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1b_20230604_f
400 400 堂校一家
堂校一家
2023.06.04
華德創校60周年感恩祭
2023年為華德學校暨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創校60周年的大日子,兩校以「承傳主愛 心繫華德」為主題,舉辦了一連串的慶祝活動,希望讓學生和家長明瞭學校乃以基督精神培育學生,令學生在主的愛內學習和成長,承傳主愛,在不同領域和範疇貢獻社會,時刻心繫華德。   兩校於4月29日舉行了創校60周年感恩祭,邀請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擔任主祭,並由兩校前任校監龔偉南神父、現任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校監盧伯榮神父,和校董黃施博執事共祭。獲邀出席的嘉賓包括天主教教育事務處主教代表及顧問、中、小、幼友校校長、前任校長、老師、校友等,兩校的家長及同學代表出席,共沐主恩。   周主教在講道中強調愛是所有德行的總綱,亦談及老師的角色尤為重要,並勉勵學生努力學習,長大後回饋母校和社會。   隨後,周主教亦分別為華德學校的「真善美花園── 明陣」,和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的祈禱室進行祝福禮,潑灑聖水。   祝福禮後,嘉賓到華德學校欣賞校慶表演及午宴。   午宴開始前,華德學校校監李炯輝致辭, 接著由兩校的管弦樂團演出,最後藉著以沙畫形式製作的短片,展現華德 60 年來珍貴的回憶。   隨著華德學校校長盧淑儀及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校長王伯基, 陪同各嘉賓進行切餅及祝酒儀式後,午宴便正式開始。各持份者一同聚首一堂,慶祝華德學校創校60周年,充分展現出「承傳主愛 心繫華德」的精神。   華德學校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kjy10_20230604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6.04
喜樂幼小 - 動態
教區學校聯會(小學Ⅱ區)•聯校活動   (本報訊)教區學校聯會(小學Ⅱ區)早前舉行天主教信仰培育卡(3712 CATCARDS)聯校活動,12所小學約120多位學生一起出席,在歡聲笑語中聆聽天主的聖言。   活動中,林康政博士和羊棧團隊組員先帶領學生利用信仰培育卡進行「搜靜默」和「越之悅」活動, 讓學生學習在靜默中聆聽天主的聲音,明白將天主的話語傳給身邊的人是各人的使命。聯校交流活動中, 學生又利用信仰培育卡進行「永生的旅程」活動,體會生命之旅,從中明白只要跟隨聖言行事,必能抵達天國。最後,學生在「天使魔鬼逐個捉」活動中與聯校同學、老師打成一片,領會只要信靠天主,魔鬼絕不能得勝。   「信、望、愛、傳……」全體學生在活動結束前,齊聲讀出口號,承諾會按照天主的旨意,於生活中活出基督的精神,傳揚福音。(喜)   高主教書院• 65 周年校慶感恩祭   (本報訊)高主教書院為慶祝65周年校慶,中、小學及幼稚園部在5月5日於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舉行校慶感恩祭,由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主禮,前校監曾慶文神父、陳志明神父、盧真元神父、劉富根神父及區加培神父共祭,區嘉為執事、譚詠強執事及林社鈴執事襄禮。   