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綠滿窗前
2012.01.15
李商隱〈嫦娥〉一詩賞析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雲母,一種礦石,可作裝飾用。長河,指天上的銀河。曉星,晨星。
欣賞詩歌,需要運用想像,讓詩句變作一幅一幅的圖畫。現在嘗試用這方法剖析這首詩。
第一句「雲母屏風燭影深」,鏡頭一開始展示了一幅室內的景:有貴重的屏風,有蠟燭,蠟燭的影很深,表示燃燒時間頗長。這一句,雖然只是簡單地交代了室內兩件物件,但蠟燭是燃點著的,雖然作者沒有明說,但讀者可以想像,裡面必定有一個人,那人可能就是作者自己。「燭影深」透露那人對著燭影,已有一段頗長的時間了。第二句「長河漸落曉星沉」寫室外景:天上的銀河和晨星漸漸消失了,天要亮了。「漸」字有慢慢的意思,顯示那人整夜無寐,時而留意天色的變化,時而獨對燭影。單這兩句已足以表達那人是何等的孤寂了,但詩人認為仍未足夠。
第三、四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更引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相傳嫦娥偷吃了仙藥,升上天上,居住在月亮裡的廣寒宮。詩人以為嫦娥應為此事而後悔,因為天上是孤寂的。試想,每夜對著「碧海青天」,天無盡頭,海也無邊際,廣漠無盡,表示嫦娥所感受到的寂寞也和天和海一樣,也是無盡無涯的,而且,不止一天,是夜夜如此。寫嫦娥,其實是寫自己。
這首詩一幅室內景,一幅室外景,一個嫦娥故事,言簡意賅,成功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孤寂的原因為何?沒有交代。據推測,相信懷人的成份較多。因為有所愛的人在一起,有事可傾吐,孤寂也應不存在。


萬卷書上路
2012.01.08
水鄉祝壽遊記——荷花鎮的早市
奶奶過八十大壽了,小男孩陽陽及爸爸、媽媽回鄉下為她慶祝。姑姑邀請陽陽在明天早上一同到市集張羅東西,準備壽宴。一趟鄉鎮早市之旅由此展開……
「吱嘎、吱嘎」,小船撐竿的叫聲拉開了早晨的序幕,陽陽對於江南水鄉獨特的風情特別感興趣。小船載著一顆小小好奇的心,划進水巷。原來這裡的房子都建在水上的,人們是怎樣外出買東西的呢?姑姑說︰「在這裡,船就是車,車就是船」。陽陽心想︰哦,原來是這樣的。
快到市集了,陽陽在下船前環顧四周,姑姑道這邊是賣菜的,那邊賣自家製的米酒。腳步向前進,熱鬧的氣息亦愈來愈濃。市集上熙來攘往,幸好陽陽戴的紅帽子才比較容易把他給認出來。他們先遇上了蛋糕店的麥師傅,他還跟陽陽打招呼。姑姑說回頭跟師傅再見面,取慶祝大壽的蛋糕。一路往下走,有幾隻小豬跑了出來,跑到了陽陽的身旁。有一位叔叔說︰「別緊張,我會把牠們抓回來。」陽陽住在城裡,沒看過活蹦亂跳的小豬,他是興奮多於緊張呢﹗穿過巷子,就到菜市場了,叫賣聲不絕於耳︰「新鮮春筍,五塊一斤!」「四塊賣不賣?」「新茶到了,來喝來喝!」「回頭過來喝。」穿過一片人海,他們來到雞販前,姑姑跟老板說,要一隻肥美的雞,是跟老太太祝壽用的。老闆一邊點頭,一邊好的,好的答道。陽陽此時心繫的,當然不是大肥雞,而是隔壁的黃毛小雞。牠們毛茸茸的,真是好玩!販子問要不要買回家裡玩?陽陽住在城裡,難以養小雞了……
他們慢慢走到了河邊,遇上張婆婆。姑姑請她早點過來一同吃壽宴,婆婆說特地釀了奶奶最愛的米酒。同時,回頭另一邊叮叮咚咚地,好不熱鬧︰原來是花轎去接新娘子呢!紅彤彤的花轎及迎親隊伍,原來不是戲劇裡的場景,是真的,是真的!咚咚鏘——咚咚鏘的聲音,又吸引了陽陽的注意。唱大戲來了!今天劇目有「真假駙馬」、「鍘美案」,台上的戲服色彩繽紛,難怪台下每一位觀眾的目光都集中在台上了。有一位婆婆帶著飯坐著看戲,「這一看就一天了?我在家看電視最多只有二個小時而已」……過了一會兒,姑姑拉著陽陽的小手慢慢在人潮中鑽出來,往蛋糕店去了。途中姑姑又打了十斤米酒,老板聽到酒是用來祝壽的,連忙道賀恭喜。陽陽還想在市集多留一會,可是要回家準備了。今天家裡會一樣熱鬧呢!
