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章

進階搜尋
關鍵字
專欄
年份
期數
kjy13-20120527
icon16
潮流無極限
2012.05.27
與作曲家對話 ——從作曲家角度,思索音樂作品的處理
  學習古典音樂,除了鞏固演奏技術,還需認識不同音樂種類及時代風格,使演奏的音樂讓聽眾感到「有味道」,同時也忠於原創者的意願。例如學習歐洲巴洛克樂期鍵盤音樂,老師都會指導學生,要減少連音。原來當時十七世紀的鍵盤音樂,都是為風琴或古鍵琴(Harpsichord)譜曲,現在常見的鋼琴還未發明呢!古鍵琴的構造很特別。每個琴鍵都是連繫著一組木槌,而木槌則附於一組琴弦上。每當演奏者按下琴鍵,木槌就會勾(pluck)該組相應琴弦,發出的聲音有點像勾結他線,並不持久。所以,現在以鋼琴來演奏巴洛克樂期音樂,都盡量模仿那種半斷音的演繹,使音樂聽出來較爽快,和聲也不會重疊而變得模糊不清。這是基於作曲家生長時代、背景而作出的考慮。 文藝復興的教堂音樂 巴洛克樂期前的文藝復興時代,社會、文化一片繁華。十六世紀歐洲的商業活動,經歷過由五世紀持續至約十五世紀(中世紀,Medieval)黑暗日子,再度蓬勃起來。當中尤以意大利佛羅倫薩(Firenze)為主要文藝復興活動發源地。而宗教音樂則於羅馬(Rome),在教會支持下寫出輝煌的新樂章。在商業活動的扶持下,各地陸陸續續修建大型教堂;在科學技術初步成就的幫助下,教堂內部的自然音響(acoustic)都計算得很精準。這些周邊因素促使作曲家大量創作宗教音樂,並於宗教禮儀中使用。 現今合唱團於演繹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要注意聲量上的控制。因為那時候作曲家並非為大型合唱團創作宗教歌曲。大部份教堂詩班都是很小型,靠教堂內音響設計去把聲音「擴音」。另外,吐字時更要留意元音(consonant),以誇張、清晰為主。否則在強烈迴音下,歌詞便會變得混濁,每個旋律的線條更未能展現,失去了文藝復興音樂的獨特美感。 作曲家的親身演繹 無論演繹文藝復興抑或巴洛克,甚至後期的浪漫主義音樂,我們都是依靠樂譜去把音樂建立出來。當中已失去音樂家於譜曲時的孕育情況、思想及生活環境等資料。所以,有些現代作曲家於指揮自己的作品時,都會跟樂譜指示有出入。主要差異在於音樂速度上。大部份抒情風格樂曲,都不會盲目遵守固定節拍,在時間空間上給予頗大的自由度,音樂的張力有明顯提升。最近,澳洲著名作曲家兼合唱指揮列克(Stephen Leek)來港排練其合唱作品。練習時,列克強調其音樂主要以流動方法去演唱,節奏較有彈性。他的樂曲選材自澳洲詩人的作品,所以需要以朗讀詩句的方法去處理樂曲。此外,他亦分析了一些他的作曲家朋友的樂曲,並以他們的性格去推斷音樂上的意思。 要真實、確切的去演繹一首樂曲,我們必須從作曲家的觀點及其時代背景出發,使演奏能充分展現原創者的時代風格,再注入個人的感覺和了解,去奏出真誠的音樂。          
kjy12a-20120513
Great Books for Children Teenagers 網絡時代,通識閱讀
2012.05.11
母親的偉大,同理心的重要
