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30507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5.07
嘉諾撒培德書院
不一樣的體驗 不一樣的藝術展覽
(本報專題)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會祖聖瑪大肋納嘉諾撒「謙遜、仁愛」的精神,一向是修會屬校嘉諾撒培德書院的辦學方向之一,該校近年全面推動品德教育,在藝術培養方面,藉著創作帶出品德的精神。校長黃少玲表示,期望學生能夠成為一個懂得感恩、尊重萬物、勇於承擔的嘉諾撒人。   嘉諾撒培德書院早前與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首次合辦藝術展覽「Ps Share PTCC @ PolyU 」, 展出逾150份中一至中五學生在視覺藝術、STEM創科科研,以及時裝設計的作品。   該校視覺藝術科主任許穎彤指出, 展品大部分來自學生上學年的創作成果,作品的題材圍繞個人、生活、社區及社會。例如在疫情期間,中六學生運用STEAM技巧,融入科技與藝術創作,設計成可提升家居衛生及防疫的「溫馨小居」;中五學生善用物聯網及AI技術,研發智能學習椅,紓緩學生在疫情下長時間在家網課,因而出現亞健康的癥狀;中三學生在疫情中學習電繪設計WhatsApp貼圖,帶出正面信息,在疫情下送上鼓勵;中二學生藉著口罩設計,學習繪畫中國花鳥畫,以花卉借喻個人情感,向疫情下的「英雄」表達感激與讚美。校方原定印製由學生設計的口罩,因著疫情逐漸放緩,轉為製作杯墊,分享學生創作的成果。   黃少玲校長表示,作品鼓勵學生多觀察社會,留意學校及生活的點滴,關顧社會,鼓勵學生透過不同的藝術媒介,帶出正面信息。   培德人 培德物   該校2021學年起的三年發展計劃,推動「感恩、承擔、尊重」的元素,上學年以感恩為題,本學年則以推動承擔為主。中四學生陳曉彤於去年中三級視覺藝術課堂中, 學習應用平板電腦電繪繪畫, 設計WhatsApp貼圖,以圖像及簡短文字帶出品德價值, 帶出「培德人、培德物」的主題,繪畫出具漫畫特色的「培德人」形象,及展示培德人品德的物品,帶出正向信息。她揀選「承擔」作為品德主題,分別創作運動員及書包兩個角色,希望帶出「勇於承擔過錯」與願意承擔責任等信息。   是次展覽已於2月2日至10日舉行,其他的作品包括以杯麪作為創作媒介,由中四學生因應以其個性作為選材,把杯麪重新包裝設計;亦有自畫像、靜物素描、服裝設計作品、香港仔風景電繪,也請來3Education推廣AR(擴增實境)技術的應用等。其中展出多幅運用金或銀的刮畫卡,讓中三學生觀察校園環境進行仿版畫創作,中四學生麥鐥之刻畫了校園的樓梯,「每次上學也會使用的樓梯,也使我充滿著校園美好的回憶。」由於學習時受疫情影響,需要在家網課學習,她便透過老師教授的點、線、面技巧完成仿版畫創作。   融入科技與藝術   展覽中,每個作品均設有二維碼,分享學生的創作意念,該校在展覽中得到3Education的協作,在展覽中展示AR及VR技術。副校長陳立宜表示,不同的資訊科技為學生帶來嶄新的體驗,「戴上VR眼鏡,立時進入了藝術創作的虛擬環境中,帶來了科技與美感的效果。」他指出,藉著科技擴大展覽的可塑性,尤其是一些體積特大的展品,在場地限制下,透過科技也能展示出來。   兼任視覺藝術科及推動STEAM教育的林敏宜老師指出,視藝的範疇甚廣,作品除了平面與立體創作,也包含科技或體驗式學習, 她指出,校方近年把AR技術融入創作,是次展覽設有科技元素,展現學生在學校學習視藝創作的多元化。   中四學生譚良純在展覽期間,協助來訪者運用AR技術觀賞作品,「指導觀眾用平板電腦掃描二維碼後,從另一種觀賞的方式欣賞作品,加入了科技元素很有趣,是一個新的嘗試。」   全校學生粉飾操場   上學年期末,該校趁著籃球場於暑假期間,進行翻新工程前,黃校長發起與全校師生及職工用上三天時間, 一起在籃球場上進行「扮靚操場」大型合作塗鴉活動,以塑膠彩繪畫成20多幅以「感恩」為題的作品, 拼砌出代表嘉諾撒培德書院(PTCC)字樣的大型作品,作品圖片亦於展覽中展出,學生陳曉彤認為,能夠粉飾操場很有趣,展現團結與合作精神。   陳立宜副校長表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首次與中學合作舉辦展覽外,也邀請中學生參觀設計學院,「學生親身體驗在設計學院就讀的學生的學習經驗,特別為有意日後在設計行業上發展的學生,推動生涯規劃教育。」   