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6_20230305_f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3.05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正向教育日 助學生抗逆解難
(本報專題)「我相信天主創造人也是珍貴,儘管每人也有缺陷或不完美的地方⋯⋯但不要緊,正因著不完美,更教我們要鍛鍊個人能力。」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甘陳富文校長在一次生活教育課中分享「我的正向人生」時,以自身患有弱視的經歷勉勵學生抱著不放棄的精神,因為「機會永遠是留給繼續嘗試的人」。   「我在小時候遇到意外導致弱視,視力未能發展,我是一位視障人士,患有弱視……左眼只餘下兩成視力,右眼也不多於五成視力。」陳校長透過片段向學生分享自身經歷時帶出正向的人生觀,她時常記起母親鼓勵她:別只著眼自己視力問題便選擇放棄,應妥善掌管自己的生活,盡力找方法解決困難,「我相信自己要比其他人勤力,更練習到過目不忘的能力,非常專心學習,並抱著不放棄的精神。」   該校自2021學年推行三年學校發展計劃,以全校參與模式「持續推動價值教育, 培育學生正向人生觀」作為首要關注事項,培養學生抗逆及反思能力,掌握情緒管理並學習以正面態度解決困難。   負責學生生活的顏青霞副校長指出, 校方引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 沙利文博士( Dr Martin Seligman)提出的PERMA幸福理論作為推動價值教育的基礎: 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情投入 (Engagement)、正向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hievement)。生活及價值教育小組由上學年起,為中一至中六同學在班主任帶領的生活課中認識價值教育,及認識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真理、生命、愛德、家庭和義德;本學年集中認識「正向人生」的正向教育。剛於1月18日,向全校舉辦「正向教育日」,學生走遍校園每個角落,體驗與正向價值相關的遊戲與活動。   全面體驗正向人生 在活動開始時,學生代表在台上以手語帶領全校師生跳唱校歌,顏副校長認為, 校歌最能代表學校對學生的期望,有分於台上跳唱校歌的中四學生李偉文也對校歌內容有所感悟,「校歌中的一句『共為人類締殊光』,教我要做好本分,努力為社會帶來貢獻。」他希望藉著校園生活,學習更多助人的價值。   正向教育日為各級設置主題,中一級舉辦「擁抱失敗日營」,要求學生接受不同挑戰:限時砌出最高的積木,或是掀桌布、拋水樽等遊戲,從挑戰遊戲中不斷嘗試,學習正向的成長思維。 中二至中六各級共同完成6米乘3米合共72幅以正向價值為題的巨型數字畫。首次與同學合力拼砌大型壁畫的中三學生李鎧彤表示,與同學一起繪畫時互相討論畫成後的圖像是怎樣,她說製作過程中互相分工,即使繪畫時出錯,也一起找出解決方案。   該校為推動正向教育,持守正面價值觀,在正向教育日推出選擇劇場「同守無欺」,劇中圍繞校園欺凌,帶出拒絕欺凌,學習互相尊重,推動防止校園欺凌教育。中三學生周意晴認為,劇中內容使她印象深刻,她憶述年幼時曾受欺凌感到難過,但此劇場提醒她反思人與人之間需要和平相處,不能因一己私利而作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PERMA幸福理論   當天校園圍繞著五項PERMA幸福感元素設置拍攝區域,邀請學生重新認識及肯定自己的能力。   平日由操場步上校舍的樓梯,天花上升起多個彩色繽紛的氣球,每個氣球掛有一張彩虹卡,只要抬頭一望,便見到多個由同學寫上一件自己快樂的事情:「和朋友一起時」、「假日與母親一起繪畫」、「今天上學沒有遲到」、「成功約會朋友打羽毛球」等;在球場的羽毛球網架,貼上學生寫上自己的天賦才能及閃亮點,這些也從學生第一身角度帶出正向關係以及全心投入的正向價值元素。