   父母身教言教是子女有良好品德的來源。在傳統社會中,母親除了生兒育女,還有相夫教子的責任。 在人類演化的歷史長河中,男的負責獵殺動物找尋食物,故能跑善跳,而且長時間在外。 女的兒女成群,又身材較小,若遇上危難,必須靠他人協助;平時身邊左鄰右里,必須互相關懷,守望相助。 一九九二年意大利 Parma 大學於在研究猴子的大腦時,首先發現鏡像神經元,看到了「同理心」背後的神經機制。 其後美國加州大學在另一項大腦實驗得出一個有趣的結果:女性比男性更能鑑貌辨色,而且較易產生同理心。 難怪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總是在提倡「女童教育」,因為教育一個女童,是教育了整個家庭和下一代。 同理心在今天的重要性,可以醫療保健界別為例子說明:  《連線雜誌》指出,在公元二千年全球有一億人可不看醫生門診,而自 23,000 醫療資訊網站獲取一般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法;此外,化驗報告的分析及評估,也可在網站獲取,大大減低了病人依賴醫生的程度。 因而醫生的工作重點亦須調整至向病人提供情緒支援,乃至更個別化的醫治方案,醫生是否有足夠的同理心訓練遂成關鍵。 美國不少醫學院已把實習醫生溝通和關懷能力,列入評分考量;又增設醫生績效指標——同理心指數(Scale of Physician Empathy);教授同理心技巧及要求學生住院,模擬病人留院經歷,培養同理心。 培養將心比心,惻隱之心,或人溺己溺的同理心,閱讀有關動物名著,嘗試從動物的角度去觀察、去體驗人類社會的不公平,也是一種可行的嘗試。 Black Beauty  西維爾(Anna Sewell)以此書成名,被視為喚起重視動物權益的經典作品。 她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寫出本書,激發世人善待馬匹,而且提出要同情和了解馬匹;時至今日,本書的價值,仍超越時空,引發兒童少年對動物的同情心。 崔凱筠同學翻譯了簡易本首章,值得一讀。 King of the Wind  亨利(Marguerite Henry)憑本書於一九四九年獲紐伯瑞童書金獎(Newbery Medal),寫活了一個男童馬伕和一匹良種馬的遭遇。   鄭詠珊同學有翻譯推介,值得一讀。
kjy02_20120325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3.25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慶金禧 愛的足印 善牧良師 身教啟廸童心 2
  感恩戴德 傳承教育理想 現時的小學生,很難想像從前的學兄學姊雖在沒有空調設備的斗室上課,卻十分珍惜和享受學習的生活。訓導主任歐家文笑說參觀的學生都踴躍發問:「由於父母在學校工作,我經常逗留在學校,對聖堂和校舍的每一個角落,瞭如指掌。聖堂與校舍相連,我常會遇見神父和修女,與他們熟落起來。課餘時,同學們都喜歡回校打球。在我的童年回憶中,家庭生活總是溫暖和快樂,很多同學喜歡回家,甚少在街上流連。」  校友老師張綺玲主任緬懷小學階段的快樂回憶:「我讀上午班,放學時段,神父宿舍經常飄來陣陣香味,大家便知道這是校監桑神父的午飯時間了!還有聖堂的聖母山,小時候的我,經常與同學結伴到聖母山聊天。」提起桑神父,另一位公教老師麥燕筠流露對這位神長的懷念之情:「我十分尊敬桑神父!從沒有遇見一位神父穿著破爛又殘舊的衣服,像桑神父那樣。他寧願將教友送給他的衣服和禮物,轉贈有需要的弟兄姊妹。桑神父是意大利人,他十分喜歡吃朱古力,卻總是將別人送來的朱古力,贈予學生。我每次與小學同學相聚,大家談起桑神父,都有說不完的話題!