中四學生黃芊萃為了能選修視覺藝術科,剛於本學年插班入讀該校,她說,有幸跟隨學校參觀理大設計學院的機會難得,她也有機會觀賞設計學院學生就香港文化或環保的藝術作品,「讓我更肯定自己將來想成為室內設計師的夢想。」另一中四學生麥鐥之表示,有機會到訪設計學院的物料資源中心令她大開眼界,中心詳列多款物料的資料,「原來不同的物料知識及應用如此豐富,讓我看到創作空間可以很大。」   黃少玲校長表示,學生的作品反映學校著重品德教育,學年內各學科從教學中加入品德元素,視覺藝術便是其中之一,從品格教育彰顯該校辦學團體嘉諾撒會的精神:仁愛、謙遜、承擔、尊重與感恩。她更形容藉著展覽展示學生藝術才能,「這是天主巧妙的安排」。(高)    
kjy16_20230430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4.30
潔心林炳炎中學
社區關懷日 傳揚喜樂信息
(本報專題)「為珍惜我們寶貴的生命,我們承諾會勤運動,多鍛鍊,做個喜樂健康的青少年。」在潔心林炳炎中學於4月初舉行的「2023社區關懷日」上,逾200人宣讀健康承諾,為後疫情下學童,提升身心靈健康。   該校舞蹈學會的學生,跟隨跳舞導師在台上,帶領參加者跳起健康操,校長劉瑤紅博士指出,女生以喜樂的心情帶領眾人盡情跳舞,傳遞正向思維的信息。   該校由2016學年慶祝創校45周年開始,於每年四月舉辦社區關懷日,首年學生走遍全港參與愛德服務,往後每年設有主題,藉著服務傳揚主愛。本年的社區關懷日,以「大手牽小手—— 樂在潔心.健康.操」為主題,來自黃大仙區內共11間小學及幼稚園的師生、家長等參與,近200名中、小、幼學童進行集體操,倡議學童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及健康生活。劉校長說,五年前推出社區關懷日,便是希望學生回饋社會,傳揚喜樂。   攤位活動 推廣身心靈健康   本年度社區關懷日除了讓該校一眾師生參與外,也邀請來自黃大仙區的坊眾前來,校園設有多個由不同的社會組織及學生團隊設立的攤位活動,宣揚正向價值。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於活動當日提供多項健康篩查服務,例如讓小朋友把腳放在儀器上,再由義工為孩子檢查是否有扁平足問題,提升公眾對健康的關注;黃大仙地區康健中心推廣健康、諮詢輔導及教育活動外,亦由護士駐場作健康風險評估, 以及提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高血壓) 的篩查服務;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噏」邀請來賓一起參與投擲圓球遊戲,藉此釋放壓力,也向外分享面對及處理負面情緒的情況等。   另外,該校體育學會設置智能運動遊戲攤位;家長教師會設有親子DIY手工攤位;氣球創藝學會設置氣球創藝攤位等, 藉著活動與眾同樂。中三學生周倖而看到有小學生在攤位中結伴製作匙扣,希望留下美好的回憶;家長與孩子一起做手作時,建立愉快的親子時光,帶出天主教信仰著重家庭價值。   關愛社區 栽種植物   「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 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二7) 在創世紀中,記載天主創造的奇妙。的確,世上每一個事物也賦予生命的意義, 該校的校園社區大使學習了水耕種植的技術,在社區關懷日的攤位上展示出多款水耕蔬菜:羅勒、九層塔、白菜及沙律菜等蔬菜。   在該校擔任校園社區大使的中四級學生劉芷欣與黃嘉嘉選修生物科,她倆本學年初參與由社區中心舉辦的關愛社區栽種計劃,由本地綠色創科公司教授水耕種植技巧,活動中她們向坊眾講解水耕種植不同的元素和營養、在港進行水耕種植的好處等。   黃嘉嘉指出,種植展示出大地的生命力,尤其近年疫情下時常待在家中,難免感到生活沉悶,無形中減低學習動力,在參與水耕種植,她需要把水耕種植機帶回家中以便照顧及觀察植物的生長,「見到植物每天在長大,心情也會好起來,驅使我更會用心照料植物。」   另外,六位氣球創藝學會的同學,在氣球創藝攤位製作了近180個不同的氣球造型:小狗、兔子、長劍、花朵等,造型可愛生動的氣球吸引遊人前來。