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2_20151206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2.05
第十二屆兒童及青少年讀經比賽 聖言常伴我成長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若望福音》15:5) 若要讓主住在「我內」並結出常存的果實,勤讀聖言是必不可少。眼見時下學子在學海汲汲營營,忙得沒時間看聖經,有父母善用身邊機會,譬如像張諾堯和張諾研的媽媽(王燕碧)般,鼓勵兩個女兒參加玫瑰堂聖言宣讀會早前舉辦的「第十二屆兒童及青少年讀經比賽」(下稱「讀經比賽」),讓她們多接觸天主聖言。    (本報專題)現於嘉諾撒聖心書院分別唸中四及中二的諾堯和諾研,在今次的讀經比賽中分別奪得青少年高級組(中四至中六)和青少年初級組(中一至中三)冠軍。在張太(小圖)悉心栽培下,她倆自小便參加朗誦班,於校際朗誦比賽中常名列三甲,但參加讀經比賽卻是首趟。「讀經和朗誦不大相同,朗誦講究情感、眼神和抑揚頓挫,但讀經卻不能太誇張,表現要較含蓄。」諾堯說。張太透露,起初諾堯曾擔心自己會將慣性的朗誦方式套用在讀經中, 然而賽後發現疑慮不存在。 雖說由媽媽邀請參賽,但報名後的細則包括挑選誦材與安排訓練,均由兩姊妹自己處理。諾堯選了《羅馬書》8:35-39,諾研則選了稅吏匝凱的故事(《路加福音》19:2-8),都是她們較有信心可拿捏得宜的經文。諾研曾在主日彌撒中聽過這段福音,但直至賽前準備才細嚼內容,她對當中談及的寬恕之道甚有同感,「人人都有機會犯錯,但無論之前犯了甚麼錯,如果有心改過,就要給他機會,不要歧視他。」 連結生活 諾堯對自己所選讀的保祿書信中談及甚麼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時,更有切身的體會,「人生這麼長,不會都一帆風順,總有些事情會讓我們疏遠天主。」她試過在考試前盡力溫習,成績卻不如理想,因而質疑是否已被天主所離棄。張太便以〈足印〉這個信仰小故事開導和鼓勵她,「我跟她說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會經歷不同的困難,當下或會不知如何處理,但日子總會過去,主會一直陪伴著我們,就像故事中耶穌在沙灘上背起了主角一樣。」 她們表示,日常媽媽都愛以聖經故事和比喻教導她們待人處世之道。張太則坦言,她著重身教多於言教,「怎樣愛一個人不是空談, 還要有實際行動。我希望我和女兒都可以活出聖言。」張太年輕時曾在長洲花地瑪聖母堂讀經和加入聖詠團,後來雖已搬遷而轉換了其他堂區,但至今她仍是該堂的善會會員。她看重信仰的氛圍,早幾年一家人一直都參與一個由神父或修士主持、在某個相熟教友家中舉行的晚餐廳祈禱聚會,誦讀和聆聽聖言、唸《玫瑰經》、作信仰生活分享和自發性祈禱等。雖然其時女兒尚小,還不太懂,但張太認為至少都給她們多些機會去接觸,這就像撒種般,何時發芽、生長的時間表則在天主。 諾研直指她也受媽媽的信仰熱誠所感染,例如眼見不少教友在彌撒中的歌聲較柔弱,但媽媽即使喉嚨痛,卻仍大聲詠唱,讓她知道無論甚麼時候也要善盡教友本份去讚美天主。她知道自己的強項是在讀經方面,因此樂於在學校定期舉行的彌撒中讀經,而姐姐諾堯則正考慮會否加入堂區的讀經組,「始終加入善會比較好。」她曾任堂區的輔祭,後來因變動而離開了,從中她明白善會對一個教友的重要性,而其母的信仰歷程則是對她這個想法的另一佐證。 活出聖言 在孩子的信仰培育上,諾堯和諾研都說家庭和學校同樣重要,兩者對她們的影響參半,有時前者的影響甚至遠較後者為甚。這情形在讀經比賽中的另一得獎者—兒童高級組(小五至小六)冠軍、於聖母無玷聖心學校就讀五年級的吳俊軒身上亦然。已連續三年摘冠的俊軒,賽前訓練大部分在家中進行,但其母(余德儀)謙稱其實他們沒甚特別準備,一切都是平常心,「我們不當這個是比賽,而是藉此將聖言的喜訊傳給其他人。」她說。 有時吳太也會和俊軒一起看聖經,當中蕩子的比喻(《路加福音》15:11-32)俊軒最深刻,「無論那個小兒子怎樣頑劣、潦倒,他爸爸仍然很照顧他,這份愛很大。」