那時,學校的宗教氣氛濃厚,桑神父教授聖經課,他教導我們的福音故事,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桑神父在大埔擔任牧民工作期間,創辦該校及鄰近的恩主教書院。該校校訓是「愛」,桑神父和師長們以生命影響生命,這四位校友老師是當年的小朋友,他們早已長大成人,回到母校,負起培育下一代的使命。 尋根味昔 灌溉師生情苗 不經不覺,該校遷至現址已經二十年了。在學校圖書館裡,舒適寧靜,設備完善。該校四位小學生接受本報記者訪問,分享是次「尋根之旅」的感受。六年級生李曉茹認為活動十分有意義:「我屬於交通組,負責確保同學安全橫過馬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跟我們形容,昔日的課室以流動壁報板隔開,但學兄學姊都不受環境影響,勤奮好學。我們應珍惜現今校舍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黃慧而點頭認同:「從前的教員室很狹小,老師們仍如常工作,我十分欣賞他們的無私奉獻。」 自2010-11學年的下學期起,學校已積極籌備慶祝金禧活動,舉行一連串活動,包括五十周年標誌及海報設計比賽、出版五十周年紀念特刊等。受訪學生中,年紀最輕的李偉霖愉快地告訴本報記者,他參加了金禧校慶陸運會。小六生郭霈棋有份參與音樂劇表演,該劇將於五月份舉行的五十周年金禧慶典中上演,霈棋微笑說:「我將於今年畢業,能參與金禧校慶,實在難得。我想起參觀當日,老師跟我們說,聖堂的聖母山是昔日學生們聚集的地方,他們經常在聖母像前祈禱。」 自本學年上學期始,林校長在每個星期一的早會中介紹學校歷史:「我從學校的紀念特刊搜集資料,加上校友老師口述昔日學校的情況。在學校運動會中,我們頒發桑得嵐盃和格普黎盃(以神父名字命名的獎項)。這兩位神父分別創辦本校及帶領本校師生遷往新校舍。我發現師生們對這些歷史事跡均感興趣呢。」五十年了,該校的善牧良師,無私奉獻,使育苗工作更具意義。重訪舊校舍,林校長喜見高年級學生在路途上,細心照顧學弟學妹。參觀後,該校校友、現就讀恩主教書院的學生們趁著小息時段,興奮雀躍地與母校師生共聚,林校長感恩地說:「看到小朋友成長,進入新的人生階段,那份喜悅難以形容。」 翻開該校三十周年特刊,前任校監格普黎神父(Rev. Vincenzo Carbone, PIME)這樣寫道:「三十年辛勞的成果是寶貴的。我們有責任將這寶貴的經驗保存下來,並藉此教育下一代,使他們懂得珍惜前人辛勞的成果。」同學們,除了珍惜學習的機會,大家更應感謝為教育付出努力的師長們!(仨)  
kjy01_20120205
400 400 專題報導
小學專題
2012.02.05
自學中探索音樂世界 美樂觸碰心靈 專訪周凡夫
  一個寒冬下午,溫煦陽光從窗縫射進周凡夫的辦公室,光線折射一排排整齊有序的鐳射唱碟盒上,整個房間別是明淨。專訪的開端,這位音樂愛好者、資深文化藝術評論人這樣分享他與音樂結不解緣的故事:「為我而言,對音樂的追求,完全是從自學的過程中得到! 」 (本報專訪)音樂天地廣闊無限,周凡夫形容音樂好像一枝神奇的畫筆,為每個人的人生,繪畫豐富的色彩:「我們透過想像、聯想,接觸音樂,每個人的經歷和背景不同,對音樂的體會也不一樣。這也是音樂的特別之處,它隨著個人成長。人生中不同的階段裡,每一個人對音樂都有不同而獨特的感受。」周凡夫翻一翻手上的鐳射唱碟盒,回想往事,輕柔地說:「年輕時,我曾在香港大會堂聽過德國杜賓勤大學室樂團(Tübingen Student Chamber Orchestra)的演奏會,非常感動,印象深刻。