中三學生駱巧妍及中二學生陳浿愷與其他成員耐心教導小孩扭氣球,她倆均表示,當看到小朋友收到氣球後展露笑容,也使她們心情愉快。   藉著活動,學生也認同把歡樂向外傳揚,中五學生陳祉因是該校的總領袖生,她在活動中與另外40 多名同學擔任健康大使,帶領約50位來自六所小學的學生代表「活力大使」,指導近100名幼稚園學生進行健康操,帶出活動「大手牽小手」的精神,她說:「小朋友很可愛,全程投入活動,同時也對中學校園生活很感興趣,看到他們的投入,使我更要用心帶領小朋友完成健康操。」   舞蹈學會副主席中四學生何希婷表示,疫情下少有跳舞的機會,她早前收到健康操的片段,便每天抽15分鐘進行自我練習,直到當日的活動中,她站在台上跳健康操時,讓她感受到校園的活力。   該校的三年發展計劃,以適性揚才—— 喜樂、豐盛、賦能(Enjoy,Enrich, Empower)為發展方向,本學年先以「喜樂」為題,校長劉瑤紅博士期望,學生在服務與學習帶出喜樂信息。她表示,疫情後社會更需要關注身心靈健康的需要, 「邀請大眾一起參與活動,支援及聯繫社區, 引入不同的社會資源給予公眾認識。」她相信學生也有能力,藉著服侍他人,一起關懷弱小。(高)  
kjy01_20230423_f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3.04.23
明愛「成長寶盒」品格優勢教育教材
發掘學生潛能
(本報專題)每位小朋友都有著天主賦予他們不同的潛能,為了幫助學校更好地發掘學生的潛能及品格優勢,「明愛家庭服務小學學生輔導服務」推出了「成長寶盒」品格優勢教育教材,以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即愛德、生命、家庭、真理和義德,以及正向心理學中的品格優勢為理論框架,內容涵蓋六大美德(24個品格優勢)及幸福元素,幫助學生發揮其獨特的潛能,面對生命中各種挑戰。   在早前舉行的教材分享會中,多間學校的校長、教師、社工出席。教材的製作顧問——明愛家庭服務總主任林綺雲致辭時,寄望教材增進社工及老師對正向心理學和品格優勢的認識, 發掘學生的品格優勢,從而多角度及均衡地培育小朋友的成長。   「成長寶盒」品格優勢教育教材的內容十分豐富,分為初小及高小範疇,共有60個教案。每一個品格優勢及幸福元素主題,均設有簡報及課程教案介紹,並提供互動遊戲、體驗活動、課程工作紙、影片、名人及聖人的故事,幫助學生更深入認識每一個主題。   編委團隊成員、明愛小學學生輔導服務高級督導主任袁燕禎在分享會上指出,發掘學生的強項優勢後,也希望學生能透過體驗活動,在學校經驗品格優勢的應用,將來能順利面對日常挑戰,活出精彩的人生。   善用品格優勢 使團體更和諧友愛   多位學校同工在分享會上,述說在學校推行正向教育的經驗,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陳啟聰主任,也在會上分享應用「成長寶盒」品格優勢教育教材於課堂、周會及跨學科專題活動的經驗。   該校學生林臻分享對「成長寶盒」的感想時說,老師在活動中引用生活例子,幫助他了解每個品格特質,從而改善和加強自己的特質。   其中,在一次介紹24項品格優勢—— 洞察力的活動中,林臻發現自己在洞察力上的不足。教師在周會時,介紹不同港鐵站的顏色時,提到這些顏色是按著色譜進行分類。這活動提醒他需要更加謹慎及從多角度去觀察事物,「原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留意多一點,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富趣味及意義。」   另一位學生林亦俊也對「成長寶盒」的活動印象深刻,其中,在跨學科專題研習中,教師邀請學生運用在課堂中學會的品格優勢進行活動, 「原來當我們把不同的優勢組合起來時,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過程中,他運用洞察力,觀察小組內同學的需要,善用自己的品格優勢,貢獻自己的力量,使團體更加和諧、友愛。   在教材中,學生也聆聽到很多名人或聖人的故事,林亦俊因此認識了聖柯蒂美・澤德修士,「這位聖人的幽默感很強,經常把病人逗得很開心,令我在生活中看見有人不開心時,也會說笑話逗他們開心。」   點唱活動  表達對同學的欣賞   天主教博智小學六年級學生洪珍也在活動中,透過向教師送上感恩卡,感謝他們的教導, 「能夠有這個途徑向老師表達心意,我感到開心,並且發覺感恩也會為自己帶來快樂。」