周主教在講道中訓勉學生,謹記學校校訓「堅毅力行」的精神,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在不同領域中發光發亮,成為出色的「高記人」。此外,在禮儀中,學校更邀請周主教代表學校送贈一幅佘山聖母畫像給李崇德校監,以答謝他多年來為學校的努力及付出,帶領學校在主內不斷進步與成長。   感恩祭後,學校邀請嘉賓到中學部禮堂共晉午餐, 當中的食物均由家長教師會和校友一同贊助及準備,並由中學生負責招待賓客;表演環節由校友老師獻唱,以歌聲答謝母校對教育學生的付出。(樂)   仁德天主教小學• 40 周年校慶感恩祭   (本報訊) 仁德天主教小學於4月28日舉行校慶感恩祭,主題為「感恩 傳承 共獻愛」,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禮,校監成啟明神父共祭以及校董葉偉榮執事襄禮。   感恩祭採用了馬爾谷福音中有關最大誡命的章節,夏主教講道時提醒各人除了謹記愛主愛人的誡命外,不要忘記耶穌另一句重要的說話——「你要聽!」人在平日忙碌的生活當中,若只顧忙東忙西, 就會容易變得自我。因此要留心聆聽天主的話,學習事事感恩,明白一切都有賴天主的帶領。   為慶祝學校40周年,圖書館進行了全面裝修,圖書館的祝福禮亦緊接感恩祭舉行。隨後,手鐘隊以及中國舞的學生亦為眾嘉賓帶來精彩的表演。慶典中,學校為嘉賓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兩支護手霜,禮物是由學校家長教師會的家長義工合力製作, 希望嘉賓能把其中一支分享給他人,使更多人能感受到天主的愛與關懷。(少)   寶血會嘉靈學校•校慶祈禱會   (本報訊)寶血會嘉靈學校於5月12日舉行54周年校慶祈禱會,由方濟會蔡俊源神父主禮,參禮者誠心感謝上主在過去的日子不斷的眷顧和保守, 並祈求上主今後繼續福佑師生,使大家都能攜手宏揚校訓「敬主愛人,進德修業」。   當天的福音選自路加福音中的「撒種的比喻」, 蔡神父邀請學生銘記每人都有一塊心田,要聆聽天主的話語及多祈禱,令這塊心田充滿養分,生根發芽, 茁壯成長,成為愛的成果。而學校的老師正是「撒種的人」,在老師的栽培下,學生才能結出豐盛的果實。蔡神父亦祝福及鼓勵老師繼續努力「撒種」,令學生在主的愛內繼續成長。(年)  
kjy14b_20230604_f
400 400 愛火燃燒校牧心
愛火燃燒校牧心
2023.06.04
四十周年
「他未曾應許天常蔚藍……他卻恩許他的慈愛常在!」這是嚴規熙篤會江克滿神父所作,不少教友能夠朗朗上口的《主慈頌》的歌詞,尤在這數年身在香港,更使人領略到當中的意境。在沒有預料之下,去年再受疫情影響,打亂了不少老師的教學計劃,特別是學校四十周年校慶感恩祭的安排。   「四十」在教會內是一個十分特別的數字, 似乎在預備校慶活動上也處處見其考驗;對於我來說,這是第一次以牧工身份參與隆重慶典禮儀的籌備工作,為此,在11月已經開始著手編寫禮儀經文,聯絡教堂借用場地,邀請主教及共祭神父主持彌撒等等,希望整個禮儀能在主保瞻禮前夕順利進行。不諱言自己在籌備中有憂慮過彌撒會否再次遇上疫情爆發而被迫取消,事實上,因為第五波疫情,彌撒有所延期,也比原先安排減少了參與人數,但總算順利完成。在過程中不但要感謝校內上下各人的辛勞付出,同時要感謝各方,如主教公署、教區禮儀委員會、聖德肋撒堂的工作人員、聖方濟堂的輔祭,及其他牧工等等給予的寶貴意見和迅速協助;而自己從這次經驗所得的,少不了省察自己對天主的信賴和依靠有多深,也對安排禮儀上,多了一次寶貴經驗,亦從中體驗到禮儀的莊嚴和神聖,又因彌撒中的每部分,都需要眾人的合作,令我感受到主基督的臨在與教會的共融,同時都看到自己的不足,提醒自己有需要在禮儀的認識上多加進修。在今年也是我完成修讀教理講授訓練課程的一年,我已向自己立定目標,必定會將所學習得到的,盡我所能為福傳工作發揮出來。   本欄由教區學校供稿,總結學校牧民助理於2021-2022年度的體會 彩雲聖若瑟小學  何韶頤  
