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1_20130303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3.03
慈幼葉漢小學 玻璃畫製作 用色彩 繪信仰
故事不一定寫在書本上,也不一定以文字表達。不少教堂裡,聖經故事、聖人聖女、教義等就「寫」在一幅幅炫目的彩繪玻璃上。製作彩繪玻璃的工序繁複,需要嫻熟工藝和高超的藝術技巧。製作玻璃畫相比之下容易得多,但正如彩繪玻璃,慈幼葉漢小學的一眾同學也能透過他們的作品,傳播天國的喜訊。      (本報專題)「彩繪玻璃就像不是以文字寫成的聖經」,該校視藝科戴美寶老師一邊展示彩繪玻璃圖片,一邊向同學們解釋,「它們不單是裝飾,也有說故事的功能。」彩繪玻璃也可以說是「窮人的聖經」,中古歐洲(直至十八世紀)只有少數的富有人家能接受教育。傳教士於是將聖經故事、教義繪製在聖堂的彩繪玻璃窗上,透過圖像讓窮人讀聖經。 考耐性 求合作 製作玻璃畫所需的材料不多,只有三種:圍邊液、玻璃彩和玻璃片,考驗學生的是耐性。首先要在透明的玻璃片下放置草圖,依照草圖圍邊,「我認為圍邊這個步驟最困難,力度要平均一致才能畫出漂亮的線條」,就讀四年級的鄧詩敏說,「雖然困難,但順利完成步驟後很有成功感。」 待一星期後圍邊液乾透,同學便可以用各種顏色的玻璃彩為圖畫填上色彩。這部份卻考倒了同級的余家寶,她形容最害怕玻璃彩「氾濫」,「太急、一下子擠出太多玻璃彩的話,玻璃彩便會溢出圍邊,與其他顏色混合,影響預期的效果。」詩敏亦補充道:「也試過太著急,顏料還未乾便動手觸摸作品,結果破壞了作品。」 家寶亦難忘製作過程中的冒失事,「我們不小心碰倒了玻璃彩的瓶子,弄得整桌都是顏料,大家都要幫忙清理,然後才可繼續活動呢!」但她仍十分享受製作玻璃畫的過程,「每幅作品都有一個故事」,她最喜歡自己製作的小羊玻璃畫,「而且每次活動我們十多個同學都畫得很開心!」至於同是四年級的姚沁玫則最喜歡和同學們一起完成的聖杯玻璃畫,「是大家合力完成的,感覺比獨自一人製作更開心。」對她來說,最難忘是欣賞製成品, 「當陽光穿透玻璃畫時多麼美麗!這美麗的玻璃畫是我有份製作的呢!」 藉彩畫 近基督 沁玫表示在製作玻璃畫的過程中,明白不同的彩繪玻璃都有它獨特的意義,「每幅彩繪玻璃背後都有它的意義,讓昔日不懂文字、未能讀聖經的人也可以認識天主。」在製作玻璃畫前,宗教科老師亦有向他們解釋圖案的宗教意義,沁玫回想,「鴿子代表聖神,祂在耶穌受洗時曾以這形象出現;聖杯是盛載葡萄酒的,祝聖後便成為聖血。」她參加活動後亦更加留意身邊的彩繪玻璃,「我曾隨學校到葛達二聖堂參觀,那裡的彩繪玻璃非常漂亮,製作的人真厲害。」 詩敏亦表示過程中認識了更多聖經故事,「我以往並不知道耶穌所行的『五餅二魚』奇跡;認識這個福音故事後,我認為耶穌是非常友善的,而五個餅、兩條魚能讓五千人吃飽真是太神奇了!我們也應學會與別人分享。」 早前,他們亦製作了以辦學團體慈幼會會祖鮑思高神父為主題的玻璃畫,並於慈幼會中華會省省會長斐林豐神父到訪學校時,贈送給他留為紀念。家寶亦有參與製作,從中她對鮑思高神父的生平有更深的認識,「鮑思高神父熱愛我們小孩子,他不但提醒我們要愛人愛天主,我也在他身上學到關懷弱勢,為別人服務。」不管是玻璃畫、藝術品、日常生活,還是聖人生平事跡,我們都能找到天主的足跡,因為祂就存於萬事萬物中。(澄)         戴老師表示,玻璃畫完成後會於校內展櫃陳列, 亦會用於裝飾學校的小聖堂,「學校十分注重宗教科,希望透過學生的玻璃畫粉飾校園外,也能加強宗教氣氛。」