他微笑著說他相信媽媽也會這樣愛他。對於兩母子來說, 聖言很生活化,吳太會以此引發兒子的思考。今次比賽中俊軒自行挑選的《聖詠》37:3-9,讀到當中要控制憤恨的部分,讓他感到舒服, 化解了他對其他同學的憤怒。   吳太指,孩子的信仰培育最重要是身教,「如果想孩子多參與彌撒,至少父母自己也要去, 不要因為考試或其他活動而缺席。」為促進學生的信仰成長,該校還特別印製了《我的信仰歷程》,為公教學生的信仰經歷和成長做紀錄,當中包括要求學生於每個月的主日找神父在這本小冊子上簽名等。俊軒指,這樣對他確有幫助,而吳太則指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信仰生活是要靠自己生活出來的。(敏) 
kjy08_20151115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5.11.14
創作天地〔2015.11.15〕:文章
小四的生活  我剛剛升上四年級,還未適應小四的生活。 現在,我每天放學後都很忙,因為有很多功課做。放學回家,我立刻做功課。每次吃飯時,我還沒有做完功課。吃完飯便要繼續,做完功課後已經到洗澡和上床睡覺的時間了。所以,我沒有時間做其他事情, 真的很累啊。 原來四年級的生活是這樣的。我認識其他學校的同級學生也跟我差不多,有些比我還要多功課呢。 我真希望以後可以減少一些功課,我便有多一點時間。到時候,我就可以和家人一起玩耍、看看電視和下棋了。現在,我不很適應小四的生活,只要多一些時間,我一定應付得來的。還有,媽媽經常教導和鼓勵我,所以我對自己充滿信心呢。   王浩霖 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 四B    記爸爸遠足 昨天秋高氣爽,爸爸打算我們一家人去遠足。可是,爸爸看到我面對堆積如山的功課,很是無奈。於是,他決定獨自出發。 過了不久後,狂風暴雨突然來襲,無情的黑雲彷彿把太陽伯伯吃掉了似的。我擔心正在遠足的爸爸,不知道他的情況。我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心急如焚。可惜致電給他又沒回應,真是既擔心又害怕。不經不覺過了五小時,爸爸還是音訊全無。我再次拿起電話之際,門鈴響了。  打開門一看,我看到爸爸全身濕透、筋疲力盡的。原來他在匆忙中丟了錢包,乘不了交通工具,碰巧電話的電池又耗盡了,所以我們聯絡不上他。  看到爸爸安全歸來,我終於放下心頭大石。可是,回頭一看我那些功課,真不知道何時才把功課完成呢。 江靖桐 聖嘉勒小學 四P  小義工 「姐姐,快快來我買一枝旗吧!」一位四至五歲的小朋友把正在上學途中的我叫著。看見他,我想起小時候。幼稚園時,我當了小童軍。一天,老師叫我:「雍琦,這個星期六,你可以幫學校出一分力去賣旗呢?」自兩三歲起,我就明白「助人為快樂之本」這道理。於是,我點了點頭,然後拿回條給媽媽回家簽名。 那個星期六,我和媽媽一大清早到學校集合。待老師講完注意事項後,我們就開始向目的地進發了。 一開始時,我沒有膽量與陌生人說話。後來,媽媽鼓勵我勇敢一些,於是我說出第一句話:「姨姨,可不可以幫忙買一枝旗呢?」她不理睬我。我的心仿似一塊石頭突然掉進谷底,頓時愁眉不展,所以我不斷地說:「媽媽,沒有人買旗,快走吧!」媽媽安慰我,她說可能那姨姨只是趕時間,繼續問吧,不要放棄啊!於是,我繼續問:「哥哥,可不可以幫忙買一枝旗?」他投入了兩元又兩元,向我微笑著說:「小妹妹,加油啊!」 這麼一來,那哥哥的一枝旗和對我的鼓勵就變成了一枝強心針。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心裡甜滋滋的。我馬上又蹦又跳地撲向媽媽面前說道:「媽媽,我終於賣出第一枝旗了!」我重拾自信,於是提高嗓子, 帶著笑容向路人售旗。雖然有些人說:「我也沒錢,誰給錢我?」「這是騙錢的人」等等的負面說話,但也打擊不了我向路人籌款的信心,因為我知道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 時間差不多了,我和媽媽高高興興地拿著沉甸甸的錢袋,回到學校點算錢幣。