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小學動態
2023.03.17
喜樂幼小-動態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四旬期祈禱會
(本報訊)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於2月27日在學校禮堂,舉行四旬期祈禱會,由校董揚博言神父主禮,邀請小二、小四及小六的學生到禮堂參加,其他班別則在課室觀看直播。
四旬期祈禱會選讀了耶穌三退魔誘的福音。盧山修士在講道中,引用福音中的一句話:「人生活不只靠餅,也靠天主所說的一切話。」這令學生明白主耶穌克己的精神及信仰的重要,鼓勵學生效法,在四旬期內嘗試克己。
其後,校監張偉菁透過生動的「愛的種子」故事,提醒同學要關懷身邊有需要的人。(年)
獻主會小學•聯校公教生靈修日
(本報訊)獻主會小學於3月11日舉行聯校公教生靈修日,主題為「讓愛延續」,目的是讓無玷聖母獻主會三間屬會小學的學生認識及學習會祖聖馬善樂的精神及善度四旬期。
在聯校公教生靈修日裡,學生分別認識會祖聖馬善樂的生平及精神,並了解獻主會會士在世界各地的傳教工作。學生透過摺飛機及愛的承諾兩項活動,表示願意延續會祖愛的精神,照顧貧窮弱小及被遺棄者。
活動後分別舉行修和聖事及感恩祭,由校監簡立和神父主禮,馮景豪神父共祭。簡神父以福音中蕩子的比喻,訓勉學生學習反省及勇於悔改。(少)
華德學校•四旬期濯足禮
(本報訊)華德學校於3月1日在校內舉行濯足禮,全體師生共同參與,一起經歷基督的愛。
聖博德堂主任司鐸范子峰神父講述耶穌在最後晚餐中,為門徒洗腳的意義,教導學生要效法耶穌常存謙卑的心,以僕人的身份服務他人,彼此相愛。
濯足禮由范子峰神父、彭美瑩修女、校長盧淑儀、學生議會主席、小義工隊長及風紀隊長效法耶穌基督,為12位學生代表洗腳,而台下的同學共同詠唱《有一新誡命》,寓意學生遵行耶穌基督「愛」的誡命,多行愛德工作。
隨後是共同祈禱,師生為普世教會、香港社會、學校所有教職員及同學祈禱,祈求天主派遣聖神,讓愛臨現於世界每個角落,讓愛存留在大家心中,並以言行實踐出來。最後,禮儀在師生詠唱《在基督的愛內》下結束。(樂)
教區學校聯會(小學II 區)•閃避球教師工作坊
(本報訊)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小學II區) 早前於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舉辦美式閃避球教師工作坊。是次工作坊由香港閃避球總會主辦,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協辦。
參與工作坊的體育科老師除了認識到美式閃避球的基本規則外,也能夠親身體驗,配合一些小型比賽,以掌握美式閃避球的五大技術:攻擊、擋擊、接球、閃避和假動作。
教師藉著工作坊更可以與友校的老師透過愉快的活動作出溝通交流,並將這運動帶回學校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在學校親身體驗到這項新興運動。(喜)


小學動態
2022.06.26
喜樂幼小-動態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職場體驗活動
(本報訊)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上個月舉行「品格達人.正向童行」的職場體驗活動。
活動由該校的價值教育小組策劃,並邀請聖雅各福群會協辦一個模擬社區,全級小五學生化身為該社區的成員。模擬社區內設有不同的機構,為學生提供各項職業,包括教育機構、社會服務、勞動行業、娛樂消費、醫療服務、金融機構等模擬場景。
學生加入社區前,必須為自己訂立一些品格目標,以及設定甚麼是理想職業的假設。他們參與各個職業,來檢視自己所訂立的目標是否達到。學生藉著模擬市民的活動,學習思考和選擇行動時應具備的品格特質。
價值教育團隊及協辦機構從構思到實行,都以天主教社會訓導的四項原則——人性尊嚴、公益、團結互助和上下輔助的角度去考量和設計,讓學生明白生活於社區團體內, 應具備愛德和義德才可有共融團結的團體。(年)
香港教區學校聯會小學二區•公教老師靈修日
(本報訊)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小學II區) 早前在聖雅各伯堂舉行公教老師靈修日,逾百多位公教同工參與。
靈修日共分三個部分,先由范錦棠神父介紹新設計的聖雅各伯堂與信友的關係,在過程中范神父提示同工要像聖徒雅各伯一樣,對復活的主充滿信心不怕困難, 把福音的喜訊傳給近人。
其後公教同工一起參與光明之路敬禮,體驗與復活的主相遇,成為「光明之子」,為復活的基督作證。
最後馮賜豪神父重申作為一個公教老師在學校的使命,在崗位上做好自己,讓同工、學生在自己身上看出「光明之子」的身分,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主愛。(喜)
聖若瑟英文小學•常識科活動
(本報訊)聖若瑟英文小學早前舉行常識科活動「Care The World Activities」,透過影片、角色扮演、圖書分享和海報設計等,希望學生能珍惜食物及水資源。
當天活動主要分三個環節進行。第一個環節介紹「水足跡」的概念,教師藉著香港人每天用水情況的訪問,讓學生了解到水資源常被浪費及濫用,從而提醒他們珍惜水資源。
第二個環節介紹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引起學生最大迴響的是菲律賓貧民窟的人要依靠廚餘充飢。老師引導學生明白「食物得來不易」的道理,希望他們珍惜寶貴的食物。
活動最後以海報設計為總結,老師鼓勵學生進行反思,想想應該珍惜的東西。活動後,學校仍繼續舉行不同活動, 希望學生能放眼香港、放眼世界,讓學生能真正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樂)
寶血女修會屬校•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寶血女修會早前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屬校小學及幼稚園教師發展日」,專題為「校園法律」,由香港調解仲裁中心主席蘇文傑律師擔任主講嘉賓,講解教育工作者需特別注意的法律責任。
寶血會總會長區綺雯修女致辭後,在講座第一部分,蘇律師介紹「教育者的法律原則與責任」,他就「沒有保護罪」作出詳盡的講解,同時舉出個案及加以分析,以釐清概念。作為教育工作者應時刻留意學生的情況,作出恰當的處理。然後,蘇律師解答不同學校所提出的版權問題,清楚解釋相關的法例及侵犯版權的個案。
講座第二部分是介紹校園意外事故及相關的個案。蘇律師利用學童在校園發生意外的個案,剖析老師或校方在甚麼情況下需負上法律責任。他指出老師責任的法律原則是有界限的,即使意外發生,也要從多方面考慮實際的情況。
最後,在寶血會教育事務處主任蘇肖好修女帶領全體祈禱後, 是次講座圓滿結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