劃中她有機會接觸到從事公證行及保險行業的人士時發現,不同行業各具專業,她亦有機會模擬在職場工作及面試等情境,「我事前仔細了解所屬機構的背景,有助我在模擬面試時解答提問。」最終她經過多重面試後,獲大會揀選為最佳學員。   楊國智副校長表示,學生藉著有系統的獎勵計劃,整全地記錄學生於學年內在宗教培育、德育發展、學術成績、運動、群體活動、文化藝術方面的成就,「當學生看到屬於自己的記錄冊上所寫的表現,自然提升成功感與自信心。」此外,老師也會按個別學生的潛能,透過參考記錄冊,進一步為學生申請不同的校外獎學金,或推薦他們參加校外活動,使學生盡展所長。(高)  
kjy13_20220925 b_fade
400 400 悅學
悅學愈樂
2022.09.25
新學年的目標
新學年開始,相信對於同學們來說,暑假實在還未有放完的感覺。雖然如此,新學年,我們還是要訂立目標,做好準備,善用一年時間讓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所成長。   我知道同學們在訂立目標時,一般都會希望做到「考試100分」、「交齊功課」、「執齊書包」等。這些目標固然重要,而且值得欣賞,因為「用功讀書」是每一個學生的義務。想著父母辛勤工作,照料著你的背後,都是為了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讓你安心成長。我們要盡自己本分,回饋父母的愛護。   《德訓篇》記載:「敬畏上主的人,必孝敬父母;奉事生他的父母,猶如奉事主人。你當以言以行,以各樣的忍耐,孝敬你的父親,好使他的祝福,降到你身上,而存留至終。」當中所提到的「忍耐」,便是在盡自己義務時,努力克服當中的困難,使父母能放心,而且以你為榮。   除了在智慧上有所增長外,我們亦不要忽略在靈性及德性上的進步,要「做一個好人」。過往每逢開學時,我都會在班主任課,或第一節的宗教課堂,向學生解釋學校校訓要求——除了要兼顧學業外,更要學習以「仁愛」的心處事和待人。   學生偶爾會問:「那豈不是我們不可以犯錯?」我的回答會是:「犯錯是小孩成長必然面對的事情,重點在於,每一次犯錯後都要問一問自己:『我在這次犯錯學懂了甚麼?』、『對於受傷害的人,我可以如何彌補?』」   《德訓篇》記載:「聰明睿智的心,必戒避罪惡;在正義的工作上,必獲成功。」只要我們時刻自省,在修為上定有所進步。   「仁愛」待人,並不是指自己不可以犯錯,而是我們要常存善心,對人好之餘,亦不可以有傷害人的動機,例如不可欺騙愛護你的朋友、老師等。對於基督徒來說,這並不是嚴苛的要求,我們時常都要記起,耶穌曾對門徒說:「你們是地上的鹽,世界的光。」我們除了愛身邊的近人,還要主動向貧弱者伸出援手,在日常生活中以行動傳揚福音,讓人能看見基督徒的善行。   新學年,祝願各位都能以「仁愛」的心處事和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