各位看過故事簡介,不知你最喜歡的是水鄉不同的場景,還是當中的人情呢?有空時,不妨捧起此書,跟陽陽到小小水鄉遊歷一趟吧!


小學專題
2011.12.18
香港培聖會 福音種子播童心
頒獎禮在湯漢主教的祝福中圓滿結束,獲獎學生們互相道賀,並與家人拍照留念,氣氛熱鬧。
2011教友年天主教小學徵文及填色比賽籌委會主席李崇德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培聖會致力推動及培育修道聖召,每年,該會均舉辦不同的活動:「今年,本會為響應教友年,特別成立『教友年專責小組』,舉行一連串相關活動。我們關心天主教學校的學生,因而提出主辦這項比賽活動,鼓勵中小及高小學生以文字抒發心中所想,初小學生則運用顏色,發揮創意。我們期望藉活動讓學生加深認識耶穌,鼓勵他們思考個人與天主的關係。」
聖召是天主的召叫,李崇德指出除了修道聖召外,每一位基督徒均負起不同的使命:「別忘了,傳播福音是教友的使命啊!不論是天主教或非天主教學生,在構思文章時,翻查聖經,或閱讀相關參考資料,反覆思考題目;此外,老師和家長也會與學生討論內容,天主的福音就這樣傳播開去了。」
頒獎禮上,香港培聖會「教友年專責小組」主席劉唯邁博士看到可愛活潑的小學生,不禁發出會心微笑。他喜見天主教學校的學生踴躍參加是次比賽:「我非常感謝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協辦這次的比賽,讓比賽得以順利進行。更可喜的是校長、家長和師生都積極投入參與。」談到教友年,劉博士認為天主教信徒應認識教友本份,在思想和言行上,努力做好本份,成為地上的鹽,傳播福音。李崇德和劉博士願在小孩子的心中播下福音的種子,讓聖神在他們的生命中工作。最後,李崇德寄語學生:透過宗教課堂和活動,學習耶穌的教導,並好好珍惜認識天主的機會。(仨)
初小組總評判陳潔璋:
「這些作品呈現了兒童豐富的想像力,創意十足,構圖豐富。可惜,部份作品構圖過於花巧,未能突出主題,喧賓奪主。這次比賽配合教友年,教友生活以愛德最為重要。從作品中,我看到兒童關心不同種族的人,這份共融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願藉這個機會,感謝宗教科老師的悉心教導,讓學生明白天主愛世人的信息,並學習以愛還愛。」
中小組總評判杜永強:
「我認為參賽作品的文筆和修辭技巧都很好,尤其得獎作品,言之有物。有些作品令人難忘,例如有學生來自非公教家庭,藉著其它途徑認識天主,並積極參與宗教培育,願意跟隨天主。也有父親不相信天主,學生的堅持更見可貴。此外,學生不單願意以行動做好本份,跟隨主耶穌,更努力向家人和身邊的人傳佈福音喜訊。這些作品對福傳甚有價值,它們讓不認識天主的人,讀過後會有興趣了解天主更多。雖然小朋友未必明白教友的意義,他們年紀輕輕,卻在作品中表達立志學習主耶穌。這份堅持值得成年人學習,也提醒教友向兒童學習。」
高小組總評判余佩琴:
「我認為高小組的題目甚具挑戰性,不容易掌握,參賽作品水平卻是高於期望。很高興看到一些參賽學生,在作品中分享他們與主相遇的經驗,他們的內心如何被感動,並跟天主說『我願意』。亦有些新來港學生,透過學校的信仰氛圍,認識耶穌,與天主建立關係,更主動參加聖堂的活動。藉著這次比賽,我期望參加的同學在生活中,發現天主臨在於充滿愛的地方;青少年在成長路上,常遇到困難和考驗,但天主永遠不會離棄我們。我深信天主教學校栽培學生,擔當著重要角色。同學們應感恩,珍惜在天主教學校學習的機會,天主在保守和帶領你們呢。」
