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08_20160306s
icon47
創作天地
2016.03.05
創作天地〔2016.03.06〕:文章
春 冷酷無情的冬哥哥終於走了,高貴的春姐姐來了。花兒終於抬起頭,冬眠的動物也蘇醒了,大家一起來迎接春姐姐的來臨。 春姐姐來了,艷麗的花兒穿上華麗的衣裳,準備參加為春姐姐而設的歡迎派對。派對中,柳樹枝葉婆娑,隨著春風擺動身體,展現出美艷動人的姿態,就像個美女。牽牛花陶醉地表演她最擅長的喇叭演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還有百合花、玫瑰花和菊花在起舞,真熱鬧啊! 原本平平淡淡的森林也開始變得有生氣了,太陽伯伯照耀著大地,喚醒了正在冬眠的動物。此時,只見松鼠從樹洞裡探出頭來,鳥兒也飛回森林,蛇、蟲、鼠、蟻也開始出來覓食了,真熱鬧啊! 聽,那孩子們的笑聲是從公園裡傳出來的嗎?公園裡有孩子在奔跑,他們在玩兵捉賊吧。也有孩子坐在韆鞦上傾訴心事,看來不大開心。 我十分喜歡春天,萬象更新,希望春天可以永遠停留在這裡。 馮芷蕎 嘉諾撒聖家學校(九龍塘) 五B   學校旅行記 星期天早上,仇老師和我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到美麗的郊野公園旅行。 到達郊野公園後,仇老師說:「大家現在可以自由活動了。」我們都高興地去玩耍,有的同學到公園玩耍,有的同學打籃球,有的同學踢足球。我們都玩得很開心。我笑著說:「這裡真好玩啊!」我們剛玩耍完,老師就叫我們玩拔河比賽。有一些同學不玩拔河,就為參加拔河比賽的小朋友打氣。大家高聲嚷:「加油!加油!」 這次拔河比賽,雖然我們輸了,我們玩得很開心。然後,我們一起吃東西。愛分享的晴晴對美美說:「你沒有東西吃,我們一起分享食物吧。」美美一邊吃,一邊想,「這麼多食物喔,晴晴真是個愛分享的好孩子。」忽然,老師說:「時間不早了,我們要回學校了。」我們就依依不捨地離開郊野公園。那天,我們真的玩得很高興啊!  梁啓枝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 二C    我的外婆 去年發生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外婆咳嗽很久了,我們要求外婆去醫院,她卻不願去。可這次,她竟然咳出了一灘血,我們都嚇壞了。於是,爸爸趕緊駕車,帶外婆去醫院就診。 做完一系列的檢查後,醫生讓我們進內,他對我們說:「你們不需要全部進來。老人家,你就在這裡休息吧!」爸媽和姐姐進去,了解外婆的病情,留下我和弟弟陪外婆。出來後,爸媽和姐姐在笑,並說:「外婆,你咳嗽時太用力才會出血。」可我看出他們有哭過的淚痕。我問姐姐:「姐,不要騙我,究竟外婆怎樣了?」她無力地說:「是⋯⋯胃⋯⋯胃癌。」我完全不可以接受這個結果,我在房間哭了三天,不喝、不吃、不睡。 暑假時,我們突然接到在湖南的舅舅來電,他對媽媽說:「妹妹,我探病時,知道外婆的病又嚴重了。」聽到這個壞消息,我們都很難過。外婆也知道她患了癌症,已到晚期。我們連忙收拾行李,搭兩小時飛機。一路上,媽媽一直在自責為甚麼那麼晚才發現,若果早點知道該多好。到目的地後,舅舅馬上駕車帶我們去醫院,外婆的情緒也穩定了一些。過了幾天,外婆的面容愈來愈憔悴,身體愈來愈差。可是,外婆還是十分堅強地面對。 三星期後,那天滂沱大雨,我們往醫院的途中,外婆已經沒有呼吸了。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一直哭,一直哭⋯⋯喪禮時,我哭得眼睛浮腫,喉嚨失聲。 至今,我仍十分想念外婆。不知道,在天的外婆怎樣呢?雖然我在這個世界,從此不會再見到外婆了,可是她一直在我的心裡,誰也不可代替她的地位。外婆,我愛你,一生一世。   林茵茵 白田天主教小學 六B   特別的午餐 星期三,我們在課室裡舉行蒙眼午餐。 午餐的鐘聲響起,有些同學去洗手間洗手,有些同學派發飯墊,有些同學在座位上議論紛紛,有些同學在拿午飯。大家都懷著興奮的心情,準備吃一頓特別的午餐。 午飯開始時,同學們都把眼罩戴在耳朵上,然後開始吃午飯。開始時,我們都很順利。