顏副校長認為,當學生閱覽其他同學的看法,也是一個學習歷程,「其實快樂也可以互相學習。」   早在正向教育日舉行前,學校已舉行不同的價值教育活動,希望學生從生活中認識及探索自己的價值觀。   中二學生郭婥然記起母親為她準備的生日會令她最開心,「母親預先準備生日布置,也悄悄地邀請我的朋友到家中,當我回家時朋友也向我送上生日驚喜。」現在再回想,她說母親為自己製造的驚喜很難忘,也為母親對女兒表達的愛表示感恩;中二學生陳兆君在生活課寫上「一件令你流淚的事」時,憶起小學曾經歷長輩離世的悲痛,在喪禮上泣不成聲,「現在回想,我更明白珍惜眼前人。」生活及價值教育小組組長蕭婉雯老師稱,希望學生多從生活中了解自己,從發掘自己或回顧往事中,懂得感恩,建立正向思維。   欣賞自己的天賦與價值   只要學生認同自己是最佳朋友、最細心、最正面、最幽默風趣、最勇敢等,學生也可以手持寫有以上榮譽的獎盃,站在領獎台上拍照留念,藉此肯定個人成就感。顏副校長認為,一般外界介定的成功,只局限於學術或體藝的能力,學生應多角度思考, 「每人也可以有不同方面的成就,學生應多欣賞自己,學習正向思維。」   該校計劃於2023學年設立校本價值教育框架,並參與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的「天主教學校宗教教育支援同行計劃」,繼續在全校推動價值教育,結合校訓「謙愛勤誠」、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以及教育局近年推動的價值觀教育: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關愛、守法、同理心和勤勞。「以上元素已導向學生正向的人生。」蕭婉雯老師表示,期望學生在六年的中學教育,塑造成為一位「崇真人」。(高)  
kjy16_20230108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3.01.06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
海洋拾荒圓環保使命
(本報專題)「我第一次潛進海底清理垃圾前,只知道海洋污染情況嚴峻,沒料到在海底兜了幾圈,發現海床盡是人為製造的垃圾,包括遊船河人士所棄置的酒瓶。垃圾沉得很深,要由潛水員撿拾,才能夠清理得完。」聖母無玷聖心書院學生余凱文參與了校內的「海洋拾荒──海洋保育計劃」後, 希望為人類大家庭的兄弟補償,更努力地為減少污染而改變生活習慣。   凱文與另外四位同學修讀專業潛水訓練課程並通過考核,成為國際認可的開效水域潛水員,繼而進修「打擊海洋垃圾課程」, 先後八次到西貢一帶海域清理海底垃圾,包括電子廢料及玻璃瓶。他們記錄海底垃圾的數據,並加入到全球數據庫中,協助國際組織制訂固體垃圾管理政策。   他們回到學校後,與同學分享海底的驚險之旅,從而推動校內的環境教育活動;又與同學到西貢一帶海灘清理垃圾,鼓勵低年級學生利用廢物,創作以環保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八次潛水的難度不斷提升,讓學生為更遠大的目標服務……保護環境不會是一帆風順,但我們相信天主會幫助我們克服困難。」五位學生每次出海潛水前,校監鍾妙嫦修女與師生皆為他們的平安祈禱,並讓學生認識到,不論是出海清理垃圾,抑或創作教育展品,皆為履行大地管家的責任。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的辦學團體聖母痛苦方濟傳教女修會, 分享方濟大家庭珍惜萬物的愛心,該修會的鍾妙嫦修女與教師齊心在校內推動宗教教育,透過早會演講、回收廢紙及利用廢棄木材製作校園家具等行動,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愛心。校長莫潔如盼望學生從中感染方濟精神,珍惜人與人之間,及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助關係,也要關懷弱小。   為受困魚兒解開「鬼網」 近年海洋生物面對人類經濟活動的嚴重威脅,魚類經常被俗稱為「鬼網」的廢棄漁網纏繞,只能夠痛苦地等待死亡。