她指出,學校昔日亦有安排同學製作玻璃畫,「以往以動物、花朵等為主題,學生的自由度比較高,可加入自己的設計。」她認為製作玻璃畫對學生而言有難度,但同時認為學生從完成作品中能獲得很大的滿足感。「要製作顏色均勻、沒有氣泡的玻璃畫的確有難度,但有難度他們才會不斷嘗試,找到趣味,令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kjy03_20130303
icon33
童書的旋律
2013.03.03
自己的路:湯姆牛的圖畫書
  在《像不像沒關係》書末的〈關於《像不像沒關係》〉,湯姆牛這樣說明自己的作品:「這是一本大人與小朋友都適合閱讀的圖畫書,小朋友可以單純的閱讀故事,讓故事中的提問自行發酵……大朋友也可以藉由隱藏在故事中一連串的的提問進行思辯。」對的,對小孩來說,故事最重要,隨之而得的思辯啟迪,確實可以讓它自然發酵,不急!而對大人來說,《像不像沒關係》可堪思考自省的地方實在太多……  當小鎮的居民想到要請庫西先生為廣場上做個雕塑的時候,他們不約而同都希望雕塑要像自己,長頸鹿姊姊希望它有長長的脖子,大象弟弟則想它有大大的鼻子,而獅子哥哥呢?它最好有一頭紅色鬃毛。大家都希望雕塑像自己,因為一切以「我」為依歸,沒有,也沒法如創作者湯姆牛的希冀,有其他「觀看」的方式!其次, 當庫西先生在「創作」醞釀的過程中,大家都以「常態」的思維模式來忖度他的行為 ―― 在河邊玩水,在草地上發呆 ―― 都「不像」在工作。在此,讀者會聯想到李歐.李奧里的《田鼠阿佛》嗎?對詩人,對藝術家來說,他們都在「工作」,「不像」其他人的工作模式而已! 第三,當兔子麗莎看到庫西先生的作品時,她說:「這是甚麼怪東西啊!甚麼都不像!」試想想看,如果雕塑真「像」的話,大家會有怎樣的反應 ――  如果雕塑「像」兔子,有長長的脖子,大象和獅子會同意嗎?  如果雕塑「像」大象,有大大的鼻子,兔子和獅子會同意嗎?  如果雕塑「像」獅子,有紅色的鬃毛,兔子和大象會同意嗎?  因為視點單一,兔子、大象和獅子都沒法以輕鬆的態度,進入藝術家內心世界與創作過程,從而擴展更多「觀看」的方式,並懂得尊重創作自由的環境。於是,小鎮的居民有了這麼殘忍的決定 ―― 等寒冷的冬天的過去後,請庫西先生把這個奇怪的作品搬回去!然而,當庫西先生的「怪物」在廣場待久了,大家又習以為常的來到它的身邊,作品又竟變得「怪也不怪」,得到大家的認可,連觀光客也來參觀。這種一反「常態」,不也值得大家省思!然後,一隻飛過廣場的大黑鳥無端的話,把曾經為大家所稱的「怪物」,變得「太特別了,太有意思了」!這時候,大家才忙不過來問作品的名稱。 《像不像沒關係》是以湯姆牛為這個故事打造的小模型作結,它置放在一個真實的公園裡,實物作品以畫框呈示,下方則說明了作者、作品名稱及創作媒材。如何理解湯姆牛的這一頁的佈置與安排?我想,它或可以理解為一種警策,讓大家探索多元的觀看方式,以至敢於拂逆大多數,顛覆傳統思維的創作堅持。誠如湯姆牛所言,藝術創作的先行者往往要承受大多數人的誤解與嘲諷,但也唯有如此,創作者才能開創一扇扇新藝術的表現窗口。一開始讀《像不像沒關係》的時候,也許因為湯姆牛「打破具象寫實,著重在單純的形體構成」的創作方式,讀者不易接受。翻開湯姆牛較早的作品如《愛吃水果的牛》(2002)、《愛吃青菜的鱷魚》(2003)、《湯姆的服裝店》(2003)、《建築師傑克》(2005)及《大嘴鳥快遞公司》(2005)等,讀者不難發現他在故事與圖畫的創作進程。