雖然那天的天氣很熱,汗水如泉水般湧出,雙腳也酸酸的, 但是籌得的款項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我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看到眼前這位小妹妹,我也想給她一些鼓勵,於是我投入了兩元又兩元。 梁雍琦 荃灣天主教小學 六A    我的臉紅了 上星期天,我和爸爸的同事及他們的小朋友,到郊野公園。當我看見他們時,我的臉紅了。這令我回想起一件尷尬的事。 去年秋天,爸爸約了他的同事一起到郊野公園燒烤和遊玩。我提議打羽毛球,其他小朋友都贊同。我們決定分工合作,其中兩個負責帶球拍,我負責帶羽毛球。 郊遊的前一晚,我實在太興奮。晚飯後,我連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也不看,就上床睡覺了。郊遊當天,我們最早到達郊野公園,其他小朋友也陸續來到。我們急不及待拿出球拍,打算比賽。這時候,我才醒覺我並沒有將羽毛球放進背包,我頓時滿臉通紅,其他的小朋友臉上都沒有表情,他們的眼睛好像大了很多似的。他們手拿著球拍,口也張開了。現在,我也忘不了他們的樣子。因為沒有羽毛球,我們只好拿球拍來捉迷藏。 今年,我們再次到郊野公園,也是這群小朋友和我一起。現在,我再看見他們,就會想起這件令我臉紅的事。這件事令我非常尷尬,也非常難忘。雖然我們不能玩預先準備的活動,但我們即時想出其他遊戲, 也是一個難忘的經驗。 羅安美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四EL    遊黃泥涌水塘公園 晚飯的時候,當我看見桌上的鮮魚時,就回味著今天和家人到黃泥涌水塘公園餵魚玩樂的情景。 今天,媽媽帶我和哥哥到黃泥涌水塘公園去。那裡風景優美,我們沿著蜿蜒曲折的小路向前行,路上鳥語花香,樹木枝繁葉茂,令人感到十分舒暢。 步行十分鐘,我們就來到水上公園。媽媽租用一輛四人座位的水上單車,並買了三包麪包餵魚。一開始,媽媽慢慢地踏著水上單車,那些大小不一的魚兒,就慢慢地跟著單車游來游去,十分有趣。我和哥哥趕緊掏出麪包,俯身向水裡拋下麪包粒,嚇得媽媽大叫起來:「小心啊! 小心啊!」媽媽生怕我們會掉進水裡去。聽到媽媽的提點,我和哥哥都小心翼翼地餵飼魚兒。當看見魚兒翻身躍起爭食的情景,我們都興奮莫名!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到了日落西山的時候,我們依然意猶未盡,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黃泥涌水塘公園。  梁愷晉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三M    我是一台電腦 我是一台電腦,我住在一家電腦公司裡。不久前,我搬家了,露亞成為了我的小主人。 回想那天,露亞在櫥窗前被我深深吸引著。露亞的媽媽為了獎勵她成績學業優秀,就把我買下來了。露亞非常喜歡我,在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小心翼翼地把我捧在懷中。 我的外表是一個可愛的小白兔,頭上還有兩隻兔耳朵,主要顏色為粉紅色,肚子就是屏幕。開啟以後,右角下方有一個電子時間。除了樣子討人喜愛,我還會非常認真地工作。每天從早到晚,我為小主人工作。小主人要查資料時,我都會認真地協助她尋找資料。在晚上,若小主人想看電影時,我也可以協助她呢。 我就是這麼盡心盡力地照顧小主人,小主人也珍愛我,把我當成她的好朋友呢。   陳海納 獻主會小學 四A     
kjy12_20151108s
icon54
花生老師
2015.11.07
大塊頭
