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5_20230312_f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3.03.12
心中的地圖
當你感到十分飢餓,手上又有一點零錢,你會做甚麼?當然是買食物充飢吧。不過,我們這次共讀的繪本中,小男孩的爸爸卻有不同的選擇,他買了一幅巨大的地圖回家。難道地圖也能充飢?   共讀指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得到溫飽,可說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家長和孩子共讀時,可以跟他們一起反思,我們身處的環境中,擁有相對充裕的資源,溫飽都不成問題,但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小孩子,並沒那麼幸運,他們因各種原因正在捱餓,甚至流離失所。故事中的小男孩三餐不保,爸爸卻放棄購買食物而買了一幅地圖。雖然無法填飽孩子的肚子,卻填滿了他的心靈,讓他懷有希望,以想像力創造自己的世界。這個男孩靠著這些魔法般的時刻,渡過了艱辛的童年,長大以後繼續追逐夢想,成為了一位知名的繪本作家。他就是這繪本的作者和繪者—— Uri Shulevitz (優利.修爾維滋)。   小男孩因為戰亂,被迫離開家園,一家人失去了所擁有的一切,兩手空空地逃出來。他們走了很遠的路,到了另一個國家,那裡很炎熱。房子都是用黏土、稻草和駱駝糞造成的,四周塵土飛揚。他們和一對陌生的夫婦住在一間屋子裡。他們一家人睡在泥地上,小男孩沒有玩具,也沒有書本,更糟糕的是,他們缺少食物。一天,父親到市集去買麪包,晚上還沒有回來,母親和男孩既飢餓又擔心,但爸爸帶回來的竟然不是麪包,而是一卷長長的紙,他買了一幅地圖。母親和小男孩都氣得說不出話來,埋怨爸爸既然連肚子也填不飽,買甚麼地圖。這晚他們只有餓著肚子去睡覺,卻聽見那對夫婦大聲地咀嚼麪包,心裡更難受。第二天,爸爸把地圖掛在牆上,佔據了整整的一面牆,整個房間突然繽紛起來。小男孩開始迷上了地圖,整天盯著它,研究每一個細節,還把它臨摹到紙張上。從地圖上,他認識了很多奇怪的地名,那些帶有異國風情的發音使他著迷,他還為這些地名編了一些小詩,一遍一遍地念著。這幅地圖好像擁有魔法似的,把他帶到遙遠的地方去。他到過沙漠,走在灼熱的沙上;在海灘上奔跑,任海水和沙在腳趾間流淌;還爬過雪山,捱過寒風颯颯;又到訪過奇妙的寺院,看過奇偉的石雕;也到過熱帶雨林,品嘗那裡美味的水果;還到過高樓林立的城市。小男孩就這樣經歷過了許多魔法般的時光,暫時忘記了饑餓和痛苦。他最終原諒了爸爸,原來爸爸的選擇是對的。   《我如何認識世界》   作者╱繪者: 優利.修爾維滋 譯者:柯倩華 出版社: 三之三文化 ISBN : 9789867295514  
kjy05_20220403_s
400 400 心讀
心讀繪本
2022.04.01
婆婆也畫畫