參與海洋拾荒計劃的學生余凱文穿上漆黑的保溫潛水衣,戴上厚重的保護手套,背負沉重的氧氣樽,潛進至少十多米深的水底,清理鬼網及其他垃圾。   凱文為香港海洋被污染而痛心,也為魚兒的歡迎感到安慰,「潛水是個美妙的過程,某次我看見一大群小魚圍繞著我轉圈, 而腳底盡是珊瑚的漂亮的美景。」海底的美麗打動了凱文的憐憫之心, 讓他咬緊牙關完成任務,盡力執拾垃圾, 「海床那可怕的壞破景像,提醒我要更用心養成環保習慣,以往我只是少用即棄用品, 現在會主動跟朋友分享海底的經驗,鼓勵大家多從源頭減廢。」每位參與潛水的學生揀選了一項專門的海底研究題目,凱文選擇研究珊瑚,也主動上網學習相關知識。   另一參與計劃的學生梁愷童坦言,爸媽原先非常擔心她的安全,不批准她潛水, 「我再三請求他們讓我參與環保工作,終於得到他們認同。」愷童與同學裝備了保命技巧,包括學習水底手語,以便在寂靜的環境中溝通,例如氧氣不夠時,潛水員要向夥伴搥胸,幸好他們一路平安,從未發出緊急訊號,「最驚險的一次是我專心為海刺拍照時,被暗流推至遠處, 膝蓋也被海刺刺進皮膚內, 最後毋需拔刺,由它在身體內自然分解……我欣賞到香港最大片的珊瑚,為這份美麗感到『悲哀』:原來是由白化或變螢光色所致。」   創作環保藝術作品 凱文與愷童等高年級學生將海底裡的所見聞所聞帶到學校,低年級學生以相關題材創作視覺藝術品,表達他們對環保的反思。中二學生王淑儀與組員以顏料及塑膠製成了一座由海洋包圍的小島,海洋雖然充滿生命力,但小島其中一方受廢料所污染,帶出環保工作刻不容緩,鼓勵作為天主子女的世人,應珍惜地球資源。   聖母無玷聖心書院重視環境教育,讓宗教科、科學科、地理科及生物科等在環保教育上相輔相承,淑儀透過相關科目認識污染問題如何影響生態系統,以及拖網對海床的傷害。   中一學生黃欣翹透過藝術創作表達樹木對環境的重要, 希望鼓勵到校參觀視藝作品及展板的訪客珍惜樹木。   環境教育組負責老師劉耀琮愛好潛水, 他在「香港教師夢想基金」資助下,將嗜好變成教學計劃,「這活動的重點不在於學習潛水,而是鼓勵學生保護環境,並讓他們了解到,每個人皆可以成為『小小科學家』, 探索科學知識並培育對環境的責任感。」   五位參與海洋保育計劃的潛水小健將計劃於本年春季再次到海中清理垃圾。余凱文對下一次的海底之旅充滿期待:「看見海洋少了垃圾,令我感到快樂又滿足。」(鄧)  
kjy01_20220522_fade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22.05.22
獻主會小學
聾生健聽 共融教育
(本報專題)獻主會小學自2016年起,參與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的「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在每個年級開設一班共融班,讓聾生、健聽生一起學習、遊玩,使聾生融入主流學校的生活,健聽生也能學習與聾人相處,建立聾健共融的氛圍。   共融班的學生除了有書寫的名字外,還有一個手語名字,方便溝通或上課時使用。六年級學生林逸晨因為「逸」字中有「兔」,所以便以手指在頭上打出兔子耳朵,作為他的手語名字;同班的李凱晴則因為「晴」有太陽的意思,而手語名字是太陽的模樣。   聾、健老師 同時授課 共融班採用聾人老師與健聽老師相互配合的協作教學模式,健聽老師用口語教授,聾人老師則同步以手語翻譯。此外,聾生或弱聽學生亦會接受學習輔導,及言語治療師定期的言語訓練。這種雙語並用的教學模式,讓所有學生更投入課堂,並掌握學科上的知識,幫助聾生持續地發展語文能力。   其中一位聾生、六年級的梁淑怡指出,在疫情中,老師會特別帶上透明口罩授課,讓聾人老師或聾生讀唇。在上課時,淑怡除了看手語老師打手語, 「我大概可以從老師的口型,知道老師在說甚麼。」   六年級的健聽生李凱晴是淑怡的好友,同班六年,凱晴已經能以手語應付基本的日常對話,有時看到健聽生與聾生出現溝通困難時,她也會從旁幫助。凱晴兩年前與同學參加手語歌曲比賽,雖然比賽後來因疫情而取消,但他們獲邀到香港文化中心表演,她認為這些都是難得的經驗。   手語大使 幫助同學認識手語 本學年,學校共有26位聾生及1位單耳聽障學生,另有10位香港中文大學老師協助教學,當中7位老師是聾人。