信任.愛
「我感謝那賜我能力的我們的主基督耶穌,因為他認為我忠信,就派定了我服役。⋯⋯主的恩寵對我格外豐厚,使我在耶穌基督內有了信和愛。這話是確實的,值得完全接納:就是基督耶穌到世界上來,是為拯救罪人。」(弟茂德前書1:12 -15)
聖保祿為自己在生命中,由誤解到清楚地明認耶穌而感謝天主。因著天主對聖保祿忠信的愛,他終能在受迫害至死、死而復活的耶穌基督身上,認出耶穌是默西亞、天主子。
聖保祿的經驗,給我們很大的鼓勵、勇氣和安慰:原來我們認識耶穌的過程,也會走過崎嶇的路;每個人在生命中怎樣與耶穌相遇,祂何時在我們的心靈裡誕生,當中有數不盡的生命故事。讀過一篇篇獲選的作品,採訪過程中與小朋友個別交談,使我們發現小朋友在耶穌身上感悟天主的愛。雖然部份作品流露小朋友未能分辨祈禱的對象是天主或是耶穌,這次徵文比賽剛好在聖誕節前舉行,更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時刻,讓小朋友們在馬槽裡誕生的耶穌身上,認出祂就是天主子——「人將稱他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瑪竇福音1:23)
編者的話


小學專題
2011.12.18
熱愛生命,珍惜天恩 2011教友年
天主教小學
徵文及填色比賽頒獎禮 特輯
2011教友年天主教小學徵文及填色比賽中,參加組別分為初小(小一及小二)、中小(小三及小四)及高小(小五及小六)。參賽學生分別以題目「耶穌愛我,我愛耶穌」、「主!我跟隨你」及「主!我願意」參加填色及徵文比賽。
耶穌愛我,我愛耶穌
頒獎禮當日,三十多位入選學生中,年紀最小的一群是初小組(看圖填色)學生,他們特別討人歡喜。這十多位的小一、二學生穿著整齊校服,按次序踏上台階,準備領受獎項。在台上,他們有的面帶笑容,有的神情認真,難掩緊張心情。宣布結果後,不管名次先後如何,小朋友們都鬆了一口氣,展露可愛的笑容,與台上嘉賓合照。
無獨有偶,幾位入選學生均在畫作中繪畫彩虹,當中包括冠軍得獎者、來自大角嘴天主教小學的布曦桐,她說:「我覺得彩虹很美,代表天主創造的美麗世界和大自然,我們幸福快樂地生活。」除了彩虹外,就讀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二年級的李映彤更繪畫地球,她獲初小組亞軍獎:「我在圖畫裡的地球繪畫不同種族的人,手牽手,因為耶穌愛所有的人。」獲優異獎的鄭旨傑(油蔴地天主教小學)和陳莉儀(聖安多尼學校)分別認為作品中的天空和天使,代表天主的創造和愛。
談到兒童心目中的耶穌,受訪的小朋友均踴躍發言:耶穌心地善良、待人慷慨。入選作品中,只有曦桐所畫的耶穌,滿臉鬍子,率直的曦桐認真地說:「在我心目中,耶穌就是這個模樣啊!」
主!我願意
高小組參賽的學生心思細密,創意十足,他們以不同的個人生活經驗和寫作方式表達「主!我願意」的心聲。