你喜歡畫畫嗎? 你有學習過畫畫的技巧嗎? 我很喜歡畫畫,繪畫的過程使我沉浸其中,心情也不自覺輕鬆起來。完成後看見自己的畫作,覺得還不錯,心裡充滿成功感。今次介紹的繪本,是關於一位72歲的婆婆自學畫畫的經歷。  艾瑪剛度過了72歲的生日,她有4個小孩、7 個孫子孫女和14個曾孫曾孫女,他們會來探望艾瑪, 但不會逗留很久,大多的時間艾瑪也是獨自一人,她有時候也會感到寂寞。她養了一隻貓,名叫「南瓜籽兒」, 小貓咪會在屋外曬太陽,有時被困在樹上,艾瑪總是細心地照料牠。艾瑪喜歡各種簡單的事物,也喜歡大自然。為了慶祝她的72歲生日,孩子們送了一幅畫給她,主題是山的另一邊的小村莊,他們把畫掛在牆上,但艾瑪心裡一直嘀咕著,她記憶中的小村莊不是這樣子的,於是她到美術用品店買了顏料、畫筆和畫架,回到家中畫出自己記憶中的小村莊。當畫作完成時,她不禁露出笑容,把牆上的畫拿下,換上自己的新作。一天,一家人正在吃晚餐的時候,小孫子突然發現牆上掛上了新的畫,艾瑪便告訴大家那是自己的作品,又把其他的畫作一一展示出來,大家都不敢置信,讚歎她的藝術才華。艾瑪畫了很多畫,包括小貓咪「南瓜籽兒」懶洋洋地曬太陽的樣子,和啄木鳥在樹上拍打的姿態。不久以後,很多人陸續從四方八面來看艾瑪的畫,雖然她還是獨居,但她不再孤單了,每天坐在窗邊,從早到晚完成了很多很多的畫作。  共讀指引 艾瑪直至暮年才發現自己的繪畫興趣和天分,可說是人生最後階段的一個彩蛋。艾瑪的故事顯然與典型的老人形象不符,家長跟孩子共讀繪本後,可探討他們對老人的印象,和討論甚麼年齡才適合學習新技能。此外,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以藝術表達自我,享受藝術世界裡的創意與自由。在社會的固有概念中,總覺得學習和體驗新事物是孩子和年輕人的專利。長大以後,成人只能墨守成規,日復一日過著刻板的生活,但艾瑪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願意接受新事物,無論我們年紀有多大,也有新事物等待我們去發現和體驗, 生活也可以很精采。  繪本看世界  《艾瑪畫畫》這繪本取材自真人真事, 主角艾瑪E m m a Stern在1878年於德國出生, 1920年她的丈夫因戰爭傷患去世,她承繼家族的紡織生意並照顧孩子,直至1933年一家為了逃避納粹政權,離開德國,前往巴黎生活。到她年屆七旬, 才開始拿起畫筆作畫。艾瑪沒有受過正規的藝術訓練,全憑感覺作畫。藝評家認為她的作品具有童真藝術的特色,欠缺傳統藝術技法,如構圖比較平面化, 沒使用透視繪畫技法等,但她的作品處處流露出真摯幼嫩的筆觸,描繪的也是日常生活和大自然的景物,而且用色別有風格。艾瑪於1969年在巴黎過身, 至今她的畫作仍有在市場上拍賣。 《艾瑪畫畫》 作者: 溫蒂.凱瑟曼 繪者: 芭芭拉.庫尼 譯者: 柯倩華 出版社: 三之三文化 ISBN : 957887281X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kjy03_20151108s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5.11.07
好好玩的互動圖畫書
2010年法國作家赫威.托雷出版了一本互動式圖畫書《小黃點》(上誼),不僅在全球圖畫書界造成轟動,贏得兒童與成人讀者普遍的喜愛,也為圖畫書的形式創造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以往強調讓讀者有互動、參與感的圖畫書,多半有繁複的立體設計, 讓小讀者不只用眼睛看,還可以動手翻、拉、轉;或運用電子裝置,讓書隨讀者的動作發出聲音或亮光。這個類型訴求的對象多半是學齡前幼兒,用書本的形式包裝簡單操作的遊戲。 