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7_20221127new f
400400體藝傳情jpg
體藝傳情_小學
2022.11.27
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
柳琴演奏者沈逸晴 彈撥出信心樂章
「因為我喜愛彈柳琴,希望把好聽的音樂與人分享,這一點成為我繼續學習的原動力。」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六年級生沈逸晴說,藉著學習柳琴使她感悟堅持與不放棄的信念,更成為她成長中的好夥伴。   踏入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還未走進音樂室, 遠處已傳來中樂團排練時優美的樂聲,沈逸晴坐在團隊中央,靠近樂團指揮,不時專心致志地聆聽指示,隨時準備與團員合奏。已參與中樂團三年的逸晴說,享受合奏的樂趣,因為它體現團隊、默契、溝通等合作精神。   沈逸晴小學二年級時得到「八達通育苗展才計劃」的資助學習中樂,「母親原本提議我學習鋼琴,我卻認為鋼琴普及而沒有多大興趣,有次我在學校的中樂團, 見到師兄以純熟的指法表演柳琴,他彈奏的模樣深深吸引著我,便肯定了我要學習柳琴的決心。」   柳琴原是江蘇北部、山東南部一帶的柳琴戲及安徽泗州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發音響亮、剛勁宏大。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現已發展為獨奏樂器,是民族樂隊中常用的高音樂器。   咬緊牙關克服困難   逸晴學習柳琴一年後加入中樂團,她還記得首次接觸柳琴時,因不懂控制彈撥力度而斷弦,「當時非常緊張,後來才了解到弦愈幼細,產生的音調會愈高,弦線才較易斷。」學習柳琴沒多久,她又遇上另一難題:每次彈柳琴,長久摩擦和按壓琴弦,令手指指頭脫皮和起繭, 「最初常感到手指疼痛,但是只要保持練習,便慢慢習慣。」   她笑言最初吸引她選擇中樂的其中原因,是彈奏柳琴時配上華服的形態十分優雅,「母親為我準備白色或粉紅色的華服,配上頭飾、穿上繡花鞋的造型;在新年為我拍下彈奏柳琴的短片, 傳送給親友賀新年。」   習柳琴四年,逸晴認為彈柳琴最大的得著是:「學會堅持,不會半途而廢。」她坦言,去年開始準備呈分試面對學業壓力,她曾想過要放棄柳琴。其母知悉後, 認為她不能因而半途而廢,反而要尋找解決方法。   在她感到困苦之際,她的好友介紹了一本講述一位芭蕾舞舞蹈員的小說:舞蹈員因腳傷決定放棄跳舞,她的家人和朋友均勸她不要放棄,最終憑著她的堅持而成為一位出色的舞者。小說中的一句說話觸動她要學習盡力和堅持的決心,「只要堅持下去,夢想才會成真,而不是只有夢想而不作堅持。」此話激勵她更專心讀書, 盡快完成功課和溫習後才練琴,按學習進度調節練琴時間;而家人無條件的支持,成為她最強大的力量。   父母百分百支持   逸晴的母親是家庭主婦,以行動支持陪伴她出外練習或比賽;她的父親同樣熱愛音樂,工餘時與朋友組樂隊夾歌,其父更擔任主音歌手,自然成為女兒最忠實的聽眾,更成為音樂上的朋友,「父親下班回家後常請我彈奏柳琴,聽畢便給予意見,最開心是他對我說:『你今次有進步。』每次聽到讚賞,內心便會很高興。」   去年她在國際青少年文藝培訓中心的比賽上,在柳琴獨奏項目贏得自選曲目初級比賽冠軍,也在本年香港學校音樂節柳琴獨奏初級組取得季軍,她說透過個人獨奏能加強自信心。參與中樂團,與隊友一起合奏,使她在學習柳琴的路上有人同行,「一起練習可以認識不同的中樂樂器,合奏時音樂效果更豐富。」她說合奏激勵她練好柳琴,希望明年升中時,可以升讀設有中樂團的中學,讓她繼續彈奏柳琴。(高)