負責「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的陳燕歡老師說,全校老師亦有上手語課程,方便與聾生交談。而在課堂以外的小息或午息時段,學生團體「手語大使」還會主持活動,讓同學進一步認識手語,使聾生與健聽生相處融洽。   六年級的聾生郭子樑是手語大使,職責包括在早會、宗教禮儀或其他活動中,進行手語翻譯或領禱;他又會負責手語小息的活動,例如擺設攤位,讓參加活動的同學用手語打出不同詞語,「如果同學打得不對, 我也會手把手的教他們。」   聾、健生彼此幫助 聾生與健聽生相處融洽,彼此間也會互相幫助。六年級的健聽生林逸晨表示,有時同學功課上有困難,他也會主動幫助。   林詠恩主任則曾留意到聾生會運用長處,幫助健聽生,「聾生的觀察能力強,反而會留意到同學功課上的一些大意錯誤。他們對人的感覺也很敏銳,有時會留意到同學不開心,並安慰他。」   「有些低年級學生不懂手語,也會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與聾生溝通。」中文大學健聽老師廖凱瑜指出,校園氛圍好,所以不時有聾人學生對她說,讀書十分開心。   任教英文及數學科的聾人老師潘頌詩,回憶自己求學時期時分享,即使就讀聾校,老師的手語程度不高,校長亦鼓勵用口語教學,以手語為輔助,所以她有時跟不上課堂內容。所以她尤其慶幸這計劃,能讓聾生及健聽生在課室內接受同等教育。   家長支持計劃 一起學習手語 獻主會小學將在本學年誕生第一批畢業生,大部份會繼續升讀同樣推行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教育的獻主會聖母院書院。   校長王志聰表示,這個計劃得以順利進行,有賴家長對計劃的支持。每年小一學生入學前,學校都會向家長介紹計劃,並發表格諮詢他們是否願意讓子女入讀共融班,「每年大約七、八成家長樂意孩子入讀共融班。」此外,他提到學校為家長開設手語班,亦十分受歡迎。   王校長指出,共融班的學生大多是原班升級,所以感情特別要好,「曾經有成績優異的健聽生,不升讀精英班,而選擇留在共融班,陪伴聾生。」他見證到聾生與健聽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友誼。(吳)  
kjy16_20220522_fade
400400中學專題
中學專題
2022.05.22
獻主會聖母院書院
手語口語並用平等學習
(本報專題)「聾人懂得說話嗎?」「聾人如何聽到聲音?」「我不懂手語,怎樣和聾人溝通?」「聾生與健聽生相處愉快嗎?」就讀獻主會聖母院書院的學生,對於上述問題並不陌生,因為全校每級也有聾生與健聽生一起學習與成長。校長唐嘉明表示,學生透過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學習,帶出「互相關懷,平等共融文化的理念。」   你對聾人有甚麼疑問?獻主會聖母院書院每年也會向學生詢問這問題,學校在過去九年來,平均每級約有三至五名聾生就讀, 本學年全校共有23名聾生在各級的共融班學習,與健聽生一起上學,讓聾生融入主流學校的生活外,更向全校推廣聾人文化,讓學生從小認識聾人社群,彼此成為朋友。   在獻主會聖母院書院裡,健聽生和聾生一起上課、學習、玩樂,聾健學生會以手語或口語溝通。入讀該校的初中生,普遍對聾人的疑問:「聾人可以說話嗎?」的確,大部份的聾人不是啞巴,可以用語言溝通。   學習說話對外溝通 「手語是溝通的方法,可以讓我與聾人和健聽生交流。」患有嚴重聽力損失的聾人學生張嘉豪戴上人工耳蝸後,可以聽到八成的聲音,他自幼稚園已入讀於提供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教育的主流學校,平日與健聽的家人和朋友以口語對話,但是他認為打手語才是最自然和舒服的溝通方法。他在共融班學習時,會看著手語老師打手語, 也會聆聽老師講學作輔助,藉此訓練自己說話能力,助他融入生活, 「社會上很多人不懂得手語,唯有透過說話才能與人溝通。」   