但是《小黃點》完全沒有任何炫奇的立體設計或電子配備, 看起來就像一般平面的圖畫書。不同的是,它並不是為讀者敘述一個故事,而是一直跟讀者對話,讓讀者覺得自己參與創造了故事的發展。每一頁文字都是一個指令般的邀請,請讀者按一下、磨擦頁面、把書搖一下、吹氣、拍手⋯⋯等,下一頁畫面上的圓點就產生變化,例如數量增加或減少、改變顏色或位置。連續畫面產生因果關係的錯覺,彷彿是讀者的動作改變了畫面,文字不時以「好極了!」、「太棒了! 」來讚許和肯定讀者,更加添了作者與讀者對話的逼真感。 有趣的是,基本上讀者都知道這種互動是一種錯覺,因為文本明明就已經寫好而且是固定的,但是許多讀者(包括小孩與成人)還是會跟著一玩再玩,樂此不疲。在這個到處是電子產品的時代,這本書提醒我們,最好玩、奇妙的,是人的想像力。 在類似的互動概念基礎上,來自美國的圖畫書《敲一敲、搖一搖,魔法樹!》(小天下)將讀者的參與設計成一連串有因果關係的事件。一開始,有一棵光禿禿的大樹,作者請讀者用手指在樹上點幾下,下一頁,樹上就長出綠色的葉子。接著,讀者搓搓手讓大樹變暖,彷彿春暖花開,樹上長出了粉紅色的花。輕輕晃一晃,花瓣落下。頁面變成紅色,樹上長出紅色的果子。搖一搖、敲一敲樹幹,果子咚咚的掉下來。輕輕拍一拍,葉子黃了。吹吹氣,落葉繽紛。拍拍手,雪花片片。大樹又光禿禿的了,不過,請讀者別心急也不要走開,小鳥來樹上築巢呢! 最後,「一切又從頭開始!」 這本書除了玩互動的遊戲,還加入自然知識的題材,介紹樹木的生長和四季的變化,使閱讀的內容更豐富。鳥築巢、生蛋、孵出小鳥,象徵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環。讀者宛如自然的魔法師,動一動手指頭,便在畫面上創造不同季節的景物和色彩。 嚴格說起來,前兩本書呈現的是概念和事件,並沒有故事。以色列的新銳作家吉萊德.蘇法的《鴨子的假期》(道聲),巧妙的用擬人化的鴨子角色,將互動的概念轉化成後設觀點的文學手法,創造出一個風格獨特的幽默故事。 故事開始,鴨子在沙灘上預備開始享受他的假期。下一頁,他大叫:「哇!發生什麼事? 誰在翻頁?」然後,彷彿他看到了讀者,「喔,是你。聽著,我在度假,我不希望有人來煩我!不、要、再、翻、頁。絕對不要! 」他不停的叫嚷、哀求、抱怨, 好像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或好或壞,都是讀者造成的。鴨子希望不要翻頁,讀者卻必須翻頁才有故事可看,拉扯間形成有趣的張力。故事的懸疑在於,翻頁過後常有意料之外的發展,吸引著讀者一直往下走。鴨子替作者發出人性的聲音,使互動關係更為逼真, 也使故事因為有人性內涵而有多層次的意義,表面看來幽默爆笑,細思亦有深刻的人生寓意。鴨子以為完全照自己的意思,就可以無憂無慮,事實卻非如此,人的眼界和思想無法完全預測未來、掌控環境。人生也常面臨「翻頁」的抉擇,該留在原地或冒險前進?或許,曲折與意外使故事更好看,也使人生更豐富。   這三本書的創意和想像力,使紙本閱讀產生更多動態的可能性。參與、互動式的閱讀,讓讀者覺得「這本書跟我有關係」,無論是自己讀,或大人和小孩一起共讀,都是很好玩的閱讀經驗。