kjy10_20230528_f
400 400 喜愛小學動態
小學動態
2023.05.25
喜樂幼小 - 動態
獻主會小學•聖母敬禮遊行   (本報訊)獻主會小學於5月16日舉行聖母敬禮遊行暨會祖聖馬善樂瞻禮祈禱會,由校監簡立和神父主禮,馮景豪神父及朱建業修士參與。   整個祈禱會分兩部分, 先進行聖母敬禮遊行,在神父及校長的帶領下,家長、校友和全校師生跟隨聖母座駕前進,一同祈禱及頌唱聖詠,感謝和讚頌聖母,並請求聖母為眾人轉禱。遊行後,各人在聖母像前獻上鮮花和蠟燭,簡神父為聖母像加冕花冠,並帶領全體恭唸聖母經。   第二部分是會祖聖馬善樂瞻禮祈禱會,簡神父在講道中講述了聖馬善樂建立獻主會的宗旨是關心有需要的人,為他們奉獻愛德的工作,藉此勉勵學生效法聖馬善樂服務被遺棄者和其他有需要的人,以彰顯聖馬善樂愛主愛人的精神。最後,神父及修士參與「家長也敬師」的活動,贈送敬師卡給教師,以表謝意。(樂)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聖母月活動   (本報訊)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在5月舉行了一連串的聖母月活動:介紹聖母月的信息、舉辦「聖母到訪」、向聖母獻花及誦唸玫瑰經等。其中「聖母到訪」是學習聖母,當知道表姐依撒伯爾有了嬰兒,便立即起行去照顧表姐。同樣,學校希望學生和家人能仿傚聖母的德行,恭迎聖母媽媽回家後,一家人一起,為他們或有需要的人祈禱;透過祈禱,讓自己及家人多分享和多觀察別人的需要。   而學校也在五月的母親節前,教導學生當多行孝道。作為子女不要忘記母親的養育之恩,用愛伴著自己成長。學生們身體力行,向聖母媽媽獻花,表達他們對聖母的感謝和愛意。   聖母多次向人顯示要誦唸玫瑰經,為世界和平祈禱。適逢今年是該校55周年校慶,他們祈求聖母為學校轉禱,求主繼續保守學校,發揮「鹽與光」的精神,繼續為社會、為國家培育棟樑;傳播福音,彰顯天主的慈愛,為天主作見證。(少)   樂華天主教小學•親子福傳聚會   (本報訊)樂華天主教小學早前為學生和家長舉行親子福傳活動,主題為「天主是我們的一家之主」。當天邀請羅敬業神父擔任神師,羅神父在分享中以種植草莓的經驗為比喻,指出家庭中要彼此相愛、尊重、克制,避免嫉妒和爭執,以天主的愛維繫感情,就能結出聖神果實。   此外,是次活動由公教藝術導師指導各家庭合力設計禪繞畫,以體會藝術靈修帶來的心靈平靜,鼓勵家庭中建立祈禱的習慣,邀請天主臨在。   活動總結時,校長邱寶祺鼓勵各家庭多親近天主,父母和子女間要互相體諒,實踐天主的話語,建立肖似聖家的和諧家庭。(喜)   嘉諾撒培德學校•服務學習活動   (本報訊)嘉諾撒培德學校秉承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的教育理念,發揚基督愛的精神。本年度學校主題為「欣賞接納,關愛共融」,學校一直致力舉辦不同的訓輔活動,培育學生成為一個尊重及珍惜生命的好學生。   學校為一至六年級學生舉辦了一系列以「長幼有『聚』樂滿培德」的服務學習活動,低年級學生參加了賣旗籌款及長者服務的後勤工作,高年級學生則探訪獨居長者及於校內招待長者。學生於活動前為長者構思「廣場舞」及唱歌等表演,又準備了不同的桌上遊戲與長者同樂,以互相學習、溝通、分享為目標,促進社群之間彼此尊重,並讓學生體驗和展現關愛他人的能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