阿奇從小就長得高大,這位六年級學生現在已經長得比我還高。阿奇堪稱我班最強壯的大男孩,手握力是班中之冠,連男同學打不開的瓶蓋、飯盒蓋都難不倒他。可想而知,阿奇就是那種不怕冷、一雙巨掌永遠暖和和,連站著也會冒汗的那一類孩子。阿奇的字體卻不似其身型,字體細細小小的、毫不霸道,就和他的為人一樣。這個白頭髮比我還多的男孩,外表粗魯,偶然還會說一些不斯文的話;可是, 他熱愛閱讀,我購置的少年小說, 他看完一本又一本。每當他瞇起眼靜靜地看書的樣子,倒像一個美少年。 上課的時候,阿奇總愛拿著文具,不是尺子,就是原子筆,彷彿這些東西是令他專心上課的法寶。就算到操場小息,他仍然要把尺子放進褲袋裡才安心離開課室。這些舉動令我聯想到《花生漫畫》裡, 那個經常拿著毛毯以獲取安全感的小男孩。 每年學校舉辦的才藝晚會,阿奇一定參加。不,正確一點說,應是阿奇的家人一定捧場。上一次晚會,因為參加人數過多,阿奇無緣演出,他反而樂見其成,毫不介意。近兩年,阿奇的鋼琴考試、比賽成績裹足不前,似乎苦無突破的方法。我問阿奇是否不再喜歡彈鋼琴,他說不是,只是覺得喜歡不一定參加比賽,也不一定要考甚麼級別。  在別人眼中,阿奇是一台做功課機器,功課一派到手便馬上做, 不是因為他特別勤力,而是他要在家應付額外的練習;若不快速完成功課,能享用的私人時間會更少。近年,這台機器不斷運轉,反而因為心急,更容易出錯,學習的動力更不見提升。我覺得他開始懂得如何付出最少的力量來符合師長的要求,我將這種感受告訴奇媽媽。奇媽媽直接問:「你覺得我給他很大壓力?」我不置可否,直言如果阿奇是我的兒子,我又會否錯過栽培這個頗有資質的孩子呢?  我曾經向阿奇打趣:「除了獅子和老虎之外,你最怕甚麼?」 「我阿媽。」阿奇不假思索就說。   隨著年紀漸長,阿奇愈有自己的主見,不知道他將來與家人的關係會否演變成一場角力呢? 
kjy16b_20151108s
musichand2015
樂聚瞬間
2015.11.07
旋律
《旋律》(Melodie)  這是德國作曲家格魯克(Christoph Williams Gluck )在其歌劇《奧菲歐與尤麗狄斯》當中最著名的一段,旋律哀怨纏綿。此曲後來被小提琴大師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改編, 給小提琴和鋼琴合奏,是現今最常聽到的版本。 有沒有試過聽了一首歌以後,某部份的旋律會不自覺地在腦海不斷重覆?  最近因為將會有不同形式的演出,需要預備和反覆練習不同的曲目,我的耳朵每天總是被不同的旋律「綁架」!正在想辦法舒緩症狀時,學生給我來電:「老師, 我下星期要比賽了!」 原本,我還在思考別的事情,聽到學生的說話,暫時清醒過來。 「哪你準備好了嗎?下星期老師要到外地工作,不能為你多補課啊!」 「還有一星期嗎?應該沒問題的。所有樂曲我算熟悉了,只是怕記憶會突然失靈。」 學生說得對 ,就算很熟練,也會有機會忘記樂譜,尤其是緊張的時候,那是挺可怕的事。記憶力雖然是先天的條件,但也是可鍛鍊的。喜歡音樂和學習音樂的人,記憶力應該是不錯的。動聽的旋律一般比較容易進入我們的記憶系統,情況就像一本十分吸引的書,看一次便會記得內容。學習鋼琴的,除了要反覆練習不同樂段,也要將樂譜像影印機一般在大腦複印。如果我們只倚靠手指肌肉的記憶,是不可靠的;就像背誦課文時,內容正確但並不完全理解當中的意思,過一段時間便很容易會忘記。 所以,我經常鼓勵和引導學生多思考,這樣記憶會因理解自然變得深刻。當學習不再是不停重覆某個動作,我們會更容易將興趣保持新鮮,亦不會因困難而卻步。 今天是學生的比賽,就算身在外地也會惦記他們,想知道他們的心理狀況怎麼樣。結果往往出人意表,學生說實在太忙了,沒時間好好準備,認為彈得不夠好,最後就直接棄權了!  現在我的耳朵不但回復正常,腦袋也是一片空白。看來我的音樂課堂也應該加上時間管理的訓練。在藝術的領域中,個人的優點和缺點是有可能倒過來的。例如,領悟力高的學生不一定願意苦練;資質相對比較平凡的卻很勤奮。若是能將這兩種學生放在一起合作,他們很可能會受到對方的影響而互相學習。室樂和重奏正是很好的一個渠道,讓不同性格的人,在音樂上相知、相遇。不同的旋律交織在一起,豐富音樂的同時也在豐富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