kjy03_20151025s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5.10.24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兒童圖畫書裡常見的主題,親子關係是表現這個主題常見的題材,就兒童與家長的需要而言,這類的書不僅增加親子共讀的樂趣,也提供親子互相理解和對話的媒介。小孩需要體驗一種蘊含真實、關懷、尊重和瞭解的愛,有助於建立自信心、安全感及良好的人際關係,使他們不致驕縱自大,也不會為了尋求愛而產生偽裝、壓抑或其他扭曲人格的行為。 這個美好的抽象概念,落實在現實生活中,卻經常顯現平凡、瑣碎、甚至有點麻煩的樣貌。台灣圖畫書作家兼畫家湯姆牛顯然有所體會,他觀察一個小女孩和她父母親的生活,「我從他們一家人的互動中,忽然察覺到:原來這就是愛!」因此,他創作了這本幽默又帶有深意的圖畫書《我願意!》(小天下)。 故事描述小女孩小若的成長歷程,每一頁呈現她在不同階段裡的某個時刻。嬰兒時期的小若,半夜餓了哇哇大哭,睡眼惺忪的媽媽趕緊餵奶滿足她;會走路的小若,在動物園裡想騎馬,爸爸於是趴在地上假扮斑馬;小若不吃青菜要吃糖,爸爸媽媽發揮創意,既安撫她的情緒又堅持正確的教養。生活裡的難處一件又一件,例如牙痛、交通意外、鋼琴比賽等。她成年了,決定追求跟別人不大一樣的夢想。最後的結局使故事餘味無窮,似乎暗示雖然畫面到此打住,但故事裡蘊含的某些東西會一直延續下去。 成長恐怕免不了經歷一連串平凡、瑣碎、無趣的家常小事,畫家以幽默、創意的圖像賦予這些生活小事豐富的情感, 使畫面充滿趣味,例如爸爸超現實的跑進小孩的嘴巴裡代替小孩受苦,媽媽的手臂為了保護小孩的安全變得超級巨大。現實生活大概也是如此,事情的本身可能並不特別,但因為我們在乎與關心,所以這些事情對我們就有了特殊的意義。縝密安排的圖像細節皆富有象徵的意義,例如不斷變化的天氣小圖,呼應生活裡的喜怒哀樂;小若手持棒棒糖的照片,對比她看牙醫的慘狀。這本書的文字很少,或許因為愛的表現不在於夸夸其談,而是面對生活中各種問題、麻煩、衝突和危難時,如何以真實的行動表現出來。就像書裡的爸爸媽媽,從旁觀察、陪伴、忍耐、等待,不以自己的欲望為主,願意無所求的給予小孩真正需要且嚮往的。書名取自婚姻的誓詞,似在宣告「我願意」這三個字不僅表示完成婚禮儀式或合法程序,同時展開了以責任、犧牲、忍耐與恩慈去詮釋「愛」的人生。 運用幽默的手法處理這類深刻的主題,有助於吸引小孩的閱讀興趣,也表達了一種面對人生的觀點和態度。英國圖畫書大師昆丁.布雷克創作的《小傢伙》(道聲)也用奇特的想像力和創意,描繪一個關於成長的寓言故事。故事敘述一對快樂的夫妻喬治和貝拉,每日做著各自喜歡的事情。突然有一天,他們收到一個包裹,裡面是一個小傢伙。起初,大家都很快樂。雖然小傢伙並不完美,不過,「快樂的笑容似乎彌補了這一切」。漸漸的,小傢伙隨著時間不斷變化,變成尖叫的禿鷹、橫衝直撞的小象、髒兮兮的疣豬、壞脾氣的噴火龍、毛茸茸的怪物。這對夫妻一直為了沒完沒了的意外而擔心和煩惱,愈來愈覺得無法忍受。然而,就在他們不知所措的惶惑中,小傢伙變成彬彬有禮的年輕人了。然後,他遇到了願意攜手共度人生的女孩。這時候,喬治和貝拉竟然也變成令讀者嚇一跳的生物了。結尾是皆大歡喜的畫面和一段文字,「生命太奇妙了,不是嗎?」   這本書的圖像語言活潑生動,用許多有趣的比喻呈現小孩成長的變化,父母親們看了一定覺得心有戚戚焉。開場與結局的畫面首尾呼應,以手牽著手傳遞夫妻、親子關係的核心意義︰因為有宛如建立在磐石上的愛,才能將成長生活中一連串的驚奇(有時驚喜有時驚嚇),視為生命的奇妙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