但是,當我吃到最後時,發覺很困難把剩餘的飯菜放進口裡,我努力地嘗試了好多次,最後,我失敗了。我只好偷偷地打開眼罩看一看,然後把飯吃光。 這次的體驗中,我感受到視障人士日常生活的困難,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我有一雙健康的眼睛。  畢一元 華德學校 二C   自省 念五年級時,老師叫我們分組做專題研習,於是我跟我最要好的同學小丁、小晴和小欣組成一隊。當我們討論在甚麼地方做那次專題研習時,便起了爭執。小丁、小晴和小欣想在學校完成,但我堅持在我家完成。因為我認為家裡有電腦、打印機和空調,環境比學校方便和舒適。可是她們並不同意,認為我的家離學校實在太遠。當我聽到她們反對的聲音,便感到憤怒,滿面通紅,禁不住責怪她們不聽從我的話。 放學時,我氣沖沖地離開學校。班主任看到我生氣的樣子,便問我發生了甚麼事。我和老師坐在學校的小花園談了一個小時,心情好多了。經過老師的循循善誘,我才發現原來我在家中就像個小公主,萬千寵愛在一身。傭人姐姐對我千依百順,祖父母和父母對我寵愛有加,漸漸地使我養成了這種自我中心的性格。我知道自己的錯,決定改過自新。 第二天,我主動向小丁、小晴和小欣道歉。我們協議用投票的方式,決定進行研習的地方。這次,我收起自我的性格,冷靜地和同學討論。最後,我們決定在學校午息時間討論專題研習的內容,然後再分配工作回家完成。 因為家人對我的愛,使我變得不懂得尊重別人、不懂和同學互相包容。這次的事喚醒了我,我要時刻自我檢討,顧己及人。從今以後,我要做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好孩子。  陳穎妤 九龍塘天主教華德學校 六B   戶外郊遊 上星期五,我們最期待的一天終於來到了,那就是我和同學夢寐以求的戶外郊遊。今年的目的地是西貢蕉坑郊野公園。那天陽光普照,我們滿懷期待地出發。 經過一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蕉坑郊野公園位於西貢的南面,四周綠樹成蔭,景色怡人。 在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首先到了荔枝園參觀,參觀後就拍照留念。雖然那裡很熱,但我們很開心。然後,我們到郊野公園的大草地,吳老師跟我們玩遊戲。過程中,我們都很開心。之後,吳老師說:「同學們可以野餐了。」我們就一起分組野餐。 野餐後,我們到了農館參觀,我們認識了農夫是怎樣耕種的。接著,我們來到漁館,不僅認識了漁業發展,還看見了很多稀有海洋生物的標本,例如:馬蹄蟹、綠海龜、中華白海豚……最後,我們到了貝殼館。那裡展示了五千枚美麗奪目的貝殼,有的像飛碟,有的像耳朵,令人大開眼界。 下午一時半,回校的時間到了,我們希望有機會可以再來。那天郊遊使我跟同學增加友誼,還可以舒展筋骨,我開心極了。 蔡卓言 海怡寶血小學 四智      
kjy13b_20160228s
女兒,媽媽愛你
2016.02.27
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女兒剛打開電腦做功課,立即看到有關台南地震的新聞消息。 「媽,天主為甚麼要讓天災降臨?」類似的問題,女兒已問過無數次。農曆年廿八的台南地震,展現一幕幕哀號悲慟的慘況,女兒的問題,更似是向天主的控訴:「祢若真的愛世人,怎會讓他們遇難而不伸出援手?」 每次我都找不到女兒能接受的答案。此刻,我聯想起一首聖歌,便對她說: 「天主未曾應許天常蔚藍,花兒常開, 卻恩許了祂的慈愛常在!生命珍貴,但卻不在乎長短,對基督徒而言,死亡並不是懲罰,而是永生的開始!」 「但若你死去,我一定傷心透了!」 「至親離世,當然傷心,何況是因不幸而終!但不要讓傷痛佔據你的心神,我只能讓你大哭三天,第四天便要快樂地、積極地生活著。要知道上主會把我的靈魂煉淨,帶領我到天國的福樂中。我在禱告內與你相遇相通,在天國與諸位聖者,為你祈禱,為你渡一個因著信德而滿心怡樂的生活而加油!」 「哎呀!總之你不要那麽早死!」她以「重量級」的姿態撲到我懷裡,緊緊的擁抱著我。我猛不防那股澎湃的衝力,倒在沙發上。我也回以顏色,用力的抱著她,兩人扭作一團,呵呵大笑。 