尤其當讀者知悉湯姆牛畢業於國立藝專雕塑科,那麼《像不像沒關係》(2008)、《下雨了》(2010)及《庫西的藝想世界》(2011)的藝術走向,也顯得明明白白。 在2012年台北國際書展論壇上,湯姆牛的講演讓聽者樂了 ―― 是看似拉雜的演講,但又表現得舉重若輕的幽默?是少有的「登場」,讓聽者一睹風采?然而,湯姆牛最讓我動容與深有啟發的, 也許是這麼簡單的幾句話:在創作圖畫書的路子上走走停停之間,當下回到自己最自如的雕塑 ―― 打破具象寫實,著重在單純的形體構成。創作者找到最稱心如意的創作路子,孩子找到自己最為想望的方向,並致力追求,堅持而無悔,這不是人生最得意的事麼?「觀看」之間,大家能否屏棄成規,打破刻板印象,從多角度思考,並尊重、理解及接納彼此的自由與空間,這才是最重要。 那麼,「像不像」也真的「沒關係」。  
kjy04a-20130303
icon34
寫作魔術室
2013.03.03
標點符號很重要
先講幾個小故事。故事之一,三十年代,中國大文豪魯迅為上海一家書局翻譯書,書局很苛刻,算稿費時只計字數,標點符號一律不計。後來魯迅跟他們開玩笑,譯書時不再下任何標點符號,稿子上密密麻麻都是字,看得老闆頭都大了。從此只好把標點也算字數。故事之二,一位主人為了下逐客令,寫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客人乘其不備,在「天留我不留」上加上標點,變成「天留我不?留!」意思全反。故事之三,從前在一個村莊的一幅牆上,貼著「不可在此小便!」的標語告示,被惡作劇者加了一個標點,變成「不!可在此小便!」⋯⋯ 可見標點符號的確很重要。 有不少好文章,本來內容不錯,可是因為不用標點,或錯用標點,令一篇文章讀了很不舒服。最常見的是全文除了在每一段的末尾用了句號(。)外,一律都用逗號(,),一逗到底,方便是方便了, 但感覺絕對不好。就好像在聽一個人十分長氣、囉嗦地說話、說個沒完,感覺上很是拖泥帶水。 在標點符號中, 常見的是逗號(,)、句號(。)、頓號(、)、分號(;)、感嘆號(!)、問號(?)、省略號(⋯⋯)等。需要時可找專門的書來看。使用率最高的是逗號和句號。一句話講完或認為完整了,就可以用句號;逗號就用在每一句話的連接處。我們的原則是話不必太多句就該斷句,下個句號。 標點符號不但會改變句意,而且可以形成不同感覺、還能加強文章的表現力。例如,「我欣賞我母親!母愛如海!母愛如陽光!母親呀!我們愛你!你在我們心中永遠發熱!發亮!」一連串用了七個感嘆號,未免太強烈了,給人缺乏誠意之感。詩歌朗誦為強調又當別論。魯迅在《故鄉》中見到小時後玩伴閏土:「啊! 閏土哥,—— 你來了?⋯⋯」一連用了五種標點符號,把高興、驚奇、感慨,百感交集、欲言又止的複雜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成為用標點用得甚好的典範。
kjy01_20130224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3.02.24
童書同走成長路 陳致元 擁抱孩子心