kjy16_20211031_s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1.10.29
聖芳濟各書院 「一人一樂器」陶冶性情 鼓勵學生發展音樂才能
「學習樂器固然好,但費用不便宜,而且需要購買樂器,所費不菲。」大家可能曾經有過上述想法,想學習樂器,卻害怕增加家庭負擔。現在大家毋需苦惱了 —— 聖芳濟各書院推行「一人一樂器」計劃,鼓勵中一學生在學校所提供的中西樂器組別中選取一項參加,中樂包括二胡、琵琶、柳琴、中阮和古箏,西樂則有夏威夷小結他和古典木結他。校方得到教育局全方位學習津貼資助,添置相關樂器,讓學生借用一年;上述津貼同時支付樂器導師費用,讓學生可以在無經濟顧慮下學習,發掘音樂潛能。 負責「一人一樂器」計劃的張桂嫦老師解釋,音樂科其實包含三部份,分別是聆聽、創作和演奏,她希望同學認真嘗試學習演奏一種樂器,故此推行相關計劃。學習時間亦刻意與常規課堂分隔,安排在週六進行,讓同學更能集中精神學習。鑑於好些中式樂器的外形相似,張老師先給同學們介紹樂器,認識它們的外貌,並作簡單示範, 讓同學清楚了解樂器的性能和音色,從而選擇心儀的樂器進行學習。 樂器班採取小班教學形式進行,一般10人至15人一班, 加強師生互動,導師按學生的能力編訂教材,促進學習。學生可以向學校借用樂器、或自備樂器上課。為了令學生積極參與,同學的出席率和表現一併計算入音樂科成績內。張老師希望同學們學懂音樂技巧之餘,藉此訓練他們做事要有恆心,學習樂器也當如此,好能培養年輕人的耐性,期望他們體會「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演出感受。若果學生選擇學習中樂,則更有合奏機會,從而也可學習與人相處,改善溝通技巧。 張老師欣慰地表示,樂器班師生關係融洽,學生耐心聆聽及接受導師教導。張老師不諱言,男生一般稍欠耐性,希望即時看到成果,例如期望短時間內成功彈奏出一首樂曲。當然,一切需要時候磨練和不斷練習才行,所謂「欲速則不達」。 目前就讀中三的李心盈與林曉樂在升讀中一時, 分別選擇學習古箏和木結他,兩人不約而同表示,一直心儀相關樂器,所以選擇學習。李心盈自言懂得一些音樂基礎,再加上對古箏興趣濃厚,所以學習時不覺得困難,上了兩至三堂樂器課後,已經能夠成功彈奏一首樂曲,非常開心。相反,學習木結他的林曉樂表示,起初學習感到非常困難,特別是結他的指法難於掌握, 感激導師非常耐心教導自己,最後彈奏出短短的歌曲。 兩位同學笑言父母喜歡自己學習樂器:「因為我們忙於練習樂器,減少了玩手機的時間。」李心盈表示,妹妹是合唱團成員,表妹則學習結他,兩人在音樂上的成績推動自己學習古箏。林曉樂與學習鋼琴的姐姐亦互相分享心得,教導對方學習不諳的樂器,母親生日時更合奏生日歌,笑稱姐妹倆稍後需要一起練習,留待父親生日時再次獻技。 李心盈和林曉樂直言「一人一樂器」計劃令自己愛上音樂,李同學表示,學習音樂必須專心閱讀樂譜,讓自己更有耐性,做事更加專注;林同學則表示,現時每星期相隔二至三天便練習結他,每次練習一小時,自從學習結他後,自己更具自信,特別是以結他成功彈奏流行曲,極富滿足感和成就感。 兩人對音樂懷著遠大夢想:李同學希望他日以優異成績入讀星海音樂學院,林同學則盼望他日回饋母校,秉承學校的傳承精神,將自己的結他知識傳授師弟妹。 聖芳濟各書院的「一人一樂器」計劃不純是教授樂器演奏,更是一種全人教育,讓學生發揮藝術潛能,作好人生規劃,排除萬難,努力向夢想進發。(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