她提到自己也參加了點唱站的活動,負責讀出同學的心聲,在傳遞同學們心意時,也覺得有意義。   「當我感到情緒失落或憤怒時,我會運用自我控制的品格優勢,令自己不會因為負面情緒而做出一些錯誤,而且可能無法挽回的事情。」另一位六年級學生李文穎分享時指出, 經過成長寶盒的課程活動後,她發現自己有著頗強的領導才能和團隊精神。這也令她和同學們相處更融洽。此外,她參加點唱活動後,也學懂用更多有趣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欣賞,「當我聽到我的朋友們在點唱紙上寫上我的名字時,我也是非常高興。」(吳)  
kjy10_20230416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4.16
喜樂幼小 - 動態
天主教柏德學校•德育故事演講比賽   (本報訊)天主教柏德學校早前舉行「德育故事演講比賽」,是次主題是「關愛」及「同理心」兩個價值觀的教育元素,希望活動能提升學生正向思維,強化校本價值觀教育。   一至四年級學生以話劇或故事演講的形式演繹, 師生都非常喜歡各班的演出,因為參與演出的學生積極投入,台下觀眾的反應熱烈,活動效果非常好。   學生透過欣賞不同班別同學的演出,能明白到「關愛」及「同理心」的重要性,相信他們日後都會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做一個有同理心和會關愛別人的人。(喜)   景林天主教小學•聖雅各伯堂朝聖之旅   (本報訊)復活節來臨前,景林天主教小學於3月27日帶領一、二年級學生到聖雅各伯堂朝聖,加深他們對復活基督的認識。學校非常感謝馬偉良神父的安排,讓學生能有一次親近復活基督的機會。   學生乘坐旅遊車到達聖堂時,馬神父和服務的教友已在聖堂的大門熱切地歡迎。當學生進入聖堂,看見祭台上巨大的復活耶穌畫像都讚嘆不已。馬神父帶領師生祈禱後,教友接待員便為學生簡單介紹聖堂的布置和歷史,並透過復活耶穌的畫像帶出耶穌復活的意義。   最後,學生各自寫上對主的禱告,把禱文掛在聖母像下,期待聖母為他們代禱。學生除了以文字表達對天父的感謝外,也透過繪畫,畫出了生活中的基督、與耶穌一起成長、一同遊戲的畫面,充分表現出孩子的天真與對主的愛。(少)   寶血會思源學校•宗教周   (本報訊)寶血會思源學校於3月20日至25日在學校舉辦「宗教周」,展開了一連串的活動。   活動包括「卵石徑苦路」,學生在卵石徑上跟隨基督展開「苦路默想之旅」;「iPad宗教遊蹤」學生拿著平板電腦,到學校四周進行遊蹤活動;「福音氣球」Uncle John教學生扭福音氣球,有茨冠、蜜蜂、魚兒等,以帶出耶穌受難、天主創世等訊息;「水墨傳主愛」活動中,教師梁敏兒教同學繪畫玉簪花,此為大聖若瑟的標記;「尋找信、望、愛」中,學生透過閱讀網上資料,回答有關四旬期的問題;還有攤位遊戲、點唱活動和老師分享聖經故事。   此外,公教教師、家長和同學於3月25日前往花園道聖若瑟堂朝聖。導賞團為他們講解聖堂的歷史、建築風格、內部的聖像等。之後,參加者參與感恩祭,為宗教周畫上完美的句號。 這個宗教周讓同學更接近和認識天主, 感受天主的臨在,活在天主的愛內,獲享喜樂與平安。(樂)   青山天主教小學•畢業活動   (本報訊)青山天主教小學在3月20日和22日為六年級學生舉行畢業活動。在3月20日早上,師生前往海洋公園,體驗了不同的機動遊戲,學生投入在歡樂的氣氛當中,經歷一個具挑戰和刺激的早上。午膳過後,他們還參觀了各種水族館,看到海底世界的奇妙生物,還有巨大的鯊魚和魔鬼魚。他們近距離觀察各種海洋生物,感覺就像置身於海底世界一樣。   在3月22日,他們前往西貢青協日營進行攀石及歷奇活動。同學們經過簡單的安全培訓後,分成小組進行攀石挑戰。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最後在教練的指導下,成功攀上了高高的岩壁,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另外,他們進行了歷奇團體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挑戰和任務,增進團隊合作和集體凝聚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