  小魚出發去買雞蛋,路上拾到一顆彈珠,透過彈珠看景物,所有東西都是藍藍的。她又拾到一副眼鏡,戴著眼鏡看,又是另一個世界。小魚是台灣童書繪本畫家陳致元作品《小魚散步》的主角。當小朋友拿起陳致元的作品時,他們也像小魚一樣,透過他的故事、他的圖畫,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本報專訪)這天和小朋友一起聽陳致元說故事。樣子有點酷的他染上感冒,加上遠道從台灣而來,舟車勞頓而行程緊密,有點疲態。但剛開始說故事,他便精神百倍。他先說《Guji Guji》的故事,時而模仿鱷魚的叫聲、時而模仿鋒利牙齒咬石頭「卡啦卡啦」的聲音,逗得孩子們咯咯笑。 經歷打造故事 「十八、九歲的時候第一次看童書,一看就覺得很適合自己」,陳致元從小就愛畫畫,夢想過當作家、當漫畫家,但一遇上童書便愛上了。經過刻苦努力,他終於出版第一本作品《想念》,寫的是姊姊對已經過世媽媽的愛。由那時開展的十二年童書工作中,陳致元在國內海外獲獎無數,作品翻譯成多國語言,但他看重的不是名利,是孩子。「童書是給孩子看的,當然孩子比較重要!」他說。對他來說,孩子的支持給他充電,讓他有力量繼續創作。 陳致元的作品題材多變,他表示不少靈感都來自兒時回憶。他於1975年在台南屏東出生, 在鄉村成長, 十分接近大自然。「小時候家中也有狗,狗一養就幾代,感情很要好」, 或許是這個關係,他的一些作品中都有小狗的出現, 他亦有不少以動物作主角的作品。他認為以親身經驗作題材,故事更加感人,「那些都是你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更加魔法,讀者更容易感受得到。」他的圖畫亦充滿童趣,《Guji Guji》中的主角,總拉著一只鴨子玩具到處跑。他不假思索地解釋:「這就是小孩會做的事呀!」然後記者明白,他本著孩子心去創作。 他還想讓孩子看更多,「我想讓孩子看不一樣的事情,關於社會的、家庭的、成年人的,這不一定不好,甚至可以讓他們更了解家人和社會,帶給他們正向思考。」就像陳致元2010年的作品《熊爸爸去另一個城市工作》,「不少家長都會出差,正如熊爸爸也一樣。」但孩子會寂寞,爸爸也會想家,消解孤單的是家人對他的支持。「透過故事,孩子可以知道家人支持的重要,並明白父親也同樣需要照顧。」 想像成就理想 逛書店時,以下的對話不時出現:「媽媽, 我想要這本書!」「裡面都是圖畫,你很快便看完,然後丟在一旁,買別的吧!」陳致元斷不認同,「童書不是看一次的,每一次看的感覺都不一樣,不同心情看感覺不一樣,長大後再看又不一樣;外國很多人甚至會把童書留給自己的孩子,非常珍惜。」他補充:「而且親子同讀也是很好的溝通方式,能拉近爸媽與孩子間的距離。」 記者和陳致元的對答中,他的想像力可見一斑。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不同國家的語言,通行世界,當中《Guji Guji》一書亦有譯成泰文版。他雖不諳泰語,但介紹封面時笑道,「字是橙色的,而且彎彎曲曲的像蝦子,不是很有冬蔭公湯的感覺嗎?」他鼓勵孩子們發揮想像力,成就夢想,「不想像很可惜呢!」他強調想像力十分寶貴,「火箭也是從想像而來,未發明前已在小說中出現了!」 畫畫以外,陳致元愛閱讀、愛慢活,也愛靜。來到香港,他最喜歡慢慢地喝茶吃廣東點心。「就如《很慢很慢的蝸牛》這故事,慢不代表不好,現在的人生活節奏太快。」他每天到工作室工作,但絕不熬夜,每天離開工作室便回家與太太和兩個女兒天倫樂,過規律的生活。沒有宗教信仰,但陳致元總喜歡到聖堂去。住在台北時,他常到市中心的聖家堂去,有時候參與彌撒,有時候只是坐坐,「我喜歡聖堂的那種平靜。」 陳致元的作品讓你看到事情不一樣的一面, 你也有讓事情變得不一樣的能力,別忘記欣賞自己、抓緊自己的長處、堅持自己的理想呢! (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