那天晚上,我們為台南地震中遇難的傷亡者和那些受苦的靈魂禱告,願主眷顧、安慰他們。 大年初二早上,當女兒看到旺角騷亂的新聞報導後,不安地問:「為甚麼人會那樣暴戾?」 我說:「憤怒是人性反應。義怒教人挺身而出,無畏無懼;可是,無論有多正義,都不能殘害他人。正如火一般,必須駕馭及善用它,不能任由它失控亂燒。若憤怒在人群中燃起,是最危險的。要謹記“Anger is only one letter short o f d a n g e r!”憤怒與危險只差一線!主耶穌和聖斯德望都是給憤怒的群眾害死的,但他們都求主寬恕那些迫害他們的人。假若我不幸被迫害致死,你也要學習以仁愛和寬恕,去把仇恨和紛爭溶化!」 「這絕對不可能呢!」 「記得聖婦麗達(St. Rita)的聖蹟嗎? 她不單寬恕了殺害她丈夫的人,更在他們病患垂死時,徹夜看顧他們,直至他們痊愈 ……在主內,沒有不可能的事!」 心中無怨無恨,才有屬天的平安!女兒,你要學習以愛與寬恕,勇敢面對一切人和事——這是一份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kjy12a_20151220s
路上風景
2015.12.19
抹不去的傷痕
不是第一次到廣島,但那份揮之不去的憤怒和悲傷,卻重重地壓在心頭。 1945年8月6日上午八時十五分,美軍在廣島的上空投下了第一顆原子彈,城市在一瞬間被夷為平地。 我們下車的地方,正正面對著「原爆圓頂館」── 原爆後唯一倖存的建築物。屋頂上燒彎了的鋼筋裸露在外,外牆已塌落,這座半毀的建築,赤裸裸地向人們展現出當時的慘況。 走過元安橋,進入和平紀念公園,觸目的是一座紀念碑,碑上是一尊原爆之子的塑像── 舉著和平鶴的少女── 紀念的是佐佐木楨子和其他在原爆中死亡的孩童。在原爆時,楨子才兩歲,奇蹟地活下來,十年後,卻被診斷患上白血病。楨子聽說摺滿千隻紙鶴可以延續生命,就不停地摺紙鶴,結果她還是去世了。自此,紙鶴成了祈求世界和平的象徵,紀念碑周圍還有多間透明的小屋,裡面掛滿世界各地傳來的千羽鶴。 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主要分為本館和東館,由於東館正在重新裝修施工,未能參觀。踏入本館,眼前出現的就是牆上巨型的「蘑菇雲」照片。從這裡開始,我們看到的展品,大部份就是當年受害者留下的遺物,還有相片、模型,以及被炸的資料。  手錶的指針停留在爆炸當時 ── 八時十五分。 殘破的腳踏車、碗盤、衣服、生活用品⋯⋯ 強烈的輻射甚至在牆上留下了人的影子。 每件東西都在訴說著背後的故事。 館內記載了原子彈對廣島摧毀的慘況,但卻沒有說出這場浩劫的成因。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戰爭,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中國,也摧毀了無數的生命。一直以來,日本扮演著受害者的角色,但從沒反省過 ── 其實,他們才是戰爭的罪魁禍首,雖然他們亦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館內的留言簿上,不少人寫下他們的心聲 ──「不要重複過去的錯誤!」 「只要不再戰爭,悲劇便不會重演!」 我默默的站在一旁,心底裡響起這樣的一句話:「我們可以寬恕,但絕不會忘記!」 戰爭真的很可怕,和平得來不易。   在這片土地上,有永遠抹不去的傷痕。
kjy02_20151206s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5.12.05