該校自2013學年開始,與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合作,為聾生提供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教學,至今已有17名聾生畢業,為推動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校內約有25至30名聾生及健聽生擔任「共融大使」,在學校集會、宗教禮儀或大型活動中擔任學生手語傳譯員,推廣手語和口語雙語等。   唐校長指出,照顧聾生學習上的需要,正好符合該校辦學團體獻主會與弱勢社群同行的信念,聾生在手語和口語雙語共融學習下,在愉快的環境下成長,唐校長說,聾健學生彼此平等學習,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天主給予每個人獨特才能,聾人在聽覺上面對障礙,在學習上遇上困難,校方為他們造就不同的學習機遇,也培育健聽生關顧聾人的需要。」   兩文四語 手語也是一種語言 該校為中一及中二生開設手語班,課程內容包括認識及介紹手語、打手語的語法、手語與動作的比較、手語名的取名方法、與聾人用手語溝通要注意事項等;也會推動聾人文化,例如聾人靠著助聽器是否能夠明白內容,靠看讀唇能看得明白對方的說話等, 亦會邀請舊生向初中生教授手語,即使大部份健聽學生並非入讀共融班與聾生上課,也能認識基本手語。   中二的健聽生梁嘉怡本學年轉讀共融班後,結識了聾生,因而開始對手語產生興趣,她試過相約聾生外出遊玩,因不懂得手語難與聾生溝通,於是她在上課留意手語老師手語教學,從中學習不同手語語句的打法,藉此以手語與聾生溝通。   志願成為手語翻譯員 共融大使中五生勞茵儀志願是成為一位手語翻譯員,她天生患有高度至深度嚴重程度的聽力障礙,小一首次接觸手語令她大開眼界,「打手語時不用發聲,已知悉其他人所說的話,感覺很神奇。」   茵儀說,手語是一種語言,當中包含不同元素,包括手形、表情、方向、位置等,例如要打「快樂」手語時,需要展現喜悅的表情,以代表語氣,即使不懂手語的人,見到表情或會猜想表達快樂的意思;同一個手勢放在不同的方向也可以代表不同意思;翻譯時透過轉換不同的位置,同時演繹多個角色。她在學校擔任聾人傳譯員,例如在學校早會作即時手語傳譯時,便與健聽傳譯員合作,先看健聽傳譯員的傳譯,再以自然語法的手語表達。   小學時代已對手語很感興趣的中二生鍾萓怡,小學時與聾生一起讀書,也曾參與手語興趣班和手語歌比賽,她喜歡學習手語,以便能與聾生溝通,近日她與聾生一起拍攝學校宣傳片,與聾生一起手語口語雙語並用介紹學校設備。   聾人老師陪伴聾生成長 兩位聾人老師張珮賢及美籍華人林沛淇在校內既是老師,也是聾生的同行者,她倆希望透過自身經歷陪伴聾生成長。   任教高中聾生英文科的林沛淇在美國長大,校內師生稱呼她為PaiPai,學生知道她來自美國,經常問及美國文化的問題,她表示聾健師生不分語言也能共融,「健聽學生不是以同情的眼光對待聾人,而是易地而處與聾人建立友誼。」校方不時向學生推動聾人文化,認識聾人的生活模式。例如聾人喜歡在圓桌用膳,因為可以看得見對方打手語;當聾人之間以手語溝通時,不宜在他們中間行過,因為這樣會打斷手語的對話;當聾人老師在班上「按動燈掣」時,全班學生便知道老師有說話要向學生說明。   聾人老師張珮賢認為,學生早已在聾健生一起學習的環境下建立共融文化,但是要使聾生融入社會,需要多鼓勵他們勇於說出自己的需要,「尤其生活在一個主要以說話和聆聽的社會裡,外界習慣聆聽,少有眼神接觸,好些人對於聾人的表達方式感到不耐煩,我便和學生交流處理手法作參考。」她希望藉著與聾生同行, 陪伴他們成長。(高)   你對聾人有甚麼疑問? Q:我不懂手語,怎樣和聾人溝通? A:讀唇、身體動作、口語、書寫、社交軟件如WhatsApp。   Q:如果聾人聽不到我叫喚他╱她,可以怎麼做? A:揮手、請附近的人幫忙、輕拍桌子(聾人會感受到桌子的震動)、輕拍聾人膊頭。   Q:手語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嗎? A:手語並不是國際共通的語言,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各自的手語。例如香港手語、美國手語、日本手語。 •資料取自共融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