事後我更用心寫了樂評,在週刊上發表。數年後,那樂團再次來港表演,再聽他們的演奏,我卻沒有了當年的感動。為甚麼呢?我想了又想,才發現是我對音樂的感受不同了,體會更豐富,要求也提高了。」 打開音樂之門 正如周凡夫所說,他認識音樂的歷程是一個自學的故事:「我自小喜愛繪畫,對水彩畫更是情有獨鍾。投入繪畫的小天地,不自覺地變得不眠不休,這種在視覺上對美的追求,來得直接。直至升讀中學時,我發現了另一片新天地——音樂。我得感謝當年的音樂老師,他曾是國內中央樂團的男高音;音樂課堂上,他示範唱歌的技巧,讓同學們聆聽聖詩、意大利民歌等,當時的愉快情景,至今記憶猶新。我領會了:原來人聲唱歌可以這樣美妙動聽!」年少的周凡夫被音樂世界深深吸引,他參加校內合唱團,難忘在聖誕節演唱韓德爾作品《哈利路亞》(Hallelujah)的經驗;他全情投入,閱讀相關書籍和樂譜,爭取機會欣賞音樂。他說:「當年,唱機並不普遍,而且學樂器的費用昂貴,我只擁有一個口琴。若想接觸其他樂器,便得向別人借用,此外,我又常與別人討論音樂,從中學習。」 在自我追求和學習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樂趣,珍貴無比。這份樂趣不斷推動周凡夫探索音樂世界,可是在追尋的路上,他也曾嘗到失意迷惘:「我曾夢想成為樂手、演唱家和作曲家而下了不少努力,後來發現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儘管如此,這個階段的過程收穫豐富,讓我從樂曲的結構至音樂的種類,無不加深接觸和認識。」中學畢業前,周凡夫為文藝雜誌撰寫藝術評論。畢業後,他從事紡織行業,對音樂的熱誠絲毫無減。他堅持公餘繼續追尋音樂的理想,到香港大會堂和圖書館搜集資料,借用錄音帶,進修自學:「我認為人生除了找到一份職業外,也該尋找生命中想做的事。年輕人在成長路上,不妨思考一下人生的事業。」 享受音樂情趣 談到接觸音樂,周凡夫鼓勵青少年親身投入,成為「音樂中的人」:「不要只做聽眾,參與其中的好處是加深對音樂的感受,學習處理音符,把它演繹成音樂。現今的小朋友十分幸運,不乏學習音樂的資源及渠道。其實,參加合唱團也是不錯的選擇,與其他人一起相處和合作,那是多麼快樂的經驗!」音樂是一種溝通的媒介,猶如語言,周凡夫語重心長:「學習聆聽音樂是相當重要的!現今許多人很容易接觸音樂,便認為懂得欣賞音樂,這是一個誤解。他們對音樂的記憶力十分薄弱,因為沒有學習和接受訓練。若聽了一首樂曲,卻不能記起當中的細節,這相等於沒有聽過樂曲;就好像與別人談話時,沒有掌握內容的重點一樣。」 專訪中,周凡夫平易近人,樂意跟本報記者分享音樂在他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他的熱誠令人不期然受到感染,對音樂產生美的追求,善的嚮往。學生時期的音樂課,把周凡夫帶進音樂的旅程。不妨在你的腦海裡,尋找那熟悉的音樂,這些回憶曾在你生命裡所留下的印記。哪是一首怎樣的樂曲?你曾在何時聽過? 這次愉快的會面總要告別。臨別前,周凡夫勉勵青少年勇闖音樂的廣闊天地:「尋找你喜愛的音樂吧!在這天地裡探險,你會獲得不少樂趣,從而增加認識音樂的動力,這就是我所說的自學過程。」(仨 /睿) 著名樂評人周凡夫活躍於中國、香港、台灣和澳門四地。自一九八二年始,在香港電台第四台主持多種形式的古典音樂及文化節目;又經常應邀在各大專院校主持有關音樂文化的專題講座。二○○七年起,與康文署合作,主持「解剖世界名曲進入音樂世界」音樂講座,深受市民歡迎。