亞軍得主柯凱薰的作品以「主,我願意......」的句式作為每段的開始:「我選取了聖經中有關天主創造天地、原祖父母吃了禁果和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章節,作為寫作的材料,抒發我的感受。」凱薰首次參加徵文比賽,心情興奮。老師通知她作品入選,當天剛好是考試。明年將升讀中學,凱薰坦言期望自己能實踐作品中所寫的承諾:珍惜天主所賜的一切,貢獻社會。
獲季軍的陳柏豪經常參加校外徵文比賽,對是次提交的作品,滿有信心:「這次參賽,感受特別深,我希望以這篇文章,向天主祈禱。」柏豪在中文課堂學習寫作新詩,靈機一觸,把作品寫成新詩的格式。在首三段,他描寫個人心目中的天主,隨後兩段向天主作出承諾,這兩段亦是柏豪最喜歡的部份。柏豪從學校認識天主,在宗教課,他常聽到耶穌所行的神跡,印象中的耶穌和藹可親:「我常常記起五餅二魚的神跡,耶穌關心我們每一個人。」
優異獎
兩位來自新界區的小女孩,在生活中透過不同的人與事,與主相遇。她們被天主的愛深深打動,小小的心願是成為天主教信徒。
梓欣:「那天,老師提及徵文比賽時,我已決定參加。我在回家的路上,開始構思大綱,再跟媽媽商量。我憶起在二年級時,從宗教科老師口中認識了德蘭修女,她的事跡令我感動,我常常想起她。我在文章裡談到願意以德蘭修女為榜樣,學習她跟隨耶穌。」
天虹:「我在文章分享了個人的經歷:我曾暫居仁愛之家,並在那裡遇見陳日君樞機,我感到天主常常陪伴著我。在我心目中,樞機爺爺好像年邁的耶穌,他經常探望有需要的人,接納卑微的人,愛護小孩子。我是基督小先鋒的團員,也曾參加主日學。我用心上宗教課,真的願意跟隨天主!」
主!我跟隨你
受訪的四位中小組入選學生,表現坦率的個性,在作品中分享生活經驗,真情流露。
今年,李俊傑參加了學校宗教團體基督小先鋒,以行動證明跟隨天主的決心。獲亞軍的俊傑藉獲獎文章表明了他的心跡:「我在聚會中加深認識天主和耶穌,我想到還有許多人沒有機會認識天主,傳福音十分重要呢!」雖然俊傑來自非天主教家庭,但他相信天主創造宇宙萬物,他認真地說:「難道人能創造天空嗎?又能創造水和小草嗎?只有天主能做到!」聖誕節快到,俊傑不忘聖誕的真正意義:「我常常提醒自己:將臨期內,我們要醒寤、悔改、喜樂,因為天主與我們同在!」乖巧的俊傑特別感謝家人出席是次頒獎禮,分享他的喜悅和天主的喜訊!
季軍得主李虹姻首次參加校外的徵文比賽,在作品中,她記述一次坦白承認錯誤的經驗,並願意改過,她認為這份誠意獲評判垂青。虹姻表示願意跟隨天主,除了祈禱,她也會幫助同學,愛人如己。這位小女孩深信天主帶領她走正確的道路:「小息時,我常與同學結伴到祈禱室祈禱,當我遇到困難時,祂必定幫助我作出正確的決定!」
優異獎
在家人的愛護下,小小的心靈滿載著愛。雅婷和鎧誼分別感謝天主教信徒的母親和爺爺,在他們身上,兩位小女孩敢於張開雙手,擁抱天主。
雅婷:「我在三歲時領洗,成為天主教信徒。每個星期天,我參加主日學,媽媽更與我一起參與彌撒。在構思文章時,我想:應怎樣表達福音精神呢?媽媽提醒我留心聆聽神父的講道。於是,我把一次幫助失明人士的經驗加入文章中,因為耶穌教導我們關懷最小的兄弟。」
鎧誼:「我寫關於爺爺的事,他剛於數月前去世。他在臨終前接受領洗,成為天主教信徒,我很掛念他!爺爺住在療養院時,他每晚與我通電話,跟我分享聖經故事。爺爺曾跟我說:『不要怕,只管信!』這也是我最喜歡的聖經金句。我在祈禱中,很高興地跟天主和爺爺說:我的作品入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