第十二屆兒童及青少年讀經比賽 聖言常伴我成長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條;那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的,他就結許多的果實。」(《若望福音》15:5) 若要讓主住在「我內」並結出常存的果實,勤讀聖言是必不可少。眼見時下學子在學海汲汲營營,忙得沒時間看聖經,有父母善用身邊機會,譬如像張諾堯和張諾研的媽媽(王燕碧)般,鼓勵兩個女兒參加玫瑰堂聖言宣讀會早前舉辦的「第十二屆兒童及青少年讀經比賽」(下稱「讀經比賽」),讓她們多接觸天主聖言。    (本報專題)現於嘉諾撒聖心書院分別唸中四及中二的諾堯和諾研,在今次的讀經比賽中分別奪得青少年高級組(中四至中六)和青少年初級組(中一至中三)冠軍。在張太(小圖)悉心栽培下,她倆自小便參加朗誦班,於校際朗誦比賽中常名列三甲,但參加讀經比賽卻是首趟。「讀經和朗誦不大相同,朗誦講究情感、眼神和抑揚頓挫,但讀經卻不能太誇張,表現要較含蓄。」諾堯說。張太透露,起初諾堯曾擔心自己會將慣性的朗誦方式套用在讀經中, 然而賽後發現疑慮不存在。 雖說由媽媽邀請參賽,但報名後的細則包括挑選誦材與安排訓練,均由兩姊妹自己處理。諾堯選了《羅馬書》8:35-39,諾研則選了稅吏匝凱的故事(《路加福音》19:2-8),都是她們較有信心可拿捏得宜的經文。諾研曾在主日彌撒中聽過這段福音,但直至賽前準備才細嚼內容,她對當中談及的寬恕之道甚有同感,「人人都有機會犯錯,但無論之前犯了甚麼錯,如果有心改過,就要給他機會,不要歧視他。」 連結生活 諾堯對自己所選讀的保祿書信中談及甚麼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時,更有切身的體會,「人生這麼長,不會都一帆風順,總有些事情會讓我們疏遠天主。」她試過在考試前盡力溫習,成績卻不如理想,因而質疑是否已被天主所離棄。張太便以〈足印〉這個信仰小故事開導和鼓勵她,「我跟她說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會經歷不同的困難,當下或會不知如何處理,但日子總會過去,主會一直陪伴著我們,就像故事中耶穌在沙灘上背起了主角一樣。」 她們表示,日常媽媽都愛以聖經故事和比喻教導她們待人處世之道。張太則坦言,她著重身教多於言教,「怎樣愛一個人不是空談, 還要有實際行動。我希望我和女兒都可以活出聖言。」張太年輕時曾在長洲花地瑪聖母堂讀經和加入聖詠團,後來雖已搬遷而轉換了其他堂區,但至今她仍是該堂的善會會員。她看重信仰的氛圍,早幾年一家人一直都參與一個由神父或修士主持、在某個相熟教友家中舉行的晚餐廳祈禱聚會,誦讀和聆聽聖言、唸《玫瑰經》、作信仰生活分享和自發性祈禱等。雖然其時女兒尚小,還不太懂,但張太認為至少都給她們多些機會去接觸,這就像撒種般,何時發芽、生長的時間表則在天主。 諾研直指她也受媽媽的信仰熱誠所感染,例如眼見不少教友在彌撒中的歌聲較柔弱,但媽媽即使喉嚨痛,卻仍大聲詠唱,讓她知道無論甚麼時候也要善盡教友本份去讚美天主。她知道自己的強項是在讀經方面,因此樂於在學校定期舉行的彌撒中讀經,而姐姐諾堯則正考慮會否加入堂區的讀經組,「始終加入善會比較好。」她曾任堂區的輔祭,後來因變動而離開了,從中她明白善會對一個教友的重要性,而其母的信仰歷程則是對她這個想法的另一佐證。 活出聖言 在孩子的信仰培育上,諾堯和諾研都說家庭和學校同樣重要,兩者對她們的影響參半,有時前者的影響甚至遠較後者為甚。這情形在讀經比賽中的另一得獎者—兒童高級組(小五至小六)冠軍、於聖母無玷聖心學校就讀五年級的吳俊軒身上亦然。已連續三年摘冠的俊軒,賽前訓練大部分在家中進行,但其母(余德儀)謙稱其實他們沒甚特別準備,一切都是平常心,「我們不當這個是比賽,而是藉此將聖言的喜訊傳給其他人。」她說。 有時吳太也會和俊軒一起看聖經,當中蕩子的比喻(《路加福音》15:11-32)俊軒最深刻,「無論那個小兒子怎樣頑劣、潦倒,他爸爸仍然很照顧他,這份愛很大。」他微笑著說他相信媽媽也會這樣愛他。對於兩母子來說, 聖言很生活化,吳太會以此引發兒子的思考。今次比賽中俊軒自行挑選的《聖詠》37:3-9,讀到當中要控制憤恨的部分,讓他感到舒服, 化解了他對其他同學的憤怒。   吳太指,孩子的信仰培育最重要是身教,「如果想孩子多參與彌撒,至少父母自己也要去, 不要因為考試或其他活動而缺席。」為促進學生的信仰成長,該校還特別印製了《我的信仰歷程》,為公教學生的信仰經歷和成長做紀錄,當中包括要求學生於每個月的主日找神父在這本小冊子上簽名等。俊軒指,這樣對他確有幫助,而吳太則指更重要的是「